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父母對孩子最壞的影響,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

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心理學大師榮格

01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

你是不是就倏地一下消失了?

你的微信昵稱,變成了XX媽XX爸。

你的微信頭像,變成了孩子的照片。

你的夜晚娛樂,變成了上育兒論壇。

你的周末休息,變成了跟著孩子上補習班。

無論參加什麼樣的聚會,

你三句話就會扯到孩子身上。

更不要說你的朋友圈了,

你的朋友圈裡,孩子是永遠的主角:

孩子在學英語,孩子在上奧數,

孩子又過級了,孩子又得獎了。

你就這樣喪失了自己的生活

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孩奴」,

你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希望能為孩子「安排」一個美好人生。

但遺憾的是,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結果,

離你的期待總是差了那麼一大截,

「問題出在哪裡呢?」你不明就裡。

02

7月,媒體採訪高考狀元時,

發現了三個很有趣的現象。

第一個現象:本以為高考狀元都是書獃子,採訪後才發現他們個個都超好玩。

陝西文科狀元向遠方特喜歡健身,

所以沒事就練器械、打球、爬山,

那身材,健得真是堪比超模。

福建理科狀元陳汜玄喜歡寫作,

所以平時超愛玩詩社、玩辯論、玩劇本。

貴州理科狀元查致遠熱愛文藝,

唱歌、跳舞、朗誦、演奏樣樣拿手,

所以他成了學校電視台的台長。

第二個現象:本以為高考狀元的父母都是「孩奴」,採訪後才發現都不是。

記者問:「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他們都回答:「好象也沒怎麼教育啊。」

第三個現象:「孩奴式父母」的孩子,不但成績很難躋身頂級,而且性格也不太陽光。

記者問「孩奴式父母」同樣的問題時,

他們又是搖頭又是擺手,

不但自己的苦水一大堆,

對孩子的不滿也是一大堆。

他們始終不明白一件事情:「我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就教不出優秀孩子呢?」

是啊,為什麼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

付出與回報是如此的不成比例?

03

有位媽媽終日愁眉不展,

因為兒子不聽話、不愛學習。

她在兒子身上花了很多心血,

但兒子始終改不了各種毛病。

她只好去求教星雲大師。

「我小孩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星雲大師問:「您影印過文件嗎?」

媽媽答:「影印過。」

星雲大師問:「如果影印件上有錯字,您是改影印件還是改原稿?」

媽媽答:「當然改原稿。」

星雲大師說:「這就對了。孩子的積習,一般都是從父母那裡『影印』過來的。」

孩子的積習是從父母那裡「影印」過來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就是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

04

你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嗎?

我大學同學張敏(化名),

孤僻、自卑、敏感、暴躁、小心眼,

正因毛病多多,她沒什麼朋友。

有一次,她跟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嗎?

她說:因為我成長在一個很壞的家庭。

「我爸媽每天都為雞毛小事吵架,

什麼今天沒去繳水費啊,

什麼地板滴了一滴油啊,

每次吵架都摔東西,

摔完東西就開始揍我。

我六七歲的時候,有次吃餃子,

我媽問我用哪邊牙齒在吃,我說左邊,

她立馬就扇了我兩個大嘴巴,

所以到現在我都不敢吃餃子。

高考結束後,我做了一個離子燙。

回家就被我爸打得滿身血印,

他還問我是不是要去做雞……」

所以,那時張敏就想:

「我以後一定不能重蹈父母婚姻的覆轍,

一定不讓孩子過和我一樣的日子。」

但不幸的是,張敏失敗了:

「我結婚後,好像有撒不完的怨氣,

瞧著老公和孩子,總是這不順眼那不順眼。

於是諷刺、挖苦、罵人、摔東西,

做的時候沒意識,做完之後恨不得剁了自己,

警告自己一百遍要改,可一到明天還這樣。」

我朋友講過他一個發小的故事。

很小的時候,發小跟父親去書店看書,

他看上了一本童話書,很想買。

於是父親趁人不注意的時候,

一下就把最後一頁價簽撕掉了,

然後迅速把書塞進了他口袋裡。

所以,他長大之後,

也會下意識做出父親類似的行為。

比如趁著人多的時候逃公交票,

比如逛商場的時候偷吃各種食物。

他的生活習慣也充滿了父親的影子,

比如吃飯的時候會把好菜埋在碗底,

用飯蓋起來,先吃桌上菜碗里的。

他也常常為這些毛病而羞愧:

「我一直努力不要像我父親那樣,

可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像他?」

你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嗎?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

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

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里,

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所以星雲大師說:你就是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

05

今年小學開學時,

我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

很多家長都為子女教育頭疼不已:

「我簡直拿孩子沒有辦法。」

「完全不是我期待的那個樣子。」

班主任在家長們發言之後,

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好老師重在方法,好父母重在活法。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活得精彩。

父母自己活好了,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班主任的這句話,

讓我想起了心理學大師榮格的另一句話:

「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

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

父母是原稿,孩子是影印件。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是我們的生活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所以別問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活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

06

很多人知道高曉松是音樂奇才,

卻不知道他是超級學霸。

他中學讀的是北京最牛的北京四中,

且是A1班——成績前50名的尖子班。

高三時,他就獲得了保送浙大的名額。

他沒去,最後考了清華電子工程系。

電子工程系當時是清華最牛的系,

對高考分數要求極高,

但高曉松竟超了錄取線60多分。

你知道高曉松學習為什麼這麼牛嗎?

他爸是清華教授,他媽是建築學家,

但他們平時並不管高曉松的學習,

他們只是自己超愛學習和鑽研,

所以在這種氛圍下,高曉松自己就養成了學習和鑽研的習慣。

這幾年,高曉松參與制作了三檔綜藝:

《曉說》《曉松奇談》《奇葩說》。

這三檔節目,都火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說:高曉松怎麼這麼博學啊?

「從小我家裡就有好多書,

連走廊里都擺滿了書。

我們家書櫃下面都是卡片櫃。

因為那個時候沒有谷歌搜索,

看書得把筆記記在卡片上……」

因為父母超愛讀書、超愛做讀書筆記,

所以高曉松也變成了跟父母一樣的人。

你知道高曉松為何能成為音樂奇才嗎?

「因為我很小的時候,

便跟著喜好音樂的母親油印樂譜。」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習給孩子看。

最好的教育,就是奮鬥給孩子看。

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07

潘石屹是個很陽光、樂觀、善良的人,

他說他的這一切,

都來自於「父母的形象遺產」:

「我爸爸在『文革』時被打成右派,

受了很多折磨挨了很多整,

但他永遠是樂觀的。

有一次,他穿著一個袖子的襯衫,

到學校接我,手臂上都是血,

我問他為什麼衣服只有一個袖子,

他說被『民兵小分隊』打了。

但即使遭遇了這樣的不幸,

他在帶著我回家的路上還唱著歌。

這件事給我特別大的震動,

讓我從小就學會了要積極樂觀。

還有一次,他們在造紙廠幹活時,

一個滑輪掉下來,砸斷了一個農民的腿。

所有人都嚇得哭了起來,

因為腿斷了,得花很多錢去看。

工廠里來了個人,說趕緊送醫院。

大家都說沒錢,真的沒錢。

工廠的人說:那就寫借條,借200塊。

我爸站起來,幫農民寫了一個領條。

工廠的人問:怎麼把借條寫成領條了。

我爸說,你這200塊錢,

相當於我們全村一年的總收入,

借了也還不起,所以只能寫個領條。

這件事給我的震動也特別大,

讓我從小就學會了做人要善良。」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為人處世。

所以潘石屹也想把陽光、樂觀、善良傳給孩子:

「我堅信父母的形象問題,

是社會教育的一個重大課題。

因為父母的形象,

不僅是孩子走入社會的第一道大門,

也是長存於孩子一生記憶中的寶貴財富。」

08

1962年,錢鍾書和楊絳,

帶著女兒錢媛去飯店吃飯。

吃飯的時候,楊絳赫然發現:

女兒一直在觀察其他飯桌吃客的言談舉止。

楊絳覺得奇怪:「你老盯著別人幹嘛?」

錢媛說:「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吵架。

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拌嘴。

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

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

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

然後就知道怎麼往正確的方向跑。

所以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

因為您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

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在父母恩愛中長大的錢媛,

便學會了怎麼去愛一個人一個家庭。

她雖然一生很是坎坷,

但在兩段婚姻中卻都是夫妻恩愛。

特別是她與第二任丈夫楊偉成組建新家庭時,

楊偉成的兩個孩子都正值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最是叛逆,

但錢媛卻用自己的愛「征服」了他們。

錢媛去世後,繼女繼子還撰文懷念她:

「和母親錢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

是我們一生最幸福快樂的日子。」

心理學家諾費奧做過一個調查:

結果發現父母不恩愛的人,

其子女婚姻失敗率是恩愛家庭的三倍,

其子女出現心理問題是恩愛家庭的五倍。

「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諾費奧說。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彼此恩愛,就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恩愛家庭里長大的孩子,

往往會堅定不移的相信愛情。

就算單身,也不會喪失對愛情的期待。

就算分手,也不會失去愛一個人的能力。

09

作家晚情講過一段記憶:

小時候,父母帶她去看電影時,

都會好好的精心準備之番,

媽媽會把她的頭髮全梳到後面,

然後再編織成兩個小辮,

然後再給小辮紮上蝴蝶結,

然後再戴上精美的玻璃發卡,

然後一家人都換上好看的衣服,

手拉手地走向電影院。

這樣的講究,讓晚情學會了如何生活。

「直到現在,我都記得當時電影的名字。

這種經歷,鍛造了我一生的審美情趣。」

現在,晚情會經常買些花插在花瓶中,

「即使它們明天就凋謝了,

可這一刻的美麗仍然可以愉悅我的生命。

我還會把禮物藏在家裡,

給老公和兒子一些驚喜。

那是爸爸媽媽教會我的,

即使再窮,再失敗,

也要學會偶爾脫離現實,

去享受精神世界,享受與美有關的時光。」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你給他灌輸什麼,

而是他能從你身上看到什麼樣的活法。

你熱愛生活,孩子也會過得詩意。

你活得豐盈,孩子也會努力綻放。

父母有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愛生活。

10

有一個很美的成語,叫「芝蘭玉樹」。

這個成語,講的就是東晉名相謝安家的子弟。

東晉的達官貴人都無比羨慕謝家:

「謝安家的子女兒孫們,

個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

就像芝蘭玉樹生長於階庭中一樣,

一代接一代,永不衰絕。」

有一次,一個朋友實在忍不住了,

便問謝安:「也沒見你教導子女啊,他們一個個怎麼就成了芝蘭玉樹?」

謝安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是啊,真正的教育,

不是犧牲所有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

而是要努力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

努力經營好我們自己的人生,

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三流父母做保姆,一流父母做榜樣。


推薦閱讀:

孩子不聽爸爸的話,怎麼辦?
父母情商低會給後代帶來多大的影響?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裝傻」的爸媽養出獨立的娃
不走尋常路的陸毅竟然是「寒門貴子」的典範,想模仿需做到這兩條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