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中日關係惡化的原因是什麼


    2012年上半年因石原慎太郎發起購買釣魚島活動,中日關係陷入持續的緊張之中,兩國國內也瀰漫著相互敵視的氛圍,特別是中國國內發生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浪潮,使中日關係由過去的「政冷經熱」變成「政冷經冷」,隨著安倍在去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今年1月14日日本公布初高中教科書編寫指南,寫明釣魚島等是「日本固有領土」之後,原本緊張的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表面上看,中日兩國間的矛盾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領土主權,但實際上,真正促使兩國關係一步一步惡化的背後原因相當複雜。這些原因包括歷史造成的「世仇」,特別是借外交事件轉移國內矛盾,在國際層面上兩國經濟與國力的競爭以及民間藉此發泄心中長期積累的不滿等等。

    一些網民談及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可以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如果沒有如此淵博的歷史知識,至少記得甲午戰爭;到了60多年前的抗日戰爭,更是人人對南京大屠殺和日軍的細菌部隊咬牙切齒。

    對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侵略歷史,日本自1955年起,就開始對戰敗後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侵華、侵韓和侵略東南亞國家的內容進行修改,使日本的侵略行動在教科書中看起來不那麼令人痛恨。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據媒體報道,日本多次修改歷史教科書的結果,導致該國幾代年輕人不了解二戰中的侵略真相,甚至不知道有「慰安婦」、細菌戰和化學部隊。而在中國,受日本侵略是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所有國民必須詳細了解和真切記住的歷史。自新中國建立之日起至今,沒有哪一本歷史教科書中會缺少這一充滿國家恨民族仇的課文。

    日本在二戰後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心中,是一個雖然「一衣帶水」,但曾經那麼殘酷的在中國燒殺擄掠的民族;儘管親眼看到日本兵用刺刀捅進中國孕婦肚子的老人如今活著的已經不多,但在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中,日本是與中國有仇的國家。

    有「世仇」的國家之間如果發生有關國家尊嚴、領土權利、經濟利益方面的爭執,當然不太會像在兩個友好國家之間那樣解決,尤其在當國內出現了政治或經濟方面的危機,那麼這種外交爭執就非常可能被統治者用來轉移國內矛盾。

    在2012年初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起購買釣魚島募捐活動時,尚未擺脫持續數十年不景氣的日本經濟因為國際金融危機而雪上加霜,持續出現負增長,重新陷入技術性衰退,被形容為「人口老化、出口消失、公共債務擴大」。

    在政治上,近年來日本首相易人的速度被形容為「走馬燈」,黨派之間和一黨內部的權力之爭不斷,安倍晉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2012年再度回任自民黨總裁,之後在同年的選舉中贏得首相一職。

    以鷹派著稱的安倍晉三想要長期保住首相的位置,必須從經濟持續低迷而且顯然無法在可視的未來強勁的現實中,找出一個可以讓公眾看到希望的亮點,與最近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抗,也許是安倍認為最有效的一個策略。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與此同時,中國執政黨最高領導層十年換屆的十八大在當年年底舉行;黨內各派權力鬥爭之激烈,因為薄熙來事件的偶然曝光而公諸於世;官員自上而下貪腐成風;全國各地的群體抗議事件此起彼伏。

    從未被認為「強硬」的時任領導人已經對國內的政治局勢到了幾乎手足無措的地步,即便把維穩經費增加到大過國防開支,仍然不能解決問題。

    石原慎太郎挑釁式的購買釣魚島之舉,正好為走投無路的政權解圍,中國人對日本隱隱約約的隔代仇,變成了又一次被欺負、被強佔領土的現實。

    而接任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任後在各方面都顯示出強硬姿態,從國內大力反腐到爭奪領土領海權,包括劃定防空識別區在南海實施新捕魚條例以及大張旗鼓顯示軍事實力,都廣受輿論讚揚深得民間支持。

    中日兩國關係的緊張不斷加劇,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許多人擔心兩國堅持強硬姿態,可能導致局勢惡化,影響地區和平,甚至有人提出「不能排除中日甲午戰爭在兩個甲子之後重演的可能性」。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但也有很多人對中日關係前景不這樣悲觀,認為二戰給了兩國血腥教訓,中日不會再發生可以被稱為「戰爭」的軍事衝突,尤其在兩國至今仍然保持密切良好的貿易關係的今天。

    引發此輪兩國關係惡化的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即便背後還有經濟利益背景,但只是兩國間各持己見的一個爭議,最終會找到解決辦法,不會永遠僵持和對立下去。

    安倍雖然態度強硬,包括去年12月26日在中國最高領導人集體瞻仰毛澤東遺容的同一天,再次參拜中國最忌諱的靖國神社,但隨即安倍也發表了「不戰決心」的講話,在講話中他辯解說,參拜靖國神社是為了宣誓永不再戰。

    無論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真正意圖是什麼,也無論日本用什麼形式聲稱擁有釣魚島等的主權,在二戰後建立起的新國際秩序中,安倍政府不可能明目張胆的復活軍國主義。

    而從文革中的社會最底層跌打滾爬走到最高權力寶座的習近平和李克強,顯然比他們的前任考慮問題更周全,他們現在採取的是以國家名義實行的對外強硬措施,而不是暗中鼓勵民間反日行動。

    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場群體行動發展到當局控制有困難的規模後,都可能從最初的抗議目標演變為針對政府的革命,所以放任老百姓舉行「抗日」遊行和示威活動,在已經充滿了「患不均」情緒的中國社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玩火遊戲。

    而政府採取的國家名義的強硬行動,可以在任何外界出面的外交調和行動中見好收場,既給了對方一個教訓,讓它以後有所收斂,也對國內民眾有一個漂亮的交待。這很可能就是中日爭端的發展前景。

    新加坡的李光耀現年90歲,經歷過日本佔領新加坡、日本在二戰中的毀滅以及它不屈不撓重新取得的輝煌的時期。李光耀認為,不把日本當回事是「愚蠢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作為經濟增長引擎引領全世界,但在之後的20年,債台高築的日本徹底「迷失了」,但日本並沒有陷入真正意義上的衰落。

    日本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近7000座島嶼,人口接近1.3億。日本也許和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一樣,在走向老齡化,但日本絕不是一個沒有創造力,正在衰竭沒落或一無所有的國家。

    正如牛津大學名譽校長、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所言:「自2002年以來,日本的人均收入每年增長0.9%,高於美國和英國;即便在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年份,失業率也從未高於5.5%,2012年底的失業率為4.1%;社會凝聚力依然強大;通過巨額海外投資,日本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面向全球。日本目前仍然以相當大的優勢,保持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從平均水平講,日本公民的富裕程度是中國公民的8倍。」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7日報道,該報實施的民意調查顯示,關於「安倍晉三首相該以何種姿態對待與中國的關係」的問題,有53%的人認為「如果需要日本作出讓步,則沒必要急於改善關係」;認為「為了改善關係,日本不得不作出讓步」的人只佔到32%。


    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在東南亞舉行的一系列首腦會議上對中國在南海活動等問題保持了剋制。這樣做是為了早日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在2018年內實現中日首腦互訪。支持內閣和不支持內閣的群體各有一半左右的人認為「如果需要日本作出讓步,則沒必要急於改善關係」。

    支持公明黨的群體則更多地認為「為了改善關係,日本不得不作出讓步」。

    報道稱,關於「國際社會該如何應對持續發射導彈和核開發的朝鮮」這一問題,有53%的人認為「應該加強經濟制裁」。這一數字比8月下旬調查時上升了9個百分點。此外,認為「最終要靠對話解決」的人佔到31%,下降6個百分點;認為「應採取軍事行動」的人下降5個百分點,佔到9%。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 本質就是在釣魚島這個問題上,日本叫(00:02:01英文),他已經成了一個形象的符號,都成了形象,擁有了形象就成為所謂的有的核心利益的問題,對中國來說在釣魚島問題上凸顯出中國能不能作為一個亞洲的第一強國,屹立於亞太地區。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 30年以前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還沒有進入所謂的世界體系,當時中國在世界體系之外的,那麼通過30年的發展,中國不但進入了這個世界體系,而且成為這個世界體系舉足相關的利益攸關者,這個封號是美國人給的,那當然這樣一來中國在一系列問題上特別在周邊問題上就有了一個選擇,這個選擇還是在這個體系之外做自己一個所謂獨立自主發展國家,還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你要做負責任大國在很多問題上不光是釣魚島問題上,在周邊問題上就處在一系列以前沒有碰到過的問題,而所有問題的複雜性就在於他不僅牽扯到中國的利益,還牽扯到其他國家的利益,多國的利益,比如中日問題上牽扯到還有美國的利益。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 我想在我們看整個中日之間的很多衝突的一個過程裡頭,我想一個最終的關鍵在於國力逆轉,在19世紀以前中國是老大,當了兩千多年的老大,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取代了中國,特別是到了甲午戰爭之後就名正言順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的老大,我在過去一百年的歷程裡頭,把他當做日本的世紀,可是我們看到就說到了90年代之後這樣的一個事態開始發生了一個逆轉,第二次的東亞局勢的一個逆轉,我想在這個過程裡頭兩國的國民沒有做好心理的準備,造成了很多過去曾經潛伏的一些問題包括領土問題也好,或者說歷史問題,在這個時間點會爆發出來,我想這是一個重點。


    中日矛盾自古至今


    1,鴉片戰爭至明治維新前,日本也遭受列強侵略,中日同病相憐。1853年,美國培里艦隊叩關,日本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列強接踵而來。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2,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家也開始對外擴張。1874年,進攻台灣,被擊敗。1894年-1895年,甲午戰爭,擊敗清朝,獲得列強地位,割佔台灣、澎湖列島,遼寧、福建成為其勢力範圍,獲得2億兩白銀賠款;1904-1905年,日俄為爭奪中國東北,在東北和中朝沿海發生戰爭,清政府宣布中立,日本勝,大國地位進一步提升。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3,辛亥革命爆發後,支持袁世凱對付南方革命勢力。後以支持袁稱帝為條件,要求與中國簽訂全面控制滲透中國的二十一條,遭到全國人民反對,未遂;袁死後,支持皖系軍閥段祺瑞與奉系軍閥張作霖,後支持二者抵抗北伐。將中國的藩屬國朝鮮完全納為殖民地。1927年因與張作霖矛盾加劇,製造皇姑屯事件將其炸死,這將張學良推向了蔣介石一邊,1928年,東北易幟,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其後,日本在東北與張學良摩擦不斷。日本早已制定逐步侵佔中國的計劃,第一步就是佔領東北。1931年,製造918事件,吞併東北,次年,扶植末代皇帝溥儀成立偽滿洲國,1933年侵佔熱河,1935年策劃華北五省自治,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從南北兩個方向侵入中國,國民政府宣布全民抗戰,第二次國共合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抗戰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4,新中國成立後,採取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陣營的外交方針,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針鋒相對;日本當時政治軍事外交各個方面均唯美國馬首是瞻,在朝鮮戰爭期間又是美軍的後勤基地,採取了與美國一樣的敵視新中國的政策。但本著著眼長遠的考慮,中國領導人採取對日既鬥爭又爭取的方針,不禁不要日本的戰爭賠款,還全部釋放日本戰犯,遣返遺落在華的日本移民;1960年代,日本官方和中國沒有什麼交往,但民間交流很多;1972年,基於拉攏中國對抗蘇聯及結束越南戰爭的考慮,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開始結束敵對,中美關係的改善促進了中國與很多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的關係的改善,包括日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日本也開始向中國提供無息貸款,改革開放後,中日關係得到全面發展,當然也存在政治冷經濟熱,官方冷民間熱的局面,雙方因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東海問題等,官方的關係始終處於冷淡、偶有對話的波浪狀發展狀態,但經濟貿易文化方面的交流一直穩步發展,互為對方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日關係的核心利益在台灣問題,只要日本不觸及這個紅線,中國對日態度不會太差,日本對中國的核心利益在中國的軍事強勁但在日方看來不透明的發展問題上。但總體來看,中日關係好也好不到哪裡,差也差不到哪裡 ,只要雙方解決好在台灣問題上的利益博弈,其他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也不會發生新的更大的衝突和民族情緒。



    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看到這個消息,我真是感到可笑,你們小日本有什麼了不起的,還這麼做,要知道我們中國才不想和你們和好呢?看看你們的做法就知道多麼的為世人所不恥了!

    其實中日兩國矛盾是由來已久,我就具體分析一下:

    日本人看侵華戰爭:談侵略是禁忌 反省是自虐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除了「九一八事變」,縈繞中日關係心結的還有其他紀念日:如「七七事變」、「八一五」投降日、「9·3」抗戰勝利紀念日等。於日本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如何看待這些歷史節點,無疑成為反映其內心深處對侵華史觀看法的一扇窗口。

    日本把8月15日稱為「終戰日」,每到「8·15」前後,電視台都會播出戰爭紀念片,但主題基本上是呼喚和平,內容多表現親情和愛情。例如今年,富士電視台在8月13日播出表現戰爭中兄弟情的電視劇《最後的紐帶》,說的是哥哥在美國謀生,參加了美軍,而弟弟成為日軍敢死隊成員,兄弟倆在沖繩戰場相逢,本是站在敵我雙方立場的兩人,最後兄弟愛和親情跨越了一切。

    教科書:粉飾侵略 右翼教科書「流行」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日本多個地區採用右翼教科書,針對右翼教科書在日本的這種「流行趨勢」,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日本繼續執迷不悟、堅持走彎路的話,最終吃苦果的還是日本自己。

    「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成立於1997年,由一批右翼專家學者推動和組織。它認為,日本戰後使用的教科書充滿「自虐史觀」,鼓吹侵略有理、殖民地統治有功的反人類文明史觀。

    釣魚島:「釣魚島是我們的」 日本人也是這麼想的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日本政府推動購島和中國對此的強烈反應使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再度成為中日交鋒的「主戰場」。釣魚島在法理上屬於中國沒有任何疑問,但是日本已在宣稱「釣魚島是他們的」這種反向的國際輿論對對於日本的民眾的影響是很大的。

    總結:

    日本的民眾其實就和中國人一樣,他們眼裡看到的和我們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看到的是不實的歷史,但是這種歷史卻在日本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了,也進而產生了這些所謂的對中國的不友好態度!



    無論中日關係是好是壞,都貫穿著矛盾。整個中日關係是矛盾與協調、鬥爭與合作並存的對立統一關係,是「中日矛盾」與「中日友好」的對立統一關係。發展滯後、甚至時而倒退的中日政治關係與兩國、兩國人民發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共同利益和要求之間的矛盾是中日關係的基本矛盾。近幾年來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成為中日之間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但是,主要矛盾並非是固定不變的,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相互轉化。與此同時,中日矛盾又與兩國各自的國內矛盾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對中日矛盾需要嚴格區分非對抗性矛盾與對抗性矛盾,對不同質的矛盾以不同質的鬥爭形式來解決,注意避免不必要地激化矛盾而被極度希望將中日矛盾推向對抗性矛盾的日本右翼所利用。


    由於中日兩國對歷史認識的差異、社會制度的不同、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美國、台灣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中日政治關係的發展將可能長期滯後於兩國在經貿等其他領域關係的發展。

    而「發展滯後、甚至時而倒退的中日政治關係與兩國、兩國人民發展互利友好的合作交流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並仍將繼續是中日關係的基本矛盾。

    在這個基本矛盾之上,中日關係與任何事物一樣,會同時存在著許多矛盾。在許多矛盾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矛盾。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那麼,當前中日兩國間的主要矛盾是什麼?從近期來看,圍繞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的矛盾成為2001年以來中日兩國的主要矛盾,當然,靖國神社問題不是當前中日之間的「唯一矛盾」,中日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其他矛盾。

    但是,作為「主要矛盾」的靖國神社問題起到了制約其他非主要矛盾解決的、主導性的和決定性的作用。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處理這件事情的主要關鍵;解決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比較容易解決。胡錦濤主席在2003年11月會見小泉首相之際明確指出:中日「兩國政治關係困難的癥結是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直截了當地點明了"靖國問題"的主要矛盾的性質。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說「靖國問題」是主要矛盾,當然不意味著解決了這個矛盾,兩國之間的其他矛盾就都解決了。但是,卻可以為解決其他矛盾找到"切入點",創造相對和諧的對話氣氛和條件。



    從幾千年的歷史經驗與中日之間的接觸看,可以得出結論,日本只會向最強者低頭。


    日本的處事態度早年的「黑船事件」中,美國的船堅利炮一炮未發,日本在與當時還算不上超級列強的美國第一次接觸,就迅速屈服,極其務實的對強弱進行了及時判斷,並採取了最有利於自己的做法。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日本在這次接觸中雖暫時採取屈服的態度,但引發的社會大變革為日本走向強大奠定了基礎。從此以後,日本再無對其它西方國家屈服過。尤其日俄戰爭獲得勝利,日本更是目空一切,信心爆棚,以新一代東方老大的姿態,與諸列強平起平坐。後來的歷史也都為大家所熟知了,日本的國力與野心一起,持續上升,包括對於曾經屈服過的美國,也開始不放在眼裡,大有躍躍欲試挑釁一下的想法。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中日關係緊張中日關係又一次面臨嚴峻挑戰,中國政府歷史性的使用了強制反制措施。日本國內一片嘩然,日本媒體和人民反華情緒高漲,示威遊行不斷,還威脅在日華人的人身安全。

    同樣,在中國許多內地城市都發動了示威遊行,高喊日本人滾出釣魚島。他們只想告訴日本人,對於主權我們中國人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三大矛盾日本人從來不正視歷史,擅自篡改教科書,甚至還固執的堅持他們打的是「東亞和平戰爭」,目的是解放中國人民。

    到目前為止,日本已將向他們侵略過的大部分國家都有道歉,唯獨中國沒有,特別是對韓國已經正式道歉了十幾次。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日本對中國一直居心叵測,他們骨子裡認為他們只有一個永中國與日本的領土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釣魚島,一個是東海油田。久的敵人,那就是醒來即是雄獅的中國。這恰恰也反映了日本人對中國崛起的擔憂。

    中國與日本的領土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釣魚島,一個是東海油田。

    台灣問題。



    中日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


    日本要想走出島子,真正成為強國,侵略是他的唯一出路。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1:需要資源

    日本除了漁產品特別豐富以外,基本沒什麼像樣的大型礦產。而中國早在魯迅的時代,就已探明的煤礦儲量夠全世界用幾百年了。再加上遼寧的鐵礦等。中國有著開啟資本主義工業大生產的除了石油以外,幾乎都有。所以,日本急需離本土近大型的礦區。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2:需要市場

    侵華戰爭時候的日本跟現在的中國一樣。都是出口產品多,賣到國外去,厲害的國家抵制你的產品。所以,就要欺負一些人口多,而且國力弱的國家,逼著他們來買自己的工業品。你看跟現在的中國情況一樣的。好多產品物美價廉的,然後拉到美國去賣,美國人說你傾銷,所以不讓你賣。日本當年的做法就是,不讓我賣?我把你打服了,看你買不買?

    【剖析】日本過半民眾不肯對中國讓步,中日兩國何以如此充滿矛盾

    3:需要人口和土地

    日本以幾千萬人口,就想一統天下是不可能的。到時候糧食不夠、兵員不夠都會是問題。所以需要征服整個東亞,以擴充自己的兵員。並且日本耕地有限,獲取東亞地區的耕地以支持日本戰爭,對它們而言是必須的。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原諒這些畜生在二戰犯下的錯,不容易。

    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我們要做的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推薦閱讀:

    去日本留學宿舍是什麼樣子?或者在日留學生租房什麼樣的?
    日本是隔絕穆斯林的存在嗎?
    如何評價日本品牌「三宅一生」?
    歐美和日本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之一的易經?
    請問日本主流的安卓APP有哪些?

    TAG:日本 | 中國 | 中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