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感知到的顏色與真實物理世界顏色有什麼區別?現象意識是指 不能還原物理主義之感受性意識領域 腦暗能量
爵士貓 (作者) 回復onlookers剛剛
生物DNA,本就是物質。生物DNA最後的解釋,必定是超弦。
超弦,可是說是物質?或者是意識?
在量子級別,科學以充分證明,人的意識已經是實驗觀察結果的一部分。
那比量子還要低級別的超弦,實驗觀察結果可以獨立於人的觀察之外嗎?
這可是愛因斯坦級別的思想實驗課題。
先說結論
人類的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90%以上的暗物質暗能量構造的11維度空間結構,而11維度空間結構是人類與宇宙本體世界連接的通道。人的意識就是宇宙生命體。人的意識不是AI生物機器人的智慧演算法可以表達的。
人們周圍存在無數信息,每秒約有上百億比特的信息抵達視網膜,但與之相連的視覺輸出神經連接只有100萬個,每秒鐘視網膜傳向大腦的信息只有600萬比特,最終能到達視覺皮層的信息只有1萬比特。
經過進一步處理,視覺信息才能進入負責產生意識知覺的腦區。令人驚訝的是,最終形成意識知覺的信息每秒鐘不足100比特。如果這些是大腦所能利用的全部信息,如此少的信息量顯然不大可能形成知覺,因此固定存在的大腦神經活動必定在此過程中發揮了某種作用。
意識的難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劃分出了不能用物理科學解決的包含了「感受性」的意識領域,查爾莫斯稱之為「現象意識」的領域。
以下是詳細論證過程
爵士貓:從人視覺聽覺 自閉學者 語言 天賦論 引力場量子場論 以相對論量子論為基礎 討論人的大腦暗能量-默認模式 2人的眼睛有著接收及分析視像的不同能力,從而組成知覺,以辨認物象的外貌和所處的空間(距離),及該物在外形和空間上的改變。腦部將眼睛接收到的物象信息,分析出四類主要資料;就是有關物象的空間、色彩、形狀及動態。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可辨認外物和對外物作出及時和適當的反應。
·當有光線時,人眼睛能辨別物象本體的明暗。物象有了明暗的對比,眼睛便能產生視覺的空間深度,看到對象的立體程度。同時眼睛能識別形狀,有助我們辨認物體的形態。此外,人眼能看到色彩,稱為色彩視或色覺。此四種視覺的能力,是混為一體使用的,作為我們探察與辨別外界數據,建立視覺感知的源頭。
人類視覺系統的感受器官是眼球。·眼睛後段是感光的部分。後段有視網膜,它是由兩種感光細胞所組成,這兩種細胞因其形狀而名為桿狀細胞(rod cells)和錐狀細胞(cone cells),作用是將水晶體聚焦而成的光線變成電信號,並由神經細胞送往腦部。外界的光線信息進入眼球後,會被眼球內的神經細胞轉變為電信號,再被傳輸送到腦袋中。腦部接收電信號之後,會引起連串的思維活動,並作出適當的行動或反應。·一個視能正常的人,能分辨在視網膜上來自不同投影的影像。這種能力稱為」視覺敏銳度」。 在接近視網膜的中央,距離眼角膜最遠的地方,這位置稱為黃點(fovea) ,是感光細胞最密集,視覺敏銳度最高的位置。
·色視覺原理
·眼睛裡有三種不同的錐細胞,分別對紅、綠、藍三種波長的光線敏感,當不同波長的光波進入眼睛並投映在視網膜上時,大腦就通過分析由各個錐細胞輸入的信息去感知景物的顏色。
·色盲的形成,是因為視網膜上的錐狀細胞不能分辨顏色。大部分人天生具有正常色覺,他們可辨認由三原色調配出來的不同顏色。但亦有人是二色視者,他們只可看見光學三原色中的二種。二色視者又稱色弱,他們仍能看見顏色,只是他們看不見其中一種三原色,他們會混淆某些顏色,例如會看不出黃黑條紋顏色,不過可以會出對比大的色樣,所以我們設計機動部分的時候,應考慮這一點,提高使用者對危險部分的警覺。但亦有人是全色盲的,他們完全不能分辨顏色,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全黑白灰的。
·正常人眼可分辨大約七百萬種不同顏色,人眼不同區域對顏色有不同的敏感度,眼睛中央對顏色和動態十分敏感,但眼睛邊緣的顏色敏感度則較差。不同顏色當中,人對紅,綠和黃色則比對藍色敏銳,這種特性對視象傳意有很大的影響
立體視覺
人類和其它的肉食、雜食動物,無需處處提防捕食者,反之要在捕食時準確判斷自已與獵物的位置,所以演化出兩眼向前的頭部結構,並發展出利用雙眼所見之差別來計算距離的能力。
運動感知
人類的眼睛會對四種視覺刺激有反應,然後對此四種刺激在腦里產生信息
當遇見一物體,會產生顏色,形狀,深度,及運動四種信息。我們會因應物體的位置,速度,方向,作出反應。物體在眼角膜留下影像,物體移動愈快,影像移動愈快。 如果我們要圍著某物體旋轉,則一定要知道該物體的位置及運動軌跡。由人類視覺系統的功能可知,人類大腦神經系統具有以下維度的感知
1.三維空間的感知
2.時間維度與速度的感知
3.光波維度與對三種的原色光分別是紅,綠及藍的感知。
這裡視覺系統的感知就已經超越了三維空間,而是有了時間的維度,光譜光波的維度。這是五個維度。
人類的繪畫藝術,就是人的視覺能力與視覺感知的充分展示。每一個畫家,他對色彩、空間、時間維度的感知是截然不同的。東方的繪畫藝術與西方的繪畫藝術有著很大的不同。東方人西方人對同一幅繪畫作品,認知、情感、意識範疇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腦嚴重損傷的的病人,有部分人恢復生活以後,突然爆發了奇特的創造力,就有繪畫、音樂、數學的天才能力,這是無法用大腦的學習理論予以說明的,,這是對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論的重大質疑與推翻!
繪畫的天賦不是僅僅通過學習就可以得到。繪畫,是人類視覺系統對於三維空間,時間的維度,光譜光波維度五個維度綜合感知。
在大腦發生病變引發神經疾病,大腦嚴重損傷的情況下,按照牛頓經典世界腦科學理論,人的視覺系統受到了嚴重損害,人類應該不再具有正常的三維空間、色彩光波、時間運動的感知能力,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經典世界的腦科學是正確的,現在大腦受到嚴重損害喪失正常視覺功能的情況,屬於絕大多數。
但是湯米·麥克休Tommy McHugh繪畫天賦是腦損傷以後才具有的,屬於後天學者症候群。
後天性學者症候群指兒童或成年人在左腦受損後,突然間發展出的學者症候群患者特殊才能。學者症候群指個人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自閉症或其他心理疾病,卻擁有與其障礙全然相對的、不協調且驚人的某種能力。後天性學者症候群患者一般頭部曾受創傷,之後出現超凡的數學、音樂或藝術才能。
傳統的腦科學,把此現象歸於大腦的可塑性,是沒有說服力的。
依據現代的相對論、量子場理論,就可以很好的解釋。
宇宙在宏觀角度、超微觀角度,都是一體的統一的,引力場量子場就是宇宙構成的基本因素。宇宙在其背後存在一個隱蔽的秩序,全息宇宙的理論就充分說明了這點。
人類的DNA就是存在於人體的每一個細胞之內,只要是人的頭髮、唾液、骨骼、血液、人體的任何的機體部分,都是帶有DNA。一個DNA就包含人類的整個信息內容。
人的意識就是由於宇宙的量子場存有人類以及所有生命的量子信息。
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過程是一個極其複雜而富於神奇的演變過程,其生命開始於一個小小的受精卵,逐周在子宮內發育成健康的寶寶。
第3個月,胎寶寶的身體比例中,腦袋顯得很大,大腦已經發育得非常複雜;第4個月,腦部迅速發達起來,但腦的表面還很平滑,沒出現溝回;第5個月,感覺器官開始按照區域迅速的發展,味覺、嗅覺、觸覺、視覺、聽覺會在大腦中專門的區域里發育;此時神經元的數量減少,神經元之間的連通開始增加;第7個月時,胎寶寶的腦細胞在迅速增殖分化,神經系統發育;到9個月時,胎寶寶腦的功能已經較為發達。
第1~2個月感覺器官初現雛形
孕4周後,胎寶寶的視網膜初步形成。6周後,聽覺開始形成。接著小手、小腳以及面部器官開始出現雛形。但是,此時胎寶寶的感官功能還未形成。
爵士貓:面孔識別時間知覺經典認知 意識難題解釋鴻溝 研討AI四假設 生成認知反物理主義 新二元論 感受性 生命靈性 4爵士貓:從DMN暗能量宇宙常數 認知符號 AI黑猩猩開始 研討DMN負激活特性 身心一體具身認知鏡像神經元 人工神經 3最近的神經成像研究揭示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事實:當人們躺著休息時,大腦並未閑著,很多重要的神經活動仍在進行。這種不間斷的信息傳遞被稱作大腦的默認模式,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們拍打蒼蠅,或有意識地對其他外在刺激作出反應時所耗能量的20倍。實際上,我們有意識去做的大多數事件,比如吃飯和演講等,都是對大腦默認模式下基準神經活動的背離。
在執行特定任務時,大腦消耗能量的上升幅度不會超過基礎神經活動的5%。在神經迴路中,大部分神經活動都與外部事件無關,這些活動消耗的能量佔大腦總消耗能量的60%~80%。因此我們借鑒天文學家的說法,把這些固定存在的神經活動稱為大腦的暗能量——看不見的暗能量佔據了宇宙中物質能量的絕大多數。
推測大腦暗能量可能存在的另一個理由是,研究發現只有極少的感官信息能夠真正抵達大腦的中樞處理區域。視覺信息從眼睛傳向視覺皮層的過程中,信號強度會大幅衰減。
人們周圍存在無數信息,每秒約有上百億比特的信息抵達視網膜,但與之相連的視覺輸出神經連接只有100萬個,每秒鐘視網膜傳向大腦的信息只有600萬比特,最終能到達視覺皮層的信息只有1萬比特。
經過進一步處理,視覺信息才能進入負責產生意識知覺的腦區。令人驚訝的是,最終形成意識知覺的信息每秒鐘不足100比特。如果這些是大腦所能利用的全部信息,如此少的信息量顯然不大可能形成知覺,因此固定存在的大腦神經活動必定在此過程中發揮了某種作用。
神經突觸的數量也暗示大腦暗能量可能存在。突觸是神經元間的連接點。在視覺皮層中,負責傳遞視覺信息的突觸數量還不到全部突觸的10%。因此,大部分突觸肯定是用於建立視覺皮層內部神經元間的聯繫。
大腦暗能量的研究,以及默認模式神經網路DMN揭示,人的大腦與宇宙的引力場都是由暗物質構成。神經突觸的數量也暗示大腦暗能量可能存在。在視覺皮層中,負責傳遞視覺信息的突觸數量還不到全部突觸的10%。大部分突觸肯定是用於建立視覺皮層內部神經元間的聯繫。
推測大腦暗能量可能存在的另一個理由是,研究發現只有極少的感官信息能夠真正抵達大腦的中樞處理區域。視覺信息從眼睛傳向視覺皮層的過程中,信號強度會大幅衰減。每秒約有上百億比特的信息抵達視網膜,最終形成意識知覺的信息每秒鐘不足100比特。
物理學知識可以使你理解蝙蝠的行為,但不能讓你真的像蝙蝠那樣有感受經驗;一個完全在黑白世界掌握了全部物理學知識的人仍然不能用物理學解釋,當她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時當下的切身感受是什麼;即使一個具備了與你完全相同的物理條件和你有同樣的外部行為的對象,也不能保證它像你一樣具有意識和意識的主觀體驗,它很可能只是一具完全不具有意識的殭屍。
正如哲學家列文在1983年就曾指出的,不管人們將來知道多少關於大腦的事實,在概念上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某一種複雜的大腦狀態或過程會讓人感到某種特定的意識感受性,如痛苦,而不是感到其他的意識感受性,如喜悅等。列文的結論是,即使物理主義在本體論上是正確的,它仍然因為在認識論上的「解釋鴻溝」而令人困惑。可以說,在持續至今的這場爭論中,物理主義與反物理主義立場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消除「解釋鴻溝」的困惑,而反物理主義立場多半都承諾了某種二元論。
20世紀90年代神經科學的各種經驗研究默認的一個重要基礎假設正是物理主義的一種典型立場——心腦同一論。
心腦同一論者聲稱:
(1)心理狀態都是特定的大腦神經狀態;
(2)心理屬性都可還原為大腦神經系統的屬性;
(3)通過對大腦神經特性和狀態的詳細描述就可以解釋意識現象。
腦科學家克里克(F. Crick)宣稱,「你、你的快樂和憂傷、你的記憶和野心、你對自我的認同和自由意志的感覺,實際上不過是一大堆神經元、以及與它們相關聯的分子的行為」。(15)人們的意識經驗都可由神經元的行為來解釋,它們本身不過是神經元系統的湧現(emergence)性質。
為了破解「意識難題」,認知科學家的主要進路就是致力於尋找意識在大腦中的神經相關物(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被稱作NCC進路),於是,情緒、感受性和自我意識這樣一些在以往被視為禁忌的課題都成為了今日神經科學研究的主題。是否就有望從神經科學進路消除「解釋鴻溝」了?
對於為什麼物質的神經活動會從客觀領域跨躍到性質完全不同的主觀的意識領域的問題,某些大腦神經科學家認為,意識本身並非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物質的。
意識不過是我們大腦的屬性之一。意識是大腦神經元共同工作的產物,大腦通過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神經遞質與神經突觸的變化而產生神經細胞的活性改變,通過不同腦區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意識和意識體驗。例如視覺、痛覺、快樂、悲傷、看見紅色的感覺等心理狀態和心理體驗,不過是由大腦特定腦區內神經細胞的神經遞質釋放和活性改變而產生的。它們並不是主觀的,而與其他「客觀的事物」一樣客觀。
對於視覺經驗的感受性,神經科學的解釋是,我們「看到紅色」是因為大腦皮層內神經細胞對紅顏色波長的編碼進行了解碼。眼睛視網膜內的光感受器細胞、視錐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起反應,「顏色」被編碼到這些視錐細胞的電活動中,繼而在大腦皮層進行解碼,使我們「看到紅色」,而對於「看到紅色」的意識的產生和特定的意識體驗是依賴於這些大腦活動的,大腦活動的物理改變必然帶來意識體驗的改變。
心理狀態可以被反思內省,也可以用語言表述,但是反思內省和語言的基礎,都是客觀的物質的大腦的活動。
神經科學家使用越來越精密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解讀大腦意識活動的和腦損傷技術探討道德和價值的問題,他們相信,像「是否存在自由意志」這樣的哲學問題都可以通過實驗科學研究獲得結論。
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真的能夠證實我們的意識是客觀的、完全由物理規律支配的嗎?他們所默認的「心腦同一論」所包含的隱患又是什麼?這種將意識和意識的體驗完全歸於大腦內部神經元活動的解釋也是一種笛卡爾二元論的新變種。
新的身心二元論最集中地體現在反物理主義者的三大論證中。反物理主義者論證都默認了稱為「感受性」的意識現象的物理的不可還原性。人的經驗的感受性質既不是經驗本身也不是對經驗本身的感受,不是對引起經驗的外部對象的感知,而是對經驗呈現出來的感受的不同質性。
感受性,感覺系統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它是感覺系統功能的基本指標,可用感覺閾限來衡量。感覺系統只是對刺激連續體中的一段發生反應,產生感覺。人與人之間的感受性存在巨大差異性。這個世界可能都不真實,一切都是你大腦里的東西。我們通過感覺認識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不同的世界。可是讓人鬱悶的是,感覺這個東西很難形容,沒有一個人能確切的告訴你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也沒有人能告訴你他的世界和你的世界有什麼不同。從這一點上,我們永遠都活在屬於自己一個人創造的世界裡,很孤單。可是朋友和愛人存在的意義,就是你無意中發覺自己的世界和別人世界有一樣的部分,你們的感受是相似的,所以建立起來的世界也是相似的。這種動人的發現,需要通過感受性來得到證明,而人和人之間的感受性又是千差萬別的。
絕對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覺察微弱刺激的能力,它可以用絕對感覺閾限來衡量。差別感受性是德國生理學家韋伯在研究感覺的差別閾限時發現,它表示剛能覺察出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最小差異的能力。差別感受性的大小可用差別閾限的大小來度量。差別感受閾限與差別感受性之間成反比關係,即差別感受閾限越小,則差別感受性越大,反之亦然。
例如,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和品嘗咖啡是兩種不同的經驗,對聽交響曲和品嘗咖啡的經驗獲得的感受具有不同的質性。由於它們只能為經驗的主體主觀地感受體驗到,因此它們是經驗的主觀特性或質的特性。
意識的難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劃分出了不能用物理科學解決的包含了「感受性」的意識領域,查爾莫斯稱之為「現象意識」的領域。
「感受性」體現了某種新笛卡爾主義的二元論傾向。
承諾感受性具有獨特地位的人實際上默認了如下四個前提:
(1)與公開的行為和物理現象相比較,感受性是屬於私人領域的東西,這種意識狀態具有第一人稱本體論地位。主體的每一種主觀意識體驗都需要一個所有者且只有一個所有者;
(2)意識體驗是一種主觀感受,隨時可以通過內省得以把握;
(3)意識體驗領域只能為主體所直接通達,其他人只有間接通道;
(4)心理謂詞只是表達內部實體(心理對象、心理狀態、心理活動、心理過程)的名稱,把握其意義不依賴於描述外部行為的概念。
這些前提都是笛卡爾在論證他的實體二元論時所承諾的前提的變種。感受性,如對外界的感官覺知、思想、對美的感受、靈感、同情共感和自我覺知(awareness)都是意識的主觀體驗。
推薦閱讀:
※觀念起源全新假設:人類認知是基因信息的升級版,那下一個是什麼
※「易文化」之猜想,「八卦」我們意識的覺醒
※意識決定存在
※最終,你成為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