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悠遊歐洲(五)斯特拉斯堡
DAY9 聖誕之都,驚鴻一瞥
平安夜,歡迎來到Capitale de No?l
今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啦!
一早拖著箱子,我們從Interlaken West上車,前往蘇黎世,然後再從蘇黎世轉大巴,坐Flixbus回斯特拉斯堡。剛走到西站門口,一個扎著小辮子、長得和洋娃娃一樣可愛的小女孩,噠噠噠地跑過來,遞給我一塊星星形狀的薑餅,軟綿綿地跟我說「Merry Christmas」。我接過之後,她又噠噠噠地跑回媽媽那裡,從籃子里抓起新一塊準備送給下一個行人。旁邊她的雙胞胎哥哥也是一樣,凍得小臉通紅,但是也是害羞但開心地在給人們送聖誕禮物。不得不感嘆外國的媽媽們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不錯,讓孩子從小就能學會分享和奉獻,培養一種社會責任感,特別好。
坐到Basel SBB轉車,再到Zurich Bhf。
在蘇黎世火車站買點簡單的食物,從後面的停車場找到前往Strasbourg的Flixbus,綠綠的很顯眼,特別好找。再顛顛個四小時,終於回到了斯特拉斯堡。從車上下來的那一瞬間,看到這個熟悉的車站,我居然有種回到「大本營」的親切感呢。
法國 斯特拉斯堡
2°C—6°C 陣雨
聖誕夜,哪哪都關門了,就連Rivetoile這個巨大的商場也是四點關門。我們到達的時候恰巧趕在關門的時候,如果再早個十分鐘就能買點東西了,哭唧唧。
結果也是沒想到,在這個金拱門和家樂福都閉門歇業的時候,居然還有快餐店開著門。用幾個漢堡炸雞簡單地墊墊肚子,我們出發去一探夜晚的大教堂。
法國 斯特拉斯堡 聖母教堂
Cathedrale Notre-Dame
斯特拉斯堡的驕傲,聖母教堂,就在市中心,離我宿舍3km的地方,走走路20分鐘就到了。平時我晨跑的時候也經常跑到這塊來,往日就十分靜謐的街道如今連小餐廳都不營業了,更顯冷清。
聖母教堂是這座城市中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也是歐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教堂始建於1176年,但直到15世紀中期才全部竣工。整座教堂用浪漫的粉紅色砂岩築成,鮮艷的顏色沒有被歲月抹去,不過在夜晚的燈光下,這些浪漫的牆面卻都變成了淺褐色。
但是夜晚的霓虹燈卻讓教堂的前牆大放異彩。這面牆上有著精工鏤制的圓形玫瑰窗以及巧奪天工的石雕花邊,在聖誕節異彩紛呈的裝飾里美的如夢似幻。撲棱著翅膀的小天使吹起喇叭,走在下方的街道上,彷彿能夠聽到那悠揚的聖誕禮讚一樣。
廣場下是斯特拉斯堡引以為傲的聖誕集市,之一。
斯特拉斯堡被稱為「聖誕之都」,不僅僅是因為這裡慶祝聖誕的傳統悠久氛圍濃厚,更因為那布滿全城大大小小的聖誕集市。7個主要集市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更不用提街區里的小集市了,真的是我此行所見過最大最好的。其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個在小法蘭西,而大教堂和Kleber廣場附近的雖然熱鬧但是東西少些,價格也要貴上個5毛錢。
斯特拉斯堡舉辦聖誕集市的這項傳統能追溯至16世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盛名的聖誕集市之一。從每年的11月中下旬開始,全程的聖誕集市會持續五周,「聖誕特供」的熱紅酒在鍋里咕嘟咕嘟地煮沸了,必須要吃的薑餅早已演化出了好多不同的口味,傳統味道的芝士義大利面和煮土豆在大鍋里一直溫著,香甜的可麗餅、華夫餅撒上厚厚的糖粉或粘稠的巧克力醬,還有因為靠近德國而味道格外正宗的德式香腸和三明治……還有手藝人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手工香皂、布藝、擺件,以及各種聖誕主題的玩偶、瓷器、飾品工藝品,應有盡有,目不暇接。斯堡市政府每年會投入超過2百萬歐元用於聖誕集市的籌備,當然也吸引了全球的遊客慕名前來。
集市會在12月24日下午關閉,整座城市經歷了5周的狂歡後在此時突然寂靜下來,只剩一棟棟還來不及拆除的小木屋孤零零地在廣場上立著。雖然逛集市的人都散了,但是大教堂背後的街道卻熱鬧得不得了。街道上方的燈飾還未拆除,仍在營業的餐廳裝飾紅紅綠綠的,生意好得不得了,隊伍排的老長老長——大概今晚斯堡出門的人都擠到這裡來了吧。
不遠處的Kleber廣場上立著城市今年的聖誕樹。在城市中央廣場上立一棵巨型聖誕樹早已是歐洲各城市的傳統了。說起斯堡今年的這棵樹,那可是命途多舛。最初那一棵病死了,後來第二棵在寒潮來襲時被大風颳倒了,早已在前兩棵樹上把預算花個精光市政府,不得已只好找了棵小一點的,來應對那不知何時會來的大風。
11月底聖誕樹點燈的時候,我還跑到廣場上來湊熱鬧了呢。在大風大雨里等了倆小時才等到那十秒鐘的燦爛,這個愛湊熱鬧的習慣怕是改不了了。
廣場周圍的房屋都在燈光的照耀下變得特別華美,老佛爺變得紅彤彤的,很是好看。櫥窗里的燈具小巧溫暖,平靜的萊茵河面倒映著平安夜家家戶戶的團圓。
DAY10 MERRY CHRISTMAS!
斯特拉斯堡,當之無愧的歐洲之都
法國 斯特拉斯堡
1°C—4°C 多雲
聖誕節快樂!!!
今天和中國大年初一一樣,哪哪都關門,找家餐館那叫一個難啊。幸好昨天還找到一家仍在營業的小超市,阿拉伯人開的,買了菜,今天可以自己做飯,不擔心五臟廟啦。
說起斯特拉斯堡,這是一座以前聽都沒聽過,但是現在卻發現很了不得的城市。
這座法國東北部的城市,是大東部大區(Région Grand Est)的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的省會,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邊境城市,又被稱為「白堡」。
斯特拉斯堡周圍,是孚日山區、萊茵河、德國黑森林……地形多樣,自然景色非常美麗。歷史上,從凱爾特到日耳曼,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跡。19時期中期開始,這座城市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德法兩國長期爭奪的焦點。這兩個國家曾多次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此這裡從建築到語言都兼并了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比如斯特拉斯堡的名字,Strasbourg,就是日爾曼語言的法語化,在德語中寫作Stra?burg。其中,「Stra?e」是街道的意思,「Burg」是城堡的意思。
如今,斯特拉斯堡和德國的聯繫依然是非常的緊密,連公車都是互通的。CTS所運營的斯特拉斯堡的電車,Tram D線的終點站就是德國小鎮Kehl,而德法兩國的國界線也就是萊茵河的中點,在跨河大橋上畫著兩國國旗,特別簡單。平時坐個公交15分鐘就到德國了,當然直接從這座大橋走個十來分鐘也能輕鬆跨過國界線。
德國日化之類的東西便宜很多,所以很多法國人都會到這裡採購,購物中心的廣告甚至也做到對方國家去了。兩城的居民很多也都會德法兩種語言,可見他們如今是多麼親密了。
法國 斯特拉斯堡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一早吃過早飯,坐Tram E到歐洲議會站下車,面前的那座圓形建築物就是歐洲議會。斯特拉斯堡因為這棟建築也得了一個「歐洲之都」的稱號,所以一定要來看看(雖然我在這讀了四個月的書卻一次都沒來過)。
這是歐盟三大機構(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之一,是歐盟的立法、監督和諮詢機構,總部就設在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雖然歐盟的兩個行政機關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都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但是《阿姆斯特丹條約》還是規定歐洲議會每月必須在斯特拉斯堡召開一次會議。
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布魯塞爾舉行,每月只有4天,歐洲議會會在斯特拉斯堡開會。在會議期間,人們還可以申請旁聽呢。
不開會的日子裡(比如今天),歐洲議會幹脆大門緊閉,根本不開門,只有歐盟各國的旗幟迎風飄揚。總的來講還是非常氣派的。
離開歐洲議會,我們坐Tram C,到Gare Centrale改簽火車票。果然在過節的時候,一定很熱鬧的地方就是交通樞紐,火車站、機場,永遠是繁忙的很。斯堡的火車站是很漂亮的,鋼筋結構的建築,蓋著玻璃幕牆,像個「巨蛋」一樣充滿了現代感。前面的大草坪一年四季鬱鬱蔥蔥,周邊布滿了大小酒店和商店。幸運的完成了改簽火車票這個任務,心頭一塊大石落地,便可以輕輕鬆鬆地在城市中心轉轉。
走不久就是Homme der Fer,是Kleber廣場,這都是斯特拉斯堡的城市中心。雖然聖誕假期中沒什麼人,但是令人驚訝的還是有小販在營業,空氣里熱紅酒的香味還是非常濃郁。阿爾薩斯的熱紅酒和義大利的不一樣,是放了豆蔻、肉桂之類的香料的。紅酒里單寧的味道也比較濃,反倒是清新的果香稍微淡些,喝起來完全不像果汁,就是原原本本的紅酒的味道,但酒精度應該是下降了不少。而且盛熱紅酒的杯子總是特別好看,印著各種各樣的花,喝完了酒都捨不得丟。
法國 斯特拉斯堡
小法蘭西 Petit France
吃過午飯,稍作休息,我們經過republic廣場,經過閉館中的National Library(現在已經變成了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圖書館,要刷學生證才能入內,期末時來自習也是一座難求),不一會兒就到了小法蘭西。
萊茵河的支流伊爾河在這裡分岔為許多條運河,將中央那個不算大的湖心島包圍起來,水道縱橫交錯,這便是阿爾薩斯的「小法蘭西」。
「小法蘭西」這個名字,最初是德國人為了貶損法國人而取的。17世紀,梅毒一度在此流行,染病的人們聚集在此地療養。德國人這種「風流病」是法國人惹來的,因此把這個用於療養的地區取名為「小法蘭西」。
在二戰期間,這片美麗的土地曾被完全摧毀,夷為平地,不過戰後得到了重建。1988年,這一地區整體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這一小片地方布滿了木筋結構的房屋,有著濃郁的德國巴伐利亞風格。同時還有許多巴洛克風格的砂岩建築,這又是很典型的法國風情,細膩優雅。在小法蘭西,運河橋樑縱橫交錯,沿途兩岸的風光十分秀麗。目線所及之處都是褐色和墨綠色的屋頂,古舊的房屋外牆用黑木條搭建而成,或用砂岩鋪就,刻有精美的浮雕裝飾,一片古意盎然。河對岸的Gallia教堂尖尖的雙塔直衝雲霄,運河上偶爾駛過一兩艘船隻,載著好奇的遊人看遍這迷人的風光。尤其是日落時分,當太陽的餘暉把這個世界染成金色,小法蘭西就更像一張泛黃的舊照片了,鮮艷的色彩讓一磚一瓦都像油畫般細膩。
法國 斯特拉斯堡 聖母教堂
Cathedrale Notre-Dame
到了小法蘭西,那大教堂也很近了。天還很明亮,教堂那粉紅色砂岩外牆在陽光下呈現出浪漫的粉紅色,精巧的雕刻每一處細節都能看得很清楚。
雨果曾經用「集巨大與纖細於一身令人驚異的建築」來形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教堂的一邊有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另一邊卻只有一座平台。作為一座哥特式的大教堂,這裡原本應該有一座對稱的尖塔,但是由於當時的財力有限而沒有建起來,如今這種不對稱美反倒成了它的特色。
教堂正門上有一組以耶穌「最後的審判」為主題的浮雕裝飾,三道門廊上也裝飾有非常精緻的人物雕像。排隊進入教堂是免費的,只要經過一道簡單的查包安檢,而且隊伍的移動速度還挺快。
平日里的廣場上也經常排起參觀教堂的隊伍,出鏡率最高的是德國的夕陽紅旅行團。
一進入教堂內殿,宗教那強大的壓迫感就撲面而來。整體的裝潢風格華麗而典雅,尤其是那精工鏤制的雕花玫瑰窗和通透澄澈的彩繪玻璃讓整個空間散落著七彩的光束,浪漫又令人沉醉。
這裡不僅有精緻秀美的手工掛毯、氣勢不凡的天使之柱、精雕細啄的彌撒講壇和數百年來演奏出悠揚樂音的的席伯爾曼風琴,還有一個高達11米的大天文鐘。這個鐘自1547年開始運作,至今仍準確無誤。每隔15分鐘有孩童、青年、成人及老人這代表人生4個階段的機械人雕像出現,每一整點會有死神提著大斧頭出來報時,而且在中午12:30左右,還會鳴鐘以樂聲來報時。且不說這個天文鐘的外觀本身就已經是巧奪天工,眾多的人物輪流出場的報時方式就已經足夠的別出心裁了。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有著瘦瘦長長的尖頂,高聳入雲的鐘塔;層出不窮的、如植物一般形成分枝狀的拱頂,像針一樣纖細秀麗、向上聳立的塔飾;以及鑲有彩色馬賽克玻璃的雕花窗欞和動作神態活靈活現的人像裝飾雕刻,等等。哥特式教堂該有的元素她都有了,甚至還多了一種獨一無二的「不對稱美」。這樣的建築設計彷彿在結構上增加了一個維度,內外部空間共同作用,讓人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濃郁的宗教氛圍,在它的籠罩下顯得十分渺小。這是一種神奇的環境氣氛,只要踏入其中就能感受到心靈的平靜,有種「精神上已經升入天國」的感覺。
離開大教堂已經快是「月上柳梢頭」的時候了。天邊的晚霞已經像打翻了調色盤一樣瑰麗濃艷,整個天際線都泛起淡淡的粉色。Capitale de No?l的浪漫傳奇仍在繼續,萊茵河見證著這座城市最盛大的一場狂歡。
TO BE CONTINUE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