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走過定窯興衰(系列之一)

宋代北方著名瓷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始燒於晚唐、五代,盛燒於北宋,金、元時期逐漸衰落。北宋定窯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紋飾以蓮花、牡丹、萱草為常見,畫面簡潔生動。

定窯除燒白釉外還兼燒黑釉、綠釉和醬釉。造型以盤、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見在器底刻「奉華」、「聚秀」、「慈福」、「官」等字。盤、碗因覆燒,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區別在於胎釉中含鐵量的多少,如果含鐵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燒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現大約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現晚約四百年。白瓷的燒製成功標誌著制瓷工藝的進步,它為元、明、清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唐 定窯白釉盒

高6.9cm,口徑9.8cm,足徑5.4cm

盒呈圓形,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蓋頂隆起,腹下內收,圈足。胎壁較厚,胎質堅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潔白,釉面瑩潤。

此盒為典型的唐代定窯產品。定窯遺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燒瓷始於唐而終於元,時間長達六七百年之久,產品尤以白瓷而聞名。

唐代瓷盒以圓形為主,多為素麵,至晚唐、五代時盒面多刻劃花紋,器足漸高外撇。至宋時瓷盒形制呈多樣性。瓷盒在唐代主要為日用器,多用於盛放婦女化妝品,有粉盒、硃盒、油盒、黛盒等,此外也有藥盒、鏡盒或專門盛放香料之盒。

晚唐 定窯白釉花口碗

高4.1cm,口徑12.9cm,足徑5.1cm

碗口呈五瓣葵花式,斜壁內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底邊有不規整的垂釉痕。

晚唐時期,定窯逐漸發展成為以燒造白瓷為主的瓷窯,此時的定窯白瓷已相當精緻,胎質潔白細膩,造型規整而優美,釉色顯白或白中泛青,碗、盤類器採用正燒法,工藝比較精細,此碗即為代表。

五代 定窯白釉穿帶瓜棱壺

高23.5cm,口徑7.6cm,足徑10.1cm

壺盤口,短頸,溜肩,鼓腹,肩部和近底處均對稱置有雙系。腹部四面凹進,呈瓜棱狀。圈足外撇。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

穿帶壺是我國北方民族在遊獵生活中使用的貯藏容器。

五代 定窯白釉「官」字款碗

高6.6cm,口徑17cm,足徑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體輕薄。碗里外及圈足內均施白釉,釉色純正。足中心刻劃「官」字。

此碗是五代時期河北曲陽定窯產品,屬同一時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據考證,晚唐至北宋定窯瓷器銘款中以刻劃「官」和「新官」者居多,僅1985年陝西西安北郊火燒壁出土晚唐定窯「官」字款白瓷就達33件之多。1969年河北定縣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凈眾院舍利塔基也曾出土17件北宋定窯刻劃「官」和「新官」款的瓷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有數件「官」字款定窯瓷器收藏,主要是盤、碗、水丞、罐等器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所見國內外收藏的署「官」字款的定窯瓷器大約有80件左右。過去曾有學者認為這些署「官」字款的瓷器中有一部分是遼代官窯的產品,但是,自從河北定縣兩座塔基出土大批「官」字款瓷器後,學術界基本統一了觀點,即認為「官」字款白瓷均為定窯產品。當年定窯部分作坊被皇室或官府徵用後,為防止與民用器物相混淆,特刻劃」官」字,以示區別。與同時期不署款定窯瓷器相比較,這些「官」字款器製作工藝都相當精細,屬於精品,已達到宮廷用瓷的標準。

五代 定窯白釉雙系罐

高13.5cm,口徑8.3cm,足徑11cm

罐口外撇,短頸,溜肩,直腹,淺圈足。器里外施白釉,圈足無釉。頸下凸起弦紋一道,肩部刻劃弦紋二道,兩側各塑貼一獸面銜環耳。

此罐釉色潔白純正,造型雖小,但端莊氣派,雙耳設計尤為精巧,犀利的刀工將青面獠牙的瑞獸刻畫得極為生動。顯示出皇家用瓷風度,是五代定窯白瓷中的精品。

五代定窯的燒造於晚唐相近,這時期制瓷的風格還保留了部分邢窯白瓷的特徵,精緻白瓷有很大發展,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製作精工,造型優美,胎色潔白細膩,瓷化程度很高,有一定的透明性。

五代 定窯白釉出戟水丞

高5.4cm,口徑2.1cm,足徑2.8cm

水丞斂口,直腹,腹下斜收,小圈足。腹部有四道出戟稜柱。通體施白釉,圈足處無釉。水丞內附小勺一柄。

水丞,又名水盂、水中丞,是用來盛水的文房用具。用內附的小勺將清水舀入硯上,再來研磨習字。明代屠隆撰《考槃餘事》記載,宋代定窯、官窯、哥窯、龍泉窯等均燒造水丞,盛行一時。

五代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

高6.4cm,口徑5cm,足徑3.5cm

水丞斂口,器身圓鼓,圈足,外底刻行書「官」字款,胎體輕薄,細膩堅緻,通體內外施白釉。

「官」字款為刻劃款,書體有行、楷、草數種,以行書為多,主要見於晚唐至北宋時的白瓷上。此類器越窯、耀州窯、邢窯和定窯遺址均有出土。瓷器上的「官」應是「官樣」之意,即是一種押記,表明是官府訂燒之意。

北宋 定窯醬釉花口盤

高2.5cm,口徑12.6cm,足徑8.2cm

盤口呈六瓣葵花式,折腰,圈足。醬釉施到足邊。

此盤造型端莊,線條明朗。六瓣花口為此器平添幾分美感,屬於定窯醬釉中的精品。也是宋代花口盤的基本造型。

醬釉是一種以鐵為著色金屬元素的高溫釉,釉中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達5%以上。

宋 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盤

高3.1cm,口徑26.7cm,足徑18.1cm

盤折沿,淺腹,淺圈足。通體施白釉,器口無釉,鑲銅口。近口沿處刻劃卷草紋一周,內底刻劃纏枝牡丹紋,其上結兩朵牡丹花,花心相對。

此件作品所刻主題花卉枝幹矯健,花朵豐滿,配在溫潤晶瑩的白色釉面上典雅優美,是定窯刻花白瓷的代表作品。

定窯瓷器的燒造主要採用覆燒法,就是將器皿反扣著焙燒,因此口沿無釉,露出瓷胎,這種現象謂之「芒口」。採用覆燒法可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瓷器燒成後,為避免芒口這種缺陷,有時使用金、銀、銅等鑲嵌器口。

宋 定窯白釉刻花直頸瓶

高22cm,口徑5.5cm,足徑6.4cm

瓶平口外折,頸細長,圓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龍穿花紋飾。

此瓶造型優美,胎體潔白,螭龍紋刻劃得矯健生動,刀工遒勁有力,線條自然清晰,為定窯的上乘佳作。

了解更多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mp.weixin.qq.com圖標這裡是釉下彩的創燒地,千年前的世界工廠?

mp.weixin.qq.com圖標看宋、元、明龍泉青釉,嘆青瓷如美人,粉飾卻是無奈?

mp.weixin.qq.com圖標

提示: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公眾號:藝溯檔案

網站鏈接: 國家藝術檔案

推薦閱讀:

喜歡吃肉的你,在今天有沒有燉豬肉呢?
故鄉的年味,兒時的夢
【給孩子講國學】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孝順的孩子有出息
青籽雜談——《中國歷代家訓》之二
如何解讀《重屏會棋圖》這幅畫?

TAG:陶瓷 | 傳統文化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