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是如何開發新廣告位的?廣告位會有開發殆盡的那一天嗎?
今天看 Facebook 財報,其 CFO 聲稱 Facebook 的增速可能會下降,原因是廣告位已經飽和了(原話:Facebook is approaching maximum ad load, so it won』t be abl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ds it shows any more)
互聯網公司的廣告位是怎麼開發的,最大數量是怎麼決定的?如果飽和了該怎麼辦?
1、互聯網公司的廣告位是怎麼開發的?
根據題主給的案例,這裡的互聯網公司的廣告位開發是指互聯網公司對於自己公司內部的產品的廣告位開發。對此首先做一個界定,才好回答此問題,否則會涉及到另外一個概念,如何開發互聯網範圍內的廣告位,這是一個更大的話題。
開發公司內容產品的廣告位,其實是對於流量的一種變現,有流量的產品,才有訪問的價值,也才有廣告位的價值,沒有流量的產品,本身不具備承載廣告位的能力。
在現有流量的互聯網產品上開發廣告位,主要依靠監測用戶對於頁面的聚焦視點,訪問熱度點等數據進行分析,在合理的不影響用戶訪問體驗的地方,插入與訪問內容相關,或者經過了COOKIE對用戶行為分析興趣定位之後抽取的廣告進行插入(良性做法:GOOGLEFACEBOOK等)。比較惡劣的做法,是強制插入,採用強制彈窗,彈出頁面等方式,強迫你瀏覽廣告,這樣的站點通常會依靠你必須要訪問他的一個剛性需求而生存,比如色情站點,盜版書站、各類下載站。
如果開發一個全新的廣告位,首先是開發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產品,類似新浪網,在微博之前,新浪門戶的廣告位已經有了非常充分的利用和開發,然而當微博起來以後,新浪又多了更多的廣告位了。
1.1如何開發互聯網範圍內的廣告位?
開發互聯網範圍內的廣告位,其實是類似百度聯盟、網盟、GOOGLE廣告平台、以及其他廣告平台公司在從事的工作,他們通過開發介面,將廣告資源引入自身的平台中,各站長將自身有流量的產品、頁面引入廣告平台,將流量變現,這就是開發互聯網範圍內的廣告。
其實回答完第一個問題之後,後面的兩個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
2、最大數量是怎樣決定的?
單個互聯網產品的廣告位數量是有限的,最大的數量通常來源於獲得的訪問流量去決定,沒有流量的產品沒有任何廣告價值。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監測用戶訪問的流量變化和訪問深度,並不斷尋找可以展示廣告的位置,直到流量的訪問曲線開始不再上升進入平緩,那麼這個時候,這個產品的廣告和內容的平衡點就快觸及到了。這個時候,對於良性發展的產品,廣告的最大數量就被決定了。
3、廣告位會有開發殆盡么?
如果是針對單個互聯網產品來說,假設產品沒有新的賣點,沒有新的內容爆發,單個產品的廣告位是有開發完的時候,比如門戶時期的新浪,如果沒有微博,門戶的新浪在原來的頻道框架下,如果沒有新的內容爆發點,廣告位肯定有開發殆盡的時候。
然而,互聯網真正的價值在於生生不息,新的產品和內容爆發點在不斷的出現,這些都會誕生新的廣告位。所以,廣告位並不會有開發殆盡的時候。
傳統的頁面/媒體形式有固定的幾塊廣告位(比如門戶、知乎等),這個基本上沒什麼「開發新廣告位」的概念,無非是樣式的調整/優化。對於媒體-廣告平台而言,重要的是廣告展現量和轉化效率---這其實就是廣告位的使用效率(如果用戶數據夠多,理論上一個PV就可以對應一個廣告展現---RTB)。現在出現信息流這樣的新的頁面/媒體形式,廣告位也是以形式原生的形式出現,理論上是可以無限的,但一般出於用戶體驗考慮,會限定廣告-信息的比例,同一個用戶固定時段內看到廣告的次數也會限定。但還是那句話,最終的廣告變現規模不取決於廣告位的數量,而是廣告展現量和轉化效率,Facebook這樣的平台有足夠充分的用戶數據,只要能夠用效果換取廣告主預算,以後的廣告收入增長還是比較有保障的。此外,除了站內,還可以基於數據去拓展聯盟廣告位的展現,這個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增長點。
首先結論是廣告位不會開發完,新的平台總是在不停的出現,Facebook還沒飽和Instagram就出現了,snapchat也可以(比較特殊),甚至Skype都可以(更加特殊)。
如何開發廣告位取決於你的業務性質,如果做外貿Instagram 和Google adwords都是絕佳選擇,Facebook也不錯,前提是有豐富的經驗。如果做一般性流量,首選Google adwords,還有我個人建議還是走seo推廣關鍵字是一勞永逸的方法,長遠看省錢,短期見效慢。有進取心的互聯網公司,廣告位會盡量在不傷害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增加,譬如facebook,谷歌(其實這兩的廣告位都哪些我也不熟),舉個比較熟的例子微信現在的公眾號,就底部下面一個廣告位,還要看公眾號作者要不要放。當目前廣告位數固定,同時投放廣告客戶數量基本穩定不再增長了,那麼就可以說廣告位已經飽和了,很難再增長了。因為他們覺得再增加會傷害用戶體驗或者違背公司的宗旨所以就不增加了,實際想增加一堆廣告位還是可以增加。
增加廣告位有多容易呢?參考一般的互聯網公司,譬如門戶網站...像新浪網,客戶想在哪裡展現廣告,只要錢夠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可惜價格貴...效果又不好,客戶數量就那樣,空有一堆廣告位也沒法全部賣出去,廣告位管夠,客戶數量不夠,也基本可以說飽和了,沒負增長就不錯了,就別指望增長了。飽和了怎麼辦呢?降低投放門檻,增加客戶數量,新浪有個新浪扶翼系統,花幾千塊錢,窮人也可以在新浪上投放廣告。
廣告位已經滿天是,客戶數量基本也已經撐死了,怎麼辦呢?參考百度公司,繼續增加廣告位(廣告位多了,點的人也就多了,廣告收入又高了),用戶體驗算個毛,競價三個太少了,沒事左邊八個,右邊十個(現在被整改了),競價放不下了怎麼辦?貼吧廣告來一個,圖片廣告來一個,有百度的地方廣告就都來幾個。不是百度的地方呢?沒事,買別人的廣告資源位包裝一下說這是百度網盟哦。百度一直在開發新廣告位的路上。
也有害怕傷害用戶體驗,少上或者不上廣告,譬如知乎?
不談回答內容質量,去百度知道隨便一個網頁感受下,那是還沒飽和的百度,和已經飽和的知乎。綜上,最大數量想要多少可以有多少,不存在飽和。飽和,其實是不為錢的態度。謝邀。
其實答主是在4A和廣告主端供職的,對於互聯網公司如何開發廣告位這個事沒有特別深入的了解,說說自己在不長的工作過程中一些淺薄的經驗吧,和大家一起探討。傳統的垂直及門戶類網站因為已經發展的很成熟,通常都有比較固定的廣告位,就是那些硬的不能再硬的Banner展示位。但是現在大家對這些硬廣基本都免疫了,眼睛自動屏蔽,所以廣告主和媒體都在尋求新的方式使廣告觸及目標受眾。下面來說幾個當下流行的趨勢:1、信息流及原生廣告。信息流廣告多見於資訊類APP及垂直類網站中,微信朋友圈也是極成功的開發案例。即將推廣內容編輯成很貼近媒體自身風格的文本,安插在網站原有的內容中間,使受眾認為是網站自有內容,從而減少對廣告的抵觸情緒。原生廣告則多見於遊戲中,將廣告內容與遊戲的畫風及內容深度結合後,渾然一體地出現在遊戲界面中,毫無違和感。
2、視頻網站的新廣告形式,主要是互聯網公司根據客戶各種軟植入的需求開發的。目前比較火的有創意中插(讓劇集的原班人馬根據劇情內容拍攝廣告並加在劇中,如愛奇藝的老九門,這部分廣告主要是為了reach到買了網站會員跳過前貼片的優質VIP用戶)。另外,創可貼的形式也是非常火,即在劇情中以小標籤的形式結合客戶產品簡單評論劇情,類似彈幕的效果且無論是不是網站會員都無法忽視,如東鵬特飲今年大手筆植入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和《好先生》。這種形式有一個比較大的風險是可能導致受眾到達高但品牌好感度降低,主要還是看編輯吐槽文案的功力了。
再來說說廣告位會不會開發殆盡的問題,理論上是不會的。因為根據目前市場大環境來看,還是媒體資源供過於求的狀況,搶手的總歸只是頭部資源,有大量長尾媒體以及大媒體位置不太好的剩餘流量都難以被消耗。所以近幾年才會有各種程序化購買的公司及平台井噴式的發展,其中一大賣點就是通過自動競價的方式幫助廣告主以更加合理地價格去購買網站的剩餘流量。
以上,希望對有興趣的旁友能有一點點幫助就很開心咯~推薦閱讀:
※強者恆強,雲計算行業要「贏家通吃」?
※打造閱讀工作流(中)
※七夕快樂,來做套「七夕直女考卷」吧!
※有哪些貼吧值得推薦?
※如何成為互聯網上最稀缺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