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不廢除漢字?
日本語中的漢字在二戰後差點遭廢除的故事
2016-2-21 商業周刊(台灣)
到日本玩,一半字都看得懂!日本沒廢除漢字,關鍵就在70年前的一場考試
公元八世紀初,中國唐朝時期,日本出了一個女天皇,叫做元明天皇。元明天皇在位僅8年,卻做了一件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事情:改了全國地名漢字。
原來,在那之前,漢字儘管已經傳入日本,但用法並不統一。官方用來寫公文書、史書,民間用來做發音符號。甚麼叫做「發音符號」?就是如同我們把Malaysia翻譯成「馬來西亞」一樣,是用來表音,沒別的意思,不能照字面解釋成「一匹馬跑到了西亞」。
所以,看官們來到日本玩,看到諸如「我孫子」這類的地名,先別忙著笑人家。「我孫子」固然看著滑稽,但「馬來西亞」又與馬何干?這都是拿漢字表音的結果。
當時日本國內用漢字取地名,取得一片紛亂。有的取成了三個字,有的又取成一個字。日本現在有不 少地方,名稱為「武藏」(MUSASHI),當年的名字可滑稽了,有的叫「無邪志」,有的叫「牟射志」,有的還叫「胸刺」。「無邪志」、「牟射志」作為地名都已經不知所云了,「胸刺」是個啥?周遭如中國、朝鮮、越南,都是用漢字的國家,這傳出去豈不笑死人?
於是,公元713年,日本全國頒布「好字二字令」,內容如下:「凡諸國部內郡里等名,並用二字,必取嘉名」。意思就是這些亂取的地名不許再用,通通都學中國人取地名,用兩個字,而且,還是兩個體面的字(好字),「胸刺」肯定不能用了,改成「武藏」;「上毛野」同樣滑稽,改成「上野」。「多遲麻」土裡土氣,改成「但馬」。
這個一千年前的古老法律,影響的範圍不小。連山川水澤的取名都如此,一定要比照中國風。日文假名要藏起來,兩個漢字才「炫」,三字一字都是「土」。日本人的姓氏大多來自地名,地名兩字,人名自然也兩字。「たなか(TANAKA)」明明三個音節,硬是要湊成兩個漢字「田中」,就是這麼來的。
這一方面固然是仰慕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又還帶點自卑感,而且是政府帶頭自卑,總覺得中國的東 西怎麼看怎麼好。連官職名也要有個對應的中國名稱,附庸風雅。日本有個長壽時代劇(古裝劇)《水戶黃門》,故事情節類似我們的「包青天」,講「德川光國」 這個封地在水戶的藩主,到處微服出巡,排紛解難的傳說。德川光國的正式官職是「權中納言」。「權中納言」四個漢字是啥,不懂了吧?於是日本人就把這官名對 照到我們的「黃門侍郎」,所謂的「水戶黃門」一名,其實就是「哈中」的結果。
千年一次的測驗
像我這樣的資深年輕人,見到時下年輕人用的辭彙,如「宅男」、「萌」、「違和感」、「壁 咚」……,至今仍能應對裕如,面不改色,多半得拜我長期在日本之賜。近廿年來台灣人用的新辭彙,其來源泰半是日文,且大多被人一知半解地拿來就用。用的人 樂此不疲,自視新潮,頗有「不懂是你家的事」的味道,苦了不少不諳日文的看官。還好,我只要佔著日本這個源頭活水,辭彙再新(其實都是日本流行過的),大 致不脫我的理解範圍,至今還能維持與時俱進的辭彙量。日文辭彙會這麼樣的輕易移植在中文裡,最大的原因,當然是日文里有漢字,讓我們易懂易學,就算是不懂日文,我們也照樣能以中文的發音讀出日文的漢字。要杜絕這種單方面的文化輸入,要不就是我們自己的流行文化發光發熱,從文化進口國轉為文化出口國, 感染全東亞的年輕人;再不然,就是日本廢止漢字,如韓國這般斬斷與漢字文化圈的關係了。
日本有無可能真的廢止漢字?這其實是個已經回答過的問題。
就在將近70年前,日本戰敗未久,美國主導的盟軍總部進駐日本。盟軍總部挾著戰勝國的餘威,抱著使命感,務必要把軍國主義的根苗從日本拔除,「廢除漢字」因此被排進了時間表。
漢字為何要為日本軍國主義背負罪責?原來,在美國人的想像里,漢字字數過多,且難學難記,人民終其一生不可能學完;人民認字水平不高,知識傳播就成問題;知識難以傳遞,民主思想就難以培養;民主思想缺乏,軍國主義自然藉機興起。這推論看似成理,在當時盟軍佔領當局的執政者中根深蒂固,而以盟軍總部任職的美國年輕學者佩爾澤爾為代表。
除此之外,就連日本人自己,也因為戰敗的關係,對於本國文化失去了信心。戰時清一色的軍國主義 用語,如「大詔奉戴日」、如「一億玉碎」、如「神州不滅」,這些殺氣騰騰,望之生厭的辭彙,全都是透過古奧的漢字來表達。如此看來,美國統治者對於日本漢 字的指摘,似乎也非無的放矢。與盟軍總部唱和,抱持「廢止漢字」看法的日本學者,同樣勢力不小,甚至連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都加入了。
為了應付美軍的壓力,日本文部省先是公布了「當用漢字表」,共1850字,把上萬實用漢字數硬是腰斬了一半以上還有餘。但美國佔領當局不以此為滿足。盟軍總部的真實意圖是要消滅漢字,實現日文的徹底拼音化。為了維持這個政策的表面客觀,盟軍總部決定在日本舉行一次「全國識字測驗」,由「全國識字測驗」的結果決定漢字的生死,並由日本學者柴田武、另一個日文拼音化的急先鋒來主導這次測驗。
對漢字磨刀霍霍的盟軍總部,加上「廢除漢字」的日本學者,這是個早有預設立場的「測驗」,將會導出怎樣的結果,不言可喻。在日本有著1600年歷史的漢字,被送進墳墓,看來只是時間問題。「識字測驗」的主辦單位在日本全國找了兩萬個受驗者,年齡在15歲到64歲之間。當年,日本人都要吃配給糧,靠著「配給名簿」隨機抽樣,這兩萬人不難找。接到佔領軍總部來的通知,每個人都戰戰兢兢,不敢不去。這次測驗的到場率約在八成以上,抽樣算是極具代表性。
盟軍總部的「識字測驗」考些甚麼呢?以下就是當中的一道題:
東村的大爺,在銀行買了兩枚彩券,中了大獎。請問:大爺買了幾枚彩券?(1)一枚(2)二枚(3)三枚(4)四枚大爺在哪買的彩券?
(1)香煙鋪(2)大阪(3)女兒家(4)銀行由這題目的設計可知,盟軍總部抱著西方人的高傲偏見,把漢字國家的識字程度徹底看扁了。受驗者事前未被告知測驗目的之下,個個振筆疾書,渾然不知自己的一隻筆正在掌握著日本漢字的命運。
這場舉行於1948年8月的「識字測驗」,結果出來,徹底跌破了「專家」的眼鏡:「日本無法讀寫漢字的人口,比率僅僅為2.1%」。且不說漢字國家不曾有過這麼高的識字率,就連拼音文字的國家也難以望其項背。事實證明:日本在1911年,就已經達到98%的小學就學率。普及的教育,才是提升識字率的根本,和文字體系沒半點關係。
主導這次測驗的日本學者、「漢字廢除派」柴田武,儘管對測驗結果不甚滿意,仍如實擬好報告,交給了盟軍總部。後來在其他的紀錄中,我們看到了這麼一段軼聞:柴田武提出報告後不久,被叫到一個房間。等著他的,是主張廢除漢字的美國學者佩爾澤爾。
「柴田,2.1%,這……結果不太好看」佩爾澤爾搖頭道。「恩,是不太好……,」柴田苦笑地回答:「日本的識字率,恐怕比美國都高。」佩爾澤爾乾笑了幾聲。半晌,低聲道:「反正,目前就我們兩個知道。你看怎麼樣?把數字改一改吧?」這是個很大的誘惑。柴田同樣是漢字廢除派,一時的暗室私心,卻能成就他終身的抱負。他只要點頭了,漢字從此消失,日文從此全面拼音化,他個人也將因此留名青史……。
柴田畢竟還是搖了頭:「先生,我做不到。對不起!」佩爾澤爾嘆口氣,未再為難,走出了房間。
這是個動人的故事。遺憾的是:同樣的故事不曾發生在對岸。中國的文字改革,沒有盟軍總部這樣的太上機構指手畫腳,政策完全出於自發。可惜我們找不到一個讓人信服的調查報告、找不到一份正反說理的紀錄、更找不到一個柴田武。我們看到的只是反右之後全國噤聲,文字學者陳夢家堅持己見,最後含冤自殺……。如今維護簡化字的人們,夸夸其談地說著「漢字簡化才能助於提高識字率」,口吻與盟軍總部無知的美國學者何其相似,但偏偏這是出自中國人自己之口!這個未經任何檢驗就上路的政策,影響了幾代人,造成十多億「發(髮)」「發(發)」不分、「里(裏)」「里(里)」不明的人口,徒然把數千年東亞漢字圈的文化紐帶橫刀一切!我們不禁要問:當年熱衷簡字的中國學者,心中可真的明白自己在進行著什麼「千秋大業」?
無論如何,日本算是度過了那次漢字絕滅的空前危機。「廢除漢字」的聲音在日本一直都有,卻越來越弱。漢字在日本不僅是文化、是教養、還是商品。日本人用自己的方式維護漢字:「漢字檢定」成了日本人測驗個人文化底蘊的標準,推陳出新的日文漢字字體不 斷主導著我們對漢字的審美觀,每年公布一次的「年度漢字」成了重要的儀式,書店裡探討漢字寫法、組成、歷史的書,不勝枚舉,超過我在海峽兩岸看過同類書的 總和。這在在都讓來自漢字國家的我們,看了汗顏。很明顯的,數千個漢字,不再是負擔,而是資產!歷史發展至此,誰都不用擔心「廢除漢字」的運動在日本卷土 重來。
如今,您到了日本觀光,一下飛機看得到「空港」而非「KUKOU(空港的日文拼音)」;看得到 「電車」而非「DENSHYA」;還可以看著日本朋友寫下「一石二鳥」、「懷玉有罪」等秀麗漢字而心領神會;更可以照搬日本新辭彙來比酷比炫……,我們要感謝的,不只是祖先留下的文化資產,尤其該感謝日本學者沒在關鍵時刻給漢字來上致命的一刀。正是當年的柴田先生,委屈了抱負,維護了真理,才為東亞漢字文 化圈留下了一絲命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明確兩個概念。
1、漢字是起源於中國的象形文字,是中國的唯一官方文字。但這並不意味著漢字是中國獨有的文字。在漫長的歷史中,日本、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尤其是越南),都曾經或正在使用漢字,並且各自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地方的語言創造出了新的漢字(以日本漢字為代表)。2、如果將漢字作為一個書寫系統來看,日本的假名、朝鮮半島的諺文、越南的喃字等都屬於這個書寫系統的子系統。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目前使用的是獨立的,但源於漢字的書寫系統。我們再來看看之前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為何最後放棄了漢字。歸納一下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1、漢字不能適應當地語言。長期以來,中原王朝的文化(漢文化)作為區域最強勢最先進的文化,深受周邊各國仰慕,因此在很長的歷史時期,東亞的共同文化即是漢文化。而在這些國家內部,漢文化實際上是掌握在少數精英權貴手中,形成了文化壟斷(說漢語,讀漢書,寫漢字)。而普通的底層的廣大民眾更多的接收的是當地的本土文化。這在客觀上形成了社會的「文化斷層」。因此在各國中都長期存在著「書寫一套系統(漢字),語言一套系統(當地語言)」這一現象。而在漢文化逐漸向底層傳播時,會和底層的本土文化產生碰撞。不少國家的解決辦法就是基於漢字創造一套獨自的書寫系統(諸如假名、諺文、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而這裡面,表音(假名、諺文)的自創文字又比表意(喃字、西夏文、契丹文等)的自創文字更能適應當地語言,因此生命力更為持久。而在日本和朝鮮半島,漢字作為本地自創文字的補充,主要擔負著消除歧義(同音不同字情況)的作用,因此,在理論上廢除漢字是不必要的。2、傳統東亞封貢體系崩潰。近代以後,西方列強逐漸滲透入東亞社會,之前長期存在的封貢體系被打破,東亞各國之間的關係重新調整。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的各國逐漸對中原文化的先進性產生懷疑;另一方面,因為封貢體系的崩潰,各國外交的主要對象由中原王朝轉變為西方列強。因此,漢字的重要性逐漸下降,最終被各國遺棄。而日本長期遊走於封貢體系邊緣,不存在上述意識形態的顛覆性變化(誠然「華夷變態」的問題也曾經在日本社會尤其是上層產生過震蕩,但相較於朝越等國要溫和得多),同時其在長期吸收漢文化的過程中,將漢字視為本國文化的一部分並加以發揚,因此保存較為完好。
3、民族主義因素。彼時,東亞各國相繼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各國的進步人士在追求本民族獨立自主的過程中,利用民族主義思想,強化獨立意識。因此,在回溯本民族獨立的歷史源流時,順帶將其與中原王朝的宗藩關係視為「黑歷史」,予以否定(事實上各藩國無不利用「華夷思想」和「宗藩規矩」為鞏固統治秩序和對外擴張提供合法性)。在這種情況下,漢字自然被當做這段「黑歷史」的代表,逐漸被各國廢除。而日本不存在這種「歷史包袱」,相反日本在歷史上卻時常利用同中國的這種文化紐帶,反客為主,自居「中華正統」,進取中原(以豐臣秀吉對明朝的態度和二戰時「大東亞共榮圈」為代表)。另外,日本文化總體來說,其實還是比較開放和包容的。除了漢字以外,日語中還存在大量的外來語,雖然這些外來語來源廣泛,但現如今也被是做日本自己的語言得到傳承。原來我也問過類似的問題,我的室友在自學日語,他曾經和我講過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文化影響力,日本當初受漢文化的影響很深,在四世紀左右,漢字傳到日本。想一想,一個民族在此之前是沒有文字的,漢字傳入日本之後,開始被視為貴族的擁有物,後來被廣泛運用,經歷了十幾個世紀的深入影響,漢字~~作為一種成熟的語言,深刻的融入了日本的文化圈,茶藝、劍道、詩詞等等都融入了漢字。已經融入民族之中,難以再拋棄。日本當初也曾召開過相應的會議,討論是否放棄漢字,但是日本最終尊重文化和歷史傳承,不願意放棄東方文化,不願像韓國一樣獨自創造文字(日本也真是一個矛盾的民族)。與之相比,朝鮮、韓國在15世紀獨立創造韓語(朝鮮語),目的是加強統治,產生的問題就是,韓語導致的嚴謹的辭彙表意不清,因為韓語畢竟是一個不成熟的語言。不同的是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朝鮮么,畢竟金三胖,大家懂得。
1日本人自信2日本人善於吸取轉化優勢3日本人碰壁反省能力極強 4日本所有文化和中國文化同根異體 根本無法割裂 如果沒有蒙古人滿人插手 基本沒有區別 最近看到有人覬覦日本竊中國文化 心生嫉妒 因為中國早早遭到了文化洗劫 根基已滅 但反過來想日本如果真的完全拋棄中國儒家文化 在微信時期將唐風去除 華夏文化圈的大旗就真的徹底亡了 作為中國人我只會感覺中華文化少了一個有力的活化石。。。5日本人儘早的發現了漢字的方便
日本二戰後漢字改革
1、嚴控漢字使用數量:制定了1946個當用漢字,其餘一概用假名書寫
2、動植物名稱用片假名書寫,不用漢字,除了最常見的貓狗之類:タカ(鷹)(イカ)烏賊3、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筆畫簡化:會う(會)、出発(發)、駅(驛)4、規定取名使用的漢字量,並提倡用假名取名:篠田そら、松本かえで5、助詞、虛詞盡量使用假名:乍ーながら、拠りーより、迄ーまで日本二戰後漢字使用明顯減少。日語如果沒有漢字會導致閱讀效率低下
文字本來就是超越國家和民族的,一種文字本來就可以有不同國家使用。美國為什麼不廢除英語,改為美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