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5歲,不想做低層次的人

作者:霽顏醬(富書籤約作者)

01

近日,我們高中同學來了一場聚會。

酒過三巡,小彤才急匆匆趕來,人還沒落座,就開始叨叨不停:

「哎呀,父母又給我介紹相親,相親對象不到三十都要禿了,身高不到180可是二級殘廢嗎,你說是不是,雖說在國企做了個小中層,可再有能力又怎樣,帶不出去呀。」

同學小陳問:「上次我不是給你介紹了個『高富帥』嗎,怎麼樣了?」她白眼一翻,「什麼高富帥啊,這年頭沒幾套拆遷房算什麼『富二代』,吃了一次飯聊了一下家庭情況就知道不用繼續了。小陳吶,不要什麼人都給我介紹,我可沒時間沒精力浪費在這種人身上。」

還在讀研的小彤是當年高中班上的班花,心氣高,有著不服輸的個性,學業一路「綠燈」,一直讀到了985院校的研究生。許久不見,卻覺得她變了,一向喜歡靠自己的她變得有些勢利。

和人交談先問人家在哪裡高就,再問人家男女朋友在哪認識的就差查人家戶口本了。每次聚會都在等她,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

「快畢業了,你工作找到了嗎?」小林問她,「還沒呢,父母在幫著看幫著挑,找個好工作好難哦,有錢有閑原來這麼不容易,本來說讓我去基層幹個兩年再回來等提拔,你們是不知道,那基層的條件有多差,去了還回得來?」

言閉,她轉頭看到了小王「哎,小王啊,你本科畢業到現在3年了吧,怎麼爬得那麼快,教教我唄。」

她不知道,小王從大學期間就開始兼職,從沒找父母要過一分錢,老早實現了經濟獨立,還沒畢業就收到了實習單位的offer,工作、婚姻都是自己拿主意,父母只做了個參謀。

「運氣而已。」小王笑了笑,拿起了酒杯,「敬你,祝你早日找到心儀的工作和愛人。」小彤笑了笑,悶了口酒。

在回去的路上,她還在說個不停:

「世道變了,小時候爸媽就在給我講,讀書改變命運。可現在呢,看看這世道變成啥樣了?書讀得好有什麼用啊,還是關係和運氣最重要,恨自己沒投個好胎,生在好人家。算了,不提了,就這樣隨遇而安吧。」

我們不再多言,從沒見過這樣的「隨遇而安」,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況且,我們並不覺得她哪裡可憐。

02

魯迅在《熱風——隨感錄四十一》中寫到: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知北游》里寫道:「命運就是你一直做出的選擇所連成的線。」

知乎上說,我們用「我能做到什麼」來判斷和定位自己,而別人用「你已經做過什麼」來判斷和定位你。

真的做到了什麼比你以為自己能做到什麼重要得多,永遠不要覺得我只是不屑、不想或是還沒努力,事實上就只有你「做到了」和「沒做到」兩種區別而已。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道理,喝過不少有毒的沒毒的「心靈雞湯」,但依舊過不好自己的人生,羨慕著他人的人生。

小彤曾是螢火現在何必等候炬火?明明有一手好牌,為何弄砸了本該美好的人生?

「沒有怒目金剛,哪來佛祖安詳」,不盡人事,哪能隨隨便便聽天命。

大家都很反感父母親戚幫你張羅相親,但是你想沒想過,憑你自己,真的很難找到對象。

大家都很反感父母幫你求人找工作,但是你想沒想過,憑你自己,真的很難找到工作。

03

在劉易斯·卡羅爾的著名古典童話故事《愛麗絲奇境歷險記》中,有一段愛麗絲與柴郡貓的對話。

愛:「請問,您可以告訴我我應該走哪條路嗎?」

柴:「這取決於你想到達哪個地方。」

愛:「我無所謂,到哪裡都行。」

柴:「既然這樣,你選擇哪條路都可以。」

無論是做一件小事或是一件大事,無論是完成小目標或是大目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何在,那麼你將步履維艱。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駛向哪個港口,那麼無論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對你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電影《墊底辣妹》里的小辣妹沙耶加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曾經,她曾沉淪過,被嘲笑過,迷茫過,在低落沮喪中無數次的想要放棄,但是也一樣為著一些什麼而拼了命努力過。

最終沙耶加創造了一個奇蹟,從墊底的差生變成了最好私立大學的新生,這也是她整個人的一次重生,從墮落到上進,從一名不文到萬眾矚目。

現實中的我們,可能沒這麼好命,最終不過是平凡終生,縱然努力,也會有結果的不盡人意。很多人到現在還會念叨,「要不是當時高考失敗」,「要不是考研沒有成功」,「要不是公司面試我沒能通過」……我們口口聲聲強調著那個不好的結果,卻開始忘記了,我們曾經為了生活,付出了多少努力。

更忘記了,這些努力從不白費。

我們如今擁有的一切,除了那些父母所能帶給我們的先天差異之外,哪一樣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從千千萬人中脫穎而出躋身於現在的學校,是因為你曾挑燈夜讀,廢寢忘食的奮鬥過;

從層層篩選的簡歷中走到面試最後成為公司一員,是因為你積攢了過硬的技術和足夠豐厚的行業經驗;

找到了真愛是因為你知道如何去愛己隨後愛人。

太陽底下的光鮮收穫,都是暗夜裡獨自努力所得。

《墊底辣妹》里我最喜歡這句話: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你不行」。

往往我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在努力的過程中被「你不行」的這句謊言蒙蔽,一點點退縮,一點點敗下陣來。

因為努力,我們才有機會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更喜歡、更適合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因為努力,我們才有可能站到更高的山巔,視野遼闊,內心開放,而不是做一隻井蛙,閉塞而狹隘的糾纏於細碎的痛苦;

因為努力,我們才有機會驕傲自豪地拒絕種種不必要的腐蝕,活的體驗而又有尊嚴,而體面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亞里士多德認為:越接近精神生活,越是幸福,所需的內在德行越高,而所需要的外在條件越少。

你可以淡然生活、無欲無求,但當新目標出現時,或者底線被觸及的時候,希望你依然可以提槍戰鬥。請你在真正有了掌控生活的話語權之後,再選擇隨遇而安的生活。

冰心在《成功的花》中寫到: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你往往只看得到他人成功背後的光鮮亮麗去選擇性忽視了他人在成功前的的默默付出。」

我們不求改變世界,只求不被世界改變;我們不求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只求讓心愛的爸媽、伴侶能過得稍微好那麼一點,足矣。

然而,最怕你的能力配不上野心,才華撐不起夢想。只會在心中忿忿不平,斤斤計較,把別人努力的結果都歸結於「運氣不錯」把自己的不幸歸結於「投錯了胎」。

04

如果想「逆襲」,有什麼解決之道?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商業理論家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有言,

「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速度更快,可能是惟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哈佛商業評論》收錄了艾瑞卡·安德森(Erika Andersen)《 掌握「學習力」》一文,文中提出了你需要的四種學習力: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錯能力。

他們真心希望理解和掌握新技能;

對自己有十分清晰的認知;

不斷思考和詢問高質量問題;

在發展學習曲線過程中,他們允許自己犯錯。

一年之計在於春,想在新的一年成為人生贏家?來看看你有沒有這四種特質:

1、志向

當遇到新學習機會時,我們的第一個路障總是:總想到壞的一面,無形中進一步挫敗了志向。

因此,如果我們想學習某些東西,要多關注積極面——學會了它能收穫什麼,構想在未來獲得豐碩成果的喜悅心情。這樣做能鼓勵我們開始行動。

人無志不立。王陽明說:「不負男兒過一生。」說得俗套點,就是人應該是有追求的,人有追求自我完善的本性,心中都有所嚮往的理想人格。

青年時期的曾國藩才智不過中等,自認為有浮躁無恆、脾氣火爆、浮偽不誠的毛病,於是立志以聖人標準要求自己,時時警醒,日日精進。

此後,曾國藩畢生追求克己修心,追求專一與踏實。比如看書,在一本書沒有看完之前絕不看第二本,在一章沒有理解之前絕不進入下一章。

在學業、事業上貴在有恆心,不要貪多,只要不斷堅持下去自然有所成就。

2、自省能力

曾國藩又是一個不斷反思自己的人。每天都會靜坐一刻,來反思自己的一天的所作所為,把做的不好的地方記錄下來,然後修訂成冊,不斷告誡自己應該如何為人處世。

在他給家人的書信中,在那些瑣碎的家長里短之間,曾國藩總不忘告誡家人應當如何謀正道,修正業,立正德。即使在戎馬軍營之中,每天面對生死未卜,他依然沒有忘記修業與功課。

人們對自我的評估往往失之千里。

做不到自省: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擁有或不具備哪些技能。

在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進行的一項研究中,94%的大學教授報告說,他們的「工作水平高於一般」。

顯然,幾乎半數的人都評價有誤,很多人甚至特別誇張——這種自欺欺人的心態無疑會成為進步的阻力。只有6%的參與者認為自己在成為優秀教授的路上還有很多學習空間。

善於復盤,自省的人在工作學習中往往表現優異,進步得更快。

3、好奇心

好奇心促使我們嘗試某件事,直到我們能掌握它、或完全弄懂它為止。

喬布斯在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演講的時候,其中最動人的一句話就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人應當保持飢餓,而一個一直在求知的人生那便是智慧的人生,一直在追求的人那就是智慧的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意識到意識不到,你的身體細胞每天都在新陳代謝,我們的精神應當與我們的身體保持和諧統一,而維持自我更新的動就是好奇心。

因為好奇心帶動求知慾,求知慾那就是對於生命的好奇,對於人生的好學。

所以好奇心就像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使得你的精神之水一直在流動。它永遠不會腐化,因此你的精神永遠不會衰老。

心理學研究者卡洛爾·桑索內(Carol Sansone)發現,通過思考如何採用不同方法讓工作更有趣,人們能增強他們對某些工作的興趣。換言之,他們把內心獨白從「這很無聊」改成了「我好奇如果我能這麼做,會如何?」

在工作中你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戰略:在考慮真正讓你感興趣的事物時,對你使用的語言多加註意——如何?為什麼?我想知道?當你需要激發好奇心時,不妨這樣自問。

然後,再進一步用以下方法尋找答案:讀一篇文章,諮詢一位專家,找一位老師,參加一個組織——任選一種最便捷的方法。

下次有人讓你在辦公室學些東西,或者如果你感覺到自己要學是因為同事也在學;不妨鼓勵自己自問自答幾個好奇問題——為什麼其他人如此興奮?這如何讓我的工作更輕鬆?然後尋找答案。你可能只需要找到一個興奮點,就足以化「無聊」為有趣。

4、容錯能力

下列情形頗為令人恐懼:連續幾周或幾個月不擅長某事;覺得自己做事又慢又笨拙;不得不問「傻」問題,或「我不明白你說什麼」之類的問題;需要手把手一步步、一遍遍的指導……

總之,當我們嘗試新事物,並且不太擅長時,會有糟糕的想法:我討厭這個;我是個笨蛋;我永遠也不可能做好這個;這太讓人挫敗了!我們腦中這些狀態佔據了大量的學習空間。

心有所往,心有所止。你應當不念過往,不畏將來。誠然,人生中總有走錯路的時候,不必恐懼,給自己一個空間去成長,在錯誤中有所收穫也不枉費摔倒的那一次。

一個初學者的理想心態應該是對錯誤寬容而且平衡的:開始我可能做不好,因為我以前從未做過。而且我知道,時間一長我就能掌握它。

實際上研究者羅伯特·伍德和阿爾伯特·班杜拉在20世紀80年代發現,在獲得新技術的早期階段,如果人們被鼓勵犯錯和從錯誤中學習,就會增進他們的「興趣、耐性和表現」。

05

常常聽到這樣一些抱怨:

「要是我每天能早點起床去跑跑步就好了,至少不會這麼胖。」

「要是我當初好好學習就好了,現在也不至於在單位打雜!」

「要是我當初選擇考研就好了,至少找工作不會像現在這麼辛苦。」

「要是我當初不眼瞎嫁個有錢人就好了,現在也不至於過得這麼捉襟見肘。」

即使只有一厘米,只要朝前走,總會有所改變的。過去的我們無論因何種原因而留下遺憾,都要學會與自己和解,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或許我們曾是「小彤」或者怕自己將要變成小彤,不如先用這四個特質「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錯能力」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親愛的,能幫你脫貧脫困的,從來只有你自己。想想自己想成為怎麼的人,想過上怎樣的人生,一步步做好規劃。你是自己的引路人,你的人生應靠自己走下去而不是他人。

反思我們身邊,有很多抱怨原生態家庭的不如意,怨恨父母不能給予自己更多財富和資源,討厭世道不公平的人,他們生活在憎惡當中,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去感恩那些本來已經盡心儘力的父母,也不曾盡心儘力做自己命運的掌舵人。

英雄出我輩,來日可期。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對於生活壓力巨大的現代人來說,直面自己人生的暗黑時刻,認真活好當下,這何嘗不是一種珍貴的「英雄主義」。

你可以淡然生活、無欲無求,但當新目標出現時,或者底線被觸及的時候,依然可以提槍戰鬥。請你在真正有了掌控生活的話語權之後,再選擇隨遇而安的生活。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有時並不用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即使是佛,也不是一生下來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很多佛在走上平靜、大歡喜的世界前,都經歷了無數的降妖除魔,最終才能立地成佛。

我們可以做一個風輕雲淡的佛,但我更希望自己與小彤可以做一尊斗戰勝佛,以這樣一種淡然的心態和戰鬥狀態,打出一手好牌。

作者簡介:霽顏醬,富書籤約作者,90後雙子座辣媽,文學碩士,熱愛寫作與生活。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終身目標。詩酒趁年華,不負最美時光。簡書@霽顏醬。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沒錯,你的焦慮只是一種無聊……
把一切看淡,心就不累了
你的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TAG:人生 | 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