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一個演員、一張講台,《見字如面》純粹到讓人熱淚盈眶

大概沒有一檔綜藝節目像《見字如面》這樣純粹了吧,純粹到令人熱淚盈眶!

這是一檔什麼節目?

《見字如面》,一檔專門朗讀書信的純美綜藝。

定位歷史文化,一封封或有著歷史背景或隱藏某個故事或飽滿某種情感的信,由國內多位著名優秀的老中青演員朗誦演繹。張國立、何冰、張涵予、歸亞蕾、王耀慶、蔣勤勤、徐濤、林更新等多位實力演藝明星友情加盟,用聲音出演讀信人,用書信打開歷史,以「見字如面」的方式讀懂中國歷史和中國人的智慧和心靈。

從字到詞,再到長句。

這檔節目由成功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兩檔「國民文化節目「的實力文化創意製作並聯合出品,黑龍江電視台和騰訊視頻台網聯合播出。

這個團隊果真是想和中華文化「死磕到底」。

僅憑一封信、一個演員、一張講台的清簡形式,以最真實的中國內容,對抗當下流行的超大型喧囂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一面世就因畫風清奇備受矚目,被譽為「綜藝清流」,豆瓣評分高達9.3分。

《見字如面》自開播以來,好評不斷。文字的魅力到底究竟有多大?聲音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每一封信都直擊人心

沒有搞怪逗笑;沒有賣傻賣萌;沒有明爭暗鬥;沒有話題炒作。一群人站在台上讀讀信就把節目給錄製了,一群人用聲音就把觀眾給征服了。

未曾想過,在這個功利浮躁的綜藝市場,居然還有一檔這樣能令人安靜的節目。

1期拆開7封信,有親情,有愛情,有山河,有國家,每期邀請五個嘉賓來二次演繹,不說話,只念信,重新樹立書信的儀式感,重現那時候的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

首期節目中,林更新、歸亞蕾、張國立、王耀慶、蔣勤勤5位明星讀了7封信,信件的選擇上,戰國時期的戰地家書、畫家黃永玉與戲劇大師曹禺間的書信往來、蔡琴在前夫楊德昌去世後寫給媒體的公開信等涵蓋親情、友情、愛情各類話題,滿滿的文藝氣息鋪面而來。5位明星讀起信件來,各有特色,有的娓娓道來,有的激情澎湃,總的來說情緒的表達都比較符合信件傳達的情感。不過首期節目看下來,最精彩的部分還是要屬王耀慶與張國立兩人「演繹」的黃永玉與曹禺間的書信往來。為什麼說是演繹?因為兩人儼然就是現場飈戲的架勢啊!

「有質感」、「有內涵」、「錘擊內心」、「第一次看到這樣新穎的節目」、「絕對是2016年最後的驚喜」、「今年最值得傳播的節目」……就像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見字如面》就這樣在2017年的開年一炮而紅!

一期節目看下來,極有看頭的就是明星的演繹方式,台詞功底如何,讀封信立刻見真章。

一小時的中國故事和情感過山車

即便是《見字如面》每周推出精選的3支單曲,曲曲都被贊動人,每支單曲都可以在網路上被反覆觀看,觀眾還是大呼不過癮。合集版12期節目是真正完全的現場版,每周一期,時長60分鐘,每期由7首單曲串聯組成。

如果說單曲版是一顆顆子彈,合集版則是集束炸彈,威力級數增加。在一期節目中,既有離情別緒、悲歡離合、愛恨生死,又有妙趣橫生、情意綿綿、躊躇滿志。每期都如同帶領觀眾坐上一趟時長一小時的中國故事和情感過山車。

《見字如面》除了每期有5位明星用聲音演繹讀信人之外,還邀請了文化名人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的常駐嘉賓許子東、曾經《中國成語大會》的常駐文化嘉賓楊雨、著名自媒體大V滿欄江等坐鎮二現場,品鑒明星們的讀信表現,對每期節目7封信的來源及背後故事逐一進行闡釋和解讀。

首期節目請到了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的常駐嘉賓許子東以及曾經《中國成語大會》的常駐嘉賓楊雨,在解讀蔡琴於楊德昌去世後寫給媒體的信時,就牽扯出了兩個人的一段愛恨糾纏的往事,因為兩位嘉賓分別以男女不同的視角看待信件兩位主人公的感情,提出了不同的解讀,而且嘉賓竟然不是絮絮叨叨地說教式,解讀後還能來個幽默地自嘲,挺有看點。甚至不少網友喊話節目組,給嘉賓的解讀時間太短了喂。

網綜界突然出現這麼股清流的確難得,不過節目倒也還是有改進的空間,比如從第一期看來,節目似乎沒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表達各種感情的信件混雜在一期中,讓人情緒有點適應不過來,略微有點跳脫。而且不知是否是為了適應網路,穿插的解讀環節顯得有一些倉促,時間很短,還沒展開就已結束,難怪不少網友表示,節奏真的可以再慢點。

見微知著,橫亘時空品紙短情長

不同於大眾出版物,書信本身的私人性質兼具個人情感和時代印記。從一封信匯總我們能知曉什麼?是寫信人過去的一個動人故事、一段經歷,亦或是耐人尋味的一段歷史。如同穿越一般,好演員對於書信內容的演繹,是通過文字與畫面引發觀眾的共鳴,讓人產生共鳴的珍貴體驗。

讀著讀著,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明明書信是最簡陋的傳播方式,但是為什麼它帶來的感動,卻比現在很多電視、電影多呢?

這大概是因為,寫信的人都是真心的。讀信的人都是真誠的。

而這一種用錢都買不來的「真」,才是我們作為觀眾最想看到的。

在喧囂嘈雜的綜藝娛樂節目大環境下,這檔樸素得有些突兀的節目完成了許多人看來不可能之任務,不以消費明星、製造話題。炮製爆點為目的,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現了文化類節目應有的模樣。

相比於即時消費的娛樂綜藝,最終幾乎都走向了同質化競爭的困境,《見字如面》成功避開了市場紅海。事實上,真正直抵人心的東西從來都不是小眾,面向大眾化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受眾面更廣且粘性更強。《見字如面》出現的意義不僅是給綜藝節目行業注入一股清流,也讓日益膠著的競爭局面有了新的可能性。另一層面上,它以最樸素真誠的方式展現了大眾媒介的本職:傳承本國文化,講好本國故事。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文創資訊-國內權威的文化創意產業新聞門戶網站)


推薦閱讀:

TAG:綜藝 | 見字如面綜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