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寫不出東西」

我時不時會推薦身邊的朋友練習一下寫作,不過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不會寫啊」、「寫不出啊」、「要怎麼寫啊」之類,知乎和公眾號上也時不時有人問這類問題,所以今天一併答了。

少寫東西的人在抱怨寫作時,常說自己「不會寫」或「不知道要怎麼寫」,聽起來好像不寫東西是因為缺乏寫作技巧造成,這也是大多數人對自己的錯誤認知。寫作技巧很差,頂多只是寫出來的東西不好看而已,況且,我們大多數人寫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很高的寫作技巧。而現在很多人面臨的問題不是寫的好不好,是壓根就寫不出幾個字來,所以我認為比較準確的描述應該是「寫不出來」。

記得以前學英語的時候,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個理論,深以為然。原文記不清了,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口語不好、寫作不好是因為單詞背的不夠多、文法學的不夠精,但其實只是自己沒有什麼可說的而已。最常用的單詞大概也就一兩千,最基本的文法也就那幾種,掌握了這些,便脫離了文盲階段,就可以說和寫了,但我們卻仍然不能清楚和流暢的表達,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英文如此,中文我想大概也是這樣。林語堂說,我們寫作,要讓人人都看得明白,就如有人在收音機里誦讀,別人在聽的時候,也能清楚理解,不會產生歧義。從這個標準來看,最常用的詞語和最簡單的語法是最好的。

所以說,寫東西其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寫作技巧,寫作之所以困難,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肚裡沒貨。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寫,所以才「寫不出來」。

其實只要不是蠢貨,肚子里就是有東西的,不過有時候太亂,理不清楚,就乾脆不寫。但不寫,又怎麼知道自己寫不出?寫不好呢?許多作家,都坦言看到自己早期寫的東西恨不得一把火燒掉,但他們若是不開始寫,又怎麼能有寫得好的那天呢?

要想寫得出來,寫得好,唯一的方法就是「開始寫並且持續寫下去」。

寫作可以逼自己思考,想的多了,就學會了怎麼理清思路。我之前提到過自由寫作的方法,就是不管什麼提綱和修辭,只是照著自己的思維發展一路寫下去,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寫著寫著就能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思路和觀點了。

寫的多了,就會有人去看,為了讓文章更好,我們就會想辦法去學習和印證,慢慢的,肚子里也就有貨了。在寫的過程中,寫作技巧也會逐步提高,自然就寫得越來越好了。

有人說不想寫是因為情緒低落,得了吧。寫作就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無論情緒是高漲還是低落,人都是有東西可以表達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無病呻吟的少女日記了(寫日記是個有趣的話題,找時間我們再討論)。

還有些人,有一個比較炫的借口是「不想寫」,聽起來好像只要自己想寫就能寫出來一樣。他們想說的大概是沒有寫作的衝動,但我覺得,不想動腦子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有兩種表現。

一種是很懶,腦子連動一下都覺得累。有時候白天工作太忙,晚上回到家會有這種透支的感覺,這個時候,放鬆一下,找個另外的時間再寫也不是壞事。我現在就嘗試著把寫作的時間提到早上,果然好處多多,腦子清楚、無人打擾,效率極高。

還有一種,是想了很多,但沒有一個點是想清楚了的。要知道寫作是個比說話難度更高的活,一個觀點,沒有經過深入思考,是很難用寫作的方式表達清楚的。比如跟人聊天說話可以一直說下去,靈光一閃的現象也常有,但如果沒有深入思考,自然也就想不明白,也記不住,動筆的時候,就不知道要寫些什麼了。

真正沒有寫作衝動的情況當然是有的,最常見的,大概就是不孤獨了吧。

當有人陪我們玩,陪我們聊天,陪我們做任何事的時候,完全不會無聊,這時候我們的表達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寫作這種相對麻煩的方式自然不是首選。也難怪很多作家都喜歡一人獨處。一個人,有了表達的衝動,卻沒有對象可以傾訴的時候,寫作幾乎是唯一一個可以選擇的表達渠道了。

不過這種情況對於常常寫作的人來說,其實並不常見。因為寫的多了,就會更了解「寫作」這件事,也能學會如何將它的影響降到最低。思考和寫作成了習慣,一旦有空,就會自然而然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動筆了。

所以,開始寫吧。


推薦閱讀:

關於《我將永生》與房昊先生在「陷入同一天,記憶不循環,人會發瘋嗎?」下的回答內容相似的一些說明
笨方法讀《原則》(10):賺錢觀須與人生觀一致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事誰人知
搶搶搶--搶位置(28)
寫作的智慧與思考

TAG: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