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背景下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方向

說來慚愧,距離自己首次在知乎上碼字已經過去了6個月,看來要堅持做一件事情真的不容易…

近些年來,各大網站、報紙乃至微信朋友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轉型」。大至國家產業機構調整、政府職能轉變,小至商業模式升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轉型」一詞已經融入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我作為一名基層行員工,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也是「銀行的業務要轉型」,那麼到底怎麼來轉型?我就結合自身的工作來說一說在轉型背景下發展電子銀行業務的一些體會。

一、銀行業務轉型的大背景

人類自有文明以來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以及信息文明。其中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轉型我們在此不再闡述,但是從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的轉型所帶給我們的震撼是每個人都切身體會到的。

工業文明時代的標誌是大規模製造,通過大機械、大組織的模式生產高度標準化的產品,每個人都是龐大產業鏈中的一部分。雖然與農業時代相比,生產力取得了巨大的增長,但是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通過大量「面對面」的協作進行生產活動。這一局面隨著互聯網和個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而改變,人和人協作的方式開始發生變化。人們開始突破時空的限制開展合作,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成熟以後,一個人除了睡覺以外,可以說剩下的時間全部都是「掛」在互聯網上。

銀行業,作為一個已經存在數百年的古老行業,也在這樣一場變革中開始了自我更替。早在上世紀末,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就曾預言「銀行業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恐龍」。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銀行業這隻「恐龍」非但沒有消亡,反而是這樣信息革命中最大的受益者。在這場信息革命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就是電子銀行業務。電子銀行服務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企業和個人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來使用銀行的服務,大大降低了銀行的服務成本,並且也給客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客戶不用再耗費時間和精力到線下網點辦理。可以說,電子銀行服務同時提升了銀行和客戶的效率也同時降低了雙方的成本。

當我們把時間跨度從數十年縮小到近五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的終結,銀行業也隨之告別了利潤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迎來了「新常態」。過去搭著經濟上行的順風車,通過快速擴張信貸規模賺取利差的「粗放式」經營肯定是行不通了,銀行必須要回到關注投入產出水平的「集約化」經營方式。所謂集約化經營,通俗的說就是:用儘可能少的資源做儘可能多的事,從而創造出儘可能多的價值。正如上文中所說,降低銀行的服務成本恰恰是電子銀行業務在過去20年做出的最大的貢獻之一,因此,電子銀行在銀行業務轉型的大背景下將大有可為。

二、電子銀行業務在轉型時期的地位

自2013年互聯網金融的概念興起以來,各家銀行都開始有「門口的野蠻人」的危機感,紛紛採取應對之策,不少銀行調整組織架構以適應新時期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新挑戰。

各家銀行開始將「電子銀行部」改名為「網路金融部」,以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佔據主動。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服務最大的特點是跨渠道、跨部門、跨行業的創新,如果僅靠原有的電子銀行部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以往電子銀行部的定位只是渠道部門,現在變為網路金融部後,其職能和重要性也明顯增加,光從名稱上來看,網路金融部需要承擔在網路上進行獲客和創收的職責。

比如中信銀行提出「再造一個網上中信銀行」的目標。在其對網路金融部的規劃中,該部門是獨立於對公條線和對私條線的部門,既不屬於公司業務部門,又不屬於零售業務部門,可以獨立開展存貸匯業務,把重點放在突破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網路貸款等產品領域。平安銀行則是在2013年8月成立了全新的平台事業部——公司網路金融事業部。按照規劃,平安銀行戰略是「綜合金融+線上金融」,成立網路金融事業部就是這一規劃的具體體現。網路金融事業部將採用平台事業部形式,重點開發網路金融產品,建立「產品+平台」的事業部,提升其網路金融服務。

中小銀行「船小好掉頭」且物理網點少,發展網路金融更有迫切需求;而我所處的國有大行雖然對資源掌控能力強,在應對互聯網的衝擊時壓力相對小;但是畢竟行內線下網點多,且網點的平均單產也很低,要走集約化經營之路,削減網點勢在必行。對於這一點,銀行的高層們可能數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但是可能顧慮削減網點後會導致銀行的獲客能力下降,所以進展並不是很快。那麼,削減網點會不會導致我們的客戶流失並且降低我們的獲客能力呢?

我思考的答案是不會,相反,通過削減網點並將更多的資源通過線上渠道去獲客才更加符合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因為,銀行是服務「交易」的。(詳見我6個月前另外一篇文章《銀行是服務交易的》)

任何的個人、企業和機構,他們都是通過「交易」來和銀行建立聯繫的——賣東西的時候需要收款、買東西的時候需要付款、付款的時候錢不夠就需要貸款,交易發生的時候一定會伴隨著資金的流動,這就需要銀行的服務。一家銀行所能夠服務的交易越多,他獲得的存款、貸款和中收也就越多。一直以來我們在強調,成為「主辦行」、爭取「基本戶」、提升「資金承接率和循環率」等,目的都是為了讓客戶做交易的時候能夠儘可能的通過自家銀行的渠道。所以,哪裡有交易銀行就要去哪裡(這是為什麼我們要把網點開在商業中心,因為那裡商業活動多、交易頻繁)。現在,交易在向互聯網上聚集,那銀行自然也要「搬到」網上去。

因此,在轉型時期,電子銀行業務將從原本銀行內部的業務支撐部門專項前台的業務經營部門,走出去,去和「平台」們進行合作(或者自建平台,比如「善融商務」),去服務那些互聯網上的「交易」。但是與那些互聯網平台合作,雖然我們收穫了大量的中收和存款,但是有一個讓人擔憂的現象愈發明顯——客戶只知道天貓、京東、支付寶、微信服務了自己而察覺不到銀行的存在,而正是這種察覺不到,讓銀行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數據」。

三、互聯網金融對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衝擊

互聯網金融給銀行帶來真正的衝擊來自於兩個方面:1、失去支付場景、2、失去大數據時代的商機。

支付是銀行業誕生的源頭性業務,可以說商業銀行演變成如今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組織繁雜的系統都是來自於一開始人們對支付便利性的需求。在電子商務成熟起來之前,大家的交易都是在線下完成的。那個時代的交易受制於地域和時間,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可以對某個區域或者某個行業的支付工具完成壟斷。但是,隨著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的出現,大量的交易行為向線上的少數幾個節點聚集,光B2C電商領域基本就被天貓、京東、亞馬遜少數幾家公司瓜分完了,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樣「老大吃一半、老二吃兩成,剩下的所有人只能分餘下的三成」的市場特徵在所有互聯網改造程度較深的行業均表現出來,同時這種聚集效應還在變得更加嚴重,老二甚至都面臨死亡的危險(比如滴滴收購優步)。隨著互聯網帶來的行業壟斷的出現,銀行突然發現自己不再與用客戶「直接」接觸,自己不再以支付工具的形式出現在客戶面前,而是成為了成為互聯網平台背後的「資金通道」。

這種「通道化」的現象在移動支付領域顯得更加明顯。「二維碼」支付經過支付寶和微信近幾年的「燒錢」推廣,已經成為了很多客戶首選的支付方式,比如在杭州這樣一個全方位擁抱互聯網的城市,「出門不用帶錢包」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習慣的生活方式。

在此基礎上,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開始做起了「銀行」的事情——「放貸款」,其實這恰恰是銀行服務本質的一種體現——銀行是服務「交易」的。一個客戶,在天貓上買東西,自然需要付錢,那就用「支付寶」,如果覺得東西貴怎麼辦?那就用「花唄」,然後分期還給阿里就好了。一年前,你還可以選擇買東西的時候用銀行的信用卡進行分期,2016年開始,天貓上只允許使用「花唄」分期。對銀行而言,因為支付入口被壟斷了,所以在後續提供金融服務的時候就必須受制於平台,情況更加嚴峻的是,因為失去入口使得銀行無法獲取到有價值的「交易數據」,比如一個客戶在天貓上消費以後,他買了什麼,在哪家店買的,東西寄到哪裡去了,這些信息銀行全都一無所知,而阿里恰好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為消費者和商戶提供金融服務,積累的數據越多,他們的風控模型就修正的越好,不良率就越低。

可能大家對「數據」的價值還沒有很直觀的認識,讓我們再來看一下幾個月前alphago和李世石九段的圍棋對決。在棋局開始以前,包括google前高管李開復、「棋聖」聶衛平在內,無論是計算機還是圍棋領域的專家都認為alphago無法戰勝李世石,因為圍棋的變化實在是太多了,太複雜,而且在2016年初的時候,alphago還只是能戰勝專業二段的棋手,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就取得如此快的進步。但是,alphago的團隊卻知道alphago的實力已經有把握戰勝李世石了。最後的結果是4:1,alphago獲勝。其實大家更應該去關注李世石贏得的這一盤,很有可能是人類最後贏的一次,因為再經過幾個月的訓練,alphago的實力應該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戰勝的了。谷歌的團隊對alphago的訓練就是利用谷歌龐大計算能力,輸入海量數據,然後藉助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進行訓練。通俗的理解是:工程師把人類歷史上所有的高手對決的棋譜都扔給alphago,也不告訴alphago什麼是正確的下法,而是讓他自己學習,讓alphago自己總結出什麼樣的局面下哪一步的走法贏面更大。同時還讓alphago自己和自己下棋,提升水平。要知道,人類一次只能和一個人下棋,但是機器可以同時和幾百個甚至幾千個自己下棋,經驗積累的速度是驚人的,可以說,alphago的勝利就是「大數據」的勝利。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給銀行帶來最大的衝擊並不是那些「P2P」、「眾籌」等純金融平台,這樣的項目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其實非常有限,真正讓人擔憂的是佔據支付場景進而開展銀行業務的那些互聯網巨頭。沒有場景就沒有數據,沒有數據銀行業將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要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傳統銀行業首先要將目光放回到獲取「場景」上。

四、對發展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幾點思考

1、搶佔場景

銀行工作的重心要回到支付場景的建設,所以我認為銀行做自己的電商平台還是值得提倡的,當然具體如何「做」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在電商平台的發展過程中,尤其不可「急功近利」,萬不可為了完成任務來「刷單」,因為銀行搭建電商平台的一大目的是積累交易數據,但如果數據本身是不真實的,反而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會對後續金融產品設計造成傷害。

另外,銀行推出自己獨立的支付工具/支付品牌,順應移動支付的大趨勢推出二維碼支付,發展自己的線下商戶也是為了獲得場景和數據。更讓人欣喜的是,各家銀行已經認識到做一個開放性支付平台的重要性了,為了獲取數據絕不能說我的支付工具只能支持自己家的銀行賬戶,所以銀行的支付產品也都支持他行卡綁定的。

銀行的支付產品面臨的兩項挑戰是用戶體驗和推廣方式。不可否認,在微信和支付寶已經成為線上支付的兩大核心入口的前提下,在小金額的便民支付上銀行缺乏優勢以及後來居上的手段。銀行可以瞄準大額支付場景來做文章,在國家加強了第三方支付的賬戶管理以後,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回歸小額便民支付的定位,這是銀行支付產品的一個重要機會——對於小額的支付,客戶繼續使用平台提供的支付工具,對於大額的支付則調用銀行的支付工具。

2、重視區塊鏈、機器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創新應用

區塊鏈技術,是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科技之後,目前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在過去的一年中,區塊鏈技術已成為全球創新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受到風險投資基金的熱烈追捧。國際各大領先金融機構也紛紛行動起來,組建了R3 CEV和Hyperledger這樣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聯盟,目前也有多家國內的金融機構加入了國際上的區塊鏈聯盟。另外,從反欺詐/反洗錢的角度考慮,記載於區塊鏈中的客戶信息與交易紀錄有助於我們識別異常交易並有效防止欺詐。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可以將不良紀錄客戶的數據儲存在區塊鏈中。客戶信息及交易記錄不僅可以隨時更新,同時,在客戶信息和交易紀錄通過自動化的加密關聯共享,銀行之間能省去許多「了解你的客戶」的重複工作。銀行也可以通過分析和監測在共享的分散式帳本內客戶交易行為的異常狀態,及時發現並消除欺詐行為。

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新技術是機器智能,也稱人工智慧,這裡並不是指智慧櫃員機這樣的工具,當然用機器代替櫃員肯定是一個趨勢。我們指的人工智慧是能夠部分代替人來做出決策並且做的比人更好的一種系統。這套系統能夠通過數據分析,來幫助甚至代替人做出決策、可以給客戶準確推薦合適的金融產品甚至直接幫客戶完成資產配置的所有操作(智能投顧)。通過大數據分析然後由系統自動審核放款的工作,我們在微眾銀行、網商銀行上已經看到了;此外智能投顧在美國也已經成為了一個日漸成熟的產業。利用這些新的技術手段提升銀行的服務與獲利能力也符合轉型發展的思路。

3、電子銀行部終會消失,將會融入到銀行的每個業務流程中

電子銀行部/網路金融部作為一個獨立部門而存在的時代一定會結束,尤其是物聯網的時代到來以後;每一件商品、每一項服務的交易和流通都變得可追溯;藉助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做到每一筆交易具備不可篡改性;也使得銀行的金融服務可以精確嵌入到商品生產、銷售、售後的每一個環節,因此未來電子銀行業務也將完全融入到銀行服務的全流程之中。可能大家覺得這樣的設想很大膽,但是要知道在10年以前,人們還認為在圍棋這件事情上計算機永遠不可能戰勝人類,事實上,這一天非但到來了,而且來得這麼快,更讓人驚訝的是或許自此以後,人類反而在圍棋上再也無法戰勝機器了。因此,距離銀行服務全流程電子化實現的這一天可能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快。

好啦,第二篇文章就到這裡啦,不知道下次有時間和靈感來寫作要等到什麼時候,希望不要再等6個月:-D


推薦閱讀:

支付平台是如何測試各種渠道和銀行通道?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30歲的你存款還不足30萬!
出境旅遊,選卡、刷卡到底有什麼講究?
想做好瀚銀手付通嗎?看這裡!

TAG:互聯網金融 | 銀行 | 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