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制力,拖延症與習慣

自控力的假象與真相

1.保證我們高效運轉的其實是習慣,而不是自控力。

2.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

高效的學習和生活,並不像我們往常以為的那樣,依賴於強大的自制力,而是得益於後天構建起來的習慣體系。

因此,利用我們有限的自制力,去構建這樣一套體系。

觸機:即觸發習慣的原因,你可以想像成手槍的扳機,按下扳機,子彈就打出去了。習慣的觸機有很多,可能是時間、地點或場景。你早上刷牙的觸機是起床這個動作;去吃午飯是因為時間到了(額,好吧,還有肚子餓了);有人習慣睡前刷微博,那麼觸機可能是你躺下來蓋上被子。觸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決定習慣好壞的,是它引發的慣性行為。

慣性行為:之所以叫慣性,是因為它是無意識的,比如一打開電腦就先上網看看娛樂新聞;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朋友圈。在建立新習慣的過程中,我們的自制力,就用於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舊行為,將其替換為新的慣性。在更正壞習慣時,你需要格外留意引發它的觸機,同時關注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這一步是最消耗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可能要與舊習慣反覆拉鋸,因為良好慣性行為的建立不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舊的行為,還需要在行為結束時獲得正向的反饋,也就是下面要說的「獎勵」。

獎勵:這是習慣養成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往往被人們忽略。為什麼壞習慣容易養成且難以改變?因為它們的獎勵往往即時而明顯:打遊戲、刷網頁、吃零食這些哪個不是這樣?好習慣難以形成,也恰恰因為短期的獎勵不夠明顯。背單詞、健身、練書法這些行為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從過程中獲得精神激勵,但很多人不行,那我們需要人為的賦予自己獎勵:比如記錄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時不時發個微博鼓勵下自己、達成一些小目標時吃頓好的慶祝下等等(啊喂也不要暴飲暴食啊!)

信念

「在生活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次機會,讓你不得不面對自己身上的缺陷和弱點,事實會一次又一次提醒你,你是一個不完美的人,需要改變。可人的本性是懶惰又脆弱的,大部分人選擇麻痹自己,轉向短期的即時刺激(上網購物打遊戲,暴食社交一夜情),少數人選擇改變自己,於是就會有痛苦,有反覆,有成功和放棄。」

「沒有人生來完美,每一個趨近於優秀的人格,都是經過了多次自我改造的結果。沒有試圖去改變的人,繼續重複著自己日復一日的生活,看著那些早已看過的爛熟於心的風景,而對於正在改變的人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

治療拖延症的兩條建議

建議之一,是區分渴望和真正的快樂。有時候我們玩遊戲或者做其它的事,是因為大腦激發了我們的渴望系統,讓我們誤以為會帶來快樂。但其實不是。如果你能清醒地意識到,並不斷提醒你自己這一點,遊戲對你的誘惑就會減少些。

建議之二,處理內疚和自責。這個我稍微說得長一點。

我們本能地以為內疚和自責是我們對抗拖延症的朋友。我們相信,當我們屈從誘惑或者開始拖延時,需要有一個嚴厲的自我對我們提出批評和指責——就像孩子的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所做的那樣。我們從不懷疑充斥在成功學和勵志小品中的口號:「想成功嗎?那就對自己狠一點。」我們也覺得,自己之所以拖延,就是因為對自己不夠嚴厲。於是我們更加自責。

可惜這是一種錯覺。

通常的情況是,當我們在上一次拖延中對自己態度越嚴厲,下次越可能繼續拖延。很多研究表明,內疚和自責會讓我們陷入「放縱—自責—更嚴重的放縱」的惡性循環。內疚和自責會降低我們的自尊,讓我們覺得自己懶惰、一事無成,因而更容易放縱自己。內疚和自責也會帶來更多的壓力,而壓力也會讓我們更容易屈從誘惑。

那怎麼辦?如果不對拖延感到內疚,難道還要慶祝嗎?

也許是得慶祝。和我們的常識相悖的是,研究發現,當人們屈服於誘惑時,不讓他們感覺到內疚,相反讓他們感覺到快樂,居然能夠增加人們抵禦下次誘惑的能力。這是因為一旦擺脫了內疚和自責,我們反而能夠思考為什麼會失敗,而不是簡單地把原因歸於自己,我們反而能夠在和誘惑的戰爭中重整旗鼓,學著不輕易放縱自己了。一旦擺脫了內疚和自責,我們也不用消耗大量的心理資源去安撫內心的挫敗感了——這樣,我們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資源來增強我們的自控。

通常,我們認為意志力是規條戒律條,是理性的。但這些意志力的研究卻發現,要增加自控能力,同樣離不開自愛和自我憐憫,這些感性的東西。

告訴自己,自己只是一個凡人,了解自己意志力的限度,接納自己的不足,愛自己,是你重新積聚正能量的不二法門。因為說到底,能把我們從拖延症中拯救出來的,還得靠愛啊。


推薦閱讀:

是孤獨讓人思考,還是思考讓人孤獨?
如何區分樂於探索未知的人與愛鑽牛角尖的人?
一個人到底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死了?
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

TAG: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