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最多能輕易發現多遠的同一文明?
就是假設還有個一模一樣的人類文明,只是在宇宙中位置不同。結合改造自然能力(或者說已能比較容易被發現的智慧文明特徵、痕迹)及探測能力兩方面,大約多少光年,或者約為哪個星座的距離?
太陽系內。
人類目前對太陽系外行星的觀測主要還是依賴凌日法(當然條件恰好合適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偏振光觀測到遠離恆星的巨型行星)和視向速度法,而目前人類活動水平還沒有對恆星的光度造成可觀測的影響,更沒有能力讓恆星產生可觀測得速度變化。
至於射電通信……也一樣,反正都是電磁波信號,人類目前接收到的太陽系外信號也是恆星級的。
題外話,太陽系其實很大的,雖然科普讀物動輒百萬光年,但是說真的,對人類而言,地球尚顯寥廓,月球仍談不上自家地盤。人類雖然能「看」出億萬光年,那是因為那頭是星系級的傢伙。我們的足跡連最近的行星還沒踏足過,星辰大海的路還遠得很呀。人類,目前只能說潛力無限,要說有多強……頂多算是在母行星腹內的競爭中取得了勝利,贏得了誕生的資格,暫時還是個還沒有從母行星中分娩的胚胎。所幸環境挺好,受到的胎教不錯,目前來看邁出母行星的意願不算強,但是好歹也沒有收回目光,希望尚存。
運氣極好的話說不定可以找到外星人發出的「這裡「人傻錢多速來」的「旅行者號」,不過對現在的人類而言還是太遙遠了,連殖民的意義都沒有
也就到火星。。。
本人民科,腦洞勿輕信,強答只為博君一思~這個問題等價於以人類目前的能力,能夠無方向性的(或者雖然是定向性的但是要在夠短的時間內掃描整個天球)以最大功率發射可被準確識別出非自然形成(人為編碼)信息內容的電磁波,然後能在多遠的距離上以最小識別功率接收到?原諒我說的那麼繞口~確實不太好解釋~舉個例子,發射能力相當於扯著嗓子吼,接收能力相當於尖著耳朵聽,對於一對嗓門和聽力一樣的瞎子,隔多遠的距離能傳遞信息就看這倆瞎子一個能喊多高嗓門,另一個能聽多細的聲音了,當然,編碼的意義在於把聲音和遠處的雷聲(不會被誤認為是自然界的雜訊)區分開~以上,詳細的還要去問搞無線電天文學的專家了~
比火星遠點吧,木衛六
以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發現地外文明的概率微乎及微。存在以下情況1 實際情況:目前人類的搜索範圍只有大約100光年,銀河系的千分之一。這是個相當小的範圍。而觀測範圍還要更小,還沒出太陽系。2 可能的情況:沒有地外文明或者地外文明沒有發展到可以發射或接收此類信號的水平。3 可能的情況:地球接受到過信號,或者地球的信號被接受到。但都不知道是什麼或者根本不知道這是信號。就跟一個人用漢語跟另一個用英語的人說話一樣誰也聽不懂。
4 可能的情況: 地外文明跟我們同等水平。但方式不一樣他們可能不是碳基生命,可能不用無線電波。就像一個在用微信,另一個在玩 QQ。
5 地外文明比我們發達,但沒達到星際旅行的水平。跟4一樣,聽不懂6地球已經被監視了,想不被你發現跟容易。地球太低級了,人家不屑一顧。銀河系都被殖民了,地球太偏,沒被發現。綜上,只有在200光年內有個「發射著地球科技聽得懂的信號的,比地球科技水平至少齊平,但也不能高太多的地外文明時,地球才會發現地外文明這要看對「輕易」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定義是只要存在文明,且在科技不出現大幅躍升的情況下(注意是大幅)可以比較迅速(迅速的定義是「可預見的未來」)的發現,再假設外星文明的科技和我們能夠對接(比如他們發出的信號我們可以接收到),那麼最大距離也就是40光年了,這個範圍內的電磁波信號可以被檢測到,超過這個範圍基本就不行了
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做出一些假設再給出一些定義,說實話滿足我上述這些定義和假設還是挺困難的
當然如果你說有一個超級外星文明,能夠發出巨型黑洞級別的引力波,那確實幾億光年以外也能發現大概50多光年吧,人類有記錄的第一次向宇宙發射無線電信號是在1901年,這麼算的話波及範圍也就是117光年。然而另外一個同樣的文明收到信號再回復地球要經過同樣的距離。也就是說那道無線電信號經過50多光年被外星人發現,再回復地球也要50多年才會收到。大約100年能聊兩句話 更遠的距離即使收到信號,然後回復地球現在也接受不到。
以現在的無線電發射功率,能發現的早就發現了,如果真的有文明的話,最遠到天王星
不知道射電望遠鏡能不能發現幾十甚至數百年前其他文明發射的無線電信號並破譯信息?還要考慮類地球文明的無線電發射功率問題。期待專業人士解答
也就百十光年,看不見的,通過無線電聽到對方
之前有個遙遠的恆星的光度發生不規律的變化,不同於凌星引起的光變,因此被認為是疑似戴森球,為了小心求證多方連續觀測了數月,現在也沒了下文,多半是證偽了。我想,如果真有戴森球這玩意兒,估計上千光年外都能發現,那就肯定是外星人所為了
內太陽系以內,奧爾特雲都出不去(滑稽臉)
發現不了
因為太難了,目前技術連有生命的行星都沒有發現。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太陽系行星那麼多?
※最新研究:宇宙網內的不同環境對恆星形成活動的影響
※「麻辣燙」(MALATANG) 這個天文項目在做什麼研究?
※銀河系超高速恆星的起源:它們竟來自大麥哲倫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