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舌尖上的微商了解一下?
對於一個吃貨而言,生在中國最值得驕傲的就是:祖國遍地是美食;對於一個懶癌晚期來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在四川吃九宮格,我卻只能某寶搜索火鍋底料。如果說,有什麼可以代替自己完成「吃遍全中國」的理想,那一定是《舌尖上的中國》。至少,曾經是。
6年前第一次看到舌尖上的中國,7集短片,每集至少刷3遍。趕上自己的午飯不合胃口,還會點開視頻望梅止渴。想想那個時候,舌尖簡直拯救了不會做飯、沒錢享受的我。第一次看紀錄片捨不得快進,第一次覺得紀錄片是個好東西。
不論是舌尖1還是舌尖2,即便每一期都會被高要求的大家找到問題,但好在美食能夠治癒一切。咽一咽口水,作為觀眾還是非常喜歡的。只是,這一次的舌尖,連我這樣不求真相的遊客型觀眾,也忍不住想要給節目組寄盒鯡魚罐頭。
01
我可能看了假的舌尖
「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被當成了花鱸、中藥口紅、高科技無菌東北酸菜」,舌尖3居然沒有人讚揚家鄉美,感嘆故鄉情?萬眾期待的紀錄片,瞬間變成大型互動遊戲:大家來找茬。曾經豆瓣評分9.3的舌尖,如今卻一路狂跌直逼4.0。我可能看了假的舌尖!
前兩季的舌尖,是海外同胞的精神寄託、國內友人的家鄉崇拜。這一季,卻讓被點名的當地人也拒絕大肆宣傳。許多觀眾表示,節目中重點強調的風土人情,大多並非當地歷代傳承的習俗。說好的紀實,就這樣變成了一場有劇本的真人秀。第一集講器具,沒有器皿怎麼會有美食!忍一忍等等第二集。第二集開始:缽缽雞變身麻辣燙、美食近景屈指可數、製作過程基本沒有…忽然有一種想要棄劇,卻又想要掙扎一下的感覺。
02
這期舌尖不好吃
看完舌尖3,再看看手中沒有變化的米飯。恩,這期舌尖真的不好吃。
其實,專業知識的瑕疵只是專業人士對學術的堅持。真正讓大家失望的並不是那些說錯的旁白,而是說好的美食被虛化、約定的菜譜教程被省略!大家把米飯都準備好了,結果舌尖為大家準備了一集又一集風土人情紀錄片。加上出鏡人物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期舌尖不僅不好吃,還略微有些倒三觀。當然,拋開這些無關美食的問題,我還是想由衷的說一句:「還我吃的!」
大概不只一個人和我一樣,從期待中開始在失望中結束。心中有無數沒有上榜的中華美食在咆哮,卻只能眼睜睜的在劇情里求高清美食鏡頭。並不是因為前兩季的精彩,讓觀眾期待更高水準的節目呈現。而是舌尖3真的無法滿足大家探究各地美食的好奇心。
03
嘿,舌尖上的微商了解一下
舌尖同款章丘鐵鍋、舌尖同款中藥口紅、舌尖同款酒糟芋頭面…這一次,舌尖真的變味了。努力的想在節目中找到一些亮點,來安撫自己求菜不得的心。結果卻在每一集節目之後,在朋友圈「偶遇」各種舌尖同款。信息時代,果然事事高效!
賣保健品的說:舌尖推薦花膠燉雞湯,沒有花膠不要緊,××××和花膠一樣讓你告別痛風;賣化妝品的說:舌尖3同款,手工口紅,安全又健康。更不用說那些街邊小販,但凡能沾邊的,都自信滿滿的打出「舌尖推薦」的廣告語。
聽說,章丘鐵鍋已經預約2年後,紅姐煎餅已經正式成為網紅小吃。
04
葯是個好東西,沒事要多吃
葯膳出現的頻率,嚇的我趕緊在啤酒里加了幾顆枸杞。
中藥的博大精深不僅用於治病救人,還活躍在每一道傳統佳肴中。起初看到葯膳,覺得這屆舌尖已經不局限於食物本身,從一個中國特有的角度介紹中國美食。題材很棒,切入點也很好。只是偏偏在藥理上又出現了小問題。原本推廣中藥的好機會,卻被醫生朋友們不斷提出質疑。既然是官方紀錄片,該有的考究還是應該仔細一些。雖然吃藥不可怕,但吃錯藥的誤導還是很可怕的。食材可以認錯,群演可以穿幫,但至少推薦要健康可靠。
雖然舌尖3創下歷史新低,但我依舊期待下一季。就像導演說的:「美食背後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的根和魂。第三季不僅詮釋中國的美食和人,也嘗試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與時代的流轉。」創新自然不可少,只求下一季多給美食一些鏡頭。要知道,美食才是世界通用語言。讓人不禁狂吞口水的食物,才是美食紀錄片的靈魂。
如果給這屆舌尖換個名字
你會怎麼起
我先來
舌尖廣告招商大會
記得評論區留言
幫舌尖3換個名字
想了解更多的職業攻略,請關注E職一課
帶你遊戲化養職業
贏在規劃,獲得開掛的人生
推薦閱讀:
TAG: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紀錄片 | 美食 | 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