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學習的思考
關於如何學習,孔老夫子在《論語》中有一句精闢的總結:「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從這句至理名言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學,第二步是習。
所謂學,指的是對於某個事物的了解從無到有,起到掃除知識盲區的作用;所謂習,就是指在對某個事物有一定了解之後,進一步去加強、去完善,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我們常說的復盤指的就是這個。當然,從側面也反映出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反覆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打磨,已臻完善。
在知道學習是什麼之後,從如今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說,可能我們還需要解釋下為什麼要學習、不學習會怎麼樣。對於為什麼要學習,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總結起來,無非兩種:第一種是生存的需要,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佔領先機,才有可能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第二種是生活的需要,我們需要生活的更好,就需要對日常事物有足夠的了解,對逆境中的不順能夠自如應對,才能提高我生活的質量,才能「任他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至於不學習會怎麼樣,如果只求歲月靜好、衣食無憂,也不太會跌出預期。畢竟拜科技所賜,社會物質豐富,基本都能勉強應付,這也是「喪文化」、「佛系」能夠存活的原因。然而換做是古代,那就比較玄乎了。依賴運氣,靠天吃飯,風險太大,因此,孔子的後生有一個叫荀子的人特地寫了一篇《勸學》,算是為先師「背書」。
除此之外,學習也是有偏愛的,對於那些追求上進、急於改變自己的,它是制勝法寶,強者愈強,馬太效應顯著;對於那些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它是憎惡備至,不進則退,不斷遺棄。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就談談如何學習。
在講如何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思考我們要學什麼,即學習的對象。學習的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博物學,另一類是哲學。博物學主要強調博物強志,是對現實生活中具體物質世界綜合知識的系統認知,偏感性;哲學主要是研究事物間的內在機理,發展機制,以及其發展過程存在的客觀規律,偏理性。
在生活中,我們主要是通過五官去感知外部世界,博物學在我們整個人生學習中占絕對主導地位,而熟悉事物、熟悉規則需要大量記憶,因此有很強的記憶力非常重要。雖然哲學在我們日常使用中的重要性不是那麼突出,就像我們日常買菜不需要微積分,只需要簡單的數學計算和認識菜品種類一樣,但這並不意味著哲學不重要。畢竟了解的知識多了,如何將它們不混亂、串起來、系統化,方便傳播,也是一門很重要的能力。
自工業革命以降,知識呈爆炸式發展,很難再出現像亞里士多德那樣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因此有人調侃說密爾是最後一個通才式人物,後面的人將越來越專業化,局限於某一個領域。知識是無限,而生命是有限的,難道真的是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嗎?不盡然。萬物瞬息萬變,而萬物之理不變;知識內容繁雜,而構建知識的門路可尋。掌握套路,這時學習哲學邏輯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如何學習跟什麼是學習自然分不開,它們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它也理所當然分為兩個步驟:學的過程與習的過程。學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是自學,一種是他學。自學,顧名思義,強調依靠自身去獲取知識;他學,即主要依靠他人面授去學習。他學需要一個引路人,這個人可以是親人、朋友,也可以是老師、前輩,形式不一而足。
既然是依賴他人,拋開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講,他人的能力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你的學習上限將受制於人,並且往往不易被察覺。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手工藝,它通過代代相傳,由於害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基本一代不如一代,以致最後失傳。所以另一種能力—自學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而自學能力跟一個人的抽象思維是很相關,它需要很強的理解、概括、整合能力來提取普通事物中蘊含的客觀規律,以達到快速學習、系統化學習的目的,即我們常說的哲學素養。
哲學是一門形而上學的學問,它研究的是萬事萬物之間的內在規律和聯繫,因此一切知識的最後都是哲學。知識是無限的,哲學是有限的,因此學習哲學能夠幫助我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四兩撥千斤、快速學習的目的。
一切知識都是從概念出發,通過具體的定義以及合乎邏輯的推理得出來的。既是定義,就有它的局限性,只適合某一些情況。其次,知識一般是經驗的總結,既是經驗,那麼就有它的實用價值,是用於解決某一問題的。然而,對於某一問題的解決,往往方式是不唯一的,導致相互之間存在比較,有比較就有優劣,如何評價某一知識解決某一問題的好壞程度自然需要一些考核指標。
因此明白某一知識是在何種情況下提出來、用於解決什麼問題以及評價解決的效果對於學習一門知識很重要,也是學習一門新知識必須掌握的幾個點。
思路有了,方法有了,那麼學什麼呢?學到何種程度算學會了呢?
有句話叫做「實踐出真知」,能解決問題了,就說明你已經學懂了,學透了。那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也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有時就是比不上那些只學了幾年的人,是什麼拉開了他們的差距,又是什麼在影響著他們的進步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發現業餘的比不過專業的,是因為專業的更聰明、更勤奮嗎?其實也未必!既然如此,那麼什麼是核心的影響因素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系統化學習。
有個比較火的理論叫做「一萬小時定律」,意思是要掌握任何一門專業技能至少需要一萬小時的訓練。那麼是否經過一萬小時的訓練我們就能達到專業水平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萬小時只是一個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有足夠的訓練量並不意味著你就能變得專業,只有通過足夠強度加上系統化的訓練,你才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能。
足夠強度很容易實現,對於現存的某一知識,那怕複雜如相對論、量子力學,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我們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然而系統化呢?什麼樣的學習才叫系統化的學習呢?這個不好直接回答,籠統來說系統化學習就是指點亮某一學科的知識樹。
說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很難,因為拋開堅持不懈本身就很難以外,最關鍵的是你知道這棵知識樹長啥樣嗎?不僅你不知道,古往今來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描述它的全貌,每當人們自以為了解世界的全部,然後瞬間被打臉,主動又承認對世界還存在很多的未知。
既然不能了解全貌,那麼能不能退而求其次,只求能點亮當前某一領域的知識樹,成為某一領域的翹楚呢?答案是肯定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這個領域最牛逼的人,拜他為師,向他學習,在他的指點下以最快的速度點亮,然後超越他,不走彎路。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頂級的技藝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缺的,稀缺就意味著僧多粥少、供不應求。除了少數人能夠通過各種努力得到垂青,絕大多數人恐怕與之無緣。不過幸好有文字,一一面授有困難,每人一本寶典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不足也很明顯—文字傳播存在失真,並且還有理解偏差的困擾,比如對各種聖經、佛經的解讀至今難以統一。
然而這已經是最大的普惠措施了,視頻和直播的出現儘力在彌補這一不足。讀聖人書、聽聖人言是個好辦法,然而人心浮躁,強調速學,那麼有沒有更快的辦法一覽該領域的全貌呢?答案也是肯定的,讀教材、考證都是非常好的途徑。
解決了學的困擾,那麼接下來是習。如何進一步加強、出類拔萃,除了繼續讀經典書、聽牛人言、力求面授,迅速點亮知識樹外,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多總結,多實踐。多思考、多總結,哲學素養好的優勢能夠快速體現出來,因為哲學思維強的人歸納總結的能力強,自然學習能力更強。
至於實踐,這個有外部因素的限制,然而主觀能動性也很重要,畢竟最牛逼的東西是做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初創時由於資金緊張請的程序員並不厲害,而今個個是大牛。一個好的平台會不斷強迫你去解決問題,逼你不斷學習,激發你的創造力,點亮該領域的知識樹,讓你超越他人,變得出類拔萃,能夠傲視群雄。因此,抓住一切機會去磨練,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必有所成。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強調大富大貴具有很強的偶然性。不過這並不是我們不去努力、不去學習的理由。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那麼就更加難以成功。謹以此句雞湯告慰那些不安於現狀、追求上進、不斷學習的人們!
http://weixin.qq.com/r/Bzunv7nEheT6rf3c924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