為什麼一談到宋、明兩代大家都喜歡把屎盆扣在文官頭上?

其實這個問題不止局限于軍事,我想問各位的更多的是軍事上的

比如所謂的「得罪文官」「觸及士大夫階級利益」「士大夫阻撓(常見於解釋王安石變法)」以及談及宋朝話題時對士大夫的反感和談及明朝話題時的兩大背鍋俠:滿清和文官

這是不是讀書無用論抬頭的表現?


維持一個帝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穩定。而能維持一個穩定的帝國的管理者,絕對不是軍功貴族老丘八,只能是文官階層。

所以我們能看出來,雖然歷史上銳意進取的文官很多,但從整個官僚階層來說,文官這個整體都是趨於保守,只求安穩,往往都反對戰爭,甚至於反對改革反對進取(雖然發動變革的人物往往都是從官僚階層產生的)。

咱就舉一個例子,宋璟,是唐玄宗時期的賢相吧。

正面人物吧,好人吧,好官是不是?

宋璟做了一件事,讓白居易覺得非常讚賞,讓司馬光非常讚賞。

白居易這樣說:

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 不賞邊功防黷武。

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

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

司馬光這樣說:

璟為相,務在擇人,隨材授任,使百官各稱其積;刑賞無私,敢犯顏正諫。上甚敬憚之,雖不合意,亦曲從之。

突厥默啜自則天世為中國患,朝廷旰食,傾天下之力不能克;郝靈荃得其首,自謂不世之功。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競生心徼倖,痛抑其賞,逾年始授郎將;靈荃慟哭而死。

誇了什麼事兒呢。

就是後突厥的絕代雄主——遷善可汗 默啜的首級到底該不該賞。

默啜一直是唐朝最大的邊患,武則天生前立下重賞,說誰剁了默啜的腦袋,受封諸衛大將軍。唐玄宗繼位後,多次宣布,以前我奶奶的話算話,默啜的腦袋賞賜早就定了,大夥牢牢記得不要忘。這就是一種軍功貴族治國的心態。你剁了默啜的腦袋,你就得到了軍功,你就能躋身貴族,你的兒孫就能得到蔭庇,你這一家就能當人上人騎在老百姓頭上拉屎了。

最後,一個唐朝的基層小軍官,叫郝靈荃。他負責去拔野古人的部落,幫助拔野古人訓練軍隊,做「軍事顧問」。在郝靈荃和拔野古酋長的帶領下,一個叫頡質略的拔野古牧民砍了默啜的腦袋,然後把腦袋交給了「軍事顧問」郝靈荃。郝靈荃高興瘋了,趕緊回來,要拿默啜的腦袋去換一個「某某衛大將軍」。

唐玄宗本來是要兌現承諾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啊,更何況是天子。

結果,宋璟就以和平穩定為重,勸唐玄宗不要賞郝靈荃,免得天下的能人士子都不務正業,只想著妄開邊釁,弄得戰火不止。所以最後,在宋璟的勸說下,唐玄宗給郝靈荃只封了一個小小的郎將,導致郝靈荃慟哭而死。

那麼到底宋璟和唐玄宗做得對不對呢?

反正白居易和司馬光是點贊了的。

因為宋璟、白居易、司馬光他們無論出身如何,但他們都站在官僚階層的利益上來看待問題。

而官僚階層要的不是開邊要的不是對外征服,他們要的是維持帝國運轉、穩定壓倒一切。所以雖然我們也能找到宋璟、白居易、司馬光對中原王朝擊敗游牧民族的武功報以稱讚的例子,但他們也僅限於稱讚,對於軍功貴族和努力做軍功貴族的其他階層,他們是萬般抵觸的。

(其實要我看,不給郝靈荃諸衛大將軍是對的,但也不能用郎將打發啊。理由也不能這麼不給情面啊,堂堂正正地說這腦袋是頡質略砍的,不是你郝靈荃砍的,你雖然有大功,但有瑕疵,所以削減削減不就得了?用得著直接指著人家鼻子說你不能開這個讓好事者心存僥倖壞頭,這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嘛!)

話說回來,這裡咱說的是「官僚階層」,並沒有說所有的文官都是這樣的。中國歷史上最銳意進取的時代,周、秦、唐這幾個時代都是軍功貴族掌權,官僚階層要麼不存在要麼是依附於軍功貴族集權。而另外一個銳意進取的時代,西漢,則是布衣將相的特殊時代,處於平民乃至奴隸階層靠著時代變革躋身新貴族的年代。

但我們都知道,貴族整體來說,都是反動的。擴張和進取都是為了私利,只是這種私利在特定的時代能和國家公利重合,所以就有了周、秦、唐的進取。但貴族也是最容易墮落腐化的,周、秦之間恰好處於我國歷史上的重要變革期,商鞅變法後,還沒有完全徹底腐化的老貴族迅速被新興的軍功貴族取代,宛如大換血一樣,避免了貴族階層腐化後的惡果。而東漢之後,大夥也瞧見了腐化變質為門閥士族的貴族們是如何禍國殃民的。

所以說,貴族階層的銳意進取,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且會迅速腐化墮落的。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的帝國屢見不鮮,卻很少有像中國這樣持續延續到近現代的國家的原因。

而中國的特殊性,就是在周朝老貴族的銳氣還沒有消耗殆盡的時候(消耗殆盡的例子參考戰國時期的老大帝國楚國),出現了商鞅變法。中國又經歷了軍功貴族時代。在秦並六國及秦末戰亂時,老貴族完全被淘汰,中國進入了全新的「布衣將相」軍功貴族時代,使得漢朝仍然能保持進取。

等到漢朝的軍功貴族,逐漸被新崛起的地方豪強、中樞門閥士族取代,中國進入貴族完全腐化墮落期後。由於五胡南下,老天爺借著一群胡人韃子的手把中國的腐化貴族們扯下了朝堂。以關隴地區的新軍功貴族為主力,中國又進入了銳意進取的唐代。

然而唐代對比漢代,先天不足。老門閥士族沒有被日光,新軍功貴族卻已經開始腐化墮落,所以唐代嘛,晚節不保了。

而到了宋代之後,中國的高層政治,基本就杜絕了貴族。持久力為1的血統貴族也罷、持久力為3的軍功貴族也好。雖然貴族能帶來一次性的銳意進取,但伴隨而來的後患是無窮的。這種後患足以摧毀一個文明。所以宋代之後,中國的高層政治,就完全由職業的官僚階層把持,俗稱「文官集團」。因為就宋代來看,中華文明的核心漢族文明基本維持住了漢族擴張極限的一大半,雖然丟失了河西走廊和燕雲地區,但好歹也沒有被趕出歷史舞台。所以此時,中華文明要做的,不是抱著賭徒心理,把政權再交給可能會銳意開拓、但絕對會腐化進而毀滅整個文明的貴族們。而是交給職業官僚集團,和稀泥推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維穩就行了。

也真是因為如此,大夥能看到,我大宋雖然腐敗,但做不到六朝那樣的腐化墮落。我大明雖然開拓進取了幾天,但立即便收縮防禦,因為不存在強大貴族階層,有才能有野心的人即便想開邊進取你也得不到高額回報,所以大夥還是和稀泥度日吧。

當然這其中還有插曲,那就是蒙元的南下。蒙元的蒙古貴族正處於開拓期,但腐化墮落更快。不足百年,元朝便以覆亡告終。留給蒙古族的,除了一個偉大的回憶外毫無他物。反而不如和稀泥的官僚們管理的大宋、大明有耐久力。

但如同貴族們會腐化墮落,官僚階層也會為了維持穩定,選擇新的代理人。我大明被禍禍得差不多了後,帶著新貴族血液、能給官僚階層一個穩定國度的滿清來了。於是官僚階層便很容易地就接受了這個新的代理人,當然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在清朝前期,官僚階層只能做輔佐人出現,而不能做統治階層,所以會出現一些被人們誤認為是民族主義的思念我大明、斥滿清為胡虜的思想。

滿清帶著新貴族的銳意進取,為中國再次收復了外蒙、新疆和西藏。在滿清貴族腐化後,又撞上大運。歐洲帝國主義者不想看到腐化的滿清貴族這麼聽話的奴才滅亡,給滿清續命到了上世紀。

新的變革又來了(以下省略一萬字,原因是我也不懂)。

所以說,很多人只看到了賊嘚瑟,看不到賊挨打。

文官也罷、官僚階層也罷,其實是統治者在進取和穩定這兩個區間反覆選擇後,選擇了穩定所致。你要穩定,肯定就不能折騰。軍武宅們到底是想做軍功貴族進取的炮灰呢,還是想做被官僚階層欺辱的良民呢?反正古人都說了,亂離人不如太平犬……

最後再想想,為什麼波斯帝國,沒了?

為什麼亞歷山大帝國,崩一聲,沒了?

為什麼羅馬帝國,崩地一聲,沒了?

為什麼阿拉伯帝國,嘩啦啦地沒了?

為什麼奧斯曼帝國,在修鍊了天蠶變神功破繭而出後,嘩啦啦地變成了土雞?

那都是只看到賊嘚瑟,看不到賊挨打啊。

一個新文明,需要貴族階層為了私利,開邊進取橫掃四方。但也會因為貴族階層的迅速墮落腐化,導致這個新文明完全死亡。

一個穩定有序的文明,需要喜歡武功開拓的貴族階層,但同時也需要和稀泥維穩的官僚階層。畢竟,在人類數千年的古代史中,越早覺醒的越早容易成為文物,只能供人觀賞把玩。而我們之所以還活到了今天,主要是幾次重大變革的機運,當然也有官僚階層和稀泥維穩的小小貢獻。


先掛個人再接著聊。明代前線帶兵打仗的文人不說上萬,抱著九邊各督撫名單列個成百上千也不是問題。

兵備道,巡撫,總督,乃至明末的督師等各級文官全是帶兵上陣的文人。督撫標下可直接指揮的直屬兵力比九邊一鎮總兵兵力還多。

代表人物如王陽明(平叛),譚綸,遼撫張學顏(與李成梁一同作戰),葉夢熊(平叛哱拜)熊廷弼(文武雙全,射一手好弓),孫高陽,袁崇煥(兩肋如蝟),盧象升(大刀砍人),孫傳庭等等,還有戚繼光他老師教戚繼光鴛鴦陣和槍術的唐順之也是個文人,沒事幹就喜歡砍砍倭寇散散心的。

其實,我想說,逼乎至少99%的人對古代文人多有誤解,文人就一定是倩女幽魂寧采臣那副文弱書生模樣?

你們這是以己度人了。

至少在明代包括明代以前,你們眼中的文人,從小所受的軍事訓練比現代大學生多得多,就憑中學大學那點軍訓的水平,丟古代那是小兒科的。

一群鍵盤巴圖魯與古代文人比戰鬥力也就只有5。被大多數人鄙視的古代文人,軍事素質其實比較高。

君子六藝,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就是一項基本的軍事訓練,從周沿襲下來數朝。

至明代,基本的軍事訓練內容都是存在的。生員們每天有半天時間在學習弓弩棍棒,還得考試。

具體參考如下鏈接。

王瓏潤:…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64796/answer/257808006?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由於兵書的盛行,文人也更容易學習到指揮謀略上的知識。

而且以明代而言,很多主管軍事的督撫在上任前都已經在基層從事軍務很多年,如被罵的很慘的楊嗣昌,督師之前幹什麼的?先做過新餉司郎中,搞軍事後勤,後就任過山海關兵備道監軍,山永巡撫,整頓山海軍務,數年間訓練出過萬人鐵騎,再就任宣大總督,軍事經歷豐富的很。

因此,儘管上陣砍人專業武將還有優勢,指揮謀略,卻未必就比真的文人強。

@劉淮秋 這回打個招呼好了。笑

談境界?就憑宋朝的戰績配么?真是心裡沒個數?


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用「書都是文人寫的不可信」來掩飾自己不讀書的事實。

然後便是熟悉的「我們不談歷史先談人性」這種淚氏讀史法咯。

這就叫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個水平再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順便,皇帝都知道假惺惺地說一句「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知乎er倒是比皇帝還熱心,把皇帝摘的一乾二淨。女真是文官搞進來的,岳飛是文官殺的,後金也是文官養活的。有這本事,不是東林黨,這TM共產黨吧?


有家公司,生產的產品質量很好。

然後因為管理層(官僚集團)瞎折騰,鄙視銷售(軍人)和研發(工匠),說人家是賤業。扣生產部門(農業)的獎金,自己大搞腐敗中飽私囊,甚至和競爭公司勾結出賣公司利益。

董事長一看這不行啊,下面的生產部要罷工了,把管理層的福利分一點下去吧。管理層表示這不行啊,這是與民爭利啊。

最後銷售都投奔競爭對手了,生產也都撂挑子走人了,公司自然是黃了。

後人曰:xx公司黃了,很大的原因就是管理層墮落,CEO王某的改制因為管理層的阻撓未能推行下去……

題主:你這是讀書無用論抬頭的體現,是給管理層扣屎盆子!!

你說董事會啊……

1,罵董事會的人可比罵管理層的人多多了,一直以來的主流都是罵董事會,野史說他們昏庸無道剝削嚴重,主流史觀直接喂藥丸。現在管理層只是去陪董事會挨罵。

2,比較搞笑的是以前罵完董事會,還來順帶把生產機關的工人罵了,說他們放任公司被兼并是沒血性的行為,完全不提公司把他們當牲口用的事兒。

3,這兩朝的董事會大部分人沒有實權,也不做決策,把他們推到「唯一罪魁禍首」的地位上,實在是說不過去,所以董事長和管理層一起挨罵。

而且現在挨罵的這麼厲害的,不是「文官」,而是宋明兩朝行政系統底層的士紳。朝堂上的官員使他們的代表,那就更容易挨罵了。

不管咋說,這是個好事,總比大家眾口一詞去罵最底層被當成牲口的農民和士兵沒血性要好。


因為只有這麼說是談論歷史最簡單的方法。前幾天說過,有些人談明史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用宦官跟文官爭權,被文人黑」。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用這一句讓人是在吐槽無力的話,因為只要你首先否定了文人和文官,你便能否定所有史料,因為基本所有史料都來自文人或者文官。只需要一句話,便能將所有人拉到和自己一樣低的起跑線,何樂而不為?

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會說是因為得罪了文官所以在史料里被黑的,所以你的史料不可信。什麼,你說史料?史料是不可能讀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讀的。看論文又不會看,就是混跡各種「歷史大神」的論壇,才能維持我歷史發明者的地位。來來來,我先給你講講人性,甚至很多人會跟你說:我們今天不談歷史,只談人性。可是我有一個問題:哪怕學過一丟丟高中政治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拋開一個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成長經歷、事件發生時具體外部環境等等客觀因素不談,只談人性,很荒謬。更何況,你要是非要談人性也可以啊!好歹用上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甚至性心理學來分析和探討都是可以的,辦公室心理學什麼鬼?

說「用宦官跟文官爭權,被文人黑」的人比較搞笑的一點是:他們壓根不知道閹黨的核心人物基本都是文官,宦官那幾位侄兒親戚什麼的,狗肉上不了正席。文官從來不是一個團體,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你讓所有文官變成一個團體?在我看來還是實 現 社 會 主 義 更加具有現實性。


推薦閱讀:

大漢王朝(四)文景之治
夏文化思考(一)漠視夏商史的周人
一代理學大家朱熹,竟然毀在一個吃貨手裡?
趙匡胤因為一個鏡子當面羞辱宰相 都是沒文化惹的禍
古卷食遺-袁枚《隨園食單》(規矩篇)

TAG:明朝 | 宋朝 | 中國古代歷史 | 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