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

這不是情感缺失,也不是太自私。

從我觀察到的結果來說,是你還沒有自我人格,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你還沒有長大,所以你不是情感缺失,而是成長缺失。



只關心你的學習和成績而不關心其他,每每給了你一些好處利益就告訴你,你要好好學習啊,別辜負我們啊,這些,只是表象,就算到了你不再讀書的時候,也會轉而關心你的婚姻和工作,而不是你本人,不關心你的人際關係,不關心你開心與否,不關心你的想法和觀點。

這些通通都是故意的,區別只在於,潛意識裡的故意和故意的故意。



只關心一些浮於表面的東西,是為了不讓你成長,所以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麼導致你成長的緩慢,而是,他們的目的就是不想讓你長大,希望你永遠是個小孩子。

理論上,家長最大的追求應該是讓孩子儘快長大成人,可以走出家庭,孩子走得越遠,家長就越成功,可實際上,大部分家長不那麼合格,他們並不希望小孩子長大,離開他們,他們是恐懼這一刻的到來的,小孩子長大了,他們會覺得空虛、茫然和若有所失,嚴重點來說,如果他們不再能控制自己的小孩,他們會覺得一切都失控了,整個生活都不對勁了。

這種失控的感覺是如此要命,以至於毀掉自己的小孩,不讓小孩成長,已經顯得無關緊要了,並且他們仍然是覺得,這是在為小孩好的(所以被溺愛著長大的小孩,幼稚暴躁缺乏教養的比例往往很高,因為他們始終在一種精神年齡和生理年齡不相符的矛盾中,痛苦而缺乏衝破禁錮的能力,許多人往往訴諸於,你父母對你這麼好,你生活得那麼優越,為什麼不好好地呢?可其實,毀掉他們的正是溺愛著他們的父母,溺愛=故意不讓小孩長大)



可以說,你的父母和爺爺奶奶,也都沒有自我,不然不會四個人齊心協力去控制你,一切以你為先,餐桌開成教育大會,本身就不大正常,他們沒有自我,就沒有自己的生活,控制你,就變成了他們的生活。

如果你長大了,離開了家庭,對他們來說,生活就要再一次回到失去自我,茫然空虛的狀態,這是不可忍受的。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小孩子並不一直生活在家庭里,小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裡度過的,校園裡可以接觸到同學,老師等等,家裡人讓不讓小孩子長大,並非他們可以控制得住的。

這種想法,忽視了家庭作為最基本的共同體所承擔的責任和帶來的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是持續一生的,遠非學校里的人際關係可以比擬。



雖然你沒有意識到,這是家人不讓你成長的結果,但是潛意識裡人人都是能夠感受到這種惡意的,這就導致你對待家人和親人非常冷漠。

這裡往下有許多種解讀,我選一種比較方便來說

所謂,一人替眾人死,一人替眾人生(戈多林後書)這樣的事情,放置在自我人格中也是不行的,學習之類的只是你本人的一小部分,他們將你的一部分放至無限大,試圖來取代你本人,這種行為等同於割裂,無異於精神謀殺。

他人想要謀害你,你斷然不會愛他人,這是最公平的道理。


在家裡,我從來都要把房門關上,我母親很喜歡試探我的隱私,用她的話說我人都是他的。我真的很不喜歡,我只喜歡把房門關上享受一個人的世界,卻用也不能如願。



他們拒絕承認你是一個自由的個體,等同於拒絕承認你是有思想的個體人類,你無異於成為了私人所屬的物品(是她的,所以你不能長大,不能離開家庭),無異於成為了一隻家養的貓(家養的貓一生都是小孩子的樣子),沒有權利和自由,沒有自我邊界,也沒有成長和發展的空間。



可是我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我看電影看書看新聞很容易為了其中人物的遭遇感動落淚,甚至能感同身受他們的痛。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卻從來不行,對於身邊的人總也拿不出多少在乎。對於自己的心裡的秘密,從來不和別人說,永遠也不相信別人,父母也是。


無法成長的時候,有時會產生一種傾向,讓他人用別的方式替代自己成長(多數為在書籍和動漫作品中的角色,所以宅男多沉溺於動漫),但回到現實生活中,這些人和你有所聯結,無法成為一個純粹的他人,你也不會讓自己帶入他們的人生經歷中。



無法戀愛的理由也是一樣的,自我尚在缺失狀態,無法產生愛他人的能力,人只有完整的時候才能愛自己,愛自己才能愛他人。

理論上你必須先在共同體內感受到愛,才能擁有完整的人格,產生愛人的能力。



也許你覺得,情況似乎不像我說的那麼糟,父母和爺爺奶奶不是那麼壞的人,那麼,當然了,家庭生活必然有其溫馨感人的一面,但人為惡的時候,尤其是這種共同體內不自覺地為惡,對個體的摧毀仍然是毀滅性的。

如果你回想一下自己所聽到的大家族的故事(不論文學作品、影視劇還是雜談見聞),你往往可以發現,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中,最弱的那個人,不是被逼成精神病,就是被逼死了,可回過頭來,人人都是一副無辜的嘴臉。


不管情感是缺失還是自私,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段感情是不是就此終結了。卓別林說:「時間是偉大的作家,它會給每個人寫出一個完美的結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路。沒有人知道路的盡頭是什麼。這條路是對的還是錯的。沒有人會知道。當他走到最後或沒有路要走時,他會知道自己是否快樂,是否應該回到一種全新的方式。你只有知道是否存在問題才應該分析是否是缺失還是自私。

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情感缺失

很多人說,愛錯了人就放手,回頭的路錯了。傑克總教導我們,錯到最後只能使自己不願意放手的原因是全身傷痕,因為當初的勉強。但是,如果沒有堅持,如果沒有最後的傷口,我們怎麼知道它是錯誤的?事物必須是辯證的,問題總是要辯證地回答,畢竟,老馬的唯物辯證法,不只是說。

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糾結對錯便是自私

對錯從來都不是永恆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恆的錯誤,也沒有永恆的權利。分手的男女感情在最後破裂的歲月里,從感情的整體走到一起也許是錯的,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回頭看當初。他們彼此喜歡,互相給予,互相支持。因為彼此的存在,他們收穫了整個陽光。在這陽光下,他們溫暖,快樂,長大,變得更好。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就長相廝守了。

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自私一定缺失

愛情到終了,結果無非就是不歡而散和情深緣淺。但是感情的終止必然是因為兩者沒有好好維持,如果一方真的不愛了,那麼他就會自私,自私到歸結問題,自私到盲目發脾氣,自私到司空見慣的冷眼,自私到看不清你的存在。自私導致他沒有了愛情中的重要一位元素,那就是在在乎。在乎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缺失。只有自私的愛情才會導致缺失的心理。



這裡我講一個女人,全心為了家裡,放棄了工作和學習,但是丈夫卻不關心自己,也不關心家庭,在家裡的時間也非常少。感情的問題,說起來簡單,實際很複雜。


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性格是由一個人從小形成的。

你的丈夫不關心你,你要改變他的性格,我認為這不能急,要說得好,慢慢地改變。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就要依靠情商,看看你是否有辦法讓他願意為你改變(例如,你首先關心你的丈夫,不要要求回報,樹立榜樣)。

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憤怒不能解決問題,但那是因為你生氣了,對你的身體有害。媽媽對你不小心的原因是什麼?是她的性格嗎?(我認為你必須非常小心你的母親。)當我們長大了應該心存感激。你說)媽媽是我媽的話,你應該用回想起的想法,很多婆婆媳婦喊著,不尊重它!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用回頭想的來考慮。出口特別是心臟,人的努力是決定因素。

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當別人騷擾你的時候,提高你的情緒和同情心。

例如,他會因為你家裡人的性格而冒犯你,這樣他以後會在社會上賠錢的。這會原諒他同時,他的心也很高。更多地了解世界。所以慈悲是可怕的。

是情感缺失還是太自私?


最後,我向你推薦一本書,蘇菁的《再堅持一會一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主要是關於家庭。她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學到,非常實用和感性。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性格是一個人從小根據環境養成的。你老公不夠關心你,你想改變他的性格,我覺得這個不能急的,要好好說,慢慢改變的。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要靠情感上的聰明,看你有沒有方法,讓他心甘情願為你改變(比如你先做到很關心你老公,不求回報,以身作則)。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因為你生氣而氣壞身體。媽媽對你關心不夠細膩是什麼原因呢?是她的性格這樣的嗎?(我覺得你為什麼一定要媽媽對你很細膩的關心呢。長大了應該是我們報恩的時候了。)你說的媽媽是婆婆的話,你應該用退後的思想思考,很多婆婆對媳婦破口大罵,一點都不尊重呢!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用退後思想來考慮事情的。境尤心造,事在人為。

別人惹你生氣時,把自己的心境提高,用慈悲心,比如(他會冒犯你是因為他家庭造成的性格,這樣以後他會在社會上吃虧的。。。。)這樣就會原諒他的同時,自己的心也變的寬大境界高。更加了解世事了。所以慈悲心是很給力的。

最後推薦你一本書蘇菁的《再堅持一會一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主要講家庭什麼的,她的思路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學習,很實際,很動情


只關心你的學習和成績而不關心其他,每每給了你一些好處利益就告訴你,你要好好學習啊,別辜負我們啊,這些,只是表象,就算到了你不再讀書的時候,也會轉而關心你的婚姻和工作,而不是你本人,不關心你的人際關係,不關心你開心與否,不關心你的想法和觀點。

這些通通都是故意的,區別只在於,潛意識裡的故意和故意的故意。


背部指紋開鎖初用挺有B格的 後來發現識別正確率不算太高我沒用過iPhone5s,所以不知道高標準是怎樣我自己的一次通過率大概是5-6成吧,兩次通過率就接近100%了,基本一按上去就能反饋是否識別通過


其實你這個情況可以說是情感確實,也可以說是太自私,但是哪裡有人會不自私的,人不都是最先考慮自己的嗎,所以也不要想太多,做自己就好。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性格是一個人從小根據環境養成的。你老公不夠關心你,你想改變他的性格,我覺得這個不能急的,要好好說,慢慢改變的。



推薦閱讀:

雞湯的普遍共性有哪些?熱衷雞湯的人群有什麼特徵,被什麼吸引?
心理學家可以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嗎?
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什麼感覺?
【漫畫】東華禪——你是留級生嗎
你做過哪些類似於「熬夜怕皮膚不好,敷個面膜接著熬」的事情來騙自己?

TAG:心理學 | 情感 | 心理 | 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