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2,MOSCATO檔次小考
秋天的栗子,夏日的西瓜,冬夜的火鍋,春來的綠茶。人間但凡這四樣風物不缺,年景都算不差。快樂如果來得代價太昂貴,求而不得,輾轉反側,往往並非此物只因天上少有人間無,而是追求者深陷泥潭不自知罷了。
當然雞湯都是勸人,大力出奇蹟,美夢無限好。但你只要有點生活小經驗,就該明白,名利場中,業界良心少,小廟王八多。勞心勞力費錢裝逼,收穫往往花言巧語苦海無邊。
茶也好,酒也罷,乃至所有可以掙大錢炒作的商品,自古以來從未斷絕。越漲越追,越追越累。那些行走在各種高檔社交場合,頻頻露面說教的大師、老司機們,有幾個是高級貨色?
當代酒圈,不進橡木桶的葡萄牙普通餐酒,零售價格高達700塊,竟然還有知名專業人士站台;甚至不進桶的紐西蘭黑皮諾新酒,因為有各種大師集體加持,賣得比勃艮第2003年樂樺白頭還貴時,這種當代生活的仙味,真是天高人為峰,行為藝術很值錢啊。
熟悉餐飲歷史的學者當然知道,在他們鼓吹嚮往的等級森嚴的西歐貴族時代,落到蓬巴杜夫人、路易手裡,這種行為足夠他們蹲監獄喂老鼠的:普通農民和市民只能吃用大麥和黑麥做成的粗糙的黑麵包,只有貴族們才能吃入口即化的白麵包。更別說不進橡木桶的葡萄酒竟然妄想售價超過進桶陳年的優質葡萄酒,絕對算「道德墮落」了。
成本多少,溢價幾何,什麼等級的人吃什麼等級的食物,這樣的王法好。封建時代的道德價值觀,樸實有真味。
所以要得到一瓶價格低廉的葡萄酒,還有什麼辦法比直接發酵裝瓶更節省成本呢?而這類葡萄酒,只要選好葡萄原料,脫梗乾淨,一樣可以做出口感上佳,酸澀味低,還帶有特殊清香的優質紅白葡萄酒。
不把妄眼的浮雲撇開,何來明月照大江?
非橡木桶的葡萄酒哪家強,義大利酒美名揚。實際功用上講,這類不進桶的「清香型」葡萄酒,本來就是搭配各種料理、肉食的不二之選。
你還記得「神之水滴」里配生蚝的CHABLIS嗎?行家只會用廉價的不進桶CHABLIS,而那些昂貴的,Grand Cru等級的CHABLIS搭配起來不僅浪費,效果還差。還證明了賣家根本不懂餐酒配原理,遠峰一青於是直接給了不合格的差評。
管殺管埋話講明白,而10幾年前紐西蘭酒之所以能在國際市場名聲鵲起,乃是單價20美元都算貴貨價廉物美的緣故!咋可能是品質能比得上勃艮第名庄?9成以上的黑皮諾、長相思,不進橡木桶成本低廉,魚生下酒,越喝越有。暢飲完全不心疼嘛。
這類不需要陳年,短期(5年內)保存,葡萄選料略講究,價格適中口感上佳的當然也是好酒,雖然要比橡木桶長期培育的旗艦款差一截,但只要價格實在就是所謂凡人有喜的「豆腐西施」。但酒商要把這類酒賣出高價,那可就成不折不扣的「妖艷賤貨」了。
當然如果你確實對紐西蘭酒興趣高昂,我勸你不妨同時比較下義大利酒。大多數義大利名酒廠都生產不進桶的葡萄酒,選料好過普通餐酒,作為酒廠高中低三檔搭配的入門款。尤其那些以義大利原生態品種釀造的酒品,無不淡雅秀麗,酸甜適中,清香撲鼻,且價格往往只有當下熱捧紐西蘭酒的2/3。
喝酒這種事呢,最重要是暢飲的時候很開心,醒來回想算賬沒有挨宰,老是吃別人的下面作冤大頭就沒什麼意思了。
摸摸天花板,踩踩地板。愛酒之徒該知道貴酒水平高能高到哪裡去,便宜酒爛能爛到什麼程度。
之前罵過無數次的西班牙魔幻洗髮水香檳,你要是大致了解MOSCATO的脾性,這類酸甜果味都不及格的「下腳料」怎麼敢賣到小300?只要會選,最便宜的,像個樣子的皮爾蒙特MOSCATO,都足以秒掉這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西貝貨。
而MOSCATO本身的品質高中低,你只需要記得一個詞,「命好」就足夠。所謂「命好」,就是爹媽(酒廠)越給力、環境越優秀的,釀出來的酒就越上佳。
整個皮爾蒙特,命最好的爹媽當然都是那些名庄巴羅洛、名庄芭芭蕾斯科大廠。最好的地在祂們手上嘛。所以毫無懸念,第一集團就在祂們中間產生:諸如巴羅洛發明者MDB,MARCHESI DIBAROLO,出品的ZAGARA(小橙花);巴羅洛新銳名家VIETTI的CASCINETTA VIETTI;芭芭蕾斯科、巴羅洛雙料名廠MARCHESI DI GRESY的LA SERRA。
很多啊,就不一一點名了。這些要臉的皮爾蒙特大廠名家,做起低端酒其實也很靠譜,類似木桐搞「木桐嘉利」,拉菲整「拉菲傳奇」這種糟心事兒,義大利人真是不屑干。
當然這些名廠的MOSCATO主要特徵呢,就是甜度高,香氣足,果味濃。有不少還是用老藤MOSCATO在做。比如VIETTI家那款,採用「疏植法」,每公頃只種植4500株葡萄樹,還是35歲以上的樹齡,做這麼個20美元的暢飲酒,必須說是業界良心了。不過產量比較低,雖然不貴要買卻難。
排在第二集團序列的呢,就是那些非名家,也生產MOSCATO的ASTI酒廠了,而這些恰好就是市場主流。主流是個啥意思呢?好的不少,爛的也多。
第一集團的名庄MOSCATO因為產量低的緣故,進入國內市場的極少。這給了不少品質接近的二流ASTI酒廠機會,最早紅起來的「瑪佳蓮尼」就屬於其中一員。
「瑪佳蓮尼」最早登陸中國市場時,壓根兒沒想過會跟拉菲一樣火。從其定價走向就可以看出端倪:起步價不到200塊,因為口感討喜,迅速被初學者訂購一空。酒商接連調價,200出頭,二百五六,近300,300出頭,直到最高峰時近三百五六銷量減少,重新回到二百八十為止。
價貴至此,不能不說它確實擋住了第一集團入市的道路:比它貴一倍的高檔MOSCATO該賣到什麼價格呢?多費那精神不如直接上同檔次其它品牌好了。
Soria、Ca』Bianca屬於最近我試到過的這種「二流好酒」。品質跟「瑪佳蓮尼」相當,甚至更好,價格卻親民多了。口感上甚至跟第一集團的驚人一致,輸只輸在香氣濃郁度上,略差一丁點,但不對比著喝基本分不出來。
以最貴的高檔MOSCATO為標準,但凡跟它們不像的,比如酒色明顯發黃,喝起來酸度明顯的,無論它是否有ASTI字樣,都屬於低檔貨。MOSCATO的世界沒有風格一說,這點請牢記。
第三集團自然屬於皮爾蒙特大區的MOSCATO,價格最接地氣的。話說酒標上不能印刷MOSCATO DI ASTI字樣,怎麼好意思賣貴价呢?
但不在核心產區,未必就不能出精品。上述第一集團、第二集團,能出好酒,不外乎選料仔細認真的緣故:樹齡達不到,選料來彌補。
MARCHESI DIGRESY的LA SERRA,在美國賣得比老藤VIETTI還貴6美元,貴就貴在口感雖然大家持平,但香氣上要超過VIETTI一籌。可想而知,就是篩選的標準更加苛刻。
皮爾蒙特大區里,也有這樣的酒廠。最近試到的LUCA BOSIO正是這樣的角色。
儘管價格低廉,但是酒標上有一行小字:VINEYARDS!這是一款單一種植園的MOSCATO。除了爹媽不在ASTI這一個小缺點,做工、色香味,真是不輸普通水準的第二集團MOSCATO DI ASTI。距離「瑪佳蓮尼」這類大家熟知的二流佼佼者,僅僅一步之遙。性價比實在高得驚人。
對比品飲中,整體感受上,該有的特徵全部具備。它只是喝起來不如「貴酒」那麼堅實,稍微輕浮了一點。酒精度數並非我們熟悉的5.5度,低一點,4.5度,所以勁道不夠。當然這一度之差,背後的故事可就不止這點了。
這一度就代表,它的原料葡萄果糖含量不夠充足。保證了果糖殘留量就保證不了酒精度數,兩下權衡,犧牲發酵度吧。色香味與一流MOSCATO一致,表示這塊地雖然不是ASTI的,但還是很有內容,具備生產一流酒品的能力。
LUCA BOSIO本身是皮爾蒙特的大廠,生產所有的皮爾蒙特酒品,含BAROLO、BARBARESCO、BARBERA等等。祂家也有MOSCATO DI ASTI,品質很標杆,但一款廉價的非ASTI能做到這個水平,令人心生敬佩。
MOSCATO的文章總算結篇了。對於一種最貴不過20多美元的葡萄酒,我想說,越是簡單的葡萄酒,越是容易顯現葡萄酒的秘密。試問有哪一種葡萄酒,不是因為選料、工藝才最終確定其品質呢?建立在品質的基礎上,又因為商業參與的程度不同,而確定最終的價格呢?
最近老看到一些學酒的朋友成天拿個酸度、甜度表、色卡啥的在那兒打鉤,感覺一副很科學的樣子。真是活久見哪,一看就知道這是葡萄酒速成班的教學方法。我就琢磨,這學習農產品是不是得從身邊常見的水果開始?各種複合口味的酸甜苦澀,形成統一的口感體驗,再比較下便宜蘋果跟貴的蘋果在果味濃郁度上的差別,想想貴的道理,便宜的理由?
這基本邏輯理不清,那還不得整到瓶爛酒硬說是風格、產地啥啥的玄學上去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的生活總是過得湊合、將就,怎樣才能過上精微靈細的生活?
※如果家里有两兄弟,父母养老,应该一家一个分开养老,还是轮流养老?
※烏克蘭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男朋友一直跟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一直保持聯繫,跟前任每天都會聊天(曖昧的聊天)經常性的送東西給前任?
※養英國鬥牛犬是一種什麼樣子的體驗?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