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佩服愛折騰的人
有一種常見的對90後,00後的污名化,就是舉兩個例子做對比:小A從小成績優異,考入名校,但到了工作崗位上不夠踏實和勤奮,不夠「有眼色」,太關注於自己內心的感受,最後不斷跳槽,工作不穩定;
而小B則很努力,在公司熱情地幫助前台和別人打掃衛生,與別人開玩笑,有苦也不說,任勞任怨。最後的結論當然是歌頌一下模範青年小B,順便把小A批判一番。
這類文章時不時出現在朋友圈和各種平台,往往被用作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批判的理論武器。新一代的年輕人確實更敏感,容易產生抑鬱的感受,但這真的不好么?
承認自己的脆弱感受,讓自己的情感更靈活。
以為自己只要壓抑自己的痛苦感受,只要勤奮努力,就能不斷進步的職業觀,誤認為社會和行業是會長期穩定的。這種職業觀以出賣低端勞動力,做高度可替代的工作為終身目標,但他們不知道,如果想做更高級的工作,想去擁抱變化多端的未來而不被替代,或至少不淪為無知又不自知的人,那麼元認知,心智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心智化能力,恰恰在於用邏輯來組合和反思自己的感受,想法,念頭。它為情感、認知和行為的靈活性創造出潛能。一個人需要對自己的一切情感加以反思,而不是拒絕,壓抑,於是才能不將內在感受(憤怒、恐懼)投射出去,並誤以為感受即是現實。一個人的偏執狹隘,恰恰源於他過於嵌入在有問題的體驗里,不能想像關於這種體驗的其他觀點。這種偏執正來源於長期的對痛苦感受的漠視和不思考。
反思自己的(負面)感受,同樣有利於日後的職業發展。
Cote(1996)提出了「同一性資源」(identity capital)的概念,表示個體在回答「我是誰」上所做的投資,這些投資在將來的「同一性市場」上會有豐厚的收益。因為面對全球經濟和政治變化,後現代對於做出某些發展轉變提供的制度上的支持更加不完善,使許多人在應對生活歷程,特別是設定和獲得目標時主要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於是,個體資源變得重要,特別是那些有利於處理各種社會結構和發展環境的心理學資源,即個體對自我的認知。高水平的自我力量,使個體從事更多的賦予挑戰性的任務,將來會產生更大的個人和經濟利益。
許多人之所以不敢認同這種提倡不要壓抑的觀念,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將內心感受與外在行為分裂開。他們認為:一旦不去壓抑對工作、同事的反感,那就必然表現為行為上的破罐破摔、與同事鬧矛盾、與領導鬧情緒,最後吃虧的是自己,所以他們堅定地認為壓抑是好的,並以此為榮。但這只是因為沒有學會處理情緒(處理不是壓抑),沒有理解人格的表演性,他們不能想像,內心的反感,與外在的平靜如何同時擁有合法性。
一個人為了某種目標而有意識地表演,這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個人絕不應該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後,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就達到了問心無愧。究其根源,是因為文化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暗示:實心人、「真性情」的人是最好的。人們嚮往那種「問心無愧」、「難得糊塗」,把自發、叛逆的念頭視為有害的、需要被消滅的。「實誠」、「無私」等詞語在許多地方仍然被賦予著褒義色彩。雖然人們在現實里沒少做虛偽的事,比如打腫臉充胖子,但他們卻認為這種虛偽是迫不得已、理所應當,而不是有意識、有選擇的自主決策的結果,這仍然與他們想做實心人的本心不矛盾。
中國人難以理解人格(personality)一詞背後的含義,該詞的希臘語原意指演員的面具(persona),它意味著人格與隱私性密不可分,面具下面的真實自我是有待於個體不斷發現的,人的特點,正在於人格的堅不可入和不可窺探,即任何人永遠不能斷定一個人的本質,這就為每個人的自由意志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偽善是人性所不可避免的,但偽善未必不可以作為一種向真善進步的手段,只有承認和意識到偽善,才能實現不斷進步。而沒有隱私意識的文化,特別難理解什麼是人格的表演性,總是妄想通過外在輿論和力量,逼迫別人「凈化」,這正是造成「思想罪」的土壤。
因此,這一代年輕人的敏感、容易抑鬱、草莓心,恰恰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以前的人看起來好像很堅強,絕不等於他們真的沒有負面的感受,而是在外在輿論和社會壓力之下,早已習慣了把內心世界翻出來,任憑權力和群體壓力來審查思想,在「狠斗私字一閃念」中,個人早就把自己的一切想法社會化,連一個微小的念頭也要上綱上線到「這種思想很危險」。時間久了,便再也忍受不了一點「我和別人不一樣」所帶來的孤獨感,而成為了真正的麻木不仁,美其名曰「從心所欲不逾矩」。
沒有自我意識的朝氣蓬勃、天天向上,不論其看起來多麼美好,本質上都是病態的。因為他們還不理解自私。自私大概是被污名化最嚴重的概念之一,要說為自私正名是新事物,似乎也不是。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就認為,所謂「自私自利一定會損人利己」是站不住腳的。那只是一種未開化,低級的自私意識。每個人只有拚命為自己,那麼他有利於別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真正害人的,往往是自以為聰明,用外在手段來逼迫別人做出「道德的行為」,沾沾自喜於又教化了別人的人。
因此,許多年輕人並不是太自私,太冷漠,而是自私的還不夠,還沒能從自己不愉快的感受里反思出自我的結構,當然,那種一看到這孩子失業跳槽就認為是失敗,還把穩定視為至高無上、沒有自我同一性概念的人是理解不了的。真正的幸福,必然包含著自我的實現和成就,絕不是犧牲小我以成就大我。沒有人我之分、不計較得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的群居生活,註定一去不復返。當個體把自我看得低下到毫無價值,未來的人生路只會越走越窄。
參考文獻:
Cote, J. E. (1996).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identity formation: the culture-identity link and identity capit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5), 417.
鄧曉芒. (2015).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句讀.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王樹青. (2007). 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 (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師範大學).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很多外國人眼中中國的國際形象那麼差?
※如何對待供你上大學的親戚?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何以解憂?
※從這一點就能看到你的未來
※碼字人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