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來談談282年打造的頂級手錶品牌歷史

「我一直信奉10000小時定律。」這是加拿大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T.Gladwell在自己的著作《異類》中提出的,一萬小時是一個人想把一件事情做透,做到獨擋一面的專家所需要的時間。而做到世界頂級手錶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呢?答案是282年。

實我在鐘錶行業也就混跡不過五個年頭,在最初托朋友福帶我入門至今,自己已了解過不少頂級手錶品牌的林林總總,但好比年輕時貪玩時在桃花林中兜兜轉轉,最後住進心裡的終生伴侶只有一個位置。而沉澱下來我最喜愛的還是:寶珀。

其實我跟論壇的表友們私底下也有過關於寶珀歷史的討論,發現眾人對於這個低調務實的頂級手錶品牌歷史方面並不非常清楚,但既然大家都是鐘錶愛好者,網上關於寶珀正史的描寫實際上是根據一位叫Jeffrey Kingston的律師兼腕錶收藏家的個人記錄以及史話寶珀原文The History of Blancpain原文翻譯而來的,但是參考文獻的翻譯會根據中文翻譯水平不同而有差異,所以產生了不少誤會,而鄙人作為一名寶珀的忠實粉絲,在參考了大量文書籍和了解了各種腕錶品牌歷史的藏家記錄後,今天想與大家講述我所了解的寶珀。

之前的討論中,有表友說寶珀在1953年五十噚推出之前都碌碌無為,這種本身就在邏輯上站不住腳的說法,我當時就回復:寶珀如果碌碌無為,那是什麼支持著它走過近三個世紀的?百年滄海桑田,世界經濟以及瑞士為首的頂級手錶行業大起大落,此期間,寶珀沒有留下過太多印有寶珀自己品牌烙印的作品,一切皆因寶珀發源地Villeret村莊的一項製表傳統,當地製表工匠認為在自己作品上印刻自己的名字是一種傲慢失禮的製表行為,寶珀創始人賈汗.雅克.寶珀Jehan-Jacques Blancpain在1735年創立寶珀品牌後,很長一段時間遵循著這種傳統,這使得頂級手錶寶珀的許多早期作品無法作為證據留存。不過亦有例外,比如,寶珀家族在18世紀末應法蘭西王朝君王路易十六之邀製作一款定製手錶時,破例在後蓋上刻上「寶珀與其子」的字樣。雖然歷史變遷與恪守傳統的種種原因下,歷史上只留存了很少的類似這塊手錶作為寶珀的見證者,但就這一塊為王定製的頂級手錶就足以證明寶珀手錶的過人實力。

用傳統與革新的製表匠人來形容寶珀可以說是恰如其分,骨子裡的低調不張揚的氣質自創立至今一直保留著,比如寶珀的每一塊手錶都是由一位製表大師獨立組裝的,儘管許多表款是不限量製作的,但頂級腕錶的產量放在那裡,一年就那麼些,這些不限量的寶珀表款一直被表友們稱為「不限量中的限量款」。另一方面,寶珀對於製表技術上的追求腳步從未原地駐足過,在1929年至1933年間,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重挫了瑞士製表行業,寶珀與Harwood合作,在此期間研發了第一隻自動上鏈手錶,這款手錶的機芯就是由寶珀提供的,自動上鏈技術引領寶珀逐步走向復甦時,1932年,寶珀家族最後一代傳人突然離世,公司移交給他生前的助手貝蒂.費希特Betty Fiechter(據說她也是業界唯一沒有血緣關係的頂級腕錶執掌人,也可見寶珀的女表為什麼那麼強,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和銷售總監安德雷.里André Léal來管理,公司在離開家族運營的情況下,瑞士製表行業的普遍不景氣,讓寶珀在售賣手錶同時,也承擔起機芯供應商這一角色,寶珀亦成功進軍美國市場,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寶珀手錶真正踏入了國際市場。

上世紀50年代,寶珀公司的運營大權從貝蒂.費希特Betty Fiechter手上移交給了他的侄子雅克.費希特Jean-Jacques Fiechter手上,他就是現代潛水錶之父。此時的寶珀擺脫了發源地村莊的禮教束縛,寶珀開始規模化以自己品牌Logo銷售手錶,第一塊潛水錶五十噚問世就是那時寶珀向世界發出的一響禮炮。不光如此,寶珀女裝腕錶系列貴婦鳥也以世界最小圓形機芯名聲大噪。寶珀在生意上的順風順水並沒有持續太久,日本石英錶革命給世界範圍內的傳統機械錶行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美瑞貨幣匯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瑞士鐘錶品牌在那次危機時折煞大半,那次劫難下,許多頂級手錶品牌退而求次選擇製作自己品牌的石英錶款。

但1950年至1980年,寶珀當時CEO 雅克.費希特Jean-Jacques Fiechter證實公司在那段時期將主要任務從手錶銷售轉移至機芯研發生產,寶珀的機芯工廠主要以替其他機械錶品牌生產機芯為主業,記錄顯示寶珀本品牌的手錶在70年代末時產量非常稀少,但依舊每年都生產寶珀手錶,只做機械錶的堅持讓寶珀公司處境岌岌可危,此期間,寶珀公司還迎來一名SSIH(瑞士鐘錶協會,斯沃琪集團前身)的職員克勞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先生,因為那時瑞錶行業普遍低迷,他趁著這次機會與當時FP機芯工廠的執掌人雅克.皮蓋先生Jacques Piguet以不到2萬瑞郎的低價獲得寶珀品牌Logo的使用權,但寶珀旗下的機芯生產設備從沒有因為這次收購而收到影響,一直保持著穩定的機芯生產效率,Biver先生藉由寶珀70年代末產量稀少為由,以「與其退步生產與機械錶相悖的石英錶,不如潛心研製手錶機芯」,在當時媒體訪談中發表言論稱:收購寶珀之前,該品牌已經停產20多年,希望將寶珀打造成涅槃中煥然新生的頂級手錶品牌形象,雖然當時達到了不錯的話題性,但如今,當時的營銷策略卻成了某些表友們口誅筆伐的「斷代」這一說法,不免讓我這個寶珀粉有些忿忿不平,這其實也是我今天立帖插旗的原因之一。這裡不得不說下Biver先生這位瑞士製表業活著的傳奇人物了,這位營銷大師現在在LVMH集團擔任要職,負責制定豪雅,宇舶在內的手錶品牌的市場營銷策略,策划了無數營銷活動,成功將品牌引起了話題性,就像寶珀一樣,雖然這種營銷對於品牌業績上會帶來一時的幫助,但日後也可能會遭人非議。

言歸正傳,儘管度過石英風暴引發的機械錶災難,寶珀仍舊在機芯製作之外,沒有間斷過本品牌手錶的生產。脫胎換骨後的寶珀也一直堅持著「只做機械錶」的態度。可是坊間流傳寶珀生產過一塊方形石英女表,也屬於無圖無真相的流言了。我先不評判真假,這條流言本身就有漏洞,因為製表想要盈利,必須批量生產,只製作一款石英女表,是完全說不通的,我堅信世界上製作機械錶歷史最悠久的頂級手錶品牌決不會做出如此「百害無一利」的事情,大家覺得對不對。

查閱牆外寶珀歷史文獻後,我了解到時至1858年,寶珀與FP(FrédéricPiguet)機芯公司便已一脈相承,寶珀扮演歷史悠久的機芯供應商這一角色多年,在合作研發機芯的過程中,FP公司逐步走入寶珀麾下,並於2010年正式更名為寶珀機芯工廠,FP的助力確實是讓寶珀再次上好了發條,一同走在下一個百年的製表路上。

說回我自己吧,其實初識寶珀手錶就被其低調外觀卻又潛藏著奢華細節設計,傳統工藝又不斷融入創新技術的經典VILLERET系列手錶所吸引,而282年的品牌歷史讓寶珀穩居最悠久頂級手錶品牌前列,寶珀在製表歷史中扮演過一個推動者,把製表的工匠時代推入到了品牌時代。但是入表圈這些年覺得很微妙的事,腕錶這種計時儀器其實價值也是需要時間洗禮和印證的,如果說人立於一行需要10000小時的刻苦鑽研,那寶珀在漫長的製表歲月中,這位「低調」到不留烙印渡過百年的匠人反反覆復做著製表這一件事,因此寶珀在不遠的將來拿出何等高超的技藝我都不會太驚訝,因為,他是寶珀。

推薦閱讀:

全世界頂級腕錶VIP,都來這看錶了
智能腕錶 - 除了Apple Watch, 還能買什麼?
馬球棒砸不壞,像紙片那樣薄,為什麼有的表值600萬?
回報偉大,唯有精準

TAG:奢侈腕錶 | 機械手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