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品經理對產品設計有哪些新的認知呢?
03-15
從6月份開始,我正式成為1名產品經理了。此前也陸陸續續的負責過大大小小的項目。但都是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兼顧著,所以算不上產品經理。分享下自己在這1個月的產品心得,給想當產品經理的你一些啟發。
認識我的童鞋,都知道我之前有過5年的SEO經驗,這也是轉行做產品經理的優勢之一。因為SEO是圍繞著用戶需求和搜索引擎規則來運作的。因此,在挖掘用戶需求方面,我會比初入行的產品經理來得有優勢而且更快速的能get到用戶的需求點。那麼,在6月份,我對產品設計有哪些新的認知呢?分4方面來說明:一、挖掘用戶需求(1)通過SEO方式挖掘用戶常搜索的關鍵詞,定位用戶的需求。具體的做法此前多篇文章已說過,不再贅述。見該文:SEO|如何挖掘關鍵詞
(2)通過用戶調研的方式:問卷調查、電話訪談、找行業資深人士了解。這三種方法均要注意,調研的目的是什麼,要得到什麼結果。同時,要避免主觀引導,導致收集來的數據不客觀。比如,本月做過一次裝修類的用戶調研,調研的目的:裝修前用戶需求調研,如:裝修用戶的人物畫像確定、裝修前用戶的準備工作會有哪些、裝修用戶更偏向於喜歡哪種風格、大致的裝修預算準備等等。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前往該頁面進行了解。做好調研後,別忘了做相應的數據分析。以下為我針對上面提到的裝修用戶調研進一步的數據分析,可結合著參考來理解。(3)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根據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使用百度統計的頁面點擊圖結合著來分析和了解。你可以了解到你的頁面設置,哪些是用戶更感興趣的,哪些是用戶是不感興趣的,哪些是需要進一步優化的……二、關於需求的種種
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不會獨立思考,只會抄。在《結網》一書提到過,我們不一定非得自己去創造輪子。我們可以針對現有的輪子進行優化與改造。除此之外,我還想說任何的微創新,或者任何的抄背後,都要知道你所抄的對象,它背後的定位及邏輯。否則,最終會導致勞民傷財的結果。
那麼,產品經理如何優化產品,需求的產生來自於哪裡?4個方面來說明:A.如何優化產品(1)過往經驗沉澱:比如,本月我負責的主要是一些轉化類的產品跟進。那麼,與此前負責過該需求的前輩進行交流,就可以收集到他過往嘗試過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來優化。或者,如果有相應的產品改動記錄,可以翻出來學習借鑒。這樣,可以減少一定的試錯成本。
(2)競品研究分析:同行業中,一般都有一些類似的產品,可以定期的分析與體驗競品,但務必得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怕的就是只會盲目抄,久之,你也沉澱不了多少東西,最多只是一名產品助理,做做修修改改抄抄的工作了。(3)邏輯常識判斷關於這個引用下鎚子科技產品經理劉飛的分享:「我們之前在嘟嘟美甲討論最基本的功能和界面時,並不是參考的市面流行的O2O工具都有什麼功能、都有哪幾個標籤頁、都怎麼排版的。我們先做了一次用戶的分析。用戶的分析不是靠什麼問捲來做的。你在問卷里問「你是哪類用戶」、「你平時做美甲會更看重什麼?」,她們很難答清楚。如果你給的是具體的選項,又會誘導回答的可能,最後的結論往往不能說明問題。我們的分析方法是,先從常識判斷美甲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有哪幾種場景:- 已經有想做的樣式的用戶- 想來做美甲但不確定樣式的用戶- 不確定做不做只是隨便來看看的用戶對於每種用戶,來這兒的需求肯定是不同的:
- 看你這有沒有想做的那個款式或者類似的樣式- 看你這有沒有好看的樣式- 看你這有沒有什麼足夠吸引她做美甲的地方對於這三種需求,我們要提供的功能又是不同的- 根據用戶的樣式提供定製服務;搜索和篩選功能- 精品熱門推薦;搜索和篩選功能- 專題;精品熱門推薦所以,在用戶第一次看到我們產品的時候,我們需要提供的功能就一目了然了:專題、推薦、搜索/篩選和定製。」B.需求評審與排期需求形成了以後,就開始進入需求評審,通常需求評審會經過多方一起進行,產品、開發、前端、設計、測試等人。根據需求的大小、需求的收益、開發的周期等,來確定需求的優先順序和排期。
C.需求研發確定好排期後,需要跟進好開發進度,避免你提的需求被插隊,這時候,你的溝通能力和日常的協作能力就在這裡體現得很明顯了。平時與開發搞好關係,也有利於需求的正常開發進度。這裡指的搞好關係,主要是指,先交朋友,再談工作。同時,尊重對方的勞動成果,這也就要求,你提需求之前一定要對該需求充分理解,為什麼要做它,它能解決什麼問題,開發需求說明是否寫得明白等等,這些一定要做到位,避免做了些無用的需求,那樣,於開發而言,就是不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對方也很害怕接到此類需求,沒成果,做無用功。D.需求測試階段到了需求的測試階段,務必要多環境測試,比如,PC主流瀏覽器是谷歌、360、IE8等,這些是用戶常用的瀏覽器,上線之前,別忘了在測試環境做好這些的測試。E.需求上線做好線上的測試,並及時做反饋,如有異常,比如bug,要及時做好數據回滾。再優化處理。上線後,需要知會相關人員,並做好相應的產品改動記錄。四、數據分析
社交圈不一定局限在線下的社交,線上也是可以交流的。最重要的是要找對群,遇對人。特別溫馨提醒,線上交流記得不要泄露個人信息哦,注意安全哦。
推薦閱讀:
※判官:如何在產品中設計價值誤導?
※KEEP APP 產品分析
※Phantom 3 用三張圖片就能建模
※<產品篇>做好互聯網產品的獎勵機制之顯性獎勵·一
※產品評論特輯:視頻網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