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為什說是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這是大衛·芬奇導演繼處女作《異形3》後的第二部作品,他的前一部作品雖然風格奇特但是外界反響卻差強人意。但是,如@羅登 所言,兩年之後的第二部作品卻一鳴驚人的開創了某種類型電影的先河,並成為了這個領域的標杆性作品,我們姑且稱這類電影為:犯罪懸疑類作品。從1995年到現在,從世界範圍來說,我們可以從無數的類似題材電影中輕易的看到《七宗罪》的影子,它們從《七宗罪》中汲取靈感,但無一不在它的框框里騰挪轉移,真正能夠得其真傳後自創門戶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前段時間和朋友在討論,從目前的情勢來看,韓國電影最有突破的可能,奉俊昊的《殺人回憶》和羅宏鎮的《追擊者》完全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令人欣喜啊)。
上為前言,大概總結了一下《七宗罪》在犯罪懸疑類影片中的地位,下面略微分析一下它備受我推崇的原因:
以下會有一定程度的劇透,請沒看過的同學自動迴避,否則會喪失大部分觀影快感
一、巧奪天工的故事架構
如片名所示,本片的犯罪架構是以《聖經》中的七宗罪 (饕餮、貪婪、懶惰、淫慾、傲慢、嫉妒和暴怒)為線索的。這從一開始就把本片的幕後兇手和以往的那些連環殺手區別開來了。這很像一個披著宗教外衣的宏大迷局,而偵探剛開始還像是在常規破案,到最後卻像是在被動解謎了,因為他們始終在被牽引著深入。隨著受害者一個個的亮相,觀眾的疑問和偵探們一樣有增無減,心被吊到了最高點。而這個時候,在影片還有差不多十五分鐘的時候,導演反其道而行之,讓罪犯自首了。如果沒有必勝的信心,導演這麼做就是在拆自己的台,讓自己花一個多小時精心布的局前功盡棄。
但結果是什麼?他霸氣的贏了,而作為觀眾的我無話可說。
二、驚為天人的意外結局
其實《七宗罪》如此受人推崇,這個原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曾在自己的一篇影評里提到過一個自己原創的名詞:結局式影片。大意如下:
」結局式影片是我自定義的一類影片的稱謂,它們大多集中在恐怖,驚悚和懸念這些類型電影中,而且往往三者是結合在一起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都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這些影片的節奏往往都是層層遞進的,因為導演為了講好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步步為營的設局,鋪墊氣氛,為最後一刻引爆結局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經典的結局式影片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在你急切的猜測著結局時一個震撼的瞬間突然降臨,當經歷過這個暴風驟雨猝不及防的高潮洗禮後,之前的種種細節會不自覺的浮現在你的腦海之中,然後你會發現這些細節和結局之間契合的是如此的巧妙。然後你會仰天長嘆,感慨自己又遇到一部如此的佳作,細細品味著期間的無限的特殊快感。「
(原文鏈接:【回歸經典系列】一.《我可以看見死人》【第六感】(the sixth sense))《七宗罪》是典型的結局式影片,它也是此類影片中的翹楚。這一點看過該片的人恐怕不太會有異議。
從兇手開始自首的那一刻,影片進入了為高潮鋪墊的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令所有人都異常不安,即便他帶著鐐銬,但那蔑視一切的悠然表情卻預示著暴風驟雨即將來臨,壓抑的氣氛逐級遞增。
所有的一切在摩根·弗里曼看到盒子里的東西時開始引爆,在他狂奔向皮特大喊著」放下槍「的時候開始引爆,在皮特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後轉而憤怒的時候開始引爆。
某種程度來說,他別無選擇。因此那個優雅的兇手用自己的死亡迎接了勝利,他如願以償的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我的心崩坍了。
兩個小時的步步為營啊,就是為了引爆這個結局。煞那間所有人都像劇中人一樣,無所適從。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喜劇之王》中尹天仇這個角色?
※如何看待北京遇上西雅圖2?
※影帝中的影帝再也不演了
※《旋風少女2》戚百草最後是和長安在一起了嗎?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