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女孩兒們:自由與解放的假象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批判的藝術」


今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格外的熱鬧。大概從三天前開始,我的社交媒體上就開始呈爆炸狀態的出現關於女權運動、女權主義、女性的獨立自主等等的文章。雖然我預料到了這一天會有許多對女權主義的討論,但是在看了許多睿智而富有洞察力的文章之後,我依然看到了更多的文章之愚蠢讓人憤怒。

我的家庭和教育讓我成為了一個堅定的女權主義支持者、堅決地支持性別的平等,然而拋開更多的不明就理的鍵盤俠不談,社交網路上依然有太多人披著女權主義的外衣招搖撞騙,而其本質上只是新一輪全球化消費主義下的又一個同謀者。於是我決定今天寫一篇科普文。

人類文明的發展在許多範圍內都是女性地位不斷被弱化、女性不斷被妖魔化的過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範圍內有著相似性。而在資本主義席捲世界的幾百年里,這種世界範圍內的性別不平等變得越來越相似,最終在全球化和消費主義文化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早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的時候,在美國和英國就掀起了第一輪女權主義浪潮。第一輪女權主義浪潮的核心是女性的投票權和女性對物產的擁有權等,例如許多西方國家女性為投票權努力了幾十年,而且那時許多國家女性依然不能擁有獨立的財產而必須登記在丈夫名下等等。而在這一時期,獨立的女性這樣概念就已經開始發芽。我有一個搞歷史的朋友,在讀了許多關於中國20世紀初的若干女性知識分子的文章後,非常激動的跟我說,其實那時候的女性知識分子不管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其對於性別的平等和女性獨立的思考跟當今無異。

在20世紀60年代,從美國開始,轟轟烈烈的第二輪女權主義浪潮開始了。這一次的浪潮更大程度的席捲了全球,並且還加入了例如馬克思主義流派的許多理論,在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都開始產生對女權主義更加系統的進行理論描述。而這一輪浪潮在美國的反越戰、黑人平權運動等歷史性大事件的背景下,其廣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二輪女權主義浪潮中對諸多問題進行了討論,例如性傾向、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女性在生育和養育中所付出的勞動、家庭暴力、對女性的性侵犯等等。其中有太多經典的學術討論,例如女性是如何在男權社會中被男性無所不在的注視所物化成為了性的對象,例如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女性的生育和養育—對勞動力的再生產—是如何被逐漸演變為免費的勞動,等等。

女權主義研究有著浩若煙海的研究和理論,而今天我想特別介紹一下英國著名文化學者羅薩林.吉爾(RosalindGill)對後女權主義的討論。

什麼是後女權主義?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從西方出現了這樣一種論述: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第一輪女權主義浪潮對女性投票權和對財產的擁有權進行了爭取,以及20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全球性的更廣泛深刻的對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性取向、對女性身體的物化等等的討論之後,女性的平權已經完成了,而女性如今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識不受男權社會干擾的生活。有的地方把這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思潮成為第三輪女權主義浪潮,而在學界內更多的人稱之為後女權主義—即女權主義已經完成,我們進入了後女權主義時代。

這樣的思想當然是要進行批判的,因為女性平權的那一天遠遠沒有到來。而羅薩林.吉爾對後女權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中,結合如今資本主義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提出了幾個非常有洞察力的後女權主義特徵。這幾個特徵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體系化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建立在女性自由和解放的假象之上,更進一步的對女性進行剝削和歧視。

比如臉書COO桑德伯格的言論就非常後女權,有興趣的話以後可以聊這個


女性特質等同於女性的身體(Femininityas a bodily property)

「女性特質等同於女性的身體」 是一個重要的後女權主義時代特徵。吉爾認為,在後女權主義者的意識形態下,女性特質(femininity)被定義成為了等同於女性的身體特徵,而不是一種社會的、體制的或心理的產物。簡單來說,在過去我們認為女性特質所代表的是例如愛心、養育、母性等等。儘管這些定義是非常有問題的,但是這是一個社會和體制所創造的文化產物,當我們想到女性氣質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這樣的一些特質。比如,我們從古至今,因為女性一直以來都承擔了生育和養育後代的角色,所以整個社會和文化演化出了對女性所謂與生俱來的母性的歌頌。梁啟超說,「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就是體現了這樣一個統治了社會上千年的概念。我們總是認為女性更加感性、更加富有同情心、更加柔軟等等,這都是一個社會、歷史、文化的產物,這些產物創造了我們對女性所扮演的角色的先天的偏見,也定義了所謂女性特質為何物。

而在後女權主義意識形態下的大眾媒體中,所謂女性特質被定義成為了「擁有一個性感的身體」,並且擁有一個性感的身體成為了女性力量或權力的來源。更進一步,這樣的一個身體同時又是難以控制並無時無刻都需要維護、控制、保養、管束、甚至是重塑。因為只有這樣,這具身體才能維持女性的吸引力從而為女性帶來權力或力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當中不難找到,甚至可以說當今社會瀰漫著這樣的意識形態。女性通過打扮自己、保持身材、學習穿著等等,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大眾文化中的「女神」;然後通過這樣的方式,女神可以收穫數不勝數的粉絲,在直播平台上、遊戲圈子裡、二次元圈子裡等等。無論最後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變現,無數女性通過對自己身體的保養、打造、重塑等等獲得了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基於粉絲的權力和力量。

這樣的意識形態並不僅僅體現在大量女性通過身體所帶來的力量變現或者出名這一點,而是融入了我們整個的流行文化。比如說,在十年前,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整容塑形在今天會成為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十年前我們可能也很難想像,一個人可以通過直播自己用性感的身體跳跳舞、用美好的長相唱唱歌就能獲得大量的粉絲和金錢;十年前我們更難想像如今00後都開始成為了美妝博主;還有更多的針對以女性身體為中心的塑形服務和健身文化。我記得幾年前微博上討論過A4紙的腰,我相信大家也能看到如今的社交網路對女性身體的討論有多泛濫。

這是一個意識形態,一個從後女權主義產生的意識形態。它將女性特質簡單的定義成為了女性的身體,而且是一個性感的、高顏值的、必須無時無刻需要去維護、保養、重塑的身體,而這樣的身體成為了女性力量和權力的來源,也定義了何為女性氣質。

這絕對不應該是紙的正確使用方式


個人主義、個人選擇和權力的增強(empowerment)

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後女權主義的論調中非常強調個人主義、個人選擇和權力的增強。簡單來說,例如「做自己」、「對自己好」、「對自己負責」這類似的論調已經成為了大眾文化的熱詞。這種論調同時跟權力的增強密切相關,因為當一個人從弱勢逐漸脫離,這樣一個權力的增強過程才能讓一個人處於更好的位置來「做自已」和「對自己好」。後女權主義的意識形態下,一切都是基於個人主義的個人選擇

這種論調的問題在哪裡呢?在這種語境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和選擇,都被包裝成為了我們的個人意志和個人選擇,於是和體制、社會、文化都沒關係了。好,那這樣的語境對女性的傷害在於什麼呢?在這種語境中,女性被定義為擁有絕對自主權個體,於是不再受限於各種不公平的環境和條件。

打個比方,個人選擇語境下,我們剛剛第一點中提到的女性將自己的身體作為對女性特質的定義,並且這個身體必須是性感的、高顏值的、必須無時無刻需要去維護、保養、重塑的,這一點就成為了女性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社會、文化有什麼錯。而實際上,這樣的意識形態最終的受益者是誰?買化妝品的錢、整容的錢、塑形的錢等等都被誰賺了?難道這裡面沒有消費文化所打造的「你是誰取決於你買什麼、穿什麼、用什麼、去哪兒旅遊、在哪兒吃飯等等」這樣的意識形態嗎?難道把女性特質簡單的等同於性感的身體是廣大女性自己與生俱來的追求?甚至這幾年大行其道的整容臉,難道不是社會文化和社會語境對於大眾審美的改變?

在後女權主義的語境中,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女性之所以要花錢買各色各樣的化妝品、要傾家蕩產去整容塑形、要無時無刻的在一自己是否擁有一具性感的身體,都是她們自己的選擇,他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什麼消費文化男權社會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我們時常聽到這樣的論調:我去整容是為了我自己,我穿這麼一點點去直播是為了我自己,我花這麼多錢買這些東西過這樣的生活是為了對我自己好一點。

而我想問的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難道這麼多主播穿著這麼緊的衣服或者這麼少的衣服在視頻里扭來扭去讓無數男人對著屏幕意淫,這他媽最後收益的不是男性?要是沒有這樣的意識形態,我們哪兒來的這麼多美女看?哪兒來的這麼多軟情色的東西可以看?


從被物化為性的對象變成主動變成性的對象(From sexual objectification to subjectification)

現在我們把剛剛講的兩點結合一下,於是我們看到,從上世紀被第二輪女權主義浪潮所批判的,在男權社會下男性的注視中女性被動的被壓迫稱為了性的對象,現在變成了女性通過「自由選擇」和「個人意志」主動的成為了性的對象。

你看,當社會語境將女性的重要任務之一呈現為擁有一個性感的身體,然後這樣的身體成為了女性力量和權力的來源,並且這整個過程都被塑造為女性作為獨立自主的個體的個人選擇,是為對自己好,愛自己,那麼最後呈現出來客觀效果是什麼呢?沒錯,就大眾媒體上越來越多女性在裸露自己的身體、將女性的性特徵作為展示的賣點、將自己的身體作為力量的來源;不管是在直播平台穿著性感地跳舞,還是在朋友圈酷酷的展示自己在健身房練了半天屁股有多翹,還是對性話題的越來越開放等等,這一切所呈現出來的客觀事實難道不是女性的身體成為了男權文化下的性對象嗎?然而女性們卻認為這是她們自己想要的、她們自己決定的、她們為了對自己更好而做的。難道最後客觀上收益的不還是男權社會下的男性?

在這個過程中,女性從過去被動的在男權社會中被物化為性對象,變成了被後女權主義中消費文化、商業文化、新自由主義等等混雜在一起洗腦然後自己主動的成為性對象,而且為了成為男權社會中男性嚴重合格的性對象,還必須花很多錢、無時無刻的注意著自己的身體,最後天真的認為老娘這樣是因為我樂意、我是為了自己給自己看、跟你們這群屌絲沒有關係。哈哈哈,那你為什麼會認為這樣才是一個所謂標準的獨立現代女性呢?為什麼一個現代都市獨立女性要達到的是這些標準而不是其他的標準呢?

這裡就涉及到了另一個後女權主義的特徵,即無窮無盡的自我監視和自我規範。我們確實會看到許多女性抱怨,為什麼女生出門要提前一個小時化妝、花這麼多錢買化妝品、隨時隨地在一是不是長胖了等等。沒錯,這就是無窮無盡的自我監視和自我規範,而且還是自覺的。為什麼呢?上面不是說了嗎,因為這是女性自己的選擇啊,因為這是女性作為獨立個體決定的生活方式啊,等等等等。抱怨,是,有用嗎?男性會說,又不是我叫你這麼做的,再說了,你自己也說了你又不是打扮給我看的,怪我咯?你看,這個邏輯簡直找不到破綻。那為什麼男性不會面對這樣程度的自我監視和自我規範?難道不是文化的問題?不是社會語境的問題?到這裡,你還想說上面那一切都是女性天然的自主選擇嗎?

最後的最後,我們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大眾文化呢?我們得到了一個被高度情色化、性化、對女性無形之中壓迫卻解釋為女性自主選擇的大眾文化。我們常常看見一切網路上的爆文,明明跟性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卻一定要打一個擦邊球。比如明明是一個旅遊攻略的文章,標題卻是「黑絲大長腿、XX帶你游三亞」,然後閱讀十萬加;明明是一個遊戲主播,理論上跟性也是沒有關係的,但是,遊戲主播圈是什麼情況我不用距離了吧?所以,為什麼不管什麼新聞、什麼標題、什麼內容、什麼主題、什麼圈子、在網路媒體說的呈現都可以跟性暗示扯上關係?為什麼?

比如絕味鴨脖前段被下架的廣告。絕味鴨脖誒!鴨脖!性暗示!你能想到?

無論是在知乎、微博、微信、還是其他所謂主流的社交平台,我們常常遇到有人在討論如何成為一個現代都市獨立女性,而這些討論背後,無不充斥著我上面提到的後女權主義意識形態。上到明星下到同學朋友,大家還是在比腿長、胸大、皮膚白。甚至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這樣的意識形態所影響,越來越多的女性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本來就該是這樣。你再去看快手和抖音,我想關於我上面說的那麼多都不需要再去證明了吧?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發展,一個社會語境的影響力會達到空前的力量。更年輕的一代、我們的下一代、我以後如果生了個女兒、你如果生了個女兒、難道我們應該告訴她們這個社會原本就是這樣的?許多打著女權主義的名號招搖撞騙的人們,其中許多所推崇的不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嗎?三八婦女節的時候咪咕(不好意思朋友們我又要罵咪咕了)發了一個文章,找了一些做勞動工作的女性比如保潔阿姨、買早點的姐姐等等,去「發現她們被遮蔽的美」,咪咕說「她們不會化妝,從不護膚,不知道什麼是Chanel、阿瑪尼、CPB……今天,我想把美麗重新還給她們,讓她們知道,自己原來這麼漂亮」,然後給人畫了個妝換了身衣服。我想問,人家賣早餐的時候當然要帶個圍裙不然油濺在身上怎麼辦?為什麼會化妝、會護膚、知道什麼事Chanel、阿瑪尼、CPB就是美麗的女性了?你是不是還要順便賣賣廣告商的口紅和粉底液?你腦子是不是有問題需要去醫院看看?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網上大量的存在著。我用咪咕作為例子是因為我懶得去網上搜,而咪咕每一期都能作為完美的例子,我順手就拿來用了。我並不是針對誰。網路上絕大多數支持或者反對女權主義的人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女權主義,那些說別人是女權癌、田園女權的人,那些每日傳達厭男主義的人、那些告訴你如何做一個現代都市獨立女性的人、那些告訴你女性的平權是個人選擇的人……姑娘們、姐姐們、妹妹們、阿姨們、女同學們、女同事們、女同志們,還有選擇尊重女性的男同志們,你們聽我一句,上述提到的這些都是大傻逼。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反覆說過,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我們所處的這個文化,並不是天然形成的,一切的背後都有政治、商業、經濟、歷史、文化等等的複雜關係。我們不能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這個世界所能呈現的最真實最正確的樣子,我們也不要認為多數人的意志就一定是正確的意志。想想小孩、想想下一代。

尊重女性、支持女性的平權,要先從學習開始。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去學習女性被壓迫的歷史、女性所承擔的不公平、女性所背負的偏見、女性所面對的誘惑……女性並不一定是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也一樣;只有去學習,然後你才能開始思考、才能不成為無知的群眾中的一員、才能不變成夸夸其談然而純屬扯淡的人、才能從自己的經歷和生活中思考出究竟你能如何去尊重女性、如何去支持女性、如何成為了獨立的女性、如何不被多數人愚蠢的意志所影響、以及如何去改變身邊更多的人。

魯迅:「救救孩子」。


其他文章

魔幻網路物語:重拳打擊網路亂象

《新自由主義與當代中國(一)》

《新自由主義與當代中國(二)》

《盛世之下:魔幻中國物語》

《1984年,死於艾滋病》


如果喜歡的話,謝謝你的轉發

如果覺得有價值,謝謝你的關注


推薦閱讀:

TAG:女權主義者 | 女性主義 | 偽女權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