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專題(五)|夫妻關係與孩子成長

在這一期,我們來談談夫妻關係與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孩子的早期成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家庭影響伴隨孩子成長的一生。

對於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來說,家庭環境基本等同於父母間的夫妻關係:它決定了孩子是否生活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與父母是否能建立安全可靠的關係。這些對於孩子的情感、人際關係、學習和行為等各方面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每個孩子的降生都會讓新晉父母愉悅和激動,正如卡朋特的歌唱到的:「你降生的那一天,天使們聚在一起,讓一個夢想成真」。但現實是殘酷的,孩子的到來也意味著原來的二人生活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年幼的孩子需要餵食、擁抱、換尿布、陪伴;長大之後,他們又需要大人講故事、一起玩耍。總之,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大人持續的關注和照顧來確保自己的成長和發育。

對於年輕父母們來說,做到這些並不簡單。這意味著和孩子相處的快樂,更意味著責任。想像一下:您可能很難找到空閑的時間來安靜地讀書,無法和朋友一起逛街和閑聊,耐心也很快會被消磨殆盡,孩子出生時的興奮會被越來越多的家務產生的壓抑所取代。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乃至婚姻關係。

在中國還有一個特有的問題,長輩們參與新家庭生活有時會讓很多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協調。

這是個大多數年輕爸爸媽媽們都會經歷的普遍現象。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有一項在10個發達國家展開的研究結果表明:婚姻滿意度隨著第一個孩子的到來一直呈下降趨勢直到孩子長大離開家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約有45%的丈夫和58%的妻子感受到孩子出生之後婚姻質量的下降。

更可怕的是,這種負面作用具有傳導性,婚姻質量的下降不但影響夫妻雙方的情感和交流,增加大人的焦慮和壓抑,還會降低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給孩子造成持續的壓力和恐懼。即便對於嬰兒來說,這種影響也是顯著的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保羅·阿瑪托和朱莉安娜·索博萊斯基通過分析一項長達17年,橫跨兩代人的研究數據發現不穩定的父母婚姻會降低孩子成年後的幸福感,也會破壞孩子與父母的情感關係和依戀關係。

很多父母也意識到雙方矛盾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會有意地隱瞞婚姻的不穩定性,在孩子面前採取偽裝策略。其實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很多時候,他們能覺察出父母之間關係的親密程度,這種策略的好壞很難判定。

哪些原因會導致婚姻的不穩定?

總結起來,伴隨孩子的降生,有四種主要因素導致婚姻的不穩定:產前和產後抑鬱、睡眠缺乏、社會孤立和不對等的家務分工。

產前和產後抑鬱

媽媽的產前和產後抑鬱已經變成需要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也是心理學家研究的熱點問題。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報告指出,每十一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孩子會經歷媽媽的產後抑鬱,而艱難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孤立會使這個比例更高。在中國,我們沒有找到確切的數據,但常常見諸報端的各種相關新聞說明這個問題在中國也很顯著。

為什麼抑鬱有如此大的危害?

因為孩子早期的安全感大部分來源於媽媽與孩子的安全依戀關係。媽媽的抑鬱會影響其與孩子之間最初的交流方式-「照料和回應(serve and return)」,進而影響孩子健康的壓力應答系統的構建和大腦發育(更多信息參考前期內容)。

對於女性來說,產前和產後抑鬱來源於養育孩子的責任和家務,以及社會孤立。這種抑鬱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反覆發生。在美國,只有不到15%的產後抑鬱會尋求專業心理幫助(來自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報告)。

從行為學來說,女性在面臨壓力時,會釋放後葉催產素,從而產生生物行為 「tend and befriend」-就是需要社交活動(尋找朋友交談)來緩解壓力。這是女性保護後代和應對刺激而尋求共同防禦的行為,這種理論行為是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謝莉·泰勒和其同事在2000年提出,這種社交關係可能是有進化根源的。

心理學家盧瑟倫·約瑟森強調了這種生物行為的重要性:「每當女性在忙於家庭和工作時,總是首先犧牲與其他朋友的友誼。這是錯誤的,等於將自己推入火坑,因為朋友之間的友誼給予女性力量。」

科學研究表明媽媽的產後抑鬱會讓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社交行為障礙和膽小。這種行為障礙會長期存在。

睡眠缺乏

由於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來照顧新生兒的生活起居,睡眠缺乏是新晉父母很重要的一個特徵。睡眠的缺乏很容易讓人情緒失控和被激怒。科學研究表明(日後有專題討論):缺乏睡眠的人會喪失大部分控制極端情緒的能力,同時認知和問題解決能力也會惡化,這些都會增加夫妻之間衝突的幾率。

社會孤立

嬰兒出生之後,年輕父母的社交和單獨相處的時間會受到大幅度地擠壓,隨之帶來的是責任和相應的家務。這種孤獨和繁忙的家務會讓他們陷入社會孤立。

通過比較實驗鼠在獨處和群居時候不同部位的活躍程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發現,孤獨感可能是由人腦中一個叫中縫背核的部位產生的。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卡其奧博的研究則表明孤獨感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功能,比如孤獨感與較高的習慣阻力、皮質醇濃度上升、白細胞生成受阻都有關。

孤獨感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孤立會加重父母的心理壓抑和焦慮。如前所說,媽媽們容易產生抑鬱。對於爸爸們來說,男性在面臨壓力或者威脅時,通常會產生「戰鬥或逃離(fight or flight)」 的生物應急反應,這是因為睾丸素等激素會抑制後葉催產素的作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一些爸爸們會接受挑戰來穩定和緩解媽媽們的抑鬱,但不在少數的爸爸們通常更傾向於尋求借口和機會來逃離。

這種心理壓力會互相傳遞,惡化父母之間的關係,再加上學齡前小孩需要吸引父母大量的注意力,從而會很快地消耗其忍耐度,最終極有可能引起家庭衝突。

不對等的家務分工

家務不均等也是造成潛在家庭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孩子出生的時刻是出現家務不均等的關鍵節點。據美國的數據統計表明(來自約翰·梅迪那教授所著的《大腦規則》),婦女大約承擔70%的家務,而對比於30年前,婦女承擔大約85%的家務。嬰兒出生之後,婦女承擔的家務增量是男性家務增量的三倍。女性結婚之後,相比於結婚之前,大約會增加額外7個小時的工作量,而對男性沒有增加。女性每周大約有39小時的時間在做和小孩相關的事情,而男性是其一半,大約21.7小時,但也是50年前的三倍。大約有40%的爸爸每個工作日與小孩玩耍的時間少於2小時,有14%的爸爸是小於1小時的。

在中國,基於傳統和現實(比如減輕家務量)的考慮,很多時候長輩會加入新家庭來幫助照顧孩子。好處是長輩可以為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們提供援手;但另一方面,大家庭生活會增加家庭衝突的可能性和其他負面影響,比如說婆媳關係的緊張、育兒理念衝突和經濟衝突等。

怎樣才會減少衝突,為孩子營造安全感的環境?

前面說了這麼多家庭關係不穩定的危害,從正面來說,夫妻感情穩定以及雙方對小孩的喜愛會對家庭環境和婚姻關係提供很強的保護。

恰逢十一假期,很多新人選擇這個時候結婚。然而,結婚之後,一旦過了炙熱的蜜月期,家庭衝突可能隨之出現;尤其在大家的愛情結晶出生後,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很可能不斷增多,那夫婦倆該如何處理這些矛盾和衝突以維持幸福的婚姻呢?

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國也有句老話: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矛盾永遠是個敏感和複雜的話題,正如不存在普適和完美的教育體系一樣,我們也不認為存在一個針對所有家庭都「藥到病除」的良方。我們無意充當「裁判」,但基於我們自己的經驗和對於研究成果的理解,有幾條建議提出供家長們參考。

首先爸爸們聽清楚了:父親對婚姻關係的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面提到相比父親,母親在孩子降生前後可能會經歷生活上更為巨大的變化,父親的積極協助可以緩解變化帶來的壓力,創造雙贏局面。

華盛頓大學一項長達6年的研究表明增加媽媽幸福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來源於爸爸對於她的呵護、關心以及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而爸爸對於媽媽的疏遠和對婚姻的抱怨則會極大地降低婚姻滿意度。

第二,夫妻需要保持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增加相互理解,減少感知不對稱。

社會心理學家們(杜克大學的愛德華·瓊斯和密歇根大學的理查德·奈斯貝特)認為感知的不對稱是所有衝突的根源。

舉例來說,孩子出生之後會極快地消耗夫妻雙方的耐力,減少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增加感知不對稱。媽媽抱怨丈夫不能體諒自己的辛苦和社會孤立,爸爸抱怨妻子缺乏對自己的關心,打擾自己的睡眠和缺乏性生活。這些都會潛在造成家庭衝突,降低婚姻穩定度。

有一項研究表明(來自《大腦規則》),70%的婚姻衝突是不可調和的,比如說,性格不合和家庭原因。但是只要雙方願意理解對方和擱置差異,就可以很好的保持婚姻。我們在前面的專題曾經提過:人類的大腦是社交大腦,因此人都渴求來自別人的認可和讚揚,多項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熟悉的朋友甚至來自陌生人的認可和表揚會刺激人腦中的激勵系統,起到和其他如經濟激勵一樣的效果。

所以,們建議家長把類似下面這樣的話記在腦中,常常說給對方:「我非常理解你現在的難處和心理感受…」。

第三,主動社交和尋求朋友的幫助。

社交時間減少、孤獨感和社會孤立是我們前面提及的幾個主要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其實有了很好的一些解決手段,社交現在不再受限於物理距離的限制,各類「媽媽群」,「爸爸群」也可以有效緩解新晉父母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提醒各位父母注意的是,朋友關係不應是當時間緊張時被首先犧牲的對象,它帶來的幫助可能超過你們的想像。

第四,設立合理、科學的家務分配製度。

家務勞動,看似不起眼,但在諸多家庭,卻可以成為主要的導火索。在雙職工家庭,家務分配會造成巨大的生活壓力;在全職母親/父親家庭,它又會導致感知不對稱。提前設立一個雙方認同並會維護的分配製度,不但可以優化生活體驗,也可以避免不確定性帶來的爭論和衝突。

第五,利弊轉化。

家庭爭吵和衝突有時候在所難免,但它們也可以加以利用,科學研究表明:家庭衝突之後,讓孩子參與衝突的調解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衝突,可以降低衝突對於孩子的負面影響

有些家長衝突之後,會發生冷戰或者私下調解。對於孩子來說,這就缺乏了一個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只看到爭吵,而看不到衝突是如何被化解的。

讓孩子參與調解不但減少衝突的負面影響,還會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衝突,反而有利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控制

微信公眾號:happykids_edu(而立與垂髫)

原文鏈接:人際關係專題(五)|夫妻關係與孩子成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的丈母娘為何大部分都不管自己女兒的條件怎麼不好,都要求男方有車有房有錢?
什麼樣的人在尋找靈魂伴侶?
為什麼很多女性在結婚後都發出了「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的感慨?
父母干涉子女的婚姻真的好嗎?
如果不愛,為什麼要結婚?如果相愛,又為什麼要結婚?

TAG:抑鬱 | 婚姻 | 夫妻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