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所有理財產品去剛兌的大背景下,固定收益投資該如何考慮?

前言

說到固定收益投資,長期以來,由於有剛性兌付的存在,投資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都習慣性的看產品發行機構,如果是銀行、大的金融集團發行的產品,認為基本可以閉著眼睛買,收益肯定是有保障的。所以當去年底平安的陸金所產品出現逾期時,普通民眾就接受不了了,認為p2p都不能投了。而今年1月份又爆招商銀行的10億理財產品出現違約,大家又不淡定了。也許後面我們所熟知的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違約的故事還有,而且會層出不窮。這麼個狀態下,我相信普通的投資者慢慢會理解,固定收益產品其實也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還不小,你投資賺取的僅僅是利息收入,而虧損的可能是所有的本金

政策情況

不知平安和招行的兩起事件,是否是為了配合監管的政策,去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裡面對打破剛性兌付的態度非常堅決,原文如下:

【資產管理業務定義】資產管理業務是指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託,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為委託人利益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並收取相應的管理費用,委託人自擔投資風險並獲得收益

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

上面這段法規說得很清楚,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不得進行保本保收益的承諾。而表內不允許開展資管業務(對於表內、表外、剛兌的解釋,不了解朋友可以看《再見了,保本理財》)。通俗的說,就是在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金融機構里以後都買不到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了,投資者要自行承擔風險

去剛兌的背景和原因

我一直不能理解,國內的投資者,尤其是風險意識和投資經驗較缺乏的固定收益投資者,要從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都是安全的,突然轉變到,所有產品都不是安全的了,要自行承擔風險,要做獨立判斷,這一步如何實現?我之前說過,由於長期和資產端打交道,做過很多盡調,知道風險判斷的複雜性,儘管如此都不敢對自己盡調過的企業完全押寶,因為盡調代表歷史,未來永遠是動態發展變化的,那麼讓遠離資產端的非專業人士如何下手?

不管怎樣,固定收益投資還會是未來的一個大投資品種,既然要自行承擔風險,要想獲得較高的收益,不得不關注整個宏觀經濟面、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具體投資的產品情況。進一步了解為什麼市場會是現在的狀況,自己屬於哪一類風險偏好的人,最後決定自己的投資策略。即使虧損了,也明明白白。

宏觀經濟的研究,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在分析,相對於他們,我也僅僅是個小白,我會就自己關心的問題不定期的看看宏觀方面的文章。比如為什麼去剛兌提了很多年,但在去年底終於落地了,而在這個政策的前後,都是三大金融監管機構的各種去通道業務的規定,力度之大,要求之嚴,三個家長跟比賽式的,政策一浪高過一浪,導致我手上正常推進的業務也因為通道問題難產了。

這些現象的背後,都直指「金融去槓桿」。為什麼要去槓桿?《劉煜輝跨越時空的思考:反思金融槓桿之殤(推薦)》這篇文章寫得比較清楚。這篇文章是16年寫的,監管層對金融去槓桿的落地政策是17年陸續開始的,總結幾點:

1、中國的貨幣量太大,金融的繁榮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是在空轉。M2的增長率遠高於GDP的增長率,也就是經濟的增長不能支付金融的利息。

2、維持這種空轉的局面就只能靠兩種方式,一是推高資產的價格(比如房地產),一是通過龐氏的方式,金融機構不斷吸納新的資金去支付以前發行的產品本息。

3、中國的整個金融市場的產品都沒有風險定價能力。資產管理最初就是在拼搶募資能力,用較高的預期收益吸引資金,用信用度高的牌照和隱形剛兌來吸引資金。再以各種交易結構放貸出去,賺取利差。裡面利用了各種產品嵌套,各種抽屜協議,隱藏著很多槓桿,這是龐氏能維持的原因

4、中國雖然沒有像美國一樣複雜的衍生品市場,但因為剛兌的存在導致的高槓桿,同樣隱含了很高的金融風險。在政府去庫存、供給側改革等任務完成得差不多的時候,要著手解決的就是金融去槓桿問題。讓金融業的發展回到正軌上來。

理解了上面的背景就能明白為什麼目前的政策是這個狀態,而在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未來1到2年資金都會迴流到金融機構表內,金融機構的信用放大功能縮小,整個市場資金面會比較緊張,並朝著更優質的資產集中。這其實也是去年以來價值股上漲的根本原因。

結論(投資者如何選擇):

而對於普通投資者,在這個背景下,我認為會分化成兩類,一類是極端風險厭惡型的,各種沒有剛兌的理財產品不會買了,直接把資金存到銀行,促使金融的融資成本下降。還有一類就是具備獨立的投資判斷能力,會穿透去看底層資產,迫使金融機構提升自己的風險定價能力。兩個方向都是監管喜聞樂見的。

這兩天友圈經常看到的一篇標題很搶眼的文章:《一發行就秒光的券商收益憑證,成唯一保本理財產品?要怎麼買》,我也是被標題吸引了,想著我大券商膽子敢這麼大,監管重拳下還敢賣保本理財產品。但實際打開文章大家就知道了,券商的收益憑證是券商自己發行的短期融資工具,屬於券商自己的表內業務,這個產品能否兌付完全取決於券商自身的經營能力,可以理解為把錢存銀行的道理一樣。而不是我之前提到的通過隱形剛兌,通道業務放槓桿的產品。這個產品年化收益不到5%,這麼搶手,也能看出投資者的偏好。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對周圍的朋友也做了個小調查。固定收益理財一直是家庭理財里最主要配置方向,但不同類型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女性朋友,絕大部分會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4%-5%左右。男性朋友,會選擇p2p、信託產品等風險較高收益較高的產品,年化收益10%左右。還有一些牛人,固定收益產品每年投資能有15%-20%的收益。去剛兌政策出來後,對前兩類朋友影響挺大。但對最後一類牛人,基本沒有影響。我跟他們交流過,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所投資的固定收益產品的底層資產非常熟悉,知道風險在哪裡,所以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策略。就我自己而言,固定收益產品能保持8%左右的收益水平,同時還能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就已經很舒服了,當然前提也是能對所投資的底層資產有清晰的判斷。

下篇預告:固收產品,要想享受高收益,在去剛兌的大背景下,還是必須對所投資的資產有所了解才行。前兩年對互金企業做了很多盡調,互金產品正常的收益區間,剛好在年化6%-10%的水平,所以後續會梳理下互金企業的產品是怎麼回事?到底風險有多大?是否有投資空間?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weixin.qq.com/r/Jy67ozn (二維碼自動識別)

Elexandra的探索空間會從堅持從專業的角度聊聊中產家庭理財、投資、消費的話題,歡迎掃碼關注!

往期回顧:

保險專題:

1、從保險公司的經營邏輯來看如何挑選保險產品

2、從保險公司的盈利邏輯比較分析國內產品和香港產品的差異

3、香港儲蓄險的收益率測算

4、如何看待互聯網保險產品

5、TOP10香港保險公司真實分紅率,到底誰在「裸泳」?(轉載)

6、定期壽險or終身壽險?

7、重疾險的購買策略:定期重疾險or終身重疾險or香港重疾險

8、保險產品的配置邏輯和關注要點

9、我給父母買的百萬醫療險

10、從產品的角度去觀察國內保險公司的發展前景及投資機會


推薦閱讀:

跟大家睡前隨便聊一聊
我們應該如何投資:從一個實驗說起
暴跌之下的思考——從一個公式開始說起
強監管環境下的金融投資邏輯及行業生存思考
2018年,一份有關未來的書籍推薦

TAG:固定收益 | 個人投資 | 互聯網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