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聞1+1》欄目評價如何?

《新聞1+1》欄目評價如何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改版後推出的《新聞1+1》,不僅改變了傳統電視評論刻板的說教方式,而且大膽觸及關係國計民生的敏感議題,並充分挖掘圖像評論的功能意義,以創新特色成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改變說教方式,構築公共平台

1.主持人與觀察員雙向制動,形成開放的話語場

傳統的電視新聞評論大都「寄生」在所報道的事實中,評論的內容通常是主持人幾句不痛不癢的批評和調侃,總體上是為新聞事實服務的。《新聞1+1》則開創了一種以主持人加觀察員為主要形式的「二人轉」式的新樣態。主持人不僅是一個提問者和串聯者,而且對節目觀點的系譜進行宏觀把控,對新聞意見進行有益的補充和平衡,把選題外圍的思考空間交給觀眾,在每個「關節點」發出疑問,防止受眾落入窠臼,既把他們引進來,又讓他們能釐清關係,順暢地走出去。

2.把握好「問責」式選題的容忍度,為新聞當事人行使「反論權」提供平台

在批評型或者輿論監督型節目中,《新聞1+1》往往是通過個案反映普遍問題,探究制度中的漏洞、體制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站在體制機制層面進行反思。即使是對個案進行問責,也是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首先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解讀當事人做這件事的動機。其次是舉出大量事實作為論據,最後的議論環節也留有一定迴旋的空間。

3.充分利用網路,構築公共意見的集散地

中國目前已經進入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期,這個時期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社會的「碎片化」。因此,就傳播的影響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個(類)媒介強勢覆蓋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新聞1+1》充分利用網路平台,選題大都是採用網路上熱議的話題,著力於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的點進行探討,並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體的情感訴求。《新聞1+1》通過網路話語和官方話語互搭梯子的方式讓草根議程走上了公共議題的舞台,既集納公共領域意見,又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讓偏私或者非理性的網路語言得到自我修正。

《新聞1+1》欄目評價如何二、觸及敏感議題,建立宏觀架構

《新聞1+1》的主題大致分為三類:時事政策解讀、公共話題、突發事件。每類主題都敢於選取一些較為敏感的話題,觸角也會伸向體制機制層面,為決策層提供一種思路和參諫。這一方面需要膽識和評論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須把握好評論時機,在大量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尋求忠恕、公允、客觀、平衡的新聞意見。

1.時事政策解讀:梳理歷史發展脈絡,建構媒介層面上的國家議題

在時事政策解讀方面,《新聞1+1》曾推出一期引起網民討論的節目——《臨界點:中日關係圓桌論壇》。節目中雙方嘉賓的交鋒非常激烈,談到許多敏感問題時也直言不諱。節目最後,雙方拉手的姿態也表現出中日關係正在走向暖春的新圖景,為觀眾呈現出國家意義層面上的中日關係,從新聞控制的角度上說有利於引導受眾理性地看待日本社會和民眾,從而完成媒介層面上的政治意義建構。

2.突發事件:注重報道時機,凸顯「不一樣的解析」

在突發事件類選題中,《新聞1+1》也開始關注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同時採取適當的策略,不搶「第一落點」,只搶「第二落點」。因為突發事件需要一個調查和處理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陷入輿論的狂躁中,必然增加新聞意見的政治風險。只有當事件逐漸平息後,掌握翔實、準確的材料,對事件有一個全景式把控,才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設性的評論。對突發事件評論另一種策略就是獨到、深入、異質的闡釋,在思考維度上搶佔先機。

3.公共話題:把百姓關注點作為切口,促進決策科學化

《新聞1+1》通常會對微觀事件進行剝繭抽絲,最終抽象為體制機制層面的公共議題。《承擔與感謝》這期節目,在探討百姓怎樣去理解和遵守奧運會期間的臨時措施時,白岩松建議政策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細節處更以人為本。

三、挖掘圖像功能,提供事實論據

傳統的口播評論中,圖像符號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的展現,造成與平面媒體難分伯仲的局面。《新聞1+1》突破這一瓶頸,充分發揮圖像評論的功能,同時運用人物同期聲、畫面、字幕、現場連線等多種方式,為演播室節目的「話匣子」提供論據。

《新聞1+1》不求優先的報道權,而求最佳闡釋權,贏在思想而非第一手材料,贏在探究事件機理和解決思路而非論述和總結,贏在開放性的結論而非僭越式的對錯判斷,從而在圖像評論與口播評論中建構起一種令人信服的邏輯推理關係,進而使受眾能對評論文本進行支配式解讀。

《新聞1+1》欄目評價如何


推薦閱讀:

TAG: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