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幸福和成功

首先講講,我認為什麼是「教育」

對於任何組織而言,人的才智、經驗和修養是最寶貴的資源,而它們在現實中卻往往是最被忽略的要素。 對於一個社會更是如此。通過基於引導、鼓勵和交流的成長服務(這不同於說教和培訓),青年人可以更加積極地生活追求事業的成功,在這方面的任何投資都比把錢投在宏偉的建築上能夠獲得更大的社會收益。

教育的目的是生活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

青年人想要獲得生活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僅憑學校教育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那些眼界開闊、善於閱讀和溝通並且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才能做到。而真正的教育者希望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我們為淘金者送水,在學生的幸福和成功中獲得價值的實現。

英文經典閱讀的教學方法有別於簡單的應試教學。我們通過具有思想性和知識性的經典讀本,在學習英文的同時改善知識結構。我們正在和學生們一起學習的希臘神話、莎士比亞戲劇集、綠野仙蹤、世界小史等經典讀物,不僅提高孩子的英文能力,還能有效培養他們的好奇心,獨立思考能力,引導他們體會思維的樂趣。

人的教育最根本的是讀寫能力

人的教育最根本的是讀寫能力。SAT考試,最終是學生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測試。現代社會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存在於語言之中,即便是口頭傳授的經驗,其內容本身也會受到語言表達的影響。

博雅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閱讀能力。閱讀是博雅教育的元知識。我們知道一個人只有在閱讀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才能擴大各個知識領域的涉獵,反過來,閱讀量的提升也會增進閱讀技巧,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一個人的智識得到發展,理解力獲得提高。

所以我一再重申:

閱讀並沒有天然的正確性,但是閱讀是最有效率的認知方式。

閱讀並沒有天然的正確性,但是閱讀是最有效率的認知方式。

閱讀並沒有天然的正確性,但是閱讀是最有效率的認知方式。

關於認知體系的板書,以後有機會詳細展開

木心在《文學回憶錄》中說過,「我想,一本書如果能三次震動我,我就愛他一輩子」。對我來說,真的有這麼一本書,一本關於如何讀書的書——莫提默·艾徳勒與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

關於閱讀,我用自己的經歷來示一示眾。《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我的閱讀啟蒙書。高中開始時,這本書便成為我的案頭書。所謂案頭,不過是普通中學半米見方的翻斗課桌,從那時起,智識(Intellectual)的世界像一塊永不消逝的磁鐵不斷增強著對我的吸引力。

我的中英文版How to Read a Book

大學時代的我開始學習分析閱讀的技巧,閉關期間它指導我對哲學和歷史的學習,後來又幫助我學習閱讀虛構文學,而當我在閱讀此書的英文原版時又發現了譯文掩蓋之下的雋永文辭和嚴謹結構。這本書就是它自己提到的那種經典,每次重讀時都會發現它在與我一同成長。

我曾將這本書推薦給朋友,他們許多人買來讀,以至於我到訪之時總會在他們各自的書架上發現這本書——它將我們聚集在一起,它幫助我們一同成長。

我有時會在重讀本書結尾處時的警告時想起我的朋友們,這樣的警告並非無關痛癢:

心智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

我們身邊的娛樂資訊讓我覺得自己是在動腦,但是它們對我們的刺激是有限的,就像藥物一樣,一旦適應就需要更大的劑量,到最後這種刺激將會失效。

如果我們沒有內在的力量,就會停止在智識、品德和精神上的成長。

當我們停止成長時,也就走向了死亡。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附錄列出了一份經典書單,列舉了從荷馬到索爾仁尼琴等137位作家的數百本著作,這些書都超越了大多數人的心智水平,因而它們會強迫讀者做心智上的成長以了解並欣賞這些書。在閱讀這些經典著作的同時讀者也會發現在西方傳統中曾經有過哪些偉大的思想,這對於想要融入歐美教育體系的青年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在文學名著之外,我們也選擇了更多論述類著作作為教學材料。文學著作的優勢是富有趣味,文辭雋永,能夠有效幫助學員提高辭彙量,論述類著作的優勢則是邏輯清晰,論述準確,有助於學員培養學術寫作的能力,同時能夠激發學員在特定知識領域的興趣。如此看來,文學類著作與論述類著作的結合會是一份平衡的閱讀訓練書單。

把每一次閱讀的過程都當作提升閱讀水平的訓練

我並不贊成大而無當、不求甚解的「廣泛涉獵」。隨手翻過的書我不願列入已讀的行列,讀則必讀經典,而且立志將每一次閱讀的過程都當作提升閱讀水平的訓練。如果是時間極短的檢視閱讀,則會嚴格按照有系統的跳讀和粗略的略讀這兩個階段的規則進行;如果是針對論述類書籍的分析閱讀,則一定會整理出論述大綱並對書籍作出規範的評論。

我曾對《理想國》、《娛樂至死》、《第五項修鍊》、《精益創業》這幾本不同領域的經典著作都完成了分析閱讀的整個過程,它們最終成為了我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非讀過便忘的過眼雲煙。

這種嚴格的要求是必要的,因為我們的閱讀目標是提高理解力而非娛樂,要成為閱讀的大師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成為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經過十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漸漸享受到了自我要求的益處,我開始能夠輕鬆地把握書籍的架構,看出作者的論述過程,所讀書籍的層次也開始提升,能夠閱讀那些我感興趣領域中曾讓我望而生畏的權威著作,甚至開始進行圍繞西方藝術史的主題閱讀。

與《如何閱讀一本書》所指出的美國的閱讀教育狀況相似,中國的體制內教育並未提供基礎閱讀以上的閱讀指導課程,應試教育注重的是知識模塊化的記憶和應用,語文課程涉及到的最大篇幅文本只是短篇小說。

正常的情況並不應該是這樣,「一個人文素養優良的高中,就算什麼也沒做也應該培養出能夠達到分析閱讀的讀著,一個優秀的大學,就算沒有其他貢獻,也應該培養出能夠進行主題閱讀的讀著」。一個人並不應該花若干年時間在大學或者研究所中學習如何閱讀,反過來,如果一個學生能夠在閱讀能力上擁有優勢,那麼這將會變成他的核心競爭力。

青年人失去為自己讀書的樂趣乃是創造力與好奇心衰落的原因

半年前,我的母校發生了一起學生跳樓自殺的悲劇,而這樣的悲劇在大學生中間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我想要給年輕人的建議是,不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要為自己讀書。學習初中高中的課本並非為自己讀書,大學裡的學術工作也並不是為了自己讀書,我們請年輕人們捫心自問,讀了這麼多書,到底有幾本書是為自己而讀的——青年人失去為自己讀書的樂趣乃是創造力與好奇心衰落的原因。

liberal art的意思並非博觀而約取,而是脫離社會權力的壓迫,培養獨立的人格,培養高級樂趣,有難度的樂趣。讀書時我們要時刻問自己,什麼是貼近自己的,什麼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我們要讓閱讀真正地幫助我們解決疑惑,面對孤獨。

教育和醫療不是工業生產,醫生和教師不是工程師。

教育和醫療不是工業生產,醫生和教師不是工程師。園丁播下種子,還需要合適的條件,最重要的是種子本身需要有活力,種子才能發芽。我們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我們會創造條件,激發孩子的活力,好奇心和對生活的激情,也會創造情景促進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對教育我們要有長期的眼光,

對教育的方式我們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對孩子的成長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學歷並不能幫助孩子面對人生的問題和社會的挑戰,真正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獨立的判斷,寬廣的見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這同時也是世界頂尖大學所看重的素質。

我們希望通過根據每位學生情況安排的課程,通過導師與家長的通力合作,通過英文原典閱讀的方式,幫助每一個年輕人獲得個人的成長,以在未來幾十年的人生中應對各種嚴峻的挑戰。

我們相信,當他們為人父母之時,回想起自己信任的導師對他少年時的影響,意識到閱讀對自己成長的幫助,他們對教育的認識將會提升到新的高度,那將會是我們這一代老師真正的閃光時刻。

-THE END-

(點擊「明眸啟智」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也會有大量爽文?例如「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困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給初二的孩子們哪些建議好?
傳統文化對孩子的影響
(1 條消息)刺客信條對學習的促進?

TAG:教育 | 閱讀技巧 | 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