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焦慮

你覺得你焦慮嗎?

「焦慮」和「憂慮」「煩惱」「焦躁」的區別在哪?

如果用更多的文字來描述,就我自己的感覺而言:

憂慮是年長、成熟、偏感性的人會出現的心理狀態,往往是根據已有經驗,對未來事物走向和趨勢的擔憂,是一種長期的、隱隱在心裡吊著,但不會突然出現讓你情緒出現劇烈波動的心理處境,也不會對正常的規律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和改變。

煩惱是屬於小孩子的,如果你在煩惱什麼,在比你更大一輪的人看來,你的煩惱往往不值得去憂愁;它更多的是給當事人帶來困擾,會持續一陣子,可能會因為事情好轉突然消失,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長期存在,和它緊密聯繫的是「托著下巴胡思亂想」。

焦躁是「熱鍋上的螞蟻」,是有急事,事到臨頭了沒準備好,出了岔子但時間上或者沒有客觀條件讓自己準備好去面對;事情可大可小,但往往都是突發的,出乎預料的,不管準備得怎麼樣,一咬牙也就過了,放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尺度來看,就是往河裡投了顆石頭,也就是盪起一下水花而已。

而焦慮的話,相比前面三個,更多地和社會,和他人有關;這是一種因為比較而出現的情緒,它讓你長時間的憂慮,徒增一時的煩惱,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感到焦躁不安;焦慮是因為比較,而不是因為客觀出現的問題產生的,所以可以從心態上徹底消滅他;與之相對的,它也不會因為客觀上的順利而消失。

為什麼今天要說這個話題呢,是因為覺得生活中焦慮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了。

信息化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人和人之間信息傳遞的頻率越來越快,圈子和圈子之間的信息壁壘越來越薄弱;以前你不知道土豪明星富二代的生活有多麼奢華,就像無知的乞丐只能用自己那一點點體驗去想像皇帝是用金碗還是銀碗乞討那樣,正是因為不知道,所以你不會焦慮;以前鐵匠的後代是鐵匠,貴族的後代還是貴族,現在你看到很多看起來像普通人的弱者(無背景、智商一般)的人,也能成為網紅,也能創業成功,也能跨越階級,彷彿一切都有了可能,所以你覺得自己也可以,但現在還沒有做到,所以變得焦慮(實際上任何時代只要是穩定時期階級跨越這種事情都是小概率事情,現在覺得好像比以前容易是因為信息的曝光和獲取比以前強多了,讓你看到了倖存者偏差而已)。

最近網上討論比較多的一個話題是「知識變現」,也就是像知乎live、得到專欄這種形式;現在的人越來越靜不下花大段的時間去學習了,所以就只能指望碎片化時間的「聽課」,來安撫自己焦慮的心,假裝自己在學習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安慰,效果類似於想減肥去辦健身卡但半年就去了幾次,像學英語買單詞書但半年就翻了幾頁;當然這裡不是批判知識變現,這裡的重點是焦慮。

知識變現市場的興起是利用中產階級想往上爬,不願意掉落階級的焦慮;而對於還沒有步入社會的學生們來說,也是處處迷茫著焦慮的氛圍,因為只要有比較,就會有焦慮;不管你身處何處,只要你有上進心,不想往下落,而自己的實力又不夠給你足夠的信心,身邊的競爭又足夠激烈,那麼焦慮必定常伴你左右。

什麼都不在乎的差生不會焦慮,老是拿第一考試胸有成竹的人不會焦慮,焦慮的往往是那群中上的學生;他們徘徊在一條線附近,如果努努力運氣好還能往上爬一層,一不注意就掉下去了。比如一本線附近的學生,距離高考沒多久了,衝上去就是211,跌下來就是三本;那些成績較好但衝擊名校還差點實力的學生也是如此。

大學生也焦慮,考研的和高考一樣,工作的在面臨離開學校即將步入社會的時候,也在焦慮校招能拿一個什麼層次的offer,身邊的同學拿的啥,自己不能比他們差;有沒有戶口,年薪多少,是不是核心崗位,公司前景怎麼樣,都巴不得畢業後三年內就能買房買車,在一線城市定居下來;為什麼現在無論什麼專業的都想轉互聯網,除了金融之外來錢最快的行業了,相比金融門檻又低了不少,無論是進公司也好,創業也好,有那麼多成功的神話和故事激勵著,別人可以,我也可以,我現在不行,那我就焦慮。

社會越浮躁,人們越焦慮;人們越焦慮,社會越浮躁,出不去了。

至於焦慮好不好,怎麼避免焦慮,就不再多說了;雖然是上進心的證明,但不要影響到身體健康;別人的安慰也沒用,只要自己還在這社會上,還想著和別人比較,現狀卻不如別人,那焦慮就會在哪裡,不離不棄。

你現在焦慮嗎,在焦慮什麼呢?

(圖文首發於同名公眾號,微信號:captain_ccy )

推薦閱讀:

上二流大學,怎樣才能過上一流生活?
女孩 為什麼要努力?
喜歡藝術,想走這條路,還有必要學好文化知識嗎?
女孩子不好好努力是要結婚的

TAG:生活 | 努力 | 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