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理解了大成若缺,就知道世上根本就沒有成功和完滿

中國人普遍都有這樣一個心態,凡事都要追求成功,追求完美,都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老子在《道德經》45章中卻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東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

從辯證法的觀點去看事物,一項大的成就、大的業績,是很難做到完美圓滿、沒有一點缺陷的。所謂的成功和完滿,都是相對的。

其一,事物是在不斷發展的,永遠沒有窮盡。成功和圓滿,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狀態,階段性的評價。許多事情在當時看來是成功的、圓滿的,過一段時間回過頭來看,就會覺得並不那麼成功,那麼圓滿。鄧小平講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這個道理。

辛亥革命在當時來看是成功的、勝利的,過些年再來看,就會覺得它並不成功,並不勝利,因為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但人們並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歷史作用,因為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這是客觀的存在,是歷史的進步。正因為它的不成功、不徹底,才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其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從這個角度去看,它是成功圓滿的,換一個角度去看它又是不成功不圓滿的。我看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它是一塊翠玉整體成型的,玉雕大師運用玉石的天然成色分布,創作出了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從電視上放大了看,真是美輪美奐,完美無缺。再到現場去看,你就會覺得不那麼完美,它的器型實在是太小。然而這並不會抹殺它的藝術成就,因為它的文物價值是舉世公認的。

用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去看問題,世上人無完人,物無完物,事無全功,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完美、真正的成功。完美中有不完美,成功中有不成功,圓滿中有不圓滿,這才是事物發展的常態。

按照「物極必反」的規律,月滿則虧,日盈則昃,如果事物太圓滿、太完美,就會盛極而衰,走向反面。所以經常有意地留有欠缺,留有餘地,不要讓它盛到極點,才是在人生中保持圓滿的一種策略。

曾國藩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但他常常不追求圓滿,而是追求缺陷,他的書房就叫做「求缺齋」。他最崇尚的一句話就是「花未全開月未圓」,花未全開表明的是一種不飽滿的狀態,仍有上升的趨勢。月未圓的時候,還有全圓時刻的到來。一旦花全開了,月全圓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生命的快速衰竭,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常態。

曾國藩最大的一次求缺,就是在他人生走向頂峰、事業最成功的時候。他打敗了太平天國,攻佔了天京,解除了清政府最大的威脅。但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功高震主是沒有好下場的,於是他採取自斷羽翼的辦法來力求自保。

他在上報有功人員名單時,位列第一的不是他的弟弟曾國荃,而是湖廣總督官文,有意淡化弟弟的功勞;同時呈上他弟弟時,也將左宗棠、沈葆楨等名列其中,進而淡化所有的功勞。其次是自剪羽翼,龐大的湘軍對朝庭、對自己都是一個最大的威脅,所以他決定裁掉湘軍,這樣沒有了軍事依靠,朝庭就放心了。再次是他讓已被封為江西巡撫的弟弟回家去修整,不讓他去上任。這幾件事做完以後,朝野上下都感到來自他的威脅不存在了,所有的譴責、批評都沒有了。正是這樣一種求缺的心態和智慧,讓曾國藩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老子講的「大成若缺」,另一層意思就是「缺陷也是一種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斷臂維納斯」了。這件藝術品除了人體的曲線優美,姿態婀娜之外,最令人驚奇的就是那雙斷臂。雖然已經殘缺,但那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身軀,自然給人以渾然完美的感覺。以至於後世的雕刻家們在競相創作復原雙臂的複製品後,都只能是畫蛇添足。因為這雙殘缺的斷臂,似乎更能誘發人們的美好想像,增添了人們的欣賞興趣。雖然人們對斷臂維納斯的原貌有著各種猜測,對維納斯斷臂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考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不是有這麼一雙斷臂,恐怕世人也不會對它發出如此的驚嘆。

我們經常講人要「自律」,自律就是一種「求缺」,求缺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為了得到一些利益,必須放棄另一些利益。你要想當官,你就不要想發財;你要追求事業的成功,就必須放棄享樂。你要顧及全局的利益,就得放棄部分個人的利益。相反,那種好處佔盡,權力用盡,富貴享盡的所謂圓滿,其最後的結局都是不好的。

所以老子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圓滿,就是大成若缺,有所欠缺的圓滿,才是長久穩固的圓滿。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人生要追求的不是圓滿和完美,而是選擇和接受怎樣的不圓滿和不完美,這就是老子「大成若缺」所蘊含的人生大智慧。


推薦閱讀: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幾千年前創立的儒學?
論語: 人際關係良好的標準是什麼?
讀《老子》3
為什麼學業、事業總是不見成績,很努力卻總是事與願違?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六)唐代書法五絕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