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臨床治療指南
本文章轉載自大連圖騰生物公眾號,更多腫瘤相關問題可請添加專家微信:13390012126
世界範圍內,宮頸癌是女性第四位常見的惡性腫瘤。2012年,全球全年的宮頸癌有528,000例,年死亡人數是266,000。85%宮頸癌發生於發展中國家,並且在這些國家宮頸癌是癌症死因的首位。2014年美國大約12,360新發的宮頸癌病例,4,020例死於該病。儘管美國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不斷下降,但宮頸癌仍是一個主要的世界性的健康問題。最近美國國立癌症綜合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5.V2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本指南的診治建議適用於鱗狀細胞癌、腺癌和腺鱗癌。其他類型的宮頸癌不在本指南的範圍。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現對其進行簡要解讀。
分期
仍採用FIGO 2009臨床分期。淋巴脈管間隙侵犯(LVSI)並不改變FIGO的分期。MRI、CT、或聯合PET-CT有助於制定治療計劃,但不改變原來的分期。手術分期尚未引入分期中。臨床檢查包括病史、體檢、宮頸活檢或錐切、全血細胞計數(包括血小板)和肝腎功能。懷疑膀胱或直腸侵犯時應用膀胱鏡或直腸鏡。
宮頸癌手術分期及評估原則
宮頸癌的治療根據分期按照指南進行分級治療。
1.微浸潤癌即IA1 期,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者卵巢轉移率小於1%,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錐切(切緣需陰性),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單純子宮切除。錐切目的是切除宮頸及頸管。冷刀錐切的整塊組織更有利於對錐切邊緣狀態進行病理評估。如果選擇環形電切術(LEEP),應盡量保持標本的完整性,小心操作以減少電器械對組織邊緣的影響。錐切的形狀和深度需與病灶大小、形狀和瘤變部位相適應。例如,宮頸管的可疑浸潤性腺癌與原位腺癌,錐形活檢應設計成一個窄長錐形,延伸至宮頸內口以避免漏診宮頸管病變。錐切術的適應症有診斷性錐切和治療性錐切,診斷性錐切的目的是指導進一步治療,治療性錐切是治療小的腫瘤,切緣必須沒有腫瘤組織。IA1期伴有淋巴脈管間隙浸潤者,錐切加腹腔鏡下盆腔前哨淋巴結(SLN)顯影和淋巴切除是合理的策略。
2.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加雙側盆腔淋巴結切除術(有或無前哨淋巴結定位)是 IA2、IB1、IIA1期不保留生育功能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根治性子宮切除術較單純子宮切除術切除了更多宮旁組織,包括部分主韌帶、宮骶韌帶和陰道上段(IA2期1-2厘米,IB1或IIA1期切除陰道的1/4或1/3),此外,還切除盆腔淋巴結,必要時切除腹主動脈淋巴結。根治性子宮切除可以經腹手術或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技術。QM分型是新的手術分類,詳見表1。
表1 宮頸癌初始治療手術切除範圍
3.經陰道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加腹腔鏡下淋巴結切除(帶或不帶前哨淋巴結定位)用於經仔細篩選的IA2期或IB1期病灶直徑≤2 cm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治療。宮頸、陰道上段及支持韌帶的切除範圍同B型根治性子宮切除術,但保留子宮體。經腹根治性宮頸切除術較經陰道手術能切除跟多的宮旁組織。適用於病灶直徑2-4 cm的IB1期患者。手術方法類似C型根治性子宮切除術。
4.IIB期及以上的晚期病例通常不採用子宮切除術。在美國,大多數晚期患者採用放化療。在一些國家,部分IIB期病例可能採用首選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或新輔助化療後進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
5.盆腔廓清術可能可以治癒放療後盆腔中心性複發或持續存在的病灶。術前需明確是否存在遠處轉移。如果複發僅限於盆腔,可進行手術探查。未侵犯盆壁及淋巴結者可切除盆腔臟器。根據腫瘤的位置採用前、後或全盆腔臟器切除術。若腫瘤邊緣有足夠的空間,可保留盆底肛提肌上和肛門括約肌。表2總結了盆腔臟器切除術的不同類型及切除範圍。初始盆腔臟器切除術很少用,僅用於盆腔放療是禁忌或因其他疾病接受過盆腔放療或局部晚期宮頸癌不適合盆腔放療的患者。
表2 無遠處轉移的複發宮頸癌手術治療
6.在經選擇的Ⅰ期子宮頸癌患者手術治療中,前哨淋巴結顯影已經被廣泛應用,用於減少淋巴結切除,但是否常規使用該技術仍然存在爭議。儘管這一技術也被用於直徑達4 cm的腫瘤,但腫瘤<2 cm時檢測率和顯影效果最好。技術操作比較簡單,可直接在宮頸的3和9點或3、6、9、12點位置注射染料或放射性膠體鍀-99(Tc99)。通過注射吲哚菁綠(ICG)者用熒光攝像頭顯影;注射鍀-99者使用γ探測器探測;注射染料者直接肉眼觀察,從而在術中識別前哨淋巴結。前哨淋巴結通常位於髂外血管內側、側臍韌帶外側或閉孔窩的上部分。顯像的關鍵技術是嚴格按照下面的前哨淋巴結檢測流程:切除所有顯影的淋巴結(這些淋巴結如HE染色無轉移,病理專家需採用更高級的檢測技術)→切除任何可疑淋巴結(不論有沒有顯影)→一側沒有顯影淋巴結時,切除該側髂內和髂外等高危淋巴結→腫瘤和宮旁組織整塊切除。這些結果可為術後的輔助治療提供依據。
宮頸癌的放療原則
1.外照射放療(External-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
以CT為基礎的放療計劃輔以適形擋板是進行EBRT的標準方案。判斷腫瘤有無浸潤周圍軟組織和宮旁組織時,MRI的效果最佳。如果患者未接受手術, PET有助於判斷淋巴結有無轉移。如果有肉眼可見病灶,EBRT需要覆蓋整個病灶。此外,還需包括宮旁組織和宮骶韌帶、骶前淋巴結及其他可能發生轉移的淋巴結,還要保證放療野覆蓋一定範圍正常陰道組織(至少在病灶外3 cm)。如果手術未發現淋巴結轉移或影像學檢查未發現腫大淋巴結,放療野體積需要包括髂外淋巴結、髂內淋巴結和閉孔底部。如果發生淋巴結轉移的風險較大(如腫瘤體積較大、可疑或發現真骨盆下段有異常淋巴結),放療野還需要覆蓋髂總淋巴結區。如果發生髂總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則需要進行延伸野放療,放療野需包括腹主動脈旁,上界達到腎血管水平(放療野可能需要進一步向頭側延伸,以包括受累淋巴結)。
治療鏡下微小淋巴結轉移灶時,放療劑量約為45 Gy(分割放療時,常規每天1.8~2.0 Gy),如果存在大塊局限性病灶,則需要追加高度適形放療,劑量為10~15 Gy。多數接受EBRT的宮頸癌患者,在放療期間會接受同期含鉑方案化療(單葯使用順鉑或順鉑+5-Fu)。
對於子宮已切除以及需要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的患者,調強放療和其他高度適形放療技術有助於減少腸管及其他重要器官接受的放療劑量。對於因局部淋巴結腫大而需要接受大劑量放療的患者,這些技術同樣有效。但是,對於宮頸未切除且伴有中心性病變的患者,不應將調強放療等適形技術作為首選,仍應選擇近距離照射作為主要治療方式。在使用調強放療等適形放療技術時,應尤其重視放療計劃的設計,注重細節、保證計划具有重複性。準確界定靶區和正常組織、考慮患者接受放療時內臟器官的運動、軟組織的形變、定期進行物理質量控制是成功應用適形技術的重要保證。
2.近距離放療
近距離放療是以放療為初始治療的患者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距離放療常可通過腔內施源器完成。施源器由宮腔內管和陰道插植物保持器組成。在完成初始放療後,可根據患者及腫瘤的解剖特點來選擇近距離放療時使用的陰道部件,包括卵圓體、環狀體和陰道圓筒,這些陰道部件都與宮腔內管相連。近距離放療前使用MRI有助於檢測出殘餘腫瘤幾何形狀。如果患者需接受EBRT,多數情況下可在放療後期進行近距離放射治療,這時腫瘤體積已明顯縮小,近距離放療器械容易到達合適的位置。部分極早期患者(如ⅠA2期),單用近距離放療即可治癒。如果腫瘤形態較特殊無法進行近距離放療,這時最好進行間質插植放療。這種治療方式最好由有相關治療經驗的醫院的專家完成。子宮已切除的患者(尤其是陰道粘膜切緣陽性或近切緣的患者)可通過使用陰道圓筒完成EBRT增強放療。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並非是一種可替代近距離放療的恰當方法。
3.放療劑量
近距離放療時,最常用的劑量參數系統常對「A點」進行明確定義,此外,這些系統還會依據解剖學特點規定子宮和陰道中「放射性源放置和活性分布」的具體方法及要求。除A點外,也需要計算B點、膀胱點和直腸點接受的放射劑量。有研究者正在致力於通過「3-D影像學技術」引導近距離放療,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使腫瘤充分接受到植入照射劑量,同時保護臨近器官如膀胱、直腸和腸管。但是所有研究和經驗以及進行效果比較時,都要以A點劑量系統為基礎,目前的臨床實踐也主要使用這一系統。使用影像學技術引導進行近距離放療時,需要注意保持腫瘤和A點接受的放療劑量比,不應使這一比值降低。
推薦使用的A點劑量系統是以低劑量率分割放療系統為基礎的,進行EBRT時,推薦的放療分割放療方案為每天1.8~2.0 Gy。進行近距離放療時,A點接受的劑量是通過低劑量率放療給予的,假定劑量為40~70c Gy/小時。如果使用高劑量率(HDR)技術進行近距離放療,則需要通過線性二次方模型等式將HDR額定A點劑量轉換為A點的LDR生物學等價劑量。目前聯合使用EBRT時,可用的近距離放療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常用的HDR方法是使用5個插植物,包括宮腔內管和陰道插植物保持器,每一個插植物在A點釋放的標準劑量為6 Gy。使用這種方法進行HDR化療時,A點在5次分割放療後接受到的總劑量為30 Gy,如果使用LDR技術完成近距離放療時,劑量達到40 Gy也是可以接受的。
4.初治病例的根治性放療
如果患者未接受其他治療(如未接受手術),根治性EBRT的總放療劑量多數為45 Gy(40~50 Gy)。EBRT給予的放療體積是依據手術或影像學檢查確定的淋巴結狀態而決定的。聯合使用近距離放療時,原發宮頸病灶接受到的劑量將增加,增加的劑量為A點30~40 Gy(通過LDR等劑量技術),這時A點接受的總劑量(指南推薦)可達到80Gy(宮頸病灶體積較小)或≥85 Gy(宮頸病灶體積巨大)。對於明顯增大且未切除的淋巴結,需要使用高度適形EBRT追加放療,額外給予10~15 Gy。當放療劑量較大,尤其使用EBRT時,需要特別注意正常組織能接受的放療耐受劑量,應嚴格控制位於高劑量區內正常臟器接受的劑量,避免過量照射。
5.子宮切除術後的輔助放療
子宮切除術後病理學檢查發現高危因素時要進行術後輔助放療。放療野至少需要包括以下位置:陰道殘端上3~4 cm、宮旁組織和鄰近淋巴結基底部(如髂外淋巴結和髂內淋巴結)。如果發現淋巴結轉移,放療野的上界則需要外延。推薦進行標準分割放療,劑量為45~50 Gy。如果發現明顯增大的淋巴結,需要通過高度適形EBRT(縮小放療體積)追加放療劑量10~15 Gy。當放療劑量較大尤其是進行EBRT時,需要注意在高劑量區域內正常組織接受的放療量,以避免放療劑量過量。
6.術中放療(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IORT)
IORT是指在開腹手術時,對存在風險的瘤床區域或無法切除的孤立性殘留病灶進行單次、靶向、大劑量放療。這種治療方式尤其適合放療後複發。進行IORT時,可直接將正常組織(如腸管和其他臟器)從放療危險區中排開。常使用電子完成IORT,放射源的形態可提前設計(與手術確定的危險區域相匹配),可限制放療的面積和深度,避免周圍正常組織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宮頸癌的化療原則
宮頸癌的全身化療適用於轉移病例及複發病例不適合放療或手術者。
1.一線聯合化療
聯合化療如順鉑/紫杉醇/貝伐單抗(1類),順鉑/紫杉醇(1類),順鉑/拓撲替康(2A類),已廣泛用於臨床研究。GOG 169進行了順鉑/紫杉醇和順鉑相比較,前者優於順鉑單葯。GOG 179針對順鉑/拓撲替康與順鉑單葯比較。拓撲替康組合方案被證明優於順鉑單葯。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批准順鉑/拓撲替康用於晚期宮頸癌。順鉑/紫杉醇或卡鉑/紫杉醇治療方案因毒性較低更易於管理。GOG 204對4種順鉑雙藥方案(順鉑/紫杉醇,順鉑/拓樸替康,順鉑/吉西他濱,順鉑/長春瑞濱)進行了比較認為順鉑/紫杉醇優於其他方案。而且血小板減少症和貧血症發生率更低。
GOG 240研究了含貝伐單抗的聯合化療方案(順鉑/紫杉醇/貝伐單抗或拓樸替康/紫杉醇/貝伐單抗)。接受貝伐單抗的患者總生存期改善(17.0個月與13.3月, P =0.004)。而拓樸替康/紫杉醇(2A類)未示出優於順鉑/紫杉醇。雖然貝伐單抗導致了更高的毒性(例如,高血壓,血栓栓塞事件和胃腸瘺),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FDA最近批准貝伐單抗作為聯合化療的一部分的與紫杉醇和順鉑或拓撲替康合用治療持續性、複發性或轉移性子宮頸癌。
初步數據表明,卡鉑/紫杉醇(2A類)較順鉑/紫杉醇用於轉移或複發宮頸癌療效相當而且提高耐受性,便於毒性反應的管理。毒性低的卡鉑為基礎的方案似乎是一個同樣有效的替代順鉑為基礎的方案用於治療複發或轉移性宮頸癌。
2.單葯
順鉑是最有效的化療單葯,被推薦作為一線單葯化療治療複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對於無法接受手術或者放射治療的複發患者,單葯順鉑、卡鉑或紫杉醇姑息化療都是合理的治療方法。其他已被證實有效或能延長PFS可用於二線治療的藥物包括:貝伐單抗、多西他賽、5-FU、吉西他濱、異環磷醯胺、伊立替康、絲裂黴素、拓樸替康、培美曲塞(三級證據)和長春瑞濱(三級證據)。其他藥物如疫苗及靶向治療療效尚不確切。
各期宮頸癌的初始治療方法
1.ⅠA1 期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
建議錐切。保留生育功能者如錐切切緣陰性(標本最好整塊切除,病灶邊緣距離切緣>3mm),術後隨訪觀察。如切緣陽性,再次錐切或行根治性宮頸切除術。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切緣陰性並有手術者禁忌症,可觀察隨訪。切緣陰性無手術禁忌症者建議行筋膜外子宮切除術。切緣陽性為CIN者,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切緣為癌者建議行改良根治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也可考慮重複錐切以明確浸潤深度。
2.ⅠA1 期伴淋巴脈管間隙浸潤和ⅠA2 期:
保留生育功能者推薦:①根治性宮頸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也可以行②錐切+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切緣陰性者(標本最好整塊切除,病灶邊緣距離切緣>3mm),術後隨訪觀察。切緣陽性者,再次錐切或行根治性宮頸切除術。
行保留生育功能術後患者如有持續性HPV感染或持續性不正常陰道細胞學塗片,或者要求手術切除子宮者,在完成生育之後可考慮切除子宮和陰道上段。
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選擇:①改良根治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②盆腔放療+近距離放療(A 點劑量為70~80 Gy)。
3.ⅠB1 和ⅡA1 期:
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IB1期鱗癌患者,推薦行根治性宮頸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原則上推薦選擇腫瘤≤2 cm者,並可選擇經陰道行根治性宮頸切除術。腫瘤2-4 cm者,應行經腹或經腹腔鏡、機器人輔助腹腔鏡的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宮頸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及腺癌不適合保留生育功能。
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選擇:①根治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1 級證據)。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②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A 點總劑量80~85 Gy)±順鉑為基礎的同期化療。
4.ⅠB2 和ⅡA2 期:
可選擇:①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A 點劑量≥85 Gy(1 級證據)。②根治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2B 級證據)。③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近距離放療,A 點劑量75~80 Gy,放療結束後行輔助性子宮切除術(3 級證據)。以上三種推薦中,最合適的方案是同期放化療。第三種選擇同期放化療之後進行輔助性子宮切除術可減少盆腔複發、不改善總生存率,但卻增加併發症。故只適用於放療結束後仍有腫瘤殘留的患者。
5.ⅡB、ⅢA、ⅢB、ⅣA 及部分ⅠB2 和ⅡA2 期:
可選擇手術分期,也可先進行CT、MRI、PET等影像學評估。
選擇先行影像學檢查者,若影像學未發現淋巴結轉移,可行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影像學發現腫大淋巴結可考慮穿刺活檢。若盆腔淋巴結陽性且主動脈旁淋巴結陰性時,可選擇:①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順鉑同期化療(1級證據)±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②腹膜外或腹腔鏡淋巴結切除術,當主動脈旁淋巴結陰性時,行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順鉑同期化療(化療為1級證據);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可行延伸野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順鉑同期化療。影像學檢查發現盆腔淋巴結和主動脈旁淋巴結均陽性時,可考慮行腹膜後或腹腔鏡淋巴結切除術,術後延伸野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影像學檢查發現有遠處轉移者,若有臨床指征可在可疑處活檢證實轉移,然後進行全身治療±個體化放療。
手術分期是指先通過腹膜外或腹腔鏡下淋巴結切除術(均為2B 級證據),若淋巴結陰性,可採用盆腔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化療為1級證據)。若淋巴結陽性,應根據陽性淋巴結所處的位置做進一步處理:①盆腔淋巴結陽性但主動脈旁淋巴結陰性者,可行盆腔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1 級證據)。②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可先行影像學檢查,確定無其他遠處轉移時,行延伸野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如果有遠處轉移,在可疑處活檢,活檢陰性時行延伸野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活檢陽性者行全身治療±個體化放療。
6.術後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取決於手術發現及分期。
沒有淋巴結轉移、宮旁浸潤及切緣陰性者,可以觀察或根據確定術後是否存在中危因素增加盆腔放療(1 級證據)±順鉑同期化療(化療為2B 級證據)。中危因素採用 「Sedlis標準」,見表3。該標準是2015指南新增內容,明確了以往模糊不清的中危因素術後放療指征,對今後的臨床選擇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表3 Sedlis標準(根治性術後淋巴結、切緣和宮旁陰性者輔助放療)
淋巴結陽性、切緣陽性和宮旁浸潤被認為是「高危因素」。具備任何一個「高危因素」均推薦術後補充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1級證據)±陰道近距離放療。陰道切緣陽性者,陰道近距離放療可以增加療效。
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可行胸部CT或PET,如無其他遠處轉移,行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順鉑同期化療+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如合併遠處轉移,可先在可疑處活檢,活檢陰性者行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順鉑同期化療+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活檢陽性者則採用全身治療±個體化放療。
最近的數據表明,早期宮頸癌患者進行前哨淋巴結檢測有助於減少盆腔淋巴切除術。但NCCN認為該技術作為常規尚未成熟,還需要進行大的前瞻性臨床研究。
7.意外發現的宮頸癌的治療
意外發現的宮頸癌是指單純筋膜外子宮切除術後意外發現的浸潤性宮頸癌。對這些病例的處理包括病史、體格檢查、血常規(含血小板)和肝腎功能檢測。可選擇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胸片、CT和PET-CT,如有指征做MRI。對於IB1期或更小的腫瘤,不需常規進行影像學檢查。
對於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的IA1期患者,可隨訪監測。對於有淋巴脈管間隙浸潤的IA1期或IA2期或更高期別的腫瘤,如果切緣陽性、影像學檢查陰性,建議行盆腔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個體化近距離放療。切緣和影像學檢查均陰性並無高危和中危因素者,可選擇:①盆腔放療±含順鉑的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②宮旁廣泛切除、陰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如果有中危因素(如原發腫瘤大、深部間質浸潤、淋巴脈管間隙浸潤),建議行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對肉眼見病灶殘留、影像學檢查陽性、淋巴結±宮旁陽性和(或)手術切緣陽性的患者,建議行同期放化療。陰道切緣陽性者,建議行個體化近距離放療。
8.妊娠合併宮頸癌的治療
宮頸癌是妊娠女性中最常見的婦科腫瘤,大多數為I期患者。延遲治療直至胎兒成熟還是立即接受治療是患者和醫生必須做出困難的選擇。推遲治療直至胎兒成熟的患者應該接受剖宮產。經陰道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已在部分早期宮頸癌患者中成功實施。這些早期宮頸癌患者傾向於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和淋巴結切除術而不是放療。延遲治療至胎兒成熟的早期宮頸癌患者可在剖宮產的同時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對那些選擇放療的患者,傳統的放療+/-化療也許需要改進。
隨訪
建議治療後2年內每3-6月隨訪一次,第3-5年每6-12月一次,5年後每年隨訪一次。高危患者隨訪間隔較短(如第1-2年每3月一次),低危患者可以較長(如6個月一次)。
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宮頸/陰道細胞學檢查。需進行仔細臨床評估,建議教育病人了解提示複發的癥狀,如陰道排液,體重減輕,厭食,盆腔、髂關節、背部或腿痛等。鼓勵患者停止吸煙或減少吸煙。隨訪過程中不需常規進行影像學檢查,有癥狀或懷疑複發時再應用。根據臨床指徵選擇其他的輔助檢查。對於腫瘤未控或複發者,在治療前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或手術探查來評估病情。
複發性宮頸癌的治療
局部複發的病例,如果以前沒有接受放療或者複發部位在原來放療野之外,可選針對腫瘤的同期放化療,加或不加後裝放療;能切除者也可以考慮手術切除。同期化療可使用順鉑單葯或順鉑加5-FU。放療後中心性複發可考慮盆腔廓清術,加或不加術中放療(IORT)(3級證據)。某些經過精心挑選的中心性複發病例,如複發病灶≤2 cm,也可以考慮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或陰道近距離放療。
對於非中心性複發者,可選擇手術切除(針對切緣陽性應用術中放療,3級證據)或腫瘤適形放療加(或不加)化療或化療或支持治療或參加臨床試驗。遠處轉移適合局部治療者,可選擇:①手術切除±放療或局部消融±放療或放療±同步化療;②全身化療。不適合局部治療者建議參與臨床試驗或化療或最好的支持治療。
同時圖騰益生要提醒大家務必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用藥不要病急亂投醫只有選擇正確的個性化的治療方式
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推薦閱讀:
※抗癌治癌的食物有哪些、那些效果較好?
※如何看待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超生科主任經翔醫生無緣由被患者砍傷事件?
※(記錄) 我得了乳腺癌(二)
※父親膽囊癌轉肝癌,晚期,我能做什麼?
※感覺身邊被診斷為癌症的人越來越多,這反映了真實的發病率情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