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建立殘酷血腥,元朝的統治寬鬆自由,如何看待這一兩面性?
元朝(以及其前身蒙古)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國王朝,其建立的過程中充滿了不可勝數的血腥屠殺,以及前政權(金,西夏與南宋)的奮力抵抗;但按照歷史記載,其統治又鬆散而開放:海貿繁榮,有《馬可波羅遊記》;文藝界也碩果累累,有元曲;甚至明太祖朱元璋都有「元以寬失天下」的說法。
如何看待元朝的兩面性?
元朝的兩面性在所有中國王朝中,是否是比較突出的?
北洋民國知道不?那些軍閥殘酷不殘酷?殺起人來血腥不血腥?
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存在著大量「自由」比如說罵軍閥的自由。
不是軍閥們真的寬宏大量,而是統治力不足,你罵軍閥,軍閥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上哪裡去抓人,就算知道上哪裡抓人,人還能跑掉。所以看起來好像很自由的樣子。
真要是當面罵,並且軍閥聽懂了,直接就抓到你,開槍殺人了
明太祖說元以寬失天下,就是指對地主豪強太寬容了,地主豪強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政府放縱寬容他們,老百姓就吃苦頭了。
這就好比司馬炎、蕭衍一樣,對權貴寬容放縱,那麼老百姓自然就慘了。
這哪裡是兩面性啊。所謂元朝統治的「寬鬆自由」,實質上只是其游牧部落的傳統,元朝一直沒有能力建立一個中原王朝那樣的高效有力的行政系統。 舉個例子,日本鬼子來的時候,許多淪陷區就靠著一個維持會(大都是漢奸走狗構成)來維持秩序,難道我們說日軍的統治「寬鬆自由」?日軍也是寬鬆自由和殘酷血腥的一體兩面?顯然不是
結論:元朝殘酷血腥是有的,而所謂的寬鬆統治,只是其能力不夠罷了
其實不只蒙元,中國歷史上蠻族建立的政權,除了滿清,基本都很「寬容自由」。
比如北魏,公開支持各個地方門閥大族自行處理民事糾紛、民間訴訟,「不勞案牘」;
比如後趙,地方官吏「但以繳賦為務,余皆不問」;再比如遼帝國,你漢人寫個反詩啊,結個社,罵個街啊,甚至罵罵契丹國族啊,隨便,只要不發動叛亂,都懶得搭理你們……
這與其說是「寬容自由」,不如說是政治文明低下、統治效能不足更合適些。瀉藥,首先你要明白這個「寬」的對象是相對於中原統治區域下的那些地主階級而言的。眾所周知,元朝不同於歷朝歷代的王朝,實行的是包稅制,地主豪強只要是交足朝廷的,剩下的都是自已的!明太祖朱元璋都有「元以寬失天下」的說法,的對象明白了吧!百姓的壓榨也是不小的!壓榨過分了,當然老百姓都會怨政府的,哪管你什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打的都是元朝朝廷的招牌。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元朝亡國之後,許多儒家仕人還是懷念著。已經有著深厚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
每個朝代的建立都很血腥,新朝代基本都是在舊朝代的屍山血海里立起來的,某些比較大的更迭期,全境人口滅一半以上也沒什麼奇怪。這壓根不是什麼一體兩面。
元朝以寬失天下是事實,這也是明清變得無比壓抑森嚴的重要原因。
元朝是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政權,大蒙古帝國理論上是第一次實現了真正的全球化的時代。蒙古的統治階級身邊,雲集了幾乎當時歐亞最頂級的一批人才,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治理路線和方法。儒家為什麼沒有得到元朝的太大認可,科舉沒有成為元朝依賴的官員選拔方式,就在於這裡。儒家的理論,在蒙古統治階級的案頭並不那麼出色。甚至競爭力遠弱於伊斯蘭教。
杭州作為前朝舊都,沒有被滅被屠城被毀掉,反而保持了繁華。泉州這樣遠離首都的港口城市其發達程度毫不遜色於首都。既沒有管控資本,打擊商人也沒有鎮壓豪強。元朝的核心思維學習的還是歐洲的那一套,政府對社會和經濟的干預沒那麼強。
然而,對中國這樣的農耕文明來說,要維持大一統的龐大疆域,秦始皇和漢武帝發明的這一套東西是唯一的最優解。元朝過度寬鬆,自己對國家的控制力就太弱,所以很快就滾回漠北去了。西邊的幾個汗國,尤其進行了伊斯蘭化的,政教合一對社會的控制力一樣很強,壽命就大大延長了。
明清兩代充分吸收了元朝的教訓,進一步完善了帝國的制統,就活的很長了。
一個能搞出「行省制」的政權,竟然淪落到被人評價「中央集權廢」。。。
曾經和一個明粉交流過明清兩代文字獄的情況,在看到我一條條列舉的明代文字獄信息後,他給我來了句:這些都不算。。。
意思就是,蒙古人、滿人殺漢人是殺人,漢人殺漢人就是「縱做鬼,也幸福」了。
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的史籍對於漢族屠殺異族之事實往往三緘其口,而不少「漢族朝代」的粉絲也常常無視漢人殺漢人、漢人壓迫漢人的客觀情況(宋明兩代見於史籍的農民起義幾乎每年都有),所以導致題主要問「元朝的建立殘酷血腥,元朝的統治寬鬆自由,如何看待這一兩面性」。實際上,每一個朝代都是建立在血腥統治和殘酷剝削上的,「三座大山」的稱號不是白封的。而相比之下,元朝在經濟、政治、思想領域的管制確實較大萌要寬鬆很多,思想領域的寬鬆確實讓人羨慕。
人家朱元璋都說了「元以寬失天下」,你們還想怎麼樣?莫非要我大元也搞個東西兩廠錦衣衛、社區街道村委會?
我注意到評論里有好幾個朋友認為朱元璋說的「寬」是「寬縱」,是中央集權不力,但如果大家去讀《明史·太祖本紀》,是不難看出朱元璋對於元朝的溫情與敬意的。終是不讀書之過也。
不要將普遍的自由偷換成資產階級的自由
那個,元究竟是不是社會寬鬆自由可以討論,但別用明太祖那句話作為證據啊。
那明明是朱元璋在批評元在法制建設和執法上的放縱與不力,這個認真看看史料並不難得出結論吧,結合一下前後文和說的話的意思就很明白了。
不去複製粘貼了,就說意思,明太祖說以寬失天下有幾個記載,一個是跟馬冀討論,在馬說元是寬失天下之後明太祖就反駁了,不是寬失天下,而是縱失天下,並提出了自己施法以猛糾的理念。
再一個記載是朱元璋問劉基的那一段,就更明確了,太祖表示元以寬失天下,所以自己執法已嚴,但是世間小人(民眾)喜歡寬鬆,所以對國政諸多埋怨,所以問劉基怎麼看,而為什麼問劉基,因為劉基之前就上書認為宋元都是法制太寬,綱紀廢馳,應該先以嚴法糾正風氣,然後再施以惠政,天下可安。這個觀點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其時有人誣告一家富人謀反,結果有關部門查來查去也沒有實質證據,那就是誣告了,太祖就問怎麼處理,回答說元朝對這種事都是對誣告不實的人打一百棍了事,好鼓勵人勇於告發,太祖不以為然,說如果這樣豈不是壞人誣告好人成風,這社會的風氣和氛圍得成什麼樣啊,所以下令嚴懲誣告者。
以上這些都說明,朱元璋君臣討論的這個寬是主要說的元朝法治上的缺陷,對上寬縱,貪污腐敗成風,盤剝民眾苛刻。對下荒廢,法度不嚴執行不力。
不知道怎麼都腦補成了元社會自由寬鬆的證據了……這有什麼一體兩面的武德充沛蒙古人烏央烏央的殺進古典帝國,這些中國人/波斯人實在費拉不堪,一觸即潰。然而,武德充沛不代表生殖如老母豬,在幾萬倍的費拉面前,蒙古人好像滴進海里的一滴水。這麼大一個國家,老子不想管,但是老子要錢要糧要女人,你們這些羊鬍子老倌,給老子錢糧女人就好,國家自己管。大元和伊兒汗國最後才緩過勁來,原來老子乾死的皇帝哈里發不是真正的統治者,真正的統治者是古典利維坦,最後不就尿了嗎。
元朝的寬是劉璋治蜀式的寬,給明朝留下腐敗的官場風氣,以至於朱元璋要下猛葯治理
僅就你說的元曲展開一下:
關漢卿,醫戶,不得舉仕,創作了大量抨擊黑暗的作品
馬致遠,仕途坎坷,懷才不遇鄭光祖,仕途坎坷,懷才不遇白樸,金朝官宦家庭,因蒙古導致家破人亡,一生痛恨蒙元以上四人為元曲四大家也。在我呼,你幾乎想說什麼都行,但是,有一些東西萬萬不能說。所以對於一些人來說我呼挺鬆散,對另一些人來說……
我們是中央集權制,對民眾要狠才行。國強民弱,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要做到民之所欲萬,利之所出一。民方可治,可用,可殺,可摶。
元朝失之於寬,就是因為忽必烈漢化不完善。一半一半,皇位還有蒙古選舉制的殘餘,地方還搞行省制。這是色目人抄羅馬一路抄過來的。亡的快當然對底層和中低層剝削太少的原因。還好他手下有一幫子漢侯漢臣還知道要剝削民眾,不剝削屁民分分鐘元朝就倒台了。
需知,中國曆朝屁民,畏威而不懷德是一以貫之的。趨利避害,人之本性。
當年楚伐隨,隨曰無罪。楚:我蠻夷也。道盡其中真義。拳頭大,捏的攏,就是道理。
不信再看看當年宋太祖征南唐,是時南唐國富民殷,百業繁盛。相反,北宋到是一副窮兵黷武,征伐不休,民眾困苦不堪的樣子。趙大是怎麼對李煜說的:「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這TMD不就是強盜理論嘛。
果然,明代元之後,朱八八這個鳥人,除了對自家人好,個個封王,開府建牙。對功臣民眾,那是大殺特殺,殘民以逞為樂。遇上這樣狠人,民眾就乖了。造反?明朝保甲連坐,民眾相互以告奸,一盤散沙,無力組織,造多少我大明就能殺多少啊~
====================
補一個洪武時期明朝起義的數據:
洪武三年(公元1370),泉州起義
洪武四年,陽山起義
洪武五年,潮州起義
洪武六年,羅田起義
洪武七年,儋州起義
洪武八年,桂平瑤民起義
洪武九年,八寨起義
洪武十年,古田起義
洪武十一年,吳勉起義
洪武十二年,潮州起義、眉縣起義
洪武十四年,廣州衢州處州溫州起義
洪武十五年,剷平王起義
洪武十六年,永新、龍泉起義
洪武十八年,吳奤兒起義
洪武二十年,惠州起義
洪武二十二年,贛州起義
洪武二十五年,徽州起義
洪武二十八年,更吾蓮花大藤起義
洪武二十九年,田九成起義
洪武三十一年,古州林寬起義
==================
這就是朱元璋統治下的明朝。無非明初官僚機構壓迫剝削足夠狠毒兇殘,底層農民反抗不的罷了。
蠻族在崛起的過程中充斥著血腥和殘酷那是必然的,不光是蒙古人崛起,前幾百年的五胡亂華和後幾百年的清軍入關更是血腥,所以這是必然的。 但是蒙元王朝對民間空前寬容寬鬆卻是偶然,至於原因我覺得有幾點。 首先,蠻族崛起統治一塊土地之後,如何治理便是一個大難題,所以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蠻族都無一例外選擇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漢化,學習漢人耕種,語言,制度,用漢人的方法管理國家。這樣的民族大融合在今天歷史教科書中是格外的美好的文明史詩,但實際上少數民族政權在漢化過程是往往是最殘酷的,因為他們本質就是一群泥腿子起家,對中原文明一直是一種仰視的態度即便當家後也難以掩飾心中的自卑。漢化過程更是矛盾,一邊強化他們對中原文化的仰慕,一邊又強化自己蠻夷出身的自卑,這樣的政權渾身G點,反而對漢人更加殘酷。可以參考滿清王朝,一句清風不識字就要掉腦袋,這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但是蒙古人卻是一個特例,蒙古人重來都沒有想過漢化,蒙古人在崛起過程中意外吞併了華北,東歐,伊斯蘭世界。三大文明就在蒙古人眼皮底下激烈碰撞出新的文明火花,蒙古帝國迅速吸收三大文明精髓並且迅速進化,很快就擁有了全球化視野,甚至是上帝視角。所以蒙古人攻打宋朝時哪還是泥腿子呢,簡直就是鍍金海龜了。這時的蒙古人與其說像後來滿清這種仰視天朝上國的蠻夷還不如說他們更像俯瞰東亞的華爾街掠食者。沒有渾身莫名其妙的G點只有驕傲和自信,蒙古統治者自然不屑用那些殘酷嚴苛的手段來管理漢人了。
因為視野的開闊,所以蒙古帝國非常重視工商業,一改中原文明重農輕商的惡習,開始通過商業運轉的乘數效應獲得巨額財政收入,自然不屑於漢族小農那點農業稅了,這一點元朝統治者的水平甚至遠遠超過大部分漢族統治者,因為不需要靠農業稅養活國家,也就用不著那麼巨量的行政官員來徵收和管理也就節省了相應的財政支出,更用不著大量酷吏對民間的控制了,百姓的負擔才雙方面大幅度降低,元朝農業稅是明朝的十分之一,元朝生活水平出現質的飛躍。才有了賦稅低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的盛世繁華,才有了馬可波羅筆下的人間天堂。
蒙古帝國全球化的眼界格局即便漢人王朝也很難擁有,這才是元朝特殊的地方。自由是因為它根本沒有能力對基層實施有效的控制,殘暴也只是在它可控制的範圍內殘暴。
忽必烈在自己統治的中後期主動淡化了對漢地南方的中央集權進程,回歸了蒙古的保守主義傳統,類似統治傾向向殖民傾向的理念轉變。
至於說元朝的統治能力不行,大概是某處進水了才說出這樣的話吧。就憑元代的蒙古-色目-漢人-南人等級制度,它的統治絕對說不上是寬鬆自由。
所謂寬鬆自由的假象主要是元代控制力薄弱的中央政府造成的。元代完全拋棄了自南北朝發展至宋代的一整套官僚系統,中央中書省一家,地方上行中書省一家,對基層的控制力前所未有的弱,所以帝國的中下層官僚以及地方士紳自然就說起了寬鬆自由一類的話。放到明,宋,唐代?不為君用的死刑罪名,一差百人的官僚修羅場,史上最嚴的科舉考試,怎麼好意思說寬鬆自由啊?
科舉在事實上被廢止,知識分子沒有出路,不得不去寫劇本(為數不多的被允許的創作),這可以被稱為碩果累累?
元朝不僅按種族和居住地把人分為四等,並且按行業分上九流、下九流,知識分子、演員、妓女都是下九流,從事的是賤業。題主認為這是寬?
對屁民血腥嚴酷,把不同的人分為不同等級,不同等級的人考舉難度都不一樣,這就保證了漢族人只能有及其小的一部分打破階級壁壘。
對上層貴族很寬鬆,具體如何我也找不到資料來查證,只好把《明朝那些事兒》的一段話列出來:在元代這個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的朝代里,最高等級的蒙古人殺掉最低等級的南人,唯一的懲罰是賠償一頭驢,碰到個閑散民工之類的人,可能連驢都省了。蒙古貴族們的思維似乎很奇怪,他們即使在佔據了中國後,好像仍然把自己當成客人,主人家的東西想搶就搶、想拿就拿,反正不關自己的事。在他們的思維中,這些南人只會忍受也只能忍受他們的折磨。也就是說,他們佔據中國之後,雖然已經「漢化」了,和我們是「一家人」了,但思維習慣還停留在草原放牧的時候,閑著沒事了就像皇軍一樣去劫掠點東西,殺幾個人取樂。這要是換做其他朝代,吃相這麼難看遲早要被政敵彈劾至死吧?這一點也不矛盾啊,政府管理的過度寬鬆自由也是一種血腥殘忍
推薦閱讀:
※蒙元屬於「中國」嗎?
※北方和西方游牧民族實力最強的時候是在哪個朝代?
※元朝對待儒家的態度到底如何?
※他站在元明清三代書法之巔,人生卻寫滿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