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華好詩詞,你了解了古詩詞的淵源了嗎?

中華好詩詞掀起了一場愛好詩詞的颶風,很多人愛上古詩詞並且開始探索古詩詞的淵源。中國古代「詩歌」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繫的。現存最早的漢語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曲調,為人民大眾口頭傳唱的

看完中華好詩詞,你了解了古詩詞的淵源了嗎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去,比如漢代的官方詩歌集成,就叫《漢樂府》,唐詩、宋詞當時也都能歌唱。甚至到了今天,也有流行音樂家為古詩譜曲演唱,如蘇軾描寫中秋佳節的《水調歌頭》還有李白的《靜夜思》。

看完中華好詩詞,你了解了古詩詞的淵源了嗎

中國古代對音樂家比較輕視,不像對待畫家,因為中國畫和書法聯繫緊密,畫家屬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在宋朝時甚至可以「以畫考官」(其實也是因為宋徽宗個人對繪畫的極度愛好)。樂手地位較低,只是供貴族娛樂的「伶人」。唐朝時著名歌手李龜年也沒有什麼政治地位,現在的人知道他也是因為他常出現在唐詩中,受人讚揚

看完中華好詩詞,你了解了古詩詞的淵源了嗎

。中國古代的「士大夫」階層認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精通「琴棋書畫」,所謂的「琴」就是流傳至今的古琴。不過古琴只限於士大夫獨自欣賞,不能對公眾演出。古琴音量較小,也是唯一地位較高的樂器。中國古代的音樂理論發展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沒有能留下更多的書面資料。但音樂和文學一樣,是古代知識分子階層的必修課,在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疑有著重要地位;民間則更是充滿了多彩的旋律



推薦閱讀:

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無人能解,卻美得令人迷醉
自豪!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到 "厲害了,我的國"
杜甫的《絕句》前兩句選用了哪些意象描畫了春天的景象?
如何鑒賞詩歌?

TAG:古詩詞 | 詩歌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