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我認為這是國人對國產商品質量的一種不信任,而在這個問題上國內的買方和賣方都有責任。

先來說賣方。「國貨」這兩字個在國人心中是有一定佔比的,但是很多國人仍舊喜歡買「外國貨」。不是這些人不愛國,而是國產的商品質量沒有讓國人完全的認可。很多不良商家為了自己的利潤而選用不好的原材料,或者粗製濫造。這就導致國內的一些貨物總會被人們找出可以詬病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不滿。這種現象導致國內出售該類商品的相關品牌都得不到大眾的信任,而這種聯動效應無意中造成了大眾對國貨的心灰意冷。所以國產的質量一定要把握嚴格,給大眾一個交代。

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國內的很多東西雖然好,但是還沒有做大自己的品牌。很多人買外國貨是因為覺得國內沒有相似或相同作用的商品,即使有也因為平時的廣告或身邊的中沒有提到過而不知道。比如化妝品,國內有很多平價好用的牌子,但卻因為沒有太大宣傳而不認多數人所知,就有可能看起來變得小眾了一些。周圍沒有人用過也自然不會注意到,所以最後選擇從國外代購,買其他國家的知名品牌。所以不只要質量上去,宣傳也要做到位。

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再來說買方。其實「中國製造」的標籤在國外很常見,在美國的超市裡,有很多日用品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很多外國人也承認中國製造的東西的確又便宜又好用。但是一些中國人寧願花更多的錢從國外買這些「中國製造」也不願意直接買國內的,理由是寧願花錢買放心。這樣的想法是很不對的。同樣的原材料,同樣的生產線,同樣的質量技術把關,國內的產品在國外轉了一圈只是徒增了各種中間費用,國人花錢來買外國的國貨明顯是不理智的,多花的錢也是不值得的。有這些錢不如買點別的有用的,不如直接在國內買,這還是支持國貨。消費者應該相信國產,相信國貨,不要將一些小商小販帶來的負面影響全部降罪到所有國貨上,畢竟良心商家還是有很多的。

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說,發生這種現象買家和賣家都有責任,只有國內的商品質量提高、宣傳到位,消費者敢於信任國貨,才能使這類現象有所改善,讓國貨做大做強。



也沒什麼可議論的,畢竟也是個人原因。

這種事情也說不好,畢竟都自認為出口的然後買回來才好,就像是度了層金回來,畢竟也是有錢人才會這麼做,普通人我覺得也不會花這種冤枉錢吧,這種事情也不好說,說人傻也不對,只能是個人喜好罷了,真的不好說什麼。

可能日本的東西好吧,日本的各個方面的確都是位居世界首位,很多人都看的這個方面,雖然大米是國產的,但日本應該做過處理吧,味道或許會更加好,也就是有錢任性。

但正常人的想法怎麼也不會去日本買國產大米,確實這個問題挺新穎的,好厲害的樣子,真的很難理解了。

從日本出口到中國的貨方面,的確有道理,可是去日本還要帶回大米,未免太過於鋪張浪費了吧,關稅也挺高的吧,從哪一方面看都很難理解,簡直就是無語了。這只是我個人意見其實也沒什麼,個人的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自己喜歡的,別的都不重要,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不管怎麼說,我肯定不會去日本買國產大米,如果這樣也就是國人坑國人了,同樣的大米在哪裡買不都一樣嗎?

或許,出口日本的大米,的確好呢,我們做出口的肯定會更好,而在國內賣的就是應付,也有這種可能,我估計這也是可能的,我們國人也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吧,有這種可能。

反正,怎麼都有可能呢。


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雖然國內糧食很多造假的,但是中國的糧食產量不低,而且正規途徑的糧食一點都不必外國的差,而且中國土地那麼多,何苦會比日本的差呢?可能也就是因為糧食多,所以才不受重視,很多人的心理作用是以少為貴。

現在國內的糧食發展很不錯,購買的途徑沒問題的話,一般都是質量有保證的,不用非覺得進口的才是好的。而且你覺得日本的好嗎?日本的水土污染可一點不比中國差,這樣的地區的糧食就真的好?

至於去日本購買糧食,是不是處於其他的原因就不知道了,但是這樣的行為絕對是不可取的,不是外來的就是好的!



推薦閱讀:

【交能年鑒】2017電力交易結果大揭秘,備戰18年不可不看!
為什麼房價這麼高?
印度經濟(八):靠天吃飯的農業
中國房價為何不能降?
原材料經濟學筆記-2

TAG:時事熱點 | 日本 | 中國 | 日本文化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