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的我們,如何中止童年不良影響的延續?
很久以前,我們曾寫過一篇關於喪劇《馬男波傑克》的影評,裡面的主人公波傑克是一個工作生活一團亂的過氣明星。當我們回溯過去,會發現波傑克有一個糟糕透頂的童年,失敗的父親和自私的母親一直打壓著波傑克。成年後的波傑克害怕孤獨又總是陷入孤獨,他收留了朋友陶德,卻總是忍不住對他惡言相向。
有一次,波傑克要拍哭戲,然而因為他的母親從小就要求他不準哭,他怎麼樣都沒辦法在鏡頭前掉一滴淚。家庭的詛咒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的成長,直到成年都沒有停止。
我們的後台也經常收到很多人的留言,童年經歷過的創傷,深深困擾著成年的他們。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在成年後,我們仍舊難以走出童年創傷的夢魘?
童年創傷在成年的我們身上
留下的18種不良圖式
Young(Young, 1990)提出,經歷過有害的童年經歷的人可能會形成一種不良圖式」。它是一種人們因為創傷而形成的不健康的思維與情緒感知模式。不良模式的危害在於,它參與塑造了人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角度,在人的一生中不斷產生著負面影響。
Young將人的不良圖式分為了18種,篇幅原因我們在這裡列舉了13種,(附圖式自測表),你是否擁有以下這些不良圖式呢?
一個人可能會同時擁有不止一種不良圖式,多種圖式的疊加組合,則會形成一種穩定的「圖式形態」。當某種圖式形態在人的身上變得活躍,Ta就像表現出了子人格一樣。如果你有時會覺得自己體內好像有一個無法控制的「小我」,忽然做出一些你明知道不理性、不能帶來好結果的行為,可能就是因為不良圖式在你身上的存在了。
童年經歷的影響,
為什麼會影響到成年?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童年經歷對成年後的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但這種影響究竟是通過什麼機制發揮作用的呢?
從不良圖式開始形成起,我們應對這些不良圖式的方式,會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它們對我們的影響。下面是3種常見的錯誤行為。
1. 屈從於童年的創傷經歷
和「就地裝死」一樣,選擇屈從的人不會再去抗爭。他們開始認為不良圖式的一些理念就是對的,因此和不良圖式有關的一些體驗和感受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屈從」情感剝奪「圖式的人,在覺得自己不被愛的同時也會覺得自己沒有愛的能力,他們相信自己註定就是和有愛的情感關係絕緣的。
* 屈從者有什麼表現?
表現出屈從的人,會無意識地選擇待在和童年相似的環境里,繼續感受著不良圖式帶給他們的焦慮和傷痛。因為不良圖式是童年環境的真實寫照,帶給人痛苦的同時又給人帶來熟悉感與安全感。
在屈從模式下,一個有「分離/被遺棄感」圖式的人會主動選擇那些無法做出承諾的伴侶,一個有「自我殘缺感」圖式的人會和苛刻的、常常拒絕自己的人做朋友。有些屈從者還會陷入「我是受害者」的誤區——他們會過分強調自己命運的悲慘。但這種自艾自憐同時也削弱了他們自己走出創傷的能力。
屈從會讓人產生一種「認知扭曲」,導致人按照不良圖式 a.錯誤地解讀他人的行為或是身邊發生的事。比如,屈從於「情感剝奪」圖式的人可能忽視或低估他人發出的對自己的溫暖有愛的信號。其次,屈從 b.讓人遠離了更健康的環境。當「情感剝奪」圖式的人與苛刻的人一直待在一起,那些可以給予他們情感支持的包容的人就沒有機會接近他們。
2. 逃避接近童年環境的環境
逃避者會主動地避開任何可能會觸發自己的不良圖式的環境,裝作那些不良圖式不存在一樣,從而避免了潛在的傷害和痛苦。比如,逃避「分離/被遺棄感」或「情感剝奪」圖式的人,都會拒絕和他人發生真正有聯結的情感關係,這樣未來就不會有關係破裂或是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發生。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逃避是一種不恰當的提前防禦。也就是說,它提前、過於警惕地,提防一些可能不存在的風險。而這實際上可能會導致人們錯過一些正常、美好的關係。
* 逃避者有什麼表現?
逃避者往往看起來舉止正常,他們可以與別人社交互動、完成日常工作。但他們在內心拒絕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也難以接受高難度的工作挑戰。他們幾乎不回憶童年特別是那些和創傷相關的片段。即使不小心觸發了自己的不良圖式,他們也會迅速抑制相關的情緒從而杜絕了感受隨之而來的疼痛感。
他們中有些人只是單純避開和不良圖式有關的特定的人、活動或者地點,而有些人則會訓練自己的情感變得麻木,像機器人一樣。比如,一個逃避自己「不信任/受虐待傾向」圖式的人,就可能選擇永遠保守自己的過往不傾吐給任何人,因為不展示自己的弱點就不會再被傷害。
逃避保護人們在某種程度上感覺不到疼,然而它更像一種麻醉劑。它只能一時止住疼痛,卻不能停止傷口潰爛。當人躲無可躲,一直潛藏的不良圖式就會反撲。逃避者選擇了一個徹底無菌不會有任何傷害可能的環境,但和屈從類似,這也隔絕了那些可能可以帶給他們幸福生活的人靠近他們的機會。
3. 過償(過度補償)兒時的缺失
過償是一種通過以攻擊代替防禦的手段。過償者會變成和受到創傷的童年的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這種對立會給人以錯覺——和創傷相關的不良圖式是不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比如,一個小時候極度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結卻不被滿足的人,在過償時就會變得格外獨立,好像他們不需要任何人一樣。
* 過償者有什麼表現?
過償者常常會展現強烈的控制欲。強迫症是一種表現,比如重複地洗手、檢查門鎖或是受到某種刺激時在口中不斷念著一個詞。過償者同樣會控制自己的情感,他們會給自己或是他人的行為安上看似合理實則不正確的解釋,用理性來打敗深層的創傷情感。還有的過償者為了對抗批評而變得完美主義。
過償作為一種與不良圖式搏鬥的方式,需要消耗人大量的精力。而且,過償並不是直面不良圖式反擊,而是發展出一個「強大的自己」,自我催眠好像不會被不良圖式傷害到一樣。因此當過償者無力支撐自己偽裝出的強大透露出疲憊虛弱時,就會像逃避者遇到的情況一樣,一直潛伏的不良圖式會捲土重來襲擊他們。
同時,過償行為會導致他人的反感,這又讓過償者更加相信不良圖式是對的。比如,一個過償「情感剝奪」圖式的人,會表現得咄咄逼人總是要佔據主導地位,這樣就會激怒別人並且把他們推的越來越遠。他人的遠離又進一步加強了過償者心中「別人不會關心自己」的想法。
人的圖式應對模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發生改變。我們也可能看到一個人同時使用屈從、逃避、過償應對自己的不同不良圖式。
如何中止童年不良經歷
對成年期的影響?
你一定一定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一些思維模式是不合理的。
通過上文提到的圖式量表中,我們可以進行自測並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與情緒狀態,來界定自己的不良圖式。
怎麼才能讓自己相信,這些伴隨自己多年的思維模式就是有害的呢?
1. 你需要展開一場深入、持久的自我辯論
首先,找到那些支持與反對「圖式」的證據,通過發現能駁斥圖式的證據來增強信心。比如一個感到自我缺陷的人可以列出「我的丈夫和孩子愛我、我的同事對我有很好的評價」證明自己是有很多優點的。
其次,重新歸因那些支持著不良圖式的證據。通過駁倒一個個原來看上去合理的證據,使自己相信這些觀念是需要改變的。針對不同時期經歷的證據,我們可以採用的不同的歸因方向:
1. 童年時候的經歷:這是源自家庭環境的問題。身為孩子的我們沒有得到足夠的物質或是情感支持,受到虐待或是被過度保護。無力的我們為了說服自己繼續待在充滿傷害的環境,才產生了諸如「我就是不值得被愛的」、「我什麼也做不好」這樣的想法。
2. 童年以後的經歷:這是源自自己錯誤的圖式應對方式。如前面提到的,錯誤的應對方式會讓我們在有害的思維模式中越陷越深。
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良圖式以後,我們可以分析自己現有的應對方式。分析應對方式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比如一個逃避自己「遺棄/被拒絕」圖式的人,會忽視異性的示好,即使與喜歡的人展開約會也可能突然主動提出分手。短期來看,逃避可以讓Ta不為被遺棄而焦慮,但長期來看,她只會越發感到孤獨。
最後,嘗試練習「創傷的自己」(相信不良圖式/過去錯誤應對方式是對的)和健康的自己(創傷的對立面)對話。在這之前,我們可能都不知道一個擺脫了創傷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通過兩方的互相辯論,讓自己越來越習慣健康的思維模式。
2. 表達關於創傷的不滿和悲慟
通過想像和父母對話或是寫一封不寄出的信,讓心底那個受傷的小孩發泄受傷的憤怒與悲痛。同時我們還可以去感受自己童年時未被滿足的願望,讓現在這個有能力的自己去實現它。
3. 改變具體行為或是環境,打破原有的圖式應對方式
先改變自己的行為,嘗試在現有環境里有健康的表現。
可以試試列出一個你不滿意的行動清單,學會覺察到自己又在進行這些行動,能夠及時對自己喊停,然後經過思索,採取並非自己習慣、卻更加健康的行動方式。
離開現有環境往往在改變行為之後。因為改變環境通常是重大的人生選擇,比如換工作或是與現任分手。只有當我們意識到,在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妥當行動以後,自己身處的環境仍然會帶給自己傷害,我們才有充足的理由不後悔地離開。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你需要先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應對你現在的環境,而如果你發現這樣做以後依然無法感到滿足,環境仍然給你帶來傷害,你才應該選擇離開。包括伴侶,如果你們的關係很糟,在分開前,你可能也值得試試先調整自己對待對方的方式,看看會不會帶來改變。
4. 實現自我獨立
研究表明,父母會在孩子邁入新的人生進程時改變對他們的期望。(Grreane & Boxer,1986;Ward & Spitze,1992)而離家獨立能夠實現孩子與父母的早期關係的最重大的轉變。空間上的距離會讓父母減少對孩子的情感依賴。學業或是事業上的成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父母對於孩子的操控感。(William,1997)從自我角度來看,經濟和生活獨立也可以大大增強自己的對於擁有健康關係和自信。
5. 停止期望,落眼真實的父母
在嘗試溝通無果後,停止對父母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父母的醒悟甚至道歉。承認他們的思維有局限,可能無法理解曾經對你有過甚至延續至今的傷害。停止期望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諒解。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將父母的過錯背負在自己身上。同時,你也可以藉此看到更真實的父母,甚至是他們的優點。
最後的話
童年有創傷不可怕,即使它曾經在我們心上留下傷痕。因為創傷帶來的不僅有傷害也有更強的能力。走出創傷的人是勇士,疤痕是自我修復能力的證明。我們需要關注的有且僅有:現在這傷還疼不疼。
最怕的是,你的傷其實已經好了,你卻沒有意識到,仍然像一個有傷的人一樣去生活。那你的生活,就不會呈現出一個健康完滿的樣子。
快來迎接屬於你自己的新的人生吧,這可能是成年唯一的好處了,哈哈。
References:
Arntz, A. & Jacob, G. (2012). Schema Therapy inpractice. Oxford: Wiley/Blackwell.
Greene, A., & Boxer, A. (1986). Daughters andsons as young adults: Restructuring the ties that bind. In N. Datan, A. Greene,& H. Reese (Eds.),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 (pp. 125-149). Hillsdale, NJ: Erlbaum.
Lobbestael, J., van Vreeswijk, M., & Arntz,A. (2007). Shedding light on schema modes: a clarification of
the mode concept and its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Netherlands Journal ofPsychology, 63, 76-85.
Ward, R. & Spitze, G. (1992). Consequences of parent- adult childcoresidence: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 da.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3,553-572.
William S. Aquilino. (1994). From Adolescent to Young Adult: AProspectiv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 during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Journalof Marriage and Family, Vol. 59, No. 3 (Aug., 1997), 670-686.
Young, J. E. & Klosko, J. (1994). Reinventing your life. New York:Plume.
Young, J.E., Klosko, J.S., and Weishaar, M.E.(2003 ) Schema therapy: Apractitioner』s guide. New York: Guilford, 2003.
KY實習生 / 小翌
編輯 / KY主創們
想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問題,請關注KY心理課:【KnowYourself】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跟誰學官網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年輕人千萬別碰哪些東西?
有哪些看似很傻,實則聰明的行為?
戀愛中不合適就分手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一部分女性不喜歡生孩子?
有哪些細微但是高效有用的習慣?
點擊查看相關微信文章:
你的孤單可能是因為,沒有給過愛你的人接近你的機會 | 成年後的我們,如何中止童年不良影響的延續?
推薦閱讀:
※掙脫內心的糾纏--家庭治療用於強迫症案例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能有多大?
※在組建自己的家庭之前,需要完成哪些「先導任務」?
※從悲慘原生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