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文藝青年的非主流仍然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 本文能治文藝癌 ?

在當下,文藝青年不是一個好詞。尤其在小二姐之後,說誰是文青就和罵街似的。至於文青為何淪落到這般境地,倒是值得我們思考。文青群體的變質和網路社群一樣,是從用戶量暴增開始的。

網路讓我們生活在一起

可是越來越擠

越多人用文青稱呼自己,文青的概念就越被稀釋得淺顯又符號化,直至在內部解離。 所以,我們很難給文藝青年作出深刻的定義,只能從表象著手:愛談文學藝術、熱衷旅行、穿麻布衣裳、背帆布包等等碎片化的形象符號,就成了文藝青年的一般定義。有些文青社群還會用量表來測試成員們的文青指數。

既然「文藝青年」是多義的,無法被準確概括,那我們該如何把握呢?實際上,這種語言現象很常見,比如我們無法定義「審美」為何物。甚至字典里的所有辭彙和它們的解釋,也只是一堆概念的相互關係而已。一般來說辭彙間的關係結構是清楚到能寫出一句話的,但也有例外。

這時候

我們要分析辭彙的

家族相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

只要我們審視文青這個詞的不同用法和人們對它的各種定義,就能歸納出一組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而這組詞就是文青概念的家族相似語義群。熱愛文藝、理想化、詩和遠方、小眾趣味、敏感細膩、沉浸自我世界,以上特質是形容文青時常用的概念。當然,我們也能在物質層面總結出文青形象的典型面貌:純棉或麻布衣服、帆布鞋包、銀飾、相機、黑框眼鏡、書本等等。

如果我們從更高的層面去觀察文青與其他青年形象之間的關係,那我們能發現另一組辭彙群:文青、小清新、小資,嬉皮士,可能還有非主流。雖然我們很難區分這些形象之間的差別,不過可以梳理出共性。小資比文青有錢,文青比小清新更有學識,嬉皮士比文青瘋狂,文青比非主流更有品位,這樣的比較可以一直進行下去,但不久後我們會發現連接這些概念的關鍵詞是小眾、情緒化、特立獨行,以及豐富的精神生活

今天有一部分文青確實從非主流發展而來,在他們喜歡的攝影風格和排版方式上便能看出端倪。一樣有瑣細的景物,一樣有名言或歌詞,一樣是情緒化的氣質,一樣都是小眾趣味。

儘管在攝影技術和平面設計上有顯著提高,但情感的表達方式一如既往。最早加入非主流的90後(作者亦然)接近而立之年,絕大多數人早已脫離這個小眾文化圈,找到了人生方向。但有一部分人仍在沿用早先的表達方式,並且他們少年時期的憧憬與理想似乎未曾實現。

「文青所有的惡

就是他們的窮」

蔣方舟對文青的點評是本末倒置的。因為窮,不論是物質的或精神的,他們才成為令人討厭的文青。「文藝是修道院和避難所」,這種文青式信仰很危險,不僅在文藝愛好者中間蔓延,部分藝術生一樣持有這種信念,如阿西莫夫筆下的科學教。文藝若成信仰那文藝本身就是晦暗不彰的

在《基地》里,科技之所以成為信仰,原因是信仰者認為外族提供的科技是一種神秘魔法,這表明兩文明在科技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同理,信仰文藝、把文藝當成避難所只能證明信仰者在文藝水平上的絕對弱勢,同時他們也不懂如何創造文藝。

《岡仁波齊》劇照

我們若審視文青群體在低預算、高風險條件下執意要走的西藏之旅,就能讀出朝拜文藝的味道。他們朝拜的是真實的西藏嗎?答案或許不是,大多是在朝拜文藝作品中的西藏,甚至是朝拜「朝拜之旅」本身。和所有遊客一樣,文青美其名曰的「旅行」,只是包裝精良的文化旅遊產品

從更常用的「旅遊」一詞中分化出的「旅行」概念,其實是旅遊業的一種新型營銷策略。旅遊目的地用這種更文藝的表達方式對外宣傳自己,同所有直銷一樣,旅行廣告更重視體驗,而非產品參數。卡爾維諾在《帕洛馬爾先生》中把旅遊者描述為逐一核對旅遊品參數的質檢員,套用他的話,文青旅行者也只是逐一核對旅行目的地所提供的文化體驗的質檢員,依照文藝作品的指示感受或強迫自己相信旅行所具有的文化意義。

藍志貴《西藏》

為何要朝拜一個從未到過的遠方,卻不親吻腳下的土地?比起「旅行」,我們更應該用「生活」一詞。藍志貴在新中國成立後,隨軍數次進藏駐紮,後來在那裡生了根,可平淡的生活卻讓他創作出上面這組作品。攝影的邏輯是在千千萬萬角度和瞬間里,選中最適當的角度和瞬間,凝固成畫面。因此要拍好一張照片,除了能敏銳觀察,也需要深刻理解環抱著我們的時空。

如果文青無法理解庸常的生活空間,那麼追求所謂的遠方也只是逃避現實的借口。因為「一張飛機票能到的地方談不上遠方」,這裡指的就是「詩和遠方」中的遠方,是無法在現實世界中找到的,更像阿卡迪亞或世外桃源,是需要我們撫摸、感受、親吻的一片片熱土。

不過

阿卡迪亞亦有我在

et in arcadia ego

《阿卡迪亞牧人》,尼古拉斯·普桑,布面油畫,1638

當身處人間樂園的四位牧人發現死神留下的警言時,都震驚了。這幅畫提醒我們死亡的永恆和生命的短暫。文青追求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環境,視文藝世界為精神歸宿,殊不知生於阿卡迪亞的牧神潘把故鄉當作起點,流浪遠方。遠方不是終點,是起點。而流浪者的內心不應該有歸宿,他必要完全的獨立。

本末倒置的文青

對應的形象是

彼得·潘

Peter Pan

彼得·潘的原型就是希臘神話中的牧神潘,只不過是去了勢的小男孩形象,滿口乳牙,認中意的少女作母親,喜歡帶人去夢幻島。他離家出走後的流浪生活有一個歸宿就是夢幻島,但過了很久以後,當他回家看望父母時卻發現自己的床上卻多了一個不認識的小子。在故事的開頭,馬修·巴里寫到:「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成人,只有一個不會」。而這種逃避現實,著迷於所謂精神歸宿的心理現象叫做彼得·潘症候群

文藝不是避難所

貧窮也不是借口

在紐約圖書館門口,薇薇安·梅爾抓拍到一位貴婦

文藝信仰者是文藝世界的邊緣人,是以體會藝術家狀態而填充自我空虛的精神虛弱者。文青追求的是崇高,一種帶痛感的美,然而現實生活的庸常乏味無法提供這種強烈的刺激。一旦生活有機會讓他們念出別人的詩、唱出別人的歌、畫出別人的畫,雖只是微不足道的「創作」,也能讓他們感覺離文藝神壇又近了一步。

沒有堅強敏銳的精神,大量文藝青年完全淪為了文藝世界的消費異化者。他們遵照文藝範本中的橋段來祈求一種廉價且現成的情感體驗,但不敢面對真正的情感衝擊。躲在夢幻島里的文青,只是把文藝當成了填補個人創造力空虛的一種代償。

薇薇安·梅爾是優秀的攝影家也是優秀的保姆

范雨素是優秀的創作者,儘管她像個中年女人,做著農名工的活,應該也沒有去過西藏。薇薇安·梅爾一生都在當保姆,但也為世界記錄下了大量瞬間,共計30000多張相片。生命雖艱難,但她們從未放棄創作,也不依文藝範本中的浪漫橋段指導自己的生活,畢竟沒有傻白甜甘願做一輩子的灰姑娘。可是,她們確用生命感受著文藝,因而創作出文藝的作品

與非主流毫無區別的是,樂於引用名言、依照文藝指南行事的那些文青,其實是在面對強烈的情感衝擊時,用一種現成的文藝情節代替在自己的自然反應,並以此迴避與強烈情感的直接碰撞。小二姐援引三毛與荷西的故事,把自己代入三毛轉世者的身份,以前世之愛為借口來逃避實際的情感衝擊。通過沉醉於美好愛情傳說的行為模式,給逃避一個借口,就連是非判斷都不做,輕巧地用宿命論來代替。

這是最嚴重的

消費異化

Consumption Alienation

消費異化指的是「無視商品的實際價值和需求,只專註佔有物品的無限慾望」。放在文藝消費者身上,無限的佔有慾就是把自己變成文藝範本中的主人公,而忽視文藝作品的實際作用。在消費異化主體看來,文藝作品增強代入感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進入文藝世界,活在文藝橋段中,並不自覺地矯揉造作起來。在豆瓣網上,文青為文藝電影和書籍所作的簡評就能看出端倪。

「我也不想長大,但是我找不到夢幻島了」

一位文青如此評價彼得·潘

同非主流一樣,文青、小清新群體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規定。表面上看是他們的統一著裝,更深層的是他們的行為方式。「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句無奈的話道出時代和環境對文青心靈的禁錮。沒有錢的時候,非主流們用QQ空間里華麗裝飾和頹廢話語,抒發自己的情緒;等年紀稍長,理想未達時,他們成為了文青,並用類似的行為排解現實生活的愁悶

「你們一定要想想

藝術能給社會

什麼貢獻」

徐冰對青年藝術家的告誡應該讓沉迷文藝不可自拔的文青聽到,藝術的本來目的是為社會做貢獻。三毛用生命活出了故事,而有些人竟願把人生活成別人的故事。他們若脫離了非主流,就變成了文青或是追星族。這真是可悲,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去努力尋找生命的方向。

如果生命沒有給你美好的未來

請你學會堅強

文藝不需要崇拜

藝術家心心念念的是

能看見更多有趣的靈魂

?? 還 不 關 注 我 們 ??

搜索微信公眾號幾冊,就能關注我們啦

[延伸閱讀] :

庄澤曦:被強吻以後,我選擇還給他一個吻?

zhuanlan.zhihu.com圖標庄澤曦:她要禁止全人類吃豬肉,於是強迫一隻豬學畫畫?

zhuanlan.zhihu.com圖標庄澤曦:如何畫出最丑的畫??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英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生活在那裡是怎樣的體驗?
騙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樣?
有哪些你覺得「恨不當初死,留作今日羞」的人物?
他想用「後半生」來探索生活里的美 | 24季朱建

TAG:文藝青年 | 藝術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