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動態分析問題,幫助思考更全面

大家好,今天是每日一天活動第12天,也是我堅持持續寫文章第12篇。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知識,就是如何動態分析問題。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分析問題,當然也包括動態分析問題,但是我們大多都是憑藉下意識的本能去分析的,而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所以有時我們就感覺我們分析的很快,但是有的時候卻感覺百思不得其解,最終耗費很久時間才了解,或者詢問他人,才得出答案。

所以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在於如何建立對動態分析問題一個正確的認知,而不是讓我們繼續憑藉著本能意識去分析問題。

好了,下面就開始講述

什麼叫做動態分析

為了方便大家,真正的建立動態分析的認知,我將會將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相對比這樣既可以讓大家樹立正確的動態分析的認知,也可以了解靜態分析。

①分析目標不同

什麼叫靜態分析,靜態分析就是我們對於一個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驗證,尋求原因,方法。

舉一個例子,小明家的狗不見了

這時用靜態分析,就是分析小明家的狗不見的原因,是生是死,是被朋友帶走啦,還是被陌生人拐騙了等等一系列原因。

動態分析呢,則是分析過程,從過程中找尋原因。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這家飯店的服務真好

如果從動態分析的話,就可以從預定餐廳座位,進入餐廳,點菜,吃飯,結賬,離開等等一一系列經歷的環節進行分析。

比如說預定餐廳座位,可以從網上預訂,十分便利。進入餐廳有服務員接待,十分禮貌,點菜時服務員有禮貌,講解菜品等等一方面可以分析這家餐廳服務究竟好到哪裡。

這就是動態分析,從分析過程入手。

②分析工具不同

通常來講,動態分析一般東西用流程圖進行分析

因為流程圖可以詳細的記錄每一個環節,然後再根據每一環節進行分析即可,十分符合動態分析的要求,即分析過程。

而靜態分析,通常使用的工具則是思維導圖,也可以稱為樹狀圖,邏輯圖。

因為思維導圖的層次性非常明顯,邏輯性非常強,非常適合靜態分析。

給一個小建議,運用靜態分析時,可以運用Mece原則,可以思考的更加全面。

③分析目的不同

動態分析,因為分析的是過程,所以動態分析的目的是優化每一個流程,提高效率。

而靜態分析,他的目的則更側重於分析結果,原因。

舉一個例子,如何建立好公眾號

如果用靜態分析,這會分析如何排版,寫文章,引流,建立公眾號等等方面進行分析該如何做?

而如果用動態分析,則會分析,在建立公眾號,寫文章,排版,發布,引流等等一系列環節中,進行每一步的優化,將每一步做得更加完善。

所以我認為動態分析更側重於分析已知。而靜態分析則側重於分析未知。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理解,動態分析側重於怎樣做,而靜態分析則更側重於是什麼?為什麼?

當然,這並不代表動態分析,就無法分析是什麼,為什麼,而靜態分析,則無法分析怎樣做,只是兩者更有側重而已,在各自的方面更有優勢。

所以我們要審時而事。

好了,關於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的不同就講到這裡了,希望大家能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

下面我就要再講一講關於動態分析的使用工具——流程圖。

在上文我曾經講過, 流程圖可以記錄事物的每一個環節,很方便進行動態分析。

那流程圖都有什麼好處呢?

①規劃流程

如果我們對於行動沒有一個完整的認知,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什麼時候去做?

這時,我們可以採用流程圖去描繪一個大概的環節,然後再逐步細化,這樣對於規劃流程會有一個很好的幫助。

② 描述流程

有的時候,我們用語言向別人講述具體的環節,去告知他人,說服他人。

但是有時卻總也說不清楚,這時,用一張流程圖可以清晰明了的向他人表明所有環節,而且更有說服力。

③優化流程

這一點,在動態分析中,我說的很清楚了,我們可以運用流程圖中的每一個環節。然後進行細化,優化,然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所以,建議如果大家運用動態分析,最好用流程圖去分析,因為會給你們帶來很大的便利。

最後,關於使用動態分析時,我在給出最後一個建議

我們可以借鑒成熟的思維模型。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行業中會存在有前人總結的模型。

他們總結的模型都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穩定性和契合度都非常強。

而有時我們自己思考的卻總是局限於某一個方面,雖然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我們不得不防止自己的思維局限。

因為我們的目的最終是完整的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在進行動態分析時,可以借鑒已經十分成熟的模型。

來保證我們分析的結果全面,實用,有效。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明天我將會分享幾個已經成熟的動態分析模型。


推薦閱讀:

呂生榮:財商思維
New IE的心智模式?拆掉思維的牆!
以自我中心的人,將困於人生最大的陷阱
[德州撲克]有效加註的考慮
思維 | 認知現實的三個重要能力

TAG: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