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都在說明前茶、雨前茶好,其他季節的茶是要差些嗎?

先聲明,本人不懂茶,只是一直有個疑問。

一問別人什麼茶好,就都會說明前、穀雨前後茶好,之後的茶基本就賣不上價。

口感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嗎?

還是茶商的炒作還是其他季節的茶真的要差很多?

聽幾位知友提到只是綠茶會限制「明前」的概念。

補充一個問題:鐵觀音這些為什麼又沒有這個概念呢?


在這個回答里提到過一些。

如何選擇好的春茶?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大多數綠茶的主要採摘期是在清明後穀雨前這一段時間,

明前主要是物以稀為貴,

穀雨後的茶嫩度低,口感澀,做出來的茶也是低級別的。

至於其他季節,鐵觀音好像有夏茶和秋茶,綠茶很少了。


明前茶、雨前茶這種說法僅限於江浙茶區的綠茶類,對其他地區的茶或其他類別的茶沒有指導意義。

明前茶品質好因為明前氣溫低,茶樹的芽頭孕育了一個冬天,芽頭具體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等特點,入口鮮嫩醇爽。

隨著氣溫的升高,茶樹生長很快,茶多酚含量、咖啡鹼含量逐漸增高,氨基酸含量降低,茶的滋味鮮爽度降低,苦澀味增加,品質逐漸變差。

至於口感有多少差距,無法一概而論。市場價格的差距是明顯的,這裡面既有人的心理因素,也有市場供求關係等多個方面的影響。

對於其它茶區,因為氣候因素,茶葉的上市可能更早,僅綠茶而言,長江上游的川渝茶區,一般綠茶3月初就上市了,所以古有:「蒙頂山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位高」的說法。

就其它類茶,像福建的烏龍茶,一般要4月底5月初才能上市。


樓主你應該是看的龍井茶吧,一般龍井茶這種說法勝行。其他綠茶就不說了,畢竟樓主剛接觸。清明和到穀雨也就半個月時間。但在這段時間是龍井茶生長最旺盛的時候。加上綠茶特性,往後茶味道差,外形不好,產量高也就不值錢了。而你提到的鐵觀音,茶葉都大的,而且在香氣還秋茶勝春茶。而龍井茶,長那樣大,茶農摘都不會去摘了,一般也不摘秋茶。


明前茶由於茶樹生長周期長,且採摘多為單芽或者一芽一葉,相對嫩度更高,氨基酸類物質含量更高,做出來的干茶滋味鮮爽,產量少也是一方面因素。還有一點,明前茶開採時由於氣溫低,沒有蟲害,所以百分百沒有打農藥,比較衛生!


樓上各位說的都很好,個人補充一點大家都忘了寫的內容:明前雨前茶的說法,僅限於綠茶(黃茶)和部分白茶,賣其他茶葉(鐵觀音「大紅袍」「正山小種」「金駿眉」普洱等等)的茶販子如果跟你鼓吹明前雨前,那就是在把你當傻子忽悠。

別說我危言聳聽,看圖:

龍岩產區的明前安溪鐵觀音,綠油油的有沒有!!!高山有沒有!!!禮盒裝有沒有!!!

泉州產區的明前大紅袍新茶!特級武夷山茶葉!看寶貝描述嚇尿你!給你普及歷史知識!


我看了幾個回答,覺得有必要說一下。

芽葉類的茶,比如綠茶、黃茶(蒙頂黃芽、君山銀針等)、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紅茶(金駿眉、祁眉等等)這類型的茶都以春天的茶為好(我只能這樣解釋,因為所謂明前、雨前之類無非就是強調春天的概念,實際上哪有算得這麼準的,後面會解釋一下。)只是茶農對於什麼時候采青的時間不會卡得這麼細,因為茶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氣因素,甚至於有些品質較高的茶,采青時間都有特別的講究,雨天不採,日頭過大了不採,各種茶各種講究。所以定茶的采青時間,還是相對靈活的,依據茶的實際生活情況來定。所以實際上是清明前後,穀雨前後。

由於中國的土地面積較大,茶的生長也隨著當地氣候的變化而定,有些地方,回暖的時間較早,茶就會熟得早,有些地方,尤其是北方茶區,回暖的時間較晚,所以茶的時間就會晚。一般情況下,西南茶區的茶成熟較早,然後是華南、江南、江北茶區,所以僅以固定的時間來採收必然會有問題的。

但不是所有的茶都只認同於這些時間,中國的茶中,也有尾春、夏茶、秋茶、冬片。比如像很多的白茶壽眉都是尾春,很多的台灣烏龍都是夏茶,很多的鐵觀音都是秋茶,在武夷山、鳳凰山除了春茶之外也做冬片。

總的來說,春天的茶品質較高,所以,般選擇起來,春茶終歸是好些的。

至於普洱茶,我已經無語了,為啥。因為太亂了。。。亂得真的不知道說啥好。只能說喝著行就行了,看著價格你覺得合適就合適了。。。。


這是一種嘗鮮的噱頭作祟,未必就是真的「味道好」只不過是一個人在新的一年初嘗的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第一,如果單從這個滋味來說,明前茶的確是鮮爽的:明前茶由於芽葉細嫩,香氣物質和氨基酸成分較高,而苦澀為主的茶多酚含量不高,所以喝起來鮮爽可口。

第二,然鵝明前茶也有自己的不足:

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所以內含物質不夠豐富,並不耐泡。

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麼細嫩,但由於氣溫已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較豐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

第三,並不是所有的綠茶都是以明前茶、雨前茶為營銷的噱頭的,比如太平猴魁就一定要在穀雨之後才能採摘,獲得其鮮美又厚重的口感。

第四,也有很多喜歡喝茶的資深茶友提到,判斷一款綠茶是否好的標準並不是按照節氣,這一點宋詡也有同樣的論調:看來,社前、明前、雨前都不重要,要點在於地氣的寒熱。也就是說地面積溫的高低為茶葉採摘的評判標準。

第五,判斷一款綠茶的優劣,明前明後的採摘時間並不是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它的產地是否為核心產區,以及加工製作中的殺青環節是否到位。雖然明前茶的上市給我們帶來了春的消息,但是也沒有必要盲目去追求。

所以只要茶葉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達到一個平衡點,這樣的茶葉的香氣和滋味都是最濃郁的,既鮮爽又夠厚重。


我也是初接觸茶,就拿我接觸的碧螺春而言,明前和明後還是差蠻大的。因為剛過清明嘛。清明前段時間和這幾天的茶葉已經不大一樣了。區別在明前的芽也就是心很小很嫩。泡出來的味道要比明後的香,但不經泡,而明後的茶葉會瘋長,一天就能竄好大,所以下來的心和葉都會比明前的大不少,也沒有明前的清香,但更經泡。

同理,明前茶葉個體輕、小,採摘難度大時間久,味道香醇(相對)所以同樣一斤茶葉,明前明後的價格會相差不少


相貌有好茶,口感也有好茶,女神和女漢子還是有區別咩,雖然更有所愛。


吃過香椿芽嗎?春天冒尖的第一茬嫩芽最好吃,有種說不出來的香氣,而且口感鮮脆。

茶葉原理應該類似。


推薦閱讀:

你知道六大茶類的茶葉保質期嗎?
中國為何盛產「綠茶婊」?
「你到底愛不愛我?」「我愛你,但是我怕受傷!」
「安吉白茶」 非 「白茶」

TAG: | 茶葉 | 綠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