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成為不了楊穎要來搞建築設計的時候

少跟那些「懷著夢想」跨專業來搞建築設計的來往。

首先來看一個我值乎的案例,絕對真實。

他很羅嗦,你們不用看完,主要關鍵詞:87年,男,外企HR,辭職,建築,留學。

儘管他付了錢來找我諮詢,我還是狠狠地說了他一頓,

活到三十歲,還在不切實際地一臉痴樣。

他心裏面一定是不服氣的,覺得我是故意打壓新人(儘管是很老的新人),嫉妒他的才能。

在這裡我不是想講建築學專業的前景以及賺錢如何,他浪費人生等等,

因為知乎里外(包括我自己的回答里)目前都有太多這方面的討論了。

我是想說,有很大一部分跨專業來搞建築設計的是存在一定心理匱乏的。

這種人,很大一部分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總覺得自己是很特別的,是很有想法的,是跟一般人不一樣的。

所有你們之間的交流是要圍繞著他/她的,儘管他/她只是一個愛好者跟你求經驗。

儘管是他/她來找你的,你會發現這些人不會真實地放注意力在你這裡,

眼神也都是飄的,等你沒有講完就可能被他興奮地插話要你聽她/他說。

要記住,注意力是一種能量,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對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不感興趣,

他們想要任何人成為其觀眾,

只有當你能實現他們的自戀時,他/她才會裝作對你表現出該有的注意力。

這些人明知道建築設計目前又窮又累,貪的是什麼?

說穿了,還不是在貪一個低門檻的表現渠道 低門檻的表現渠道 低門檻的表現渠道

(這八個字反覆念一百遍)。

建築學本身的特質很容易吸引這樣的人。

由於社會和各類文藝作品的扭曲,

建築師站在舞台中間揮斥方遒展現自己魅力的那一部分被誇大了。

這一點足夠吸引那些最早想成為演藝明星而不得的自戀者。

第二點,我國95後之前的幾代人,大部分人生活其實並不富裕。

對於藝術類的,學鋼琴,畫素描,以及各種國外的歷史等等,會覺得這些東西高端。

而建築學本身因為雜學的特質,正好囊括了這些陽春白雪的東西。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學建築學很高端,很Special (自己先嘔一個)。

之前看到有土木的說,看到建築學學生背著圖板走在校園裡就很羨慕,呵呵。

第三點,目前建築學定義里,很多內容是無法清楚評價的。

當他們在小公司里受夠了頭目的氣,

一遍遍挫傷他們的自戀,以及虛擬的理想自我。

當下建築學這種無法被正兒八經批判的(儘管是有人寫了一部批判的歷史),

成了他們潛意識中的一根救命稻草。

因為你怎麼說怎麼寫,建築學裡都是說的通的。

其他行業里,一旦make sense 是真的make sense 了,

而到了建築學裡,一些說得通的東西往往會更加加深他們的自戀,而非真的可以被受眾接受。

用通俗的話說,低門檻,誰都可以評價,誰都可以認為自己掌握了建築學的精髓。

綜上,當你說有夢想,有理想,

不顧一切拋棄原有的道路,一種悲戚戚的美感,

很多時候真的可能只是為了感動自己,來給那個理想化的自戀的虛擬自我形象加養料。

當然,很大一部分建築師就是自戀狂,但是當他們經歷過真實的職場,

自然會做到反思,從而改變一些更深層次的一些內心結構。

而那些三十歲成為不了楊穎來轉行的未來大師們,

很難說真的值得去把他們當朋友。

一個人的海邊:學建筑後,對你最大的影響或改變是什麼?


推薦閱讀:

不確定性生長——傳統
春節話「門」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西藏建築特點
想不到建築界「奧斯卡」女王-Zaha Hadid竟然是這樣的Zaha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10個建築,中國獨佔3席之位

TAG: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師 |