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性第四章——恐懼和膽量

(前言,感受——支配著人的一切行為。人的所有的行為動機也只是為了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這一章的目的是談恐懼,而恐懼的作用也是為了——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

恐懼(或害怕)的作用——因為有恐懼感的存在,使我們去規避對自我構成威脅的事物,從而保護自我。

恐懼(或害怕)是因為什麼原因?

恐懼的產生自然是因為感受到了危險或威脅。

而談到恐懼就離不開膽量這個話題,生活中對他人做評價我們很少用到恐懼這個詞,用得最多的是「膽量」

當一個人對某個事物感受到恐懼(或害怕)而另一個人對這個事物並不恐懼(或害怕),我們習慣上的描述方式是害怕的那個人他膽小(膽量小)而不害怕的那個人他膽大(膽量大)。

所以,在多數人眼中膽量成了一種類似於內向外向的人格(也就是性格)特質,人們通常也喜歡用膽量作為一個評價人的標準之一。

那麼什麼是膽量呢?

人們通常習慣於這樣定義膽量:膽量就是不害怕的程度。就是界定一個人是否容易害怕。一個人表現得越不害怕就是越膽大。一個人表現得越害怕就是越膽小。

但真是這樣的嗎?這樣定義膽量對嗎?

其實我們常常會發現,無論膽量大小,每個人都有他的恐懼,且每個人所恐懼的事物並不一樣。甲對某個事物很恐懼,乙對同一事物並不恐懼。而甲不恐懼的事物,乙卻很恐懼。所以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準確的標準來定義膽量,到底應該用對哪個事物的恐懼程度來定義膽量?是不害怕這個東西的人才算膽大,還是不害怕那個東西的人才算膽大?

所以本質上膽量是一個偽概念,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度量標準。

那麼為什麼人們害怕的東西不一樣?害怕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

一個人是否害怕當然是取決於你的認知。 佷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總認為害不害怕這是某些人的性格特質 。且總有人把這種特質歸為天生的 、遺傳的 、好通過這樣的觀念搞各種歧視來找優越感。所以所謂膽大不是有不怕的特質,而是從認知上覺得不可怕 、不需要恐懼 ,是認知上的差距。

通常對於同一個事物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或觀點,同樣的對於一個事物是否危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看法或觀點。正是因為人和人之間這種對同一事物的危險性的看法不一樣,所以我們所恐懼的事物才會並不一樣。而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就是前面說到的這個詞——認知。

那麼什麼是認知?

通俗地來講,人無時無刻不在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來接受從外界獲取的信息,並通過大腦的處理來獲得主觀的對事物形成的看法、觀念、規律。這些對事物形成的看法、觀念、規律就是認知。

一個人的認知越接近事物的真實情況,就是他掌握的知識最正確,我們可以稱之為正確的認知。一個人的認知越偏離事物的真實情況,就是他掌握的知識越錯誤,我們可以稱之為錯誤的認知。

那麼如何讓一個人的認知最接近事實?

詳見教育章節——怎樣建立正確的認知。

所以人的認知首先取決於收集到的信息

我們時刻都在和外界接觸,所以時刻都接收著外界釋放的信息。這些信息里也包括判斷危險性的信息。面對這些信息,我們會將之與在我們的認知里以往所認為的危險的事物做比對,以此來判斷我們當下的事物是否危險。每個人從同一事物上獲得的用於判斷事物是否有危險性的信息不一樣,導致他對這一事物的認知上的差異,造成了人所恐懼的事物並不一樣。

所以通常面對讓我們恐懼的事物,我們喜歡用雙手遮住眼睛,蓋住耳朵,或躲在障礙物之後,或者靠大聲說話來轉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通過這種阻斷或者影響信息的收集來影響我們的認知,從而消除恐懼感。

人的認知不單來自於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收集到的信息,還來自於你對信息的處理。

比如很多人雖不信鬼神,但照樣會怕鬼,這句話好像和前面的「認知決定你是否害怕」的結論互相矛盾。

其實這是不矛盾的,因為人的認知是動態的,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一刻你認為世上沒鬼,下一刻可能就不這麼認為了。比如在黑夜裡,因為沒有光,一定程度阻礙了我們通過視覺獲得的信息,使得我們收集到的信息很有限。這種未知的狀態會讓人缺乏安全感,會讓人的認知導向相信鬼神(因為人的認知是永遠處於變化之中,處於一種動態。一般情況下的認知只是有小幅度的變化,但當人的情緒處於劇烈波動當中時,接收到的信息容易被不恰當的處理從而形成巨大的刺激和衝擊。這時的認知就會產生劇烈的變化。所以在那一刻短暫的時間裡,人的認知是傾向於信鬼神的),信鬼神又會進一步增進人的恐懼。

同樣的當我們沒看恐怖片走夜路,不會有什麼恐懼感,不會信鬼神。但看完恐怖片後走夜路,可能我們就會有恐懼感,就會害怕周圍有鬼怪。這就是因為兩種情況下我們對信息的處理方式不一樣,從而我們形成了不同的認知。

下面談談膽量大小與認知的具體關係

初生的牛因為沒有接觸過老虎, 同時他對危險的判斷經驗很少,也就是它的認知不夠完善不夠正確,所以它並不知道虎的危險性 ,不會產生恐懼感 ,所以它不怕虎,顯得膽大 。而老牛有過經驗,看見過老虎掠食,或者從老虎的體格或肢體動作等拿來和自己的以往經驗對比了解到了老虎的強大,所以它的認知更完善正確,所以認為老虎是危險的 ,面對老虎會有恐懼感, 會害怕, 所以顯得膽小 。

再比如一個人是黑社會老大, 別人都怕他, 但他的兒子不怕他。兒子不怕他是因為他對兒子的態度, 也就是他在兒子面前所釋放的都是安全信息,讓兒子面對他時沒有危險的感覺 。

小牛和黑社會老大的兒子他們都顯得膽大,是因為他們沒有獲得老虎和黑社會老大是危險的這樣一種信號,因為他們沒有接收到過老虎和黑社會老大是危險的這樣的信息,所以在他們的認知里老虎或黑社會老大是不危險的。

有的人可能面對老虎不會害怕, 可是他卻怕老鼠。 而大多數人是怕老虎 ,不怕老鼠的。就個人來說在我眼中蛇、蟑螂、蜘蛛、老鼠四種東西以害怕程度從重到輕來排列,在我的印象里移動快速和噁心成為主要因素 所以依次是蟑螂、蜘蛛、老鼠、蛇。(當然客觀上的移動速度和噁心程度不一定是哪種最強,但主要不是看客觀事實而是個人主觀感受)。所以膽量是一個人的主觀認知的問題

通過改變認知我們可以改變恐懼的程度讓自己變膽大。

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飼養員能夠和老虎親密接觸 。可以想像當別人問他:「你難道怕老虎嗎 ?」飼養員會說:「不怕」 當別人問他 :「你為什麼不怕呢」飼養員會說:「 因為我了解老虎」

其實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老虎是危險的。所以在飼養員剛接觸老虎的時候也是害怕的 。只是接觸的多了, 對老虎有了更多的了解, 知道了老虎的每個動作和神態的含義, 掌握了老虎的秉性 ,能和老虎做簡單的互動。通過這些改變了對老虎的認知。

所以說我們可以通過對恐懼的事物多接觸就有機會增進了解獲得詳細的正確的信息,知道了危險性到底有多少, 就能降低甚至消除我們的恐懼, 這樣就變得膽大了。

而我們生活中所謂的練膽,就是在通過不斷的接觸從而更多的去了解,以此來調整我們的認知。

膽量的大小有什麼利弊?

比如:某一事物明明是危險的,結果因為認知的錯誤,導致以為沒有危險或危險性很小,這種錯誤低估危險的行為,只會讓自己置身險境。民生新聞就經常有膽大的熊孩子做出危險的荒唐事。

某一事物明明是不危險的,或者危險性很小。結果因為認知的錯誤,導致以為危險性很大。這隻會對人形成不必要的束縛,造成人行為上不必要的阻礙。比如各種恐怖症各種心理障礙。

所以膽量的大小其實無關緊要。關鍵是要獲取正確的信息,擁有正確的認知。讓自己對危險的感知接近事實。讓自己做最正確的判斷。

談藝高人膽大——所謂藝高人膽大,不就是因為技藝高超,所以必然是有充分的認知,所以能夠很好規避風險,不是不怕,而是規避風險之後危險小了所以不用很害怕。

比如投資創業成功,外人總認為創業者膽大敢做,其實不是敢做,是有足夠的認知,有了把握,知道風險有多少,而外人對此缺乏認知,並不知道具體的風險,所以害怕,所以不敢做。也是認知上的差距。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投資創業項目沒有足夠的認知就去投資創業,那這個人不是膽大而是蠢貨。

所以膽大根本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品質,因為根本不存在膽大。而盲目把事物視為毫無危險是愚蠢的。

我們應該推崇的是——勇敢與自信

勇氣與勇敢

什麼是勇氣?

勇氣一般是自我激勵產生的一種心理士氣,既然是一種「氣」那就是一種情緒,就是只能瞬間激發,短暫存在。

勇氣的作用?

可以暫時壓制恐懼和害怕等不良情緒(和膽大不同,膽大是不怕,勇敢是怕但是要壓制)。而恐懼和害怕等不良情緒會阻礙人的行為。所以勇氣可以暫時性消除負面情緒對人的阻礙。

什麼是勇敢?

勇敢就是將激勵變成時刻存在的品質,是時時刻刻都存在勇氣。所以勇敢可以時時刻刻消除負面情緒對人的阻礙。

自信是對自我的認同,認為自已行(前面《人性第三章——認同》章節已經有詳細的討論)。

自信和勇氣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有勇氣很容易產生自信 有自信也更容易變得有勇氣。

更多時候我們是通過比較來獲得自信,面對不一樣的人和環境自信狀況不一樣,A面對B自信可能面對C就自卑,這種比較就是獲得認同的多少的比較。

他人對某人的認同,能增加某人的自信,所以鼓勵能增加自信,而自信讓人更積極,積極能增加一個人的行動力從而增加一個人獲取到的信息從而讓一個人增加認知,從而增加膽量。所以自信能讓人變膽大。膽大會獲得更多認同,認同就是鼓勵和讚許所以會讓人自信。一切會增加認同的行為都能增加自信。

註:下面的「→」是能夠的意思。

自信→減少阻礙變得積極→提高行動→增加機會→能夠獲得更多信息→提高認知→變膽大

勇敢→減少阻礙變得積極→提高行動→增加機會→能夠獲得更多信息→提高認知→變膽大

膽大→減少阻礙變得積極→提高行動→增加自我激勵的次數→獲得更多的精神鍛煉→變勇敢

膽大→減少阻礙變得積極→提高行動→增加自我表現的機會(自我表現越多別人越會關注你,)→獲得更多的認同(有更多機會獲得表揚讚許)→變自信

所以膽量、勇氣和自信都能提高積極性提高行動力, 所以能相互促進。

推薦閱讀:

「瘋」才是人的最高境界
在生活中,我發現「越是漂亮的女孩,越是容易打交道」。這是普遍情況嗎?
笑的本質是嘲笑么?
皮膚饑渴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科普長帖:聊聊比抑鬱更加痛苦的「輕度抑鬱」的原因和癥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