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指標四五項,為什麼它是眾矢之的?(下,1/2)
導讀
通過上一期『系說健康』《解讀血脂指標》,大家已經了解,高血脂的常規檢查指標有四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近年來,醫生還會根據以上四項檢查,計算出另外一項: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LDL-C)。
那麼,這些指標當中,有沒有輕重之分?還是一視同仁?
本期,『系說健康』就和大家聊一聊血脂指標的重點。
為什麼LDL-C成為眾矢之的?
因為,LDL-C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AS )發生、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動脈內膜損傷部位在內皮下持續沉積、氧化,形成脂質壞死核,吞噬細胞吞噬大量的LDL-C並釋放大量生長因子,介導炎症細胞侵潤、纖維組織增生,期間伴隨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最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AS )的後果,是導致動脈的血管壁進行性增厚、血管腔進行性狹窄,使心臟、大腦等重要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越來越少。
最終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大量臨床研究反覆證實,無論採取何種藥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清LDL-C水平下降,就可穩定、延緩或消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並能顯著減少ASCVD 的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儘管HDL-C
水平降低和(或)TG水平增高的人群中,ASCVD 的發病風險也增高。然而,近年來所完成的多項以升高HD-C 和(或)降低TG為治療目標的臨床研究,未能降低主要心血管終點事件的發生率。因為LDL-C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發病中起著核心作用,所以,將降低血清LDL-C水平作為防控ASCVD危險的第一要務和核心目標,即「首要干預靶點」。
由於高TG血症患者體內有殘粒脂蛋白升高,後者很可能具有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因此,對於TG水平在2.3~5.6mmol/L(200~500mg/dl), LDL-C不高或已達治療目標的個體,非-HDL-C作為ASCVD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時調脂治療的次要目標,即「次要干預靶點」。
國際上有些血脂指南建議將非-HDL-C列為ASCVD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首要目標。
(未完待續)
更多心血管病知識,請參考微信公眾號:系說健康,微信號:WeChatHealth。
參考文獻:
1.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修訂版)》. 中國循環雜誌,2016,31(10):937-953.
2.
2014年中國膽固醇教育計劃血脂異常防治建議專家組. 《中國慢性疾病防治基層醫生診療手冊——血脂異常防治》. 中國醫刊,2014,49(6):15-18.3.中國膽固醇教育計劃委員會.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風險管理專家共識》.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7,45(2):108-115.
推薦閱讀:
※收藏:動脈粥樣硬化不能做這些事情
※他汀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全說明白了!
※收藏:各年齡血壓、血脂、血糖、血尿酸對照表
※高血壓高血脂的老年人(60歲左右)怎麼減肥鍛煉比較好?
※一塊肥肉是怎樣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