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迴避型依戀的一些感受

導讀:

對於迴避型依戀,周圍反應不太理解。

正文:

首先,安全型依戀者看來,無論是迴避型依戀還是焦慮型依戀,這種依戀機制一旦在戀愛過程中被激活,進入身不由己的狀態,自己和伴侶都被這種相愛相殺的方式,彼此消耗很多,情感起伏很大,這一過程,安全型依戀者無法理解。無法理解的原因是,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體驗。

四種依戀類型同時存在於戀愛過程中,那麼這四種依戀風格是不是存在道德屬性?換句話說,安全型是不是就是高尚的?迴避或者焦慮型是不是就是不高尚的?不能用這麼單一的思維來認識這件事吧。

外在不理解會加劇迴避型依戀者和伴侶的壓力

我自己是迴避依戀的類型,深入自我觀察後,發現自己還有輕度的焦慮依戀的特質。所以,對於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混合型依戀的特質,所遭遇到的困惑,給自己和伴侶帶來的困惑,我能夠有切膚之痛的理解。這也是我願意通過重新自我認識的方式,梳理出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各自特質以及兩種依戀類型相處模式中出現困惑,發現背後深層的內心變化的路程、形成的特點,找出應對方法,最初的動力。我從來不認為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是不高尚、不道德的,它們和安全型依戀一樣,只是一種依賴類型,並行存在。我更願意把這兩種依賴類型,解讀成一種暫時的過渡模式,這個過渡模式在幼兒期成長期成熟期都在某些方面,給兩種特質的人,帶來很大安全感,提供了保護力,可是過渡模式應該慢慢褪去的時候,被某些因素制約,導致遲遲不能褪去,正是因為這種延時,導致了兩種特質的人,遇到了種種困惑。這種現象,兩種特質的人,本身也不願意看到,主觀也不願持續這種延時。所以,通過單線條思維,來界定迴避型依、焦慮型依戀是不道德、不高尚的,這種觀點是我無法接受的。你可以不理解這種現象存在,可是不能對不理解的現象直接發出歧視的信號,這本身就是很幼稚的行為。

不能被理解的迴避型依戀

正是機遇以上的這種情況存在,兩種依賴特質的個體,由於身邊存在的同類不多,周圍環境的不理解,進而被「自我歧視」化了,起碼有一部分被「自我歧視」化。這種現象我觀察,存在的例證還不少。首先,我不贊同這種「自我歧視」,剝離感情因素,理智分析,這種「自我歧視」的結果,就是把這個延時,更加深藏化,因為怕被歧視,所以更加自我封閉,因為無法正視,所以更加嚴重。這種行為,在我看來,就是抱薪救火。能夠自我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然,也有相當多的例證,願意自我正視問題,可是他們遭遇了第二個問題。

放棄?包容?

許多意識到自己或者伴侶存在這兩種特質的人,立刻選擇了正視問題,並選擇了求助心理諮詢。心理諮詢給出的教科式的回答是兩種:立刻止損,抽身走人;難以割捨,無限包容。我先不評價這種現有的科學體系下,對兩種特質的分析和應對策略的建議,我只想說,這這兩建議,無論哪種,對於當事人,都是艱難的選擇。如果沒有經歷過迴避和焦慮兩種特質在親密關係中,形成特有的吸引和共鳴的強烈感情歷程的人,執行這兩種建議很容易,經歷過之後,曾經滄海難為水,執行起來,很難,而且具體對的操作性,不太好。

之前一個同事小孩子,在家磕破了額頭,血流不止,他急忙送去急診,醫生冷冷告訴他,先去排隊。他很難接受對方這種反應。也許,能通過這件事,做個類比,心理諮詢對於兩種特質的態度,它們就是一種分類現象,就是一個數據,只需要按照標準流程,做標準的回答。這本身並沒有錯,我不否認。可是,我想說的是,能不能換個視角看,這一個個數據樣本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呼吸,有自己的快樂,有自己的悲傷,有自己的困惑,有自己不太能被人理解的蕩氣迴腸的愛情體驗,他們大部分在世俗的定義上,絕對可以用優秀來形容,面對這些小夥伴,我實在無法告訴他們,分手或者無止遷就。這很科學,可也很不人性。我還是非常長願意通過,彼此改變,彼此相處模式的改變,形成良好對的相處體驗,走出這個延時。比起分手或者遷就,能走出第三條路, 那麼這條路要花點時間,可是為了彼此相愛的人,我覺得是值得的。

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了離開。譚嗣同就義前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我對離開者的態度,因為離開者也是曾經努力嘗試的,留下者是現在在努力嘗試的,我一樣敬佩他們的勇氣。這兩句詩,我覺得也蠻準確,兩種特質的努力改變的內容中,恰好也需要應對一些先天的因素。

怎麼改善迴避型依戀的特質

最後一點,也是許多小夥伴問我,迴避依戀這種特質能自我糾正嗎?

「除非迴避依戀者本身意願,否則這種特質很難改正。」看到沒有,從來就沒有人否定迴避依戀不能糾正。那麼,無非就是怎麼改正的問題。相比於守株待兔式對的無限包容,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加速這個延時的度過,早日獲得更好的相處體驗。比如我寫了這些東西,大家也看到了這些東西,這本身不就是我們努力的證據嗎?

推薦閱讀:

戰鬥在白駝山中(四)
城堡鎮-懸崖上的燈塔(中)
我們需要多少力才能渡過這一生?
原創碰到山寨,一場21世紀撕X大戰?
肆無忌憚的模(chao)仿(xi)是種病嗎?

TAG:迴避型人格 | 個人情感諮詢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