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代晚期歷史研究常用參考書籍一覽

本文是我整理了個人寫作與研究古典時代晚期(Late Antiquity)歷史時常用的參考書籍形成的一個列表,供有興趣的讀者們參考使用。

在進入文獻列表之前,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對「古典時代晚期」這一概念再做一次相對透徹的介紹,這是因為古典時代(Classical Antiquity)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寬泛而缺乏準確定義的概念。

常見定義一:對以地中海為中心,以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為主導的長期文化歷史的稱謂

常見定義二:對希臘羅馬世界(Greco-Roman World)在中世紀以前文化史的廣義通稱

從空間上看,這兩個定義各自都存在不少可指謫之處——曾以橫跨地中海的商業貿易盛極一時的腓尼基-迦太基文明(Phoenico-Punic Civilization)究竟如何歸類?與大希臘(Magna Graecia)遙相呼應而與古羅馬並駕齊驅的伊特魯里亞(Etruscan Civilization)文明又如何劃分?自亞歷山大東征後步入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而長期受希臘文化深刻影響的東地中海與近東諸文明又該當何論?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歷史教材與維基百科給出的各類所謂「定義」實際上經不住仔細推敲,一旦較真就很難解釋清楚。這是因為,無論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還是「希臘羅馬世界」這樣的稱謂,其對應的地理邊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相比「以地中海為中心」這樣過於籠統的劃分方式,我個人傾向於將古典時代的發源與發展看成一個文明動態傳播的過程——其所覆蓋的空間自然也順理成章的始終處於動態變化之中。

從時間上看,傳統觀點通常以《荷馬史詩》問世(大約公元前800年)為古典時代之開端,但即使排除掉圍繞史實本身存在的諸多爭議,這樣的籠統分界依舊存在諸多瑕疵,難以令人信服。有觀點將古典希臘(Classical Greece,時間跨度約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之開端視為廣義上的古典時代之開端,然而這樣的區分同樣問題重重——古典希臘前的古風時代(Archaic Period)如何歸類?於是又有人提出觀點,認為古典時代的開端應當追溯至古希臘城邦制政體的出現;那麼問題又來了,希臘城邦制度的出現究竟在何時?一個集體聚落究竟在達到哪些可量化的條件後才可被視為「城邦」?你會發現,我們依舊只能提供大致的年代區間而無法追求精確,這與以荷馬史詩問世為劃分界限並無多少本質區別;因此一直以來,對於古典時代的時間分界之爭從未停息。

如果說古典時代的開端已經是一個眾說紛紜唇槍舌戰的舞台,那麼關於古典時代究竟結束於何時,就更是一個被滾滾硝煙籠罩的學術戰場了;這就要不得不提到本文的主角——古典時代晚期了。

與缺乏可靠文字記載與物質考古證據的古風時代不同,古典時代末期的地中海世界已經品嘗和平與統一帶來的文明果實長達幾個世紀,在物質生活的海洋里遨遊許久,在精神升華的道路上蓽露藍蔞,自然給後人留下了豐富得多的物質與精神遺產。然而足量的歷史遺產在給研究者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無形中成為了通往確切事實道路上的阻礙——以古羅馬為例,對於王政時期的羅馬城,由於時代太過久遠,考古難度大,遺留資料少,在現有研究與考古發現基礎上很難再有新的突破,故而學界對這段歷史雖存在爭議,但都大體上認同一系列共識。反觀對於後期羅馬帝國衰亡的研究,由於地上和地下的、一手和二手的、拉丁文和希臘文的原始文獻與考古成果太過豐富,反而導致了信息過載,引發了學界無休止的紛爭。

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因為古典時代晚期,基本可以等同於古典希臘-羅馬文明向中世紀封建文明的轉型;古典時代的終結,也基本可以等同於這一轉型的完成——那麼問題來了:古典羅馬文明在什麼時候完成了這次轉型呢?換句話說,廣義上的「中世紀」起源於何時呢?略一思索,你會發現這又是一個根本不可能準確回答的問題。

從時間維度看,西羅馬帝國雖然在名義上終結於公元476年(在法理上則終結於480年),但若就此快進50年,我們會看到,公元526年東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Theoderic)統治下的義大利依舊是一個在各種意義上都「羅馬」化的國家——元老院雖然飽經風霜,但依舊攜著帝國昔日的榮光佇立在羅馬廣場;拉文納的全套官僚機構,除了羅馬皇帝變成了東哥特國王外,幾乎沒有任何令人矚目的變化;從米蘭到布林迪西,從那不勒斯到巴里,舊帝國的賦稅系統依舊在穩步運行,將金銀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入拉文納的國庫之中;大道、橋樑、驛站與引水渠雖然年久失修,公共設施之規模也遠不如前,但倚賴著交通網路而生的郵政系統和商業貿易依舊迸發著生機;最後,我們看到,無論是貝內文托的修道院中抄送著經文的修士,還是米蘭的主教堂內正進行著晨禱的牧師,都無一例外地使用著共同的語言——拉丁語。羅馬帝國雖已成往事,但代表羅馬文明登峰造極成就的那一系列文化與制度中的許多重要元素並未真正消逝。

然而從空間維度看,公元476年的不列顛已然形同廢土(關於羅馬不列顛的沒落,可以參見我此前的一個回答),北高盧在羅馬-法蘭克軍閥的連年混戰中化為一片焦土,阿基坦在西哥特人的統治下正變得越來越與世隔絕,北非則正在汪達爾人去中心化的統治下走上一條與義大利截然相反的道路。如果一個生活在君士坦丁時代的普通羅馬人穿越到了476年的米蘭,除了清晰可見的城市設施的衰敗與人口的縮減外,並無多少違和感;但如果讓他穿越到同一年的倫敦(此時已是一片無人居住的廢墟)、特里爾或迦太基,他很可能會覺得自己被傳送到了另一個星球上。

以上兩段旨在說明,所謂「古典羅馬文明向中世紀封建文明的轉型」,是一個因地域不同而存在極大差異的漫長進程,不可能以某個具體年份框定其區間。因此以476年為古典時代之終結與中世紀之起始的劃分方式,雖然曾被一部分史學家奉為圭臬,但本身邏輯並不嚴謹,作為一個簡單的時代區分符無可厚非,卻不該被視為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年份。

話雖如此,給一切事物分門別類總是人們的一大樂趣(強迫症),如果一定要給古典時代晚期做一個歷史區間上的劃分,那麼具體該劃在何處呢?這就要首先回到英文世界中「古典時代晚期」這一概念的提出者,美國歷史學家彼得·布朗(Peter Brown)。布朗在其1971年的著作《古典時代晚期的世界》(The World of Late Antiquity)中率先將歐洲古典時代與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作為一段獨立的歷史時期進行研究,並在書中將古典時代晚期的界限定在了公元3世紀至公元8世紀,以三世紀危機為始,以八世紀上半葉阿拉伯人的第一輪入侵告一段落為終。不難看出,布朗的這套觀點背後是將東、西帝國統一審視的整體史觀,強調帝國滅亡後西歐諸蠻族人王國對羅馬文明的繼承意味,突出與過去的「相同」;而與之對立的另一派觀點則提出了一個與之相對的概念,中世紀前期(Early Middle Ages),強調這段時期之於歐洲中世紀(即所謂「黑暗時代」)文明的開創意味,同時清晰地將東、西帝國視作兩個不同的實體分別討論,突出與過去的「不同」——以此為理論根據又出現了另一個概念,拜占庭前期(Early Byzantine),同樣是強調「不同」,但走的更遠,直接將拜占庭與古典文明來了一個徹底的切割。相比之下,另一個常常被和古典時代晚期一併提及的概念「大遷徙時期」(Migration Period)則選擇了一個更加中立的觀察視角,不再強調「文明的轉型」,轉而將注意力放到了由大規模人口遷徙帶來的一系列社會變革,客觀上淡化了羅馬帝國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既不突出「相同」也不強調「不同」。以這幾種不同的理論為邏輯原點,都可以各自推導出一套論證嚴謹的對古典時代晚期的時間定位【注】——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還是請出那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讓各位讀者自己定奪哪種觀點最具說服力最為妥當。

————————

以下為列表正文部分,按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A. H. Merrills著Vandals, Romans and Berbers: New Perspectives on Late Antique North Africa

A. H. M. Jones著The Later Roman Empire 284-602: A Social, Economic & Administrative Survey

Adam Rogers著Late Roman Towns in Britain: Rethinking Change and Decline

Alan Cameron著Barbarians and Politics at the Court of Arcadius

Anthony Kaldellis著The Byzantine Republic: People and Power in New Rome

Bryan Ward-Perkins著The Fall of Rome And the End of Civilization

Chris Wickham著Fram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400-800

Christopher Kelly著Ruling the Later Roman Empire

Claudia Rapp與Harold Drake編The City in the Classical and Post-Classical World: Changing Contexts of Power and Identity

Fergus Millar著A Greek Roman Empire: Power and Belief Under Theodosius II, 408-450

Florin Curta著Southea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 550-1250

G. P. Brogiolo,N. Gauthier與N. Christie編Towns and Their Territories Between Late Antiquity and the Early Middle Ages

G. W. Bowersock,Peter R. L. Brown與Oleg Grabar編Late Antiquity: A Guide to the Postclassical World

Guy Halsall著Barbarian Migrations and the Roman West, 376-568

Helen Parkins編Roman Urbanism: Beyond The Consumer City

Hendrik W. Dey著The Afterlife of the Roman City: Architecture and Ceremony in Late Antiquity and the Early Middle Ages

J. H. W. G. Liebeschuetz著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City

J. W. Hanson著An Urban Geography of the Roman World, 100 BC to AD 300

James Gerrard著The Ruin of Roman Britain

John Moorhead著Justinian

John Rich著The City in Late Antiquity

Kenneth G. Holum著Theodosian Empresses: Women and Imperial Dominion in Late Antiquity

Kyle Harper著The Fate of Rome: Climate, Disease, and the End of an Empire

Lester K. Little著Plague and the End of Antiquity: The Pandemic of 541-750

M. Shane Bjornlie著Politics and Tradition Between Rome, Ravenna and Constantinople

Megan Hale Williams著The Monk and the Book: Jerome and the Making of Christian Scholarship

Michael Kulikowski著Late Roman Spain and Its Cities

Michael Kulikowski著Romes Gothic Wars: From the Third Century to Alaric

Michael Maas編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Age of Attila

Michael Maas編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Age of Justinian

Michael McCormick著Origins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Communications and Commerce A.D. 300-900

Patrick Amory著People and Identity in Ostrogothic Italy, 489-554

Peregrine Horden與Nicholas Purcell著The Corrupting Sea: A Study of Mediterranean History

Peter Heather著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A New History of Rome and the Barbarians

Peter R. L. Brown著The Cult of the Saints: Its Rise and Function in Latin Christianity

Peter R. L. Brown著The World of Late Antiquity 150-750

Peter R. L. Brown著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Wealth, the Fall of Rome, and the Making of Christianity in the West, 350-550 AD

Peter Sarris著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Age of Justinian

Ray Laurence,A.S. Esmonde Cleary與Gareth Sears著The City in the Roman West, c.250 BC-c.AD 250

Roald Dijkstra編East and West in the Roman Empire of the Fourth Century: An End to Unity?

Roger Collins著Law, Culture, and Regionalism in Early Medieval Spain

Roger Collins著Visigothic Spain 409 - 711

Stephen Williams與Gerard Friell著The Rome That Did Not Fall: The Survival of the East in the Fifth Century

Thomas Sizgorich著Violence and Belief in Late Antiquity: Militant Devotion in Christianity and Islam

Torsten Cumberland Jacobsen著The Gothic War: Romes Final Conflict in the West

————————

關於本列表的附加說明

一、本列表未完結,將會隨著我的閱讀軌跡,在未來不斷更新。

二、本列表中的書目,主要以對寫作與專業研究的實用程度與參考價值為入選標準,而非知名度與閱讀體驗。實話實話,這個列表中的相當一部分書目我至今都從未完整閱讀過,一方面因為文本自身太過枯燥,導致閱讀連貫性很難保證;另一方面,其中許多文獻對我而言是即用即查的工具書,並不值得我花費大量時間從頭到尾不間斷閱覽,往往是在需要對某特定方向(比如東哥特王國的財政與稅賦狀況、不列顛城市文明的沒落與東羅馬帝國對北非汪達爾人的遠征等等)做初步了解或背景分析時尋找與其相關的篇章段落參考。

三、本列表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整理書目,不能代表我在古典時代晚期研究領域內閱讀過的全部書目。如第一條所述,許多知名度更高、風格更為通俗、內容更為大眾化的古典歷史讀物(著名的如Mary Beard著SPQR: A History of Ancient Rome,鹽野七生著《羅馬人的故事》系列,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等)本身雖然有很高的知識普及價值與很好的閱讀體驗,但在我看來並非列入引用文獻列表的最佳選擇。

————————

【注】持「中世紀前期」與「古典時代晚期」並行存在觀點的學者認為,古典時代晚期在西羅馬帝國/西歐開始於三世紀危機(亦有以戴克里先上台為界限劃分),在西帝國滅亡後進入「中世紀前期」,直至查士丁尼對西帝國的再征服以失敗收場,古典時代晚期正式在西部結束,其中存在相當長的一段重疊時期。而對於東羅馬帝國,該觀點通常將七世紀上半葉拜占庭-阿拉伯戰爭的爆發視為古典時代晚期的正式終結,但也存在不少爭議。相比之下,「大遷徙時代」則有著更為確定的時間界限:以公元375年哥特人跨過多瑙河大規模入侵帝國為開端,以公元568年倫巴第人成功入侵拜占庭管轄下的義大利為終結。

推薦閱讀:

反思文化脊樑今猶在!

TAG:羅馬帝國 | 古典學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