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建立了以「仁」為核心、以「復禮」為目的的思想體系,作為整個儒家的理論基礎。在政治方面,他宣傳「為政以德」和「禮治」,以「德」來治理人民,以「禮」來治理國家。他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體系。他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成為儒家基本的經典。他的言行由弟子或再傳弟子記錄編纂成《論語》,成為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據。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禮」。「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孔子、孟子、荀子的觀點對比: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倫理觀

治國理念

民本思想

歷史觀

孔子

性相近 「仁」「為政以德」 「節用而愛人」「為政以德」 「克己復禮」

孟子

性善論 「仁政」「施人與民」 「民貴君輕」 社會進步

荀子

性惡論 強調「仁義」「王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社會進步

孔子思想學說形成背景:

1.社會變革: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諸侯爭霸、兼并土地的戰爭日益頻繁,舊的社會秩序被打破;思想意識和文化上,「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2.魯國的文化傳統:「周禮盡在魯」。魯國文化上仍保留許多周文化的傳統,這有利於孔子把西周依賴的禮樂文化加以改造而創立自己的學說。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的歷史地位: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不僅對中國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世界聞名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推崇為「聖人」,受到後人景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一。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貢獻

領域

核心 內容

思想學說 哲學和政治思想 「仁」和「禮」:「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政為德」 反對苛政刑殺,要求體貼民情,主張遵循周禮,用德教化百姓

教育思想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事實就是、學思結合、堅持真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文化貢獻 創辦私學,整理《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 弟子三千,儒家五經

孔子的教育理念在其弟子上的體現:

據傳,孔子弟子三千,這裡的三千不是確切的三千名學生,而是指孔子的門徒很多,而孔子的弟子們才是一代代把儒家發揚光大,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思想。這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

在教育對象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是指施教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種族、地域。孔子的弟子有有魯國的顏淵、冉求,衛國的子夏、子貢,宋國的司馬耕,吳國的子游,楚國的公孫龍,秦國戎族的秦祖。從出身來說,有貴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宮适,有貧賤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貢,還有梁父大盜顏涿聚。這一思想打破了傳統的受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

孔子很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他著重培養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四科的人才。他滿意地對人說過:「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意思是:「以德行著稱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擅長辭令的:有宰我和子貢。諳熟政事的:是冉有和季路。以文學著名的:有子游和子夏。」使不同長處的學生都學到的知識,在社會上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在教育教學中既注意保護他們的個性特點,又因勢利導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弟子冉有問孔子:「我應該去遠行么?」孔子回答:「你應該立刻去。」弟子公西華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孔子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你的父兄還在,最好謹慎出行。」公西華表示不解,問:「我實在不明白,同樣的問題,回答卻大相徑庭。請問這是為什麼呢?」孔子說:「冉求稟性柔弱退讓,所以激勵他進取;你莽撞勇武,所以要抑制警戒。」


推薦閱讀:

電影《芳華》與嚴歌苓原著小說有什麼不同?你知道嗎?
基本理論概念--【形象】
看完父與子之後,有什麼感想呢?
有哪些讓你相見恨晚的句子?
所謂「史皆文也」

TAG:歷史 | 文學 | 創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