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又出了黑科技?
本文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
在 2018 年度的 ISSCC (ISSCC是「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的縮寫,是世界學術界和企業界公認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高級別會議,被認為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世界奧林匹克大會」)上,SONY 帶來了一款146 萬像素的背照式 CMOS 影像感測器,且具備全局快門功能。
「146 萬像素的感測器?SONY 是在開玩笑嗎?」
其實重點在後面
全局快門是電子快門的一種,從名字上也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整幅畫面在同一時間完成曝光,所有的像素點同時收集光線。
另外一種叫捲簾式快門,這類感測器在曝光的時候並不是所有像素點同時感光的,而是按照次序一個一個進行曝光,當然這一個逐行曝光的動作是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的。
目前大多數的數碼相機包括手機都是採用捲簾式快門。
其實快門類型對拍攝並沒有多大影響,可能在我們拍攝的 95% 時間裡都不會因為快門方式而對最終成像產生影響,可是還有另外的 5% ,假如物體或攝像頭在拍攝期間處於快速運動狀態,拍攝出來的物體就可能出現拖影、搖擺不定或者部分曝光等情況。舉個例子,跟我們坐高鐵的時候看到外面的樹總覺得有點歪是同一個道理。
全局快門在拍攝運動物體的時候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當採用全局快門方式曝光時,所有像素在同一時刻曝光,類似於將運動物體凍結了,所以適合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
全局快門主要還是為了解決視頻拍攝的問題。在 CMOS 時代,單張圖片拍攝沒必要花大成本使用全局快門,CMOS 先天就有高速特性,把帶寬速度提上去,掃描速度提上去,在很大程度上也弱化了果凍效應。
但全局快門的缺點也比較明顯。
? 一是可能出現像糊現象。
像糊現象出現與否取決於曝光時間的長短。假如曝光時間過長,且物體運動過快則會出現像糊;假如曝光時間較短,類似於運動物體在瞬間被凍結了,則少有像糊。
? 二是由於功耗問題很難將像素數量增大。
具備全局快門功能的感測器在每個像素下都安裝了 AD 轉換器,這些轉換器會持續不斷地將來自曝光像素的模擬信號同步轉換為數字信號,然後暫時存儲於數字記憶體 DRAM 上,還得考慮匹配的 DRAM 大小與讀寫速度。若像素數量增大,同匹配的 AD 轉換器也的增加,功耗也就上去了。
SONY 的全局快門技術其實已經來到了第三代,也不能算是黑科技了。而且從目前的技術情況來看,具備全局快門的感測器還是主要應用在工業上,例如機器視覺、智能監控系統、自動駕駛等領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PS2時代被徹底擊敗的Xbox依然要在這一世代靠性能擊敗PS4?
※為什麼索尼 Xperia 系列手機續航越來越好?
※sony索尼計劃退出中國市場,索尼的工業設計,科技方面都是頂尖的,為何近經營這麼差?
※SONY RX0 和GOPRO HERO6之間如何選擇?
※Sony從來不缺黑科技,為什麼手機卻一直不溫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