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綜藝《國光幫幫忙》之類的綜藝為何已經不再受觀眾喜愛?
03-13
這是一個現實的世界,為什麼在台灣只能靠扮丑來進行自己演藝之路的年輕人,跨過海峽就能變成一個截然不同的模樣,這和台灣電視圈的生態惡化有著必然的關係。
曾經台灣叫嚷著要打造成優勢產業輸出的「文創產業」,今日已經完全沉淪。我寫這些,無意去譏諷對岸,其實我們的文創產業也好不了多少,好節目少之又少,總體水平依然很糟糕不過是贏在人傻錢多地廣,並沒有什麼好驕傲的!台灣一直以自詡「多
元的社會」為傲,但仔細審視之下,至少在電視節目製作方面已經完全被金錢壓制,很難再打造出優質的藝人,也很難再生產出形態多樣化的優質節目了。台灣廣告市場的萎縮,加上電視台的競爭過濫,早就是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為了壓縮開支,談話節目大行其道,通告藝人群體越加龐大。根本原因何在:便宜啊!有的人又說台灣自己可以打造優質的
節目來留住人才!這才是台灣電視生態最尷尬的地方:製作費預算奇低,收視率壓力超大。之前收掉的《康熙來了》是台灣製作費最高的談話節目,一集40萬台幣,摺合人民幣8萬多,所以你覺得呢?
推薦閱讀:
※「速食喜劇」救不了的喜劇綜藝,或成最先退潮的綜藝品類
※為什麼《脫口秀大會》在2017年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
※網路綜藝進入「大片時代」!街舞,偶像,機器人爭相入場
※如何評價中餐廳綜藝目?
※《老梁故事匯》的節目背景有哪些?
TAG:綜藝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