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的行為並不由你自己決定

小編最近在讀社會心理學這本書,被裡面很多的內容所震撼,所以想分享給大家。

Textbook: Gilovich, T., Kelter, D., Chen, S., & Nisbett, R.E. (2015). Social psychology.

Forth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以下是正文。


行為(人和動物)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的重點。事實上,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主要就是研究人(或動物)的思想和行為。

很多人會覺得行為都是由自身所控制的,一個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出這個人的性格。比如,如果你在街上看見一個暴跳如雷的男人,你可能會認為這個男人很具有攻擊性。事實上,他生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工作或生活上的不順利。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境(situation)才是決定人行為的主要因素。

1961年的米爾格拉姆實驗(Milgram experiment)很好的支持了這一理論。實驗的參與者都是社會上招募來的正常人,並沒有暴力傾向。但當實驗人員讓參與者繼續電擊「學生」的時候,儘管參與者知道電擊本身對「學生」的傷害,百分之65(40人中超過27人)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

米爾格拉姆實驗

另一個著名的關於情境決定行為的實驗是1971年的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24名志願者都是甚至正常身體健康的大學生,而6天以後當實驗結束,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自己的新角色,「囚犯」和「看守」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志願者的身份。

斯坦福監獄實驗

以上兩個實驗很好的解釋了情境才是解釋人行為的主要要素,而不是人的性格。

希望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後,以後和他人接觸時,能夠更好的了解及解釋他人的行為,從而避免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基本歸因錯誤:人們在考察某些行為或後果的原因時高估傾向性因素(譴責或讚譽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譴責或讚譽環境)的雙重傾向。)

推薦閱讀:

情商高=會說話?NO!情商高=情緒管理高手
真愛沒有缺席這一說
春節了,你回家了嗎?(你的心真的回家了)
N+1 > N ?

TAG:行為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