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子書》的家庭教育思想剖析?
03-13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夫「是語氣詞,無實際意義。「君子之行」指君子的行為操守,君子應該操守什麼呢?那就是以「靜」來修身,以「儉」來養德。
推薦閱讀:
「非澹泊無以明志」「明」字這裡是動詞,是明確,確立的意思。如《大學》首句所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德」兩字中的「明」字一樣。所要明確的是個什麼樣的「志」呢?是長志,長久需要堅持的一個志向,有多長?可能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生。古語說:「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為什麼會常立志?就是因為人的心總是很難安定下來,為什麼安定不下來?多是因為慾望太多的緣故,干擾了心定。為什麼不要常立志呢?因為我們人生一輩子太短,匆匆幾十年,一眨眼就過去了,也做不了幾件事。心若不定下來,那麼志的方向也會飄忽不定,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會兒想做這個,一會兒又想做那個,慢慢地,生命就消耗沒了,想做點啥也只能等下輩子再說啦。因此,若想真正做成功一件事,沒有長久堅持是不行的,這個長久堅持的過程就是立長志。
推薦閱讀:
※誓死不降曹魏,蜀漢滅亡後馬超後代逃到這個國家當省長?
※《隆中對》「待天下有變」,可惜智多近妖的諸葛亮最終還是輸了!
※劉備曹操兩人為什麼都要殺呂布?
※《軍師聯盟》里的月旦評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呂布為什麼要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