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足長樂|重解道德經 第四十六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古本合校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化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為足,此恆足矣。

註:這裡的「險」字,在楚簡《老子》中寫作上僉中井下出,似為「險」的異體字。此字在帛書《老子》甲本中為「憯」,即悲痛之意,在通行本《道德經》中都為「大」,帛書《老子》乙本缺此字。從文意來看,此字應為「險」,「大」字亦可用,但與下句重複,「憯」字應為抄錄時誤讀的結果。故本合校版選取「險」字。

古本注釋

卻:退。

糞:施肥。

古本釋義

道行於天下,退而趕馬施肥;道不行於天下,戰馬出現於城郊。

過失沒有比過分的欲求更重的,災禍沒有比想要獲得更危險的,風氣沒有比不知足更普遍的。

知足作為滿足來說,這常常是滿足的。

真經解讀

本章著重闡述知足的問題,告誡人們不知足將會造成哪些危害。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這句話以馬作為社會環境變化的縮影,生動地描繪出「有道」與「無道」這兩幅反差巨大的社會圖景。天下有道,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此時的馬除了作為代步工具之外,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作為農耕工具來使用。而天下無道,社會動蕩,戰亂不斷發生,此時的馬變成了戰爭工具,被拉到戰場上打仗去了。

老子認為世界安定或動蕩的根源在於是否有道行於天下。大道行於天下,則一切順其自然,社會和諧安樂,大家都過得很愉快,沒有必要發動戰爭。天下失道,人們不再遵循順其自然之理,各種人為製造的社會問題將會湧現出來,以至於國際關係緊張,社會矛盾凸顯,戰爭一觸即發。

天下失道所造成的問題,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衝突,另一方面是國內人民的生活艱困與階層分化。老子所在的春秋時期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諸侯之間的互相征伐,因此那時的天下失道主要是針對統治階層來說的,是各國的王侯失去了道心、遺忘了天道,才使得戰火頻仍、民不聊生。而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天下失道的問題就主要體現在人民與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上了。歷史上一次次的人民起義與叛亂足以讓後人了解當時天下無道的社會亂象。至於古中國與外族之間連綿不斷的戰爭,作為更大範圍的國際衝突,同樣也是天下失道的結果。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化莫大乎不知足。

老子是反戰的,他對戰爭進行深入思考之後,發現天下無道才是引發戰爭的根源所在。的確,戰爭是天下無道所導致的各種社會危機不斷累積的最終結果,而在尚不足以引發戰爭之時,天下無道的社會都存在哪些值得人們警惕的問題呢?接下來老子就講述了因無道或失道而導致的社會病的三個典型癥狀。

罪莫厚乎甚欲

第一個癥狀是過分的慾望,老子認為沒有比這個更為嚴重的過失了。老子曾講「甚愛必大費」(第四十四章),無論什麼事,只要過分就不好了。甚欲與甚愛相似,都是超出了正常愛欲之外的慾望。正常的慾望是推動世界發展的動力,但物極必反,過分的慾望反而會成為一種強大的破壞力。

失道之人置天道自然於不顧,肆意妄為、縱慾無度,其破壞力之巨大往往使人無法抵禦。甚欲使他們迷失了自我,被慾望所控制,甚至可以達到喪心病狂的程度。他們不但傷害了自己,往往也會傷害別人,這從很多極端案件中都能得到印證。故此老子一直在反覆強調慾望的危險性。

咎莫險乎欲得

第二個癥狀是想要獲得,慾望過多進而就想得到各種東西,老子認為沒有比這個更危險、更容易發生災禍的了。「罪」是針對失道之人甚欲的狀態而言,「咎」則是指失道之人有可能面臨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發生災禍。

可是想要獲得的想法不是很正常嗎?怎麼就會引起災禍了呢?當然,正常的欲得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其中所隱藏的危險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也就是說,想要獲得並不是必然會發生災禍,但其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老子曾在前文中寫到,「絕攼棄利,盜賊無有」(詳見《重解道德經》第十九章),這裡的杜絕獲得、摒棄謀利也並不是指正當的獲得與謀利,而是針對那些不正當的行為。但是正當行為與不正當的行為之間可能只是一線之隔,由正當行為轉化為不正當行為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故此老子提醒人們,想要獲得的想法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很有可能會因一念之差而引起災禍。

比如某人想要得到iPhone手機,朝思暮想而錢不夠,如果能努力工作賺錢則還算正當,而急不可耐地去賣腎、去裸貸、去偷盜,這就使得發生災禍的風險變為了現實。可見這個「險」字用在此處還是很恰當的。

但是讓所有人都消除這種想要獲得的想法,成為無欲無求之人,也是不太現實的,出世高人實在是鳳毛麟角。怎麼辦?要強制人們放棄私有觀念嗎?公有制真的是人類最理想的社會形態嗎?老子應該是不會這麼想的。

正常的欲得關鍵在於適度,如果人們能順其自然,不執著於慾望,不強求獲得,不刻意而為,做到無為而無不為,不欲得而自得,常懷大公無私之心,少生自私自利之念,那就不致釀成災禍了。

化莫大乎不知足

接下來第三個癥狀是不知足,得到了還不知足,老子認為沒有比這個更普遍的社會風氣了。看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不知足是人類社會難以治癒的痼疾。

因為天下失道,人們不再懂得道法自然為何物,於是便與自然天成的事物漸行漸遠了。人類越來越痴迷於人造之物,痴迷於高科技,把自己與大自然隔離開來。那些曾經廣為人知的自然平衡、天道循環之理被漸漸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貪得無厭、為所欲為,以及為了製造更多的產品而無休止地攫取自然資源。由於脫離自然太久,人們以為任何事物都可以無限獲取,於是無論得到多少都不知道滿足,永遠想要得到更多、更多、更多……

這種不知足的生活態度像一種傳染病,讓太多人受到了感染。人們不斷地爭取、不停地攀比,似乎永遠也沒有滿足的時候。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不願意相信「有得必有失」這種令人「失望」的言論。所以說,不知足是最普遍的風氣,此話一點不假。

知足之為足,此恆足矣。

知足即知道滿足,而滿足是一種感覺,人們由於脫離了自然,放縱了自己的慾望,因而不知道何時該適可而止,於是變得慾壑難填。得到了仍嫌不夠,得到越多想要更多,剛感到了滿足,沒過多久又想要了。因此對於不知足之人,滿足只能是暫時的,永遠無法使其得到真正的滿足。

而知足就不一樣了,一個人如能了知在自然狀態下本該具有的那種滿足感,他就應該可以學會適可而止。比如了知農民辛苦勞作之後對豐收的滿足,他就不會浪費糧食;了知牧民放牧牛羊之後望著羊羔吃奶的滿足,他就不會毀壞草原;了知漁民冒著風浪出海之後滿載而歸的滿足,他就不會污染海洋。

當這個人知道自己理應滿足的時候,他就不會無休止地求取,更無法以破壞大自然、危害後代生存為代價來換取短暫的滿足,那麼他過多的慾望也就可以平息了。看來的確如此,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所獲得的滿足感才有可能保持長久。

本章評述

本章先是描述了「有道」與「無道」這兩種社會環境下人民生活的巨大反差,進而對無道社會的痼疾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甚欲的身心狀態到欲得的強烈需求,再到得到之後的不知滿足,老子對人類慾望的洞察相當深刻。

慾望本沒有好壞之分,是人的執著與放縱才把慾望變成了毒藥。人類沉迷於對名利情的慾望之中不能自拔,不知道有很多東西早就該心滿意足了。而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根本便是放下執著、順應自然、知足常樂,只有這樣才有希望讓大道重行於天下。

有一個問題很容易讓人困惑,那就是知足往往會與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相混淆。從表面來看,似乎安於現狀就是知足,不思進取也可以被美化為知足常樂,但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是一種極為消極的狀態,是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的保守心態。這類人只想生活在他們的「安全地帶」之內,一步都不願意離開。而知足則不然,它是一種積極面對生活的狀態。知足者因了解天道自然而主動選擇了滿足感,但他們不會允許自己處於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尷尬境地。他們能勇敢地邁出前進的腳步,去探索更廣闊的天地。知足者永遠能從各種人生境遇之中找到滿足感,不論他所走的道路是艱難還是安逸,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也是知足恆足的一個原因所在。

正是因為老子的知足哲學常常被人所誤解,才使得老子的道家思想給人們留下了消極避世的印象。但實際上,知足恰恰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希望那些把苟且偷安當作知足的人能發現其中的差距吧。


推薦閱讀:

林shi《道德經》 第一章
如何能夠進入道教圈子,有機會來學習丹功?
清靜經,陰符經,道德經,先看什麼,後看什麼?
如何培養念力和定力?
柔弱勝強|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六章

TAG:文化 | 國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