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To B產品路徑邏輯:To B產品的核心本質到底是什麼?
今天,我們開始斷斷續續聊一聊ToB的產品。
我自己本人是做ToC產品出身的,但是,卻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從事ToB產品的設計,帶著我的創業團隊逐漸摸索出如何做出一款被稱得上還不錯的ToB的產品,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了ToB的產品的本質,以及與ToC的產品之間的區別。
我想花費一些時間和筆墨,通過思考和討論的方式,來分享一些我自己做ToB產品的感受和方法論,希望能夠與同樣是做ToB產品的PM一起來探討和溝通,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嘗試討論ToB產品的核心決策者,然後討論其中關鍵的產品路徑邏輯,並期望以此為起點,逐步開始在後續文章中深入討論ToB中的產品和運營。
ToB產品中的「B」到底指代什麼?
首先談談ToB中的這個「B」。
B從字面解釋,應該是Business,也就是商業。比如當年的阿里巴巴B2B電商平台,就是將採購、供應雙方進行連接,從而形成供應鏈電商體系。
站在商業模式的角度來說,ToB中的「B」指代的就是從事商業活動的商業機構主體,可是站在產品的角度來說,並非如此這麼簡單。
許多做ToB的產品經理在經歷了產品研發之後,發現產品根本無法賣出,B端機構根本不採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B端機構中那個重要的決策者不願意使用。
事實上,ToB的很多產品都需要非常強大的市場銷售體系,需要針對B端機構中最重要的那個決策者進行定向營銷,從而影響他的決策。這個關鍵的決策者可以是老闆本人,也可以是某個具體業務的負責人,無論如何,這個角色都是ToB產品能夠走出去落地的關鍵性KOL。
為了說明決策者的重要性,我舉一個例子。
在OA辦公SaaS類ToB產品中,釘釘可謂是一騎絕塵,曾經一度將廣告刷滿深圳地鐵,頗有挑釁騰訊之意。隨著大眾創業的浪潮,面向中小企業的OA辦公SaaS市場一下子成為競爭紅海,眾多做各種SaaS的企業沖入其中,國外紅遍半邊天的Slack也是這其中的弄潮兒。
由於OA在功能上,有一部分功能屬於即時溝通,與IM很接近,所以微信順理成章地加入其中,在2015年轟轟烈烈地推出了微信企業版。可是,非常遺憾,微信企業版推出至今,鮮有人用,其核心的原因就在於微信企業版本質上應該是ToB產品,但是它並沒有服務好決策者。
釘釘在推出之後,其一系列功能都是圍繞著中小公司的老闆打造的,就比如「Ding」這個功能,其核心目的是防止在溝通中出現「假死」——明明看到了老闆的留言,卻假裝沒看到。但微信企業版在推出之後,所有的功能幾乎都是圍繞著員工開展的,並沒有讓老闆用起來很爽的功能,反倒是因為微信企業版和微信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導致很多老闆因為反感員工工作時聊微信,而天然地反感微信企業版。
決策者在ToB中是很重要的,前阿里巴巴的CEO衛哲在一次分享中提及,所謂的B2B,其實是Business Person To Business Person,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才促成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我們國家酒文化流行,也是說明要向做成生意,首先要能在酒場上成為朋友。
所以ToB的「B」指代的是商業機構中的核心決策者或者KOL。
ToB和ToC在產品路徑上有什麼不同?
我在比較早前的一篇文章《進階之路:站在高視角看產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中,曾經提及過一個概念,叫做「產品路徑」。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我們是如何通過功能設置和引導,逐步將用戶導入到各個功能上,最終解決用戶的具體問題。產品路徑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用戶流量的流轉路徑,每一次跳轉就是一次用戶轉化,多條產品路徑匯聚在一起形成流量漏斗。
任何產品都有產品路徑,因為任何功能都是逐步完成的,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N步完成。
我們先來看看ToC的產品路徑
當我們站在ToC的產品角度來看時,當產品路徑越長,其實損失掉的用戶也就越大,因為每一步跳轉帶來的可能都是用戶放棄使用的風險。因此,我們設計產品路徑時,需要考慮的最關鍵因素是,如何盡量縮短產品路徑,從而能夠確保用戶的體驗和每一步的留存轉化都能足夠的多,儘可能減少損失用戶。
我們來舉個例子。
摩拜單車和ofo在產品路徑設計上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一點也是為什麼摩拜總給人以體驗更優的印象。
摩拜的產品使用主路徑是這樣的:
打開摩拜App——點擊掃碼——掃一掃自動跳入開鎖等待狀態——等待幾秒自動完成開鎖——騎行結束手動鎖車,系統自動結費。
摩拜的整個使用過程只有五步(由於中間需要等待,我將掃一掃和等待開鎖分為兩步)。
再看看ofo的產品使用主路徑:
打開ofo App——點擊掃碼——掃一掃跳轉獲取密碼——手動輸入車鎖密碼——點擊開鎖鍵——騎行結束手動鎖車——撥亂密碼鎖——打開ofo App——點擊支付。
ofo的整個使用過程長達九步。
這樣一對比,兩個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主路徑長度相差近一倍,這直接反應在了用戶體驗上。
在ToC的產品中,產品路徑每多一步,就是增加一次用戶體驗斷點的風險,萬一在這一步出現了bug或者網路問題,直接導致的就是用戶流失,轉化率下降。
問題來了,ToB的產品也是這樣看待產品路徑的嗎?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假如我們想為某家醫院做一套患者隨訪(隨訪是指醫院對出院患者的持續病情追蹤手段)的工具,我們會怎麼思考這個問題呢?當我們深入去和醫院來溝通這些需求時,我們會發現,一個隨訪大概有如下步驟:
選中一個患者——選中需要進行的隨訪模板——選擇隨訪的日期——指派隨訪的護士——護士執行隨訪並填寫隨訪記錄——護士關閉完成隨訪。
整個過程至少六步。
我們會發現,這個過程是固定的,一個也省不了,無論是醫院A還是醫院B,一個隨訪都至少需要以上的六步,我們無論怎麼去優化也是不可能去節省產品路徑的。
此時,我們與ToC的產品進行對比會發現,ToC的產品路徑是站在用戶的即時性需求角度來考慮的,也就是用戶當下的體驗,而ToB的產品路徑一般是站在計劃性需求的角度來考慮的,無論是一次隨訪、一次採購、一次財務報銷,它都是一次計劃。不會有哪個用戶會提前計劃自己去和誰聊微信,也不會去提前計劃自己去騎行某台單車(預約單車可不算計劃),ToC的產品需要在路徑上儘可能短,從而滿足即時性需求,而ToB的產品路徑是由計劃好的業務本身決定的,少一步業務就走不下去了,不能因為省麻煩就在隨訪中不填寫隨訪記錄,也不能因為省事就把報銷系統中的發票一環省掉。
所以,站在這樣的角度去看時,我們能夠清晰的分辨出ToB產品路徑的規範性和標準性,這一點是和ToC產品路徑最大的區別。
小結
ToB的產品是非常值得大書特書的,無論從產品邏輯層面,還是從產品規劃層面,都值得我們產品經理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理去探討。
產品說到底是為用戶服務的,無論是ToC的產品解決的是當下即時性的需求,還是ToB的產品解決的是計劃性的標準化需求,在其產品價值上都是一致的。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將逐步嘗試討論ToB和ToC的產品在體驗上的不同側重點,ToC和ToB的PM如何互相轉崗,以及ToB在運營中的側重點,並逐步嘗試討論「互聯網+」中那些和ToB緊密相連的各種產品形態,等等。期望逐步豐富對ToB產品邏輯和方法論的多樣化探討與交流。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專欄作家@帥帥的帥 原創發布
「優護家」 聯合創始人兼COO;前微軟小冰初創成員,前微軟高級產品經理;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專註產品、運營和商業的分析,熱衷產品方法論的總結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短視頻 · 一】戰局與戰因:內容產品服務於什麼?
※方法論【6】:動機門檻分析模型
※呢喃25
※驗證碼場景和形式
※快餐用戶與正餐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