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蛋白質應該選擇什麼食物?
土豆的好處有哪些?
土豆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其品質相當於雞蛋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優於其他作物的蛋白質。而且馬鈴薯的蛋白質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各種必需氨基酸。
土豆也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當於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維生素更是蘋果的4倍。特別是馬鈴薯中含有禾穀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其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且耐加熱。有營養學家做過實驗:0.25公斤的新鮮馬鈴薯便夠一個人一晝夜消耗所需要的維生素。
土豆可提供大量的維生素c。塊莖中還含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pp(煙酸)、維生素E(生育酚)、維生素B3(泛酸)、維生素B6(吡哆醇)、維生素M(葉酸)和生物素H等,對人體健康都是有益的。此外,塊莖中的無機鹽如鈣、磷、鐵、鉀、鈉、鋅,錳等,也是對人的健康和幼兒發育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
土豆的挑選
馬鈴薯含龍葵素,致毒成分為茄鹼,又稱馬鈴薯毒素,只是其含量極低(0.005%— 0.01%),不足以造成中毒。但是馬鈴薯發芽後,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鹼含量可高達 0.3% - 0.5% 。正常人體一次性食入龍葵鹼 0.2— 0.4克即可引起急性發芽馬鈴薯中毒。
野生的馬鈴薯毒性較高,茄鹼中毒會導致頭痛、腹瀉、抽搐,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但一般栽培的馬鈴薯毒性很低,很少有馬鈴薯中毒事件發生。
馬鈴薯儲存時如果暴露在光線下,會變綠,同時有毒物質會增加;發芽馬鈴薯芽眼部分變紫也會使有毒物質積累,容易發生中毒事件,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土豆的儲存
馬鈴薯應存放於乾燥陰涼處或經輻照處理,以防止發芽。
發芽多的或皮肉變黑綠者不能食用。發芽不多者,可剔除芽及芽其部,去皮後水浸30~60min,烹調時加些醋,以破壞殘餘的毒素。
火腿的好處有哪些?
火腿製作經冬歷夏,經過發酵分解,各種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所吸收且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適度的脂肪,十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寶寶的消化能力不如成年人,火腿容易被吸收的特點就變的很重要了~
製作方法
首先,準備火腿30k 黃油10k 土豆120k
再把土豆切丁
把火腿的硬皮、肥肉和肉筋去掉,切丁
把土豆放進鍋里,加水煮爛(筷子可以無阻力插進土豆內就說明煮好了)
把土豆用硬物碾碎成泥狀
加入一部分碎火腿,攪拌均勻
將黃油加入進去,並且繼續攪拌均勻
中間攪拌到差不多混合均勻的時候再加入剩下的火腿
攪拌完成後,在給寶寶食用前,記得上鍋蒸5分鐘
依然是一如既往的非常簡單操作又有營養的寶寶輔食~寶媽們可以試試哦~
需注意的點
該輔食適合16個月以上的寶寶食用,且同種輔食不應長期食用,建議多更換種類哦~
結尾小TIP
寶寶不吃輔食的時候,換一隻輔食勺也許就會吃了
寶寶輔食的添加最基本原則
1 種類從少到多
比如剛開始是米粉,然後是米粉+蘋果泥,應該慢慢添加,確定寶寶適應了後,才能進一步添加一種輔食,慢慢添加種類有利於寶寶的營養均衡。
2 濃度從稀到稠
寶寶各個階段輔食的食物形態應該有所改變,從流食、半流食到半固體、固體。需要注意的是,吃流質或泥狀食品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時期
3 性狀從細到粗
對於未長磨牙的嬰幼兒,食物一定要細,後面要慢慢的可以不用太細。
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選擇多吃哪些食物能夠補充蛋白質呢?補充蛋白質並不是只有昂貴的營養品才能補充的,我們平民老百姓在日常的飲食中也能通過簡單的食物來進行補充蛋白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食物能夠有效補充蛋白質吧!
為什麼我們要追求補充蛋白質呢?
可以這樣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它對於我們人體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必需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人才能長大和強壯。在肌肉組織和心、肝、腎等器官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骨骼、牙齒、乃至指趾甲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等等。蛋白質對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也尤為重要。
相比那些昂貴的鮑魚、海參、燕窩,可以用奶、雞蛋、豆腐來相媲美。先來說說豆腐,其實真正富含蛋白質而且營養價值高的,就是廉價的豆製品。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屬優質蛋白。要比燕窩高出很多。並且在植物性食品里,豆製品的氨基酸構成相對來說較合理。它的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是與穀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豆腐的種類很多,有軟的、硬的、腌制的、煙熏的和燉熟的。哪一種做法都均可。
再來說說雞蛋。雞蛋的營養素含量不僅豐富,而且質量也很好,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是最吻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其他的一些豆製品與青菜類,攝入的蛋白質不管從量上還是質上,都遠遠勝過海參。那麼牛奶PK鮑魚的話,雖然鮑魚的蛋白質含量的確很高,但是牛奶里的蛋白質十分的優質,被稱為酪蛋白。這種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非常高,非常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牛奶的蛋白質接近完美水平。
另外,優質蛋白還包括動物性食物如魚、禽、蛋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中蛋白質不僅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尤其是富含賴氨酸和蛋氨酸,如穀類或豆類食物搭配食用,更能發揮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但動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蛋白質雖對我們身體有很大的益處,但是也要注意攝取不能過度哦!
1、對腎臟的危害。蛋白質雖是我們最重要的物質,但也不能攝入過量。如果長期吃高蛋白質會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美國的科學家已分析出了對於腎臟健康的人來說,高蛋白質的膳食對腎臟沒有什麼傷害。然而對於那些腎臟已經有點問題的人來說,每吃一頓高蛋白膳食,特別是高動物蛋白,就會對腎臟帶來明顯的酸代謝負擔,增加其形成結石的風險。
2、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吃高蛋白質膳食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已被動物及人體實驗所證實。在觀察高蛋白質膳食對鈣代謝的影響。在每日平均攝入67克蛋白質是實驗膳食基礎上,添加40克雞蛋白蛋白質,發現尿鈣排出量顯著增加。如果長期攝入過量將可能增高骨質損失的風險。
推薦閱讀:
※怎麼樣吃辣才健康?
※「酸棗仁」有多少種吃法是可以治失眠的?
※高血糖的飲食應注意哪些事項?
※天冷想吃炸雞怎麼辦?
※哪些隔夜菜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